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生语文基础薄弱现状与建议论文
论文摘要:作者针对农村初中语文基础薄弱的现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的方式,调查了农村中学语文基础薄弱的原因。发现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教师的教存在问题,学生的学存在误区,环境恶劣和资源不足。为解决农村中学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现象,作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在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即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而语文基础又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根据历年统考成绩调查来看,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基础相对城市学生来说要薄弱得多。分析这一令人担忧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农村初中生语文基础薄弱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教师的教存在问题。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农村,语文教师的教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而教师素质又决定了教师的教。但是许多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学历偏低,教法陈旧,授课方法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更别谈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特长进行教学。这种现象造成了学生渐渐对老师产生反感,并逐渐对语文失去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课堂纪律乱,课堂氛围沉闷,语文教学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语文老师自身的知识水平的欠缺也是造成学生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有欠缺,因此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大量重要知识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造成学生知识断层,从而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例如,在音节教学中,有一些特殊的音节组合,学生们表示不清楚,如j,q,x加ü的搭配,要去掉ü的两点;又如jiou组合要去掉o;声调注音位置的原则,等等,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并且要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学科知识,才有可能全面透彻地理解所要教的知识,才有可能在教学内容选择过程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才有可能引导和带领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教学。
1.2学生的学存在问题。
《课标》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是学习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语文学习目标和要求,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习对象的情况,选择和采用的学习程序、方式和手段。运用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事半而功倍;运用不科学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则事倍而功半。因而,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但在农村中学中,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另外,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的推动力,而不良习惯就像一笔偿还不清的债,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是语文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在现在的农村中学中,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识字、练字、词语积累、总结题型、摘抄、写作的习惯。
1.3环境和资源存在问题。
班级环境恶劣是影响学生语文基础重要的方面。据调查,农村中学的辍学率相当高,达到了42%。这部分学生在辍学前,不想学习,在很多因素(如父母强迫)的逼迫下,他们又必须到教室,整天无聊,便养成了说话打闹的习惯,破坏课堂纪律,不仅影响了老师的心情,而且打断了学习进度,造成了教学拖沓的后果,对整个班级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另外,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语文基础的重要方面。教育*后,各科的作业量明显有所下降。大部分学生对现在的语文作业量表示可以接受。但是表示自己能够一直坚持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不到37%。作业并不是为了给学生增加负担,而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可在作业量大大减少的情况下,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一方面,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贪玩的力量远比完成作业的心强,自制力差,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意识。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中学生是留守儿童,自身心智尚未成熟,又缺乏人监督,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文化的开放使得现在的初中生都偏早熟,他们的思想,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在学习上,很容易被周围的其他事物影响。相对枯燥的学习,上网、玩游戏等更能吸引他们。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顶岗实习等形式,为农村教育输入新鲜血液;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传授学习习惯和方法,个别诊断帮助改正。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语文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农村中学学生普遍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善于探讨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专门设课,集体讲授。这是一种向全体学生系统传授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有系统的计划并有固定的时间作保证。当然其形式不仅限于专门设课,还有专题讲座(老师讲,同学讲)、研究性学习、黑板报、手抄报、学习竞赛等。二是个别辅导,帮助诊断。学生学习语文是有个体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特别是帮助学生诊断其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并监督学生改正。三是示范指导,教学渗透。教师的教法是自己学习方法的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指导者,更是示范者。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学习过程示范给学生看,特别是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贯穿方法意识,通过教学的点点滴滴渗透。
2.3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利用农村独特环境。
农村办学条件恶劣,在我国农村很多地区,很多学校师生加起来不足百人,他们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师资力量弱,条件差,老师待遇常常不能保证。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
学校的老师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应从开展课间活动开始,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捉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要加强宣传,使家长转变观念,配合教学,并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对于留守儿童,应特别给予照顾。最好每隔一个星期就集中起来进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并给予指导。老师要和学生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并鼓励家长和孩子多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1]王宪锋,高志敏.试论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的创新方向[J].继续教育研究,2009,(9).
[2]李福灼主编.语文课程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崔素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问题研究——以山东省东明县农村为例,2010.
[4]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王宪锋、高志敏.试论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的创新方向[J].继续教育研究,2009,(9).
