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背叛的她心情随笔
她,是我在初一(1)班见过的一个印象最深刻的女生。高高瘦瘦,长头发披在肩旁,黝黑的皮肤,精致的脸庞,有着一个好听的名字:小薇。第一次见面时,她穿着的衣服吸引了我,一件布满原创表情的衣服,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表情包。我称她为小可爱,因为她个子瘦小笑起来却无比的甜美,可以融化你的心。
然而突如其来的一件事让我对她完全改观。一个晚上,由于她回去晚了,妈妈不给她开门,把她锁在门外干等着。等小薇的爸爸出来开门的时候,却发现她已经不见了。小薇的姐姐来到学校找人的时候我正在和楼下的学生玩游戏,听到小薇离家出走的这个消息就如晴天霹雳一般惊悚。我连忙和她的代理班主任外出找她,找遍了她所有能去的地方,包括各大奶茶店和广场的每一个角落。我多么想在一个小角落里发现一个蜷缩的身影蹲在那儿,然而一直到晚上12点都没有找到她的踪迹。即使在途中小可爱接了我电话,但也是不够几秒就挂断,回了我信息说自己手机没电了就没再回过我。后来实在没办法,我睡不着,只能在宿舍楼下坐。心里十分希望一下天就亮了,小薇一下子就来到学校上课。一夜无眠,长夜漫漫,无比煎熬。时刻盯着自己的手机看是否有信息提示。然而,该死的手机就是没有一点动静。
早上6点59分的时候,不知为何突然醒来时,看到手机的提示灯一闪一闪。我颤抖着打开解锁,看到昨晚打了无数遍却没有接通的号码回的信息:“老师,不好意思让你担心了,昨晚手机没电了在同学家睡着了,放心吧,我今早会去学校上课的。”一下子眼泪就涌出来了,平安就好。起床简单洗漱之后,我去到教室,看到小薇好好地在上着武术课。那就好那就好,我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平安就一切都好。
上午放学的时候,我安排她的两个代理班主任负责送她回家。结果放学没多久,她的代理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小薇自己一个人坐上同学的车走了,不肯让送。哎,初为人师就碰上这样任性的小孩确实很棘手。但是不管怎样,学生再不让人省心,我们还是同样地需帮助她们,指引她们往正确的方向走去。初中生正处于慢慢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刻,我们老师要好好地引导帮助她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拓展阅读
1、心灵的窗户心情随笔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很好地体现了面对不幸时,人的坚强的意志有多重要。作为眼科医生,我不止一次遇到过震撼心灵的事和人……
2002年在云南参加志愿者*期间,我遇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听说县医院来了上海的医生,她拄着拐棍,行走几十里山路来问问有没有好办法。检查证实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先是夜盲,之后白天也看不见。几年前她在省会看过,花去不少钱。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家人不大愿意再陪她四处奔波求医。
这个遗传性疾病即使到今天仍无有效的*方法,当时也只能多安慰几句。她听了后淳朴地笑笑,说那就回去了。
我扶她到县城的路口,看着她蹒跚的背影,无尽的山路,莫名感慨,此时此刻,你觉得你若能帮到她是人间最大的幸福,和金钱和名利毫无关系,因为但凡有点善心的人一定不想辜负别人,特别是一位垂暮的老人的信任。
也是在那里,曾经帮一位患白内障双目失明的老人做了手术。当时我院捐赠的显微镜还未到,我劝患者等一等再做手术。但出于经济、行动不便等多方面原因,患者坚决要求手术。于是,我在头戴放大镜的条件下完成晶体囊外摘除手术,而这种条件却无法再植入人工晶体。但能让患者从之前几乎没有视力,到术后视力至少能维持简单生活。揭开纱布的一刻,饱经沧桑的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握住医生的手说:“我看到你了,我看到你了!谢谢你!”他并不善言辞,只能说“祝你今后生个大胖小子”,家属也无比开心和满足。那一刻你会瞬间知道,医生的意义何在。
还有一位成功的中年商人,因肝部脓肿细*经过血行到达一只眼内,病情发展迅猛,尽管经过积极抢救,但视力和眼球依然不保。在各方面都顺利成功的他一直没有释怀:为何这样的噩运落到自己身上?直到有一天他的朋友来看望他,说了一句话:别一蹶不振,你想过吗?如果细*同时到达双眼呢?你现在恐怕……*在关门的同时,还为你留了一扇窗,或许你更应该感到庆幸,珍惜这五彩斑斓的世界。他说,那一刻,自己有顿悟之感,道理其实简单,但不点明,当局者始终迷惑。释然之后的人,面对生活中的烦恼远比普通人坦然!
