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8-19 09:04:20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会余味无穷。这里,一方面要文辞所概括的客观内容丰富;一方面又要所表达的主观内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远。苏轼这篇散文同样提供了范例。

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是心理活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情绪因之荡起微澜。经过转折,作者猛然想起张怀民。“遂”,似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张怀民才是赏月的相知好友之情。“寻”字又分明显现出急切访友的心意。“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在月光倾泻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

从“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转折,终于稳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作者寻友访寺,写月夜美景,然后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如吾两人者”。

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幽微的星光下,古寺沉睡着。寥寥的行人,脚步在四下的寂静里变得突兀而悠长,闪烁的烛光在天边的黑暗中挖出殿宇神佛的轮廓……苏轼用他淡定悠闲,又稍稍带着一丝轻快的笔触,给我打开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世界。

我不想再去深究那些淡定从容之后世事沉浮的背景,仅仅这深夜古寺、秉烛而行的雅兴就令我心动不已。亿万人之中,能有几个人抱有这样迥异尘俗的兴致?而人的一生中又有几个这样的机会?尤其是在今天的红尘中时刻难以脱身的我们。

无论今古,人既然置身于社会之中,便总会有种种的感慨和无奈。而同样,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即使一时间无比地厌倦,但最终还要打起精神去完成一生的面对。既然不能脱离,能够选择的,便只有暂时的逃避和喘息。一段没有纷扰的时间,一个没有旁人的处所,便能给我们提供逃避和喘息的机会。于是,万籁俱寂的静夜,独处深山的古寺,疏星在天,微烛映壁,这将是一次多么好的精神旅行。

时间也许已使古寺倾塌,但尘嚣的扰攘依然,心灵依然需要那寂静空灵来洗涤慰藉。古寺不在了,但夜还在,尽管现在的黑暗已经被霓虹灯搅得有些浑浊,尽管现在的夜已不如当时那样幽深而神秘。在所有的笙歌都寥落之后,等所有的浮尘都沉寂下来,总是还有一个时间和空间交叉的角落,伴着幽微飘忽的烛光,等着一颗疲惫的心去憩息占领,直到最后一颗星消失在微亮的天空。

知识扩展:记承天寺夜游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叙事: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清。

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层:惋惜无人赏月

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月下抒情)

拓展阅读

1、《西集合

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42班陈柳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应该多书,好书,好书,享受书海。

我从小与书作伴,在众多的书中,我最喜欢《西》一书。它是一个神话,生动地刻画了一组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物。有爱打非的孙悟空,爱吃不做的猪八戒,诚实的沙僧,慈悲的唐僧。

他们师徒四人互相合作,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来到西取得了真经,他们那种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钦佩。

回想起来,我们每篇**都有一两个扩展问题。我想我把前面的题做完就能保持了基本分,面的题不必大伤脑筋,就让那些优秀生去“啃”吧。现在想想多惭愧呀!

我要利用暑假这休息时间,翻翻以前的卷子,把这些拓展题给真正弄懂,还要找一些类似的题目加以巩固。在学习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放弃,时刻以书中的人物为榜样。

在四位师徒中,最有特色的是圣孙悟空。他勇敢,爱与恨。他眼光敏锐,善于辨别真伪。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你们看:各大超市前面,时常有一两个身强力壮的乞讨者,他们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想博得众人的同情,来骗取钱财;一些陌生人,花言巧语,让老人和孩子动。

小孩被人贩子拐入山区当苦工,让老人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说什么投资一个项目,结果弄得倾家荡产,甚至有的会**。这样受骗上当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应该擦亮眼睛,像孙悟空一样善于认清真相。

《西》一书,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它不但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爱《西》。

指导老师:陆捷

2、《西集合

七年十班陈连政

《西》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保唐玄奘西取经的故事。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这四个人物形象。

孙悟空是一只从石头里跳出来的猴子。他擅于交朋友。花果山上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认识他。他在宫当官时,周宫,到处与*们玩耍聊

他还有顽强的毅力,为了学长生不老之术,划船过了好几个洲,途中忍饥挨饿,风吹雨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孙悟空也很机智勇敢。玉皇大帝派十万大兵来抓他时,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与他们决斗。在保护唐僧不受西方侵扰的时候,他总是机智地**恶魔。

