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邶风·日月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rìjūyuèzhū,zhàolínxiàtǔ.
日居月 诸 ,照 临 下 土.
nǎirúzhīrénxī,shìbùɡǔchù?
乃 如之 人 兮,逝 不古处 ?
húnénɡyǒudìnɡ?nìnɡbùwǒɡù.
胡能 有 定 ?宁 不我顾.
rìjūyuèzhū,xiàtǔshìmào.
日居月 诸 ,下 土是 冒 .
nǎirúzhīrénxī,shìbùxiānɡhǎo.
乃 如之 人 兮,逝 不相 好 .
húnénɡyǒudìnɡ?nìnɡbùwǒbào.
胡能 有 定 ?宁 不我报 .
rìjūyuèzhū,chūzìdōnɡfānɡ.
日居月 诸 ,出 自东 方 .
nǎirúzhīrénxī,déyīnwúliánɡ.
乃 如之 人 兮,德音 无良 .
húnénɡyǒudìnɡ?bǐyěkěwànɡ.
胡能 有 定 ?俾也可忘 .
rìjūyuèzhū,dōnɡfānɡzìchū.
日居月 诸 ,东 方 自出 .
fùxīmǔxī,xùwǒbùzú.
父兮母兮,畜 我不卒.
húnénɡyǒudìnɡ?bàowǒbúshù.
胡能 有 定 ?报 我不述 .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
胡能有定、寧不我顧.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寧不我報.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報我不述.
题解:
一位妇女怨恨丈夫遗弃自己。
注释:
1、居、诸:语气词,犹“乎”。
2、乃:竟然。
3、逝:何。
4、古处:故处。
5、宁:从来。
6、不我顾:不顾我。在《诗经》中这种句法很多。
7、冒:覆盖。
8、德音无良:有好话却无好心。
9、俾:使。
10、抱:同“报”。
11、述:遵循常情。
参考译文:
天边太阳和月亮,光辉普照大地上。
竟然还有这种人,不念旧情变心肠。
心里怎么能安定,为啥不把我来想?
太阳月亮挂九霄,大地普遍得照耀。
竟然还有这种人,不跟继续和我好?
心里怎么能安定,为啥不把音讯捎?
天边太阳和月亮,光辉出来自东方。
竟然还有这种人,言语甜蜜心不良。
心里怎么能安定,叫我忧念怎能忘?
天边太阳和月亮,出自东方照大地。
叫声爹爹叫声娘,丈夫爱我不到底。
心里怎么能安定?对我蛮横不讲理。
鉴赏
这是一首弃妇申诉怨愤的诗。《毛诗序》说:“《日月》,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困穷之诗也。”朱熹《诗集传》说:“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而诉之。言日月之照临下土久矣,今乃有如是之人,而不以古道相处,是其心志回惑,亦何能有定哉?”都说此诗作于卫庄姜被庄公遗弃后,以此诗作者为卫庄姜,所指责的男子为卫庄公。而鲁诗则认为是卫宣公夫人宣姜为让自己的儿子寿继位而欲杀太子伋,寿为救伋,亦死,后人伤之,为作此诗。今人一般认为这是弃妇怨丈夫变心的诗。
诗的第一章把读者带入这样的境界:在太阳或月亮的光辉照耀下,一位妇人在她的屋旁呼日月而申诉:日月能如常地照耀大地,为何我的丈夫不能如以往一样顾念我!以后各章的第一句“日居月诸”作为起兴,还有一种陪衬的作用。日月出自东方、照临大地,是有定所,而结为夫妇的“之人”竟心志回惑,“胡能有定”。作者之所以反覆吟咏日月,正是为了陪衬其反覆强调的“胡能有定”的。
第二第三章承第一章的反覆咏叹,真是“一诉不已,乃再诉之,再诉不已,更三诉之”(方玉润《诗经原始》)。第四章沉痛已极,无可奈何,只有自呼父母而叹其生之不辰了,前面感情的回旋,到此突然一纵,扣人心弦,“埋怨父母极无理,却有至情”(牛运震《诗志》)。
诗中没有具体去描写弃妇的内心痛苦,而是着重于弃妇的心理刻画。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很复杂的,有种被遗弃后的幽愤,指责丈夫无定止。同时她又很怀念她的丈夫,仍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能够“顾”(想念)她,“报”(答理)她。理智上,她清醒地认识到丈夫“德音无良”;但情感上,她仍希望丈夫“畜我”以“卒”。朱熹《诗集传》说:“见弃如此,而犹有望之之意焉。此诗之所为厚也。”这种见弃与有望之间的矛盾,又恰恰是弃妇真实感情的流露。因此,《日月》能强烈震撼读者的心灵。[2]延伸解析古代学者以为这是首弃妇声诉幽怨的愤诗,且很多人认定是“卫庄姜”(卫庄公夫人)感喟“州吁之难”(卫庄公庶子 “公子州吁” 弑杀庄姜养子、卫桓公“姬完”的宫廷政变)的穷困诗。这种观点看似成立的理由是比较充分的,日月比喻国君与夫人,未亡人庄姜目睹宫廷剧变(卫公子州吁首开弑杀犯上之风,挑衅姬周宗法制度,被时人认为大逆不道),所以作诗追念先君亡夫,痛惜枉死的嗣君养子,哀叹自己的不良遭际但是仔细研究诗中细节,弃妇之说则疑窦颇多。尤其是抱怨父母一节,既不合于周人礼法(强调“孝悌”),也语意突兀:常人以给父母养老送终为俗,怎可颠倒要求父母终养自己?实际上结合周初历史和邶人的渊源,综合看待《国风.邶风》的低闷、忧郁风格,将这首诗同样视为殷遗怀旧的歌谣可能才更靠谱。熟悉中国上古史的研究者都知道:周朝推翻商朝后,最初的政策对亡国民众比较友好,武王君臣采取了各种措施极力安抚;后来因殷顽叛乱、周公旦才在镇压平叛后对其施以重大惩罚。如果扩大思路,将周人、商人这段恩怨变化的背景套入到《邶风.日月》篇中,则很多细节就更容易对号入座、解释通畅。日月起兴,是因为天道有恒,衬托人世容易变幻,暗喻商族亡国亡族(没有灭族,大贵族微子、萁子和其他小贵族保留了商族血脉,但纣王和武庚禄父这条主根化为浮云了)的沧海桑田悲剧。两厢难处,是当年周、商两族复杂关系的真实写照。处境飘摇窘困,是因为大叛乱后惩罚加身。作为曾经显赫、现在弱势的“殷顽”,自然会抱怨周朝,很容易将所有灾难都委过周室而不愿意深刻自省。所以诗中屡屡出现“逝不古处”、 “宁不我顾”……、 “德音无良”的抱怨,希冀处境得到改善,如此才“俾也可忘”。抱怨父母其实完全是比喻。犹如说:我们商人的祖先是天下共主,轮到我们这代人却不仅失去霸权,还因两次战败(前为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后为周公东征的二次征服),宗族亲人被离析打散、族群主体被监视居住。“胡能有定?报我不述。”也可以顺理成章解释。中国上古传统,灭人国而不绝其祀,夏、商、周三代均遵循这条重要国际规则。传说夏后(夏朝君主的称号)册封上古著名氏族为诸侯(实际上是认可);汤王灭桀,也专门册封禹王的后人,承认各地氏族部落首领的诸侯地位(夏商*都不是严格意义的*制度,所谓封国其实是氏族部落或更大型的联盟而非地域国家,周朝的*制才是真正意义的叠层*联盟体制,周朝封国很多都是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地域型国家);武王遵守传统,册封周人认定的上迄黄帝、炎帝、下止夏禹、商汤的后裔为诸侯。只是由于武庚组织叛乱,周公才粉碎了武庚的**,重新安排处置“殷顽民”。诗中的“报我不述”应该是指武庚**被粉碎的事情,作者认为周朝这样处置不合古礼和惯例。对这首诗的新解属于个人的一家之说,可以存疑,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深度研究和发掘,权当是对继承发扬我国古老的国学文化略效绵薄之力。如果新说被证明成立,那么《邶风.日月》的创作时间就不是春秋,而是远为久远的周初。这首诗文辞古朴、风格与《邶风.柏舟》雷同也就相当自然,前面仔细分析过“柏舟”、可以更肯定的说和周初的大叛乱关系密切。
拓展阅读
1、红色经典爱国诗词
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4、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6、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10、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1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
