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 2025-08-07 10:28:13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非常敏锐,发言和回答都非常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习与以往的常识学习有许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知道许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习也有许多区别,课堂中小组合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具体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具体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具体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具体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具体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具体包括:稻谷的观察( 1课时),大米的观察 (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拓展阅读

1、

新蒲新区第七十2017秋季

一、班情况分析

通过几习,两个班大多数生对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生的素养的形成。还有,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材内容分析

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都能切实培养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第单元能量 介绍了电能、水的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使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育目标

(一) 探究

- 1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1.解生对所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3.引导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一)把握这部分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二)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过程。

)让探究成为习的主要方式。

(四)树立开放的观念。

六、习兴趣的培养

(一)悉心地引导生的习活动。

(二)充分利用现代育技术,激发生的习欲望。

)组织、引导生参加制作活动。

七、进度安排:

- 3

任课师:余章凤 20178月30日

一月:期末考试

2、

七星街镇中心 莫莉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本质的理解,使他们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生分析:

生经历了一习,对课的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是培养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材分析:

》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下的基础,本材将继续引领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习体验,加深对的理解,增进探究的能力。

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习获得天气的多种方法。

溶解: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则进一步扩展了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

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的“制作我们的乐器”活动,将由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我们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了解从身体的结构开始,通过观察,采集数据和模拟实验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解人体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四、目标:

期是培养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生在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习质量。

五、措施: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 ,而不是“材”。 2.认真钻研材、重视对生典型探究活动的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与做统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生自己得出结论,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生。

6.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注意引导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生体会的价值。

8.注意引导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生体会的价值。

六、培优辅差措施

生对的兴趣很大,而且又是刚接触这门,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优劣的区别不是很大,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1.素养较好的生让他参加兴趣组来更好的提升自己。

2.对差生进行课后辅导,让他尽可能的弄懂所的知识。 3.请优生介绍习经验,差生加以习。

4.课堂创造机会,用优生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5.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6.充分了解差生现行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习差的状况。

7.作业练习既要面向全体生,又要兼顾提优补差。

七、本研究主题

期的研究主题是:激发课程的兴趣。 这是起始,主要目的在于激发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课程的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探究活动,习一些浅显的知识和技能。以培养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本质的理解,使他们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本质的理解,使他们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材分析

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1、《生物与环境》单元着重引导生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经历设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了解设实验、制订实验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出自己的实验。引领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进行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2、《光》单元引导生通过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分享;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能与同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3、《地球表面及其运动》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运动和力》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制作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材的意图之一。

生情况分析

1、整体习状况:生整体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校偏重于语、数、英,使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课程内容贴近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龄特点的方式生必将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目标

1、培养的思维方法,敢于质疑的态度和爱、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生亲身经历探究的全过程;

3、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技的发展。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措施

1、把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过程;

3、让探究成为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生的习活动;

5、各班建立博士协会,让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习;

6、给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育技术;

8、引导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

六、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

竞赛

社区活动家庭技活动

角色扮演

七、主要导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八、进度安排

·

周次

始业育;种子发芽实验(1)(2) 2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 3

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 4

改变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单元结 5

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

光是怎样传播;光的反射;光和热 7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热;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8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我们的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 象火箭那样驱动车;测量力的大 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运动与设赛车 复习 期末考查

成绩登记汇总;撰写质量分析报告

4、

一、班情况分析

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课的习,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根据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在本的探究习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二、材分析与目标

内容由“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能量”和“生物的多样性”四个单元组成。

在“工具和机械”单元里,生要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的简单机械。通过研究认识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里,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单元里,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在“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在本习中,生要做很多的实验和制作,要继续习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

在本习中,生会体验到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技术的态度。在更高水平增强环保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到建筑的形状结构之美,地球家园生物多样性之美。

1.要继续习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 物。

2.体验到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技术的态度。

四、提高质量的几点措施

1.指导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的实验。

3.本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习,这更能促进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习的积累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概念。

2013.9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9791.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数学《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
  2. 毕业季很感动的句子
  3. 三年级作文:六一儿童节见闻
  4. 三年级语文《雪儿》的教学设计
  5. 六一少先队员发言稿范本
  6. 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论文
  7. 关于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教案
  8. 2016年结婚纪念日短信祝福语
  9. 汽车拆装实习报告范文
  10. 形容新年的诗句汇集
  11. 关于文具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12. 武侯传杂文随笔
  13.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汇集
  14. 因为有爱我幸福、我快乐教师节演讲稿
  15. 90岁老人生日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