每年春节后都有被鞭炮炸伤的患者陆续前来寻求希望。其中一个年轻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一只眼球已几乎不见,为避免结膜囊狭窄失去*机会及时做了义眼,另一只眼睛有微弱光感已趋萎缩。事业小成的他一直不愿放弃,常规手术因角膜不够透明已经无法进行,特别告知在国内某地可以一试眼内窥镜*。他走前说的话仍然给人以触动:其实自己知道希望渺茫,他已经无奈地接受现实,但他几个月来始终不敢回到家里,因为担心年迈的双亲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他一直告诉亲人:在治,在治,好一点点……
所以,忙忙碌碌的我们无论如何永远要爱惜自己,免得关心你的人为此揪心。
2、文化人心情随笔
像是挑战,但值得关注。
一位空姐在微博上把演员刘诗诗由衷地夸赞了一番:飞机落地后,她去整理头等舱时,赫然发现刘诗诗座位的盖被叠得整整齐齐,而其他大咖的,或杂成一团,或堆在地下。为这一细节,她说“我好感动”。的确,这一不经意的琐碎,彰显了行为人的文化素养!
这小故事,让我猛然想起作家梁晓声对“文化”的独特解读。他说,“文化”是指: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细细咂味,深深赞同。离开飞机时,留下了芬芳和念想。比对一下,发现这完全合格。
我因此被搅动:我们原先对“文化”的理解,肤浅狭隘,习惯定性定量于学历、学衔、著作、职级、谈吐、声誉等可度量考核的显山露水的物质层面,而忽略了看不到的“精神长相”,忽略了言行举止的外延。试问,参照梁晓声对“文化”的解读,有谁把123年前的贫民教育家、义丐武训也称为文化人吗?
明乎此,在本轮清明祭扫时,我对都未曾上过蒙学、冥寿都超115岁的父母,更增一分虔诚:啊,他们也该列称为文化人。
且剪辑几帧。
儿时,我是邻里称道的乖孩子。原来,我虽为受宠的独子,母亲的管教却最严。倘去作客,她必耳提面命,教以称谓、规矩等;若逾矩,下次不得“远足”以示惩戒。及至年迈,她行走不便,就专嘱我踩准节点,一一拜候长辈如仪。她坚持自克、受赠必偿、痛恨言而无信。母亲的另一嘉行尤为难忘。我家有一往来至密的亲朋,当年他已五十开外,因为失业,夫妻失和,离家打零工,把积存的生活费交我母收藏,逐月支用。过了半年,他沮丧地嘀咕:阿嫂,我的钱快完了吧?钱没了,跳黄浦!我妈立即接茬:瞎说,还有好几个月可用呢!我把你的钱都放“印子钱”(旧时一种民间高利贷)了……这事以喜剧作结:当存款全罄时,他谋到美差,天伦复归。如今唯一见证的我知道,彼之转机是我一家五口半年衣食窘困的悄悄付出。人向善,天不负。高龄的老母无疾而终,喃喃着“看,那么多仙女……”而含笑瞑目。
我老父是业中有名的酿酒师。一年除夕,基地作坊赶节,一下暴送500甏绍酒。他见店堂全员忙碌,竟独力堆垒。叠高五层,高逾2.5米,每甏净重50斤,忙完累得吐血。他常大包大揽这类分外事,收割赞誉,看似身体强健,一退休就垮。但他不悔。
榜样是帆,我的“文化四项”也见长。比如,我常随手捡拾大路中的砖石等障碍物,因为曾目睹夜色朦胧中双人疾驶者因此摔跌不起的痛苦呻吟;我每扔碎玻璃必小心包扎并加注明,更源于曾亲见一老农赤脚犁田时,脚底被“潜伏”土中的碎玻璃如剖鱼腹似地划裂时的惨叫的记忆……
“腹有诗书气自华,心有境界行则正。”文化乃双翅翱翔的大鹏,其中精神文化是现实的存在,更是穿越岁月的存在。这是对“文化”的理想诠释。您,能应对这一挑战吗?
3、电话号码心情随笔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条不愿轻易触摸的心弦,都有一处不肯轻易示人的暗伤,都有一个不会轻易拨打的号码。这串号码已然是一种温暖,一种希望,一种等待,一种信念。
这串号码,在别人的眼里原本再普通不过,再平常不过了,既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内涵,只不过是数字的随机组合,仅此而已。可在自己的眼里,却像大海那样茫茫,却像山峦那样绵绵,却像岁月那样悠悠。
这串号码的温暖,只有自己知道;这串号码的价值,只有自己知道;这串号码的美丽,只有自己知道。永远无需存盘,也永远不会删除;永远无需牢记,也永远不会忘记;永远不会提起,也永远不会拨打。
即使某一天,自己很思念很思念了,思念得心儿有点疼了,该拨打这组号码了,却没有轻易拨打;即使某一天,自己很牵挂很牵挂了,牵挂得觉儿睡不着了,该拨打这组号码了,却没有轻易拨打;即使某一天,自己很痛苦很痛苦了,痛苦得泪儿直打转了,该拨打这组号码了,却没有轻易拨打。
分开多久了?仿佛昨天,又恍若隔世。说好了常联系的,却一直没有,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因为生活已经告诉我们,人世间不是所有的话,自己想怎么说就能说的;人世间不是所有的事,自己想怎么做就能做的;人世间不是所有的爱,自己想怎么给就能给的;
或许只有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才有可能用自己最后的力气,温柔地拨出自己的情感密码:亲爱的,对不起,其实,一生只爱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2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