12、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14、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5、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16、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7、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18、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19、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20、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21、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22、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23、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24、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25、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6、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27、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28、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29、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3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1、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32、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33、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3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5、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36、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3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8、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39、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40、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1、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42、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43、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4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5、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46、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47、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48、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49、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50、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汪遵《息国》
51、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5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5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54、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5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56、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5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8、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59、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60、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61、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62、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63、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64、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6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6、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2023年十月一日国庆节心得体会
前天早早出门,饱含着对假期的美好期待和对家人的思念,踏上了回家的路,尽管早已做好了面对国庆出行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的思想准备,却还是被车站前的大排长龙打了个措手不及。
回家一共4小时,买票加堵车就活活占去了一半的时间,好在虽然是艳阳高照,温度却还算舒适,至少不用体验排队时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其实算起来,但凡是佳节来临,往往都像是这样,古人说的对,中国上千年的河流文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恋家的游子,大多迫于压力的漂泊在外,往往在这样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特殊时光里,化作了对家无限的向往。
清明,端午,中秋,甚至都不用提国庆这样的七天长假,尽管有时只能在家待上那么几个小时,能和家人在一起吃上一顿饭,都成了每个人在假期里最渴望的事。
我自认为不是个恋家的人,只是听见电话里家人声声殷切的询问和盼望,那句忙抑或是任何别的不回去的借口,就都变得难以启齿,至少在这样自由的学生时代,还没有任何阻挡着你的不可抗力,回家也是这段时间里最值得珍惜的事。
和每个对远方满含着无限向往的少年一样,我从小就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向往着自主和自由,却又和每个期待却又畏怯着未知事物的懵懂孩童一样,当真的面对着外面的世界,却又充满了不安和怯懦。
记得小学学奥数,爸妈总是希望你能去更好的地方,接受更好的教育,人们管这叫做赢在起跑线。那个时候,每周末,没了懒觉的美好和假期的嬉闹,取而代之的确是每周六趁着天不亮就早起,在班车都没有运行的时间,搭着别人进货的面包车,奔向几十公里外的城市上奥数班。
大城市的灯火霓虹和车水马龙让人迷惘,习惯了在小城镇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总向往着远离,可真的踏上了陌生的土地,却迷茫的止步不敢前,生怕这个陌生的地方会对你有着怎样的恶意。
那个时候,我总是对这新的的环境感到厌恶和畏惧,自己听不懂奥数课,听不懂周围的同学谈论的话题,那上课的四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漫长的让人痛苦,这个时候就突然开始想家,想念那个让自己感到安全的一成不变的老地方。
后来要上高中了,老妈依然没有放弃让我去大城市上学的念头,中考完的那几天,我还沉浸在假期的疯狂和快乐中,老妈就开始到处联系学校,我总是说自己以后一定要离家远远的,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可当时听着妈妈一个又一个电话声,却总是有一点不安,可能小学奥数班的痛苦回忆依然在我心上消散不去,生怕真的联系到了什么学校,而在那个陌生的地方,却又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
幸运的是,由于是外地,老妈的计划最终还是泡汤了,我就在这个小小的县城,度过了大学前我所有的学生时代。
每每到了6月份,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告别过去,踏上征程,就总是想起自己当年为了报志愿焦头烂额的时候,那时的我单纯充满了青春的热血,对科学信仰的追求让我鄙视一切的现实主义,那时候,我铁了心要去哈尔滨,要去武汉,要去北京,说来也有趣,周围的同学好像都无比渴望着逃离家乡,而且是走的越远越好。