有一次,为了带走罗昌夫的扇子,他成了牛王,很容易就把扇子骗到自己手里。

猪悟能,又名猪八杰,原为蓬元帅。因为和嫦娥调情,被玉帝降职。他的的坏毛病可不少,比如:贪财好色。

在西取经时,他还偷摸在耳朵里存了私房钱。在取经途中遇到了三个漂亮的女子——珍珍、**、怜怜(其实是菩萨变的),他一心想入赘到她们家,把取经的事抛到九霄云外。猪八戒爱吃懒散。他一顿饭至少得吃五六碗。他在取经的路上遇到困难就抱怨,经常误导唐僧。

有一次,孙悟空出去找食物,为了防止妖魔袭击唐僧,特意画了一个安全的圈子,但是猪八戒用花言巧语将唐僧哄出了圈子,结果被妖精捉走了。

沙悟极,又名沙僧,曾是卷帘大将,但玉皇大帝生气时,他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瓶子,也被贬入凡间。他老实厚道,没有什么主意,在取经路上基本不说话,主要负责挑担,做事任劳任怨。

唐玄奘即唐僧,是金蝉子转世,由于他不听佛祖讲经,被贬下凡间,受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再次成佛。他心地善良,在取经的路上遇到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就会派孙悟空去帮助他。他也不贪财好色,别人给他金银珠宝他分文不要,很多漂亮的女子想要嫁给他,但他一心向佛,都没有接受。

他的善良其实也是他致命的缺点,在《尸魔三戏唐三藏》一回,孙悟空火眼金睛,认得绑在树上的女子就是妖精,便一棒打死。唐僧肉眼凡胎,以为孙悟空打*好人,就念《紧箍咒》惩治孙悟空,根本不听孙悟空的解释,并把他逐回了花果山,还要断绝师徒关系。当我到这个情节时,我也被唐僧的无知和无知所冒犯,为孙悟空的不公而战。

在取经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形象,那就是白龙马。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的儿子,因烧了殿上的明珠将要被玉帝严惩,菩萨劝服了玉帝,让他变成白龙马,作为唐僧的坐骑,驮着唐僧西取经。在取经路上,他没有一句抱怨,而且在危急时刻,他会挺身而出,助一臂之力,想方设法打败妖魔。

《西》里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做人要勇敢机智、刚正不阿,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3、《西集合

提到《西》大家肯定能将其中的一些片段得滚瓜烂熟,我也一样,再一次拿出那本在书架上已微微发*《西》,爱不释手,道一杯香茗,没翻开几页,随着吴恩爷爷的精彩描绘,就被其中的情节给吸引住了。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孙悟空是《西》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勤,不好出风头。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

点击查看更多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56804.html

热门阅读

  1. 大学生自荐信范文
  2. 描写父爱的诗句
  3. 201年公司给员工的元宵节祝福语
  4. 五四青年节作文: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5. 六年级语文《烧不坏的手帕》教学设计
  6. 温馨演讲稿
  7. 关于艺术教育的工作总结
  8. 201年端午节经典祝福语集锦
  9. 汪国真的诗歌
  10.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工厂打工
  11. 《沁园春雪》课文重点与难点
  12.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方案
  13. 201迎接春节的诗句
  14. 关于汽车的歇后语大全
  15. 雨后 席慕蓉 原文及赏析
  16. 2016年关于国庆节短信祝福语有哪些
  17. 小学德育领导述职报告范文
  18. 读《弟子规》有感550字范文
  19. 2016年祝福句子
  20. 《我的家在月亮上》语文教案
  21. 新年贺词24条
  22. 办月票介绍信范文
  23. 搞笑小品剧本《推销》
  24. 名著《绿野仙踪》读后感50字
  25. 中国童话故事《剪刀大侠》
  26. 满月酒红包贺词集锦
  27. 《予君倾城恋》经典语录
  28. 《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原文赏析
  29. 浅谈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论文
  30. 《满江红·暮春》翻译及赏析
  31. 重阳节祝福短信大全
  32. 春节联欢会作文00字
  33. 加工合同范本
  34.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设计
  35. 我总是忍不住说喜欢你散文
  36. 经典表白文案看完便相信爱情是存在的
  37. 长江的诗句
  38. 《给教师的建议》第20条读后感范文
  39. 2019平安夜的祝福语
  40. 关于同学的经典语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