拓展阅读
1、以生存为话题的初中生议论文:只有坚毅才能生存
假如你流落到了一个荒岛,你会选择哪一本书陪你度过无聊的日子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的毫无疑问是《鲁滨逊漂流记》。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是新一代的天之骄子,在得到父母亲友百般关爱,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享受舒适生活的现况下,我们其实也失去了很多。我们失去的,就是面对逆境时的机智与勇气。像书中鲁滨逊那样的坚毅是我们所不具备的。
在拥有众多体育器材的今天,我们或许会拥有一个健康的体格。但这就足以支撑我们在一个荒岛上生存下去了吗答案是,不能。仅仅拥有体质上的强健而不具备精神上的坚强是无法支撑一个人走下去的。
或许你会问,我们怎么会流落荒岛呢在高科技发达的现代,流落荒岛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是,朋友们,所谓的荒岛指的不仅仅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小岛,还代表着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失败逆境,这些,才是真正的“荒岛”。
当今社会,死亡率随着生活的舒适程度一步一步高攀。而*又占了其中不小的比例,这是因为什么经调查表明,当今中学生中有高达七成的人曾经想过*。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一两次的考试不及格,有的是因为老师的斥责,还有的是因为与最好的朋友吵架。而这许多许多的原因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个理由:在生活中遇到了失败或是逆境,被这些困难险阻吓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便想到了死。
这不恰好证明了遇到逆境时,我们这些在良好环境中长大的骄子的不堪一击吗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光从老师课本那里寻找,是永远也找不到的,就像勇气,就像坚毅。而这些,恰好又是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必需法宝。
我们需要在先人的身上学会坚毅,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并成长,就像流落荒岛德鲁滨逊一样,不被困难所击败。也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在经受了种种困苦之后,在遥远的将来获得成功。
只有坚毅,我们才能生存,才能在种种逆境中生存,不被激烈的竞争淘汰,最后攀上顶峰。
2、与梦想同行作文600字初中 与梦想同行作文600字议论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你有梦想吗?快,一起来加入我们的梦想之旅。”“梦想有大有小,也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或许很容易实现,或许根本不可能实现。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谁也不能阻挡我们的思想——梦想,是每个人的权利!”老师为“梦想档案”加了题记。
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仿佛是在问我,我像是又回到了小时候。“有。我的梦想是……”我在心理默默地答道。
梦想犹如白云一样从心空一一飘过。
从孩提时代到现在,梦想随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换着,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不断出现,有时甚至会一咕咾儿蹦出好几个。它们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如大海中的灯塔一般,指引着我,虽说有时摔得伤痕累累,但我依然负痛前行,就这样在山的那头、海的那边、天空的尽头,几乎所有五彩斑斓的梦在*碎之际,总有一两朵“梦之花”为我而绽放!正如《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主人翁牧羊少年说的一样,“一路上我都会发现从未想象过的东西,如果当初我没有勇气去尝试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还只是个牧羊人而已”。
在这个钢筋混凝土造就的五光十色城市之中,如果没有了梦想,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随风飘零,心灵将无处皈依,随之而来的快乐也将会被慢慢吞噬;在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如果没有了梦想,对工作的热爱也将会一点点地消褪。
《唐摭言·怨怒》:“虽限山川,常怀梦想。”让我们常怀梦想,且沉浸在其中,并努力追寻它吧!因为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与梦想同行,工作生活就会有快乐,一切所有的不适,就会被梦想逐一消融,我们生活的步伐也将越发轻盈,工作的快乐也会越来越多,每一天也会因梦想而充实和精彩。
“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吗?”丁尼生如是说道。
与梦想同行,明天会更加幸福美好,更加温馨和谐!
3、浅谈师生误会作文550字议论文初一作文
老师与同学之间常常存在着一些误会,面对老师的误会,同学们的做法不太相同。最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当面顶撞。这种做法是我最不赞同的一种,因为当老师正在对你进行批评时,老师的情绪也是很激动的,如果在这个时候顶撞,老师的情绪会更激动,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并且老师还会认为你很不谦虚。即便老师真的误会你了,要辩解也要等到事后,这是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否则,只会让师生之间的摩擦更大。
2。从此对老师产生意见,甚至憎恨老师。这种做法更是不可取,老师说你几句也是为你好,有时候言词过于激烈一些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有哪个地方说的不对也不应该从此就憎恨老师,毕竟老师都是为了你好。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可以提出来,不好意思当面说可以采用书信的形式。如果就此而憎恨老师甚至还会影响到你这一科的成绩。我想,师生之间的误会应该没有不能化解的。
3。不辩解。这种方式我认为是比较好的一种,误会如果不是太大就不必解释了,要以宽容的心对待他人。可是面对误会,极少一部分同学采用了忍耐的方式,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大人之所以比我们成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能忍。一点委屈也受不了是不行的。其实,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这种“爱的误会”是不必辩解的。
最后,向各位老师提一点意见:请各位老师尽量做到“明察秋毫”,把事情调查清楚了再下结论,以减少师生之间的误会,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和睦!
4、与梦想同行作文600字初中 与梦想同行作文600字议论文
自从类人猿的双脚离开树木踏上大地的那一刻起,有一个梦想就此诞生了,并有了一段不同寻常的追梦历程。这个梦想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演变、发展而一次又一次地被触及。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一永恒不变的梦想,人类魂迁梦绕、冥思苦想。人类是与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一梦想同行的。
与梦想同行,永远不变。原始人类对能一发飞冲天,一览天际的鸟信奉、膜拜;屈原用他楚地方言向忙茫茫宇宙发问遂成《天问》;庄周风鹏九万里,直下看山河;伽利略用他的望远镜引领我们走向宇宙的最深处;挑战者号七勇士为实现72秒的梦想而化作尘埃;坐在轮椅上的史蒂芬*霍金用他颤抖的手写下了“膜”理论。古今中外,只要有人类的地方,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一梦想就伴随着你我。不断地揭示、不断地诠释,因为我们心中的梦想。
与梦想同行,让科学进步。古埃及发达的天文研究、中国的星宿图、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代的“宇宙质量不守恒”定律。每一个时代都有对宇宙不倦追求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一些关于宇宙奥妙研究的学说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假使人类没有与梦想探索宇宙同行,也许我们还会生活在钻木取火、集体狩猎中。人类将与文明、进步无缘,而与愚昧、保守紧紧捆在一起。与梦想同行,我们不能忘记沈括、普朗克、牛顿、布鲁诺、爱因斯坦。这一位位科学巨匠的名字和他们的丰功伟绩,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因为他们使科学进步,更因为他们与梦想同行。
与梦想同行,我们不断地追根刨源。天有多高?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宇宙的关系?宇宙的终极极限在哪里?宇宙形成、发展、最终走向?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生命?一个个问题被我们提出、有些被我们揭开。还有一些需要我们在未来不断地探索、研究。愿探索精神与我们同在,让我们与梦想同行。
与梦想同行。人类对宇宙永远不缺乏探索的勇气与智慧。让梦想伴随着人类走向辉煌的圣殿。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5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