可能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景色,远方的吸引力开始无限膨胀。最终我还是没能坳的一大家子的人,他们总说着,你走吧,以后你就后悔了,最终,我还是留在了那个我小时候死活都不想去的“大城市”,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高飞远走,我总觉得自己成了最懦弱的那一个。
时至三年过去,在这三年里,也发生了很多事,尽管离家只有50多公里,但每每面对困境,依然会有想家的念头,大二那年磕到了腿,看着严重的伤口,自己看病,自己换药,仿佛不告诉家里成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坚强。
可看着伤口一天天的没有愈合的迹象,却又陷入恐慌,时时刻刻的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最终,还是在舅舅的帮助下去看了病,这才彻底的安心下来。
就像是这次回家这样,尽管望着买票的队伍一万看不到头,但是自己却又经常在庆幸,除去买票的烦恼,离家的距离也不过短短的两个小时。
如若身处遥远的异乡,隔着几百乃至上千公里的距离,自己是否真的已经有了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其实我们不是真的想逃离,远方神秘的生活时时刻刻诱惑着你,那令人惊愕的风景往往遮蔽了潜在的风险。
让人愿意抛弃安稳却又一成不变的生活向着远方狂奔,可一旦发现真相的残酷,却又开始缅怀家的温柔,谁都不是独行的勇士,也不是固守温室的懦夫,只是冗长的时间裹挟着现实的残酷,教你去发现生活的真相,而我们,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奋不顾身和彼此思念中,慢慢变得丰满,慢慢长大。
3、红色经典爱国诗词
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2、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6、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李白《塞下曲》
7、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
9、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1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1、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1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诗抄陈辉诗》
13、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14、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5、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6、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17、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的爱国之心,否则世界就永远不会太平。萧伯纳
18、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9、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20、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刘沧《经炀帝行宫》
4、红色经典爱国诗词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7、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0、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
15、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6、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扬子江》
1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2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2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2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陆游《示儿》
23、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____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2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2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陆游《示儿》
2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____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30、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1、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32、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____屈原《国殇》
3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4、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____于谦《立春日感怀》
3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7、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____张耒《和端午》
3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____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4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____陆游《夜泊水村》
41、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____李益《塞下曲》
42、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____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43、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____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4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5、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46、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____郑思肖《二砺》
47、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____戎昱《咏史/和蕃》
48、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____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9、*暮年,壮心不已。____曹操《龟虽寿》
50、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____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5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