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雪的诗句并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30 09:52:52

关于写雪的诗句并赏析

云幕重封,风刀劲刮。玉絮轻持,琼苞碎打,粉叶飘扬,盐花乱撒。下面是写雪的诗句并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充满他们心头的,只有为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因此,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就象美丽的春天突然到来。“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分外迷人。

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赏析:“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4.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赏析:我想起旧事仍然感到有点惆怅,你初出远门一定非常辛苦。

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赏析: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6.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赏析: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8.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赏析:《苑中遇雪应制》诗中说:“不知庭霰(xiàn)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他说他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

夷门雪赠主人

孟郊

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

酒声欢闲入雪销,雪声激切悲枯朽。

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

饥雪吟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晚雪吟

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

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始知望幸色,终疑异礼招。

市井亦清洁,闾阎耸岧峣。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

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忧焦致太平,以兹时比尧。

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

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今朝前古文,律异同一调。

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

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

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

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

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教令再举手,夸曜馀生才。

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为尔作非夫,忍耻轰暍雷。

书之与君子,庶免生嫌猜。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学刘公干体

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子夜四时歌

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梁·裴子野

飘洒千里雪,倏忽度龙沙。

从云合且散,因风卷复斜。

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

若赠离居者。折以代瑶华。

李世民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李世民

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结叶繁云色,凝琼遍雪华。

光楼皎若粉,映幕集疑沙。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

照璧台圆月,飘珠箔穿露。瑶洁短长阶,玉丛高下树。

映桐珪累白,萦峰莲抱素。断续气将沉,徘徊岁云暮。

怀珍愧隐德,表瑞伫丰年。蕊间飞禁苑,鹤处舞伊川。

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野次喜雪

李隆基

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每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拓展阅读

1、《福建省·厦门》古大全

厦门,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厦门风景如画,集山、海、岩、洞、寺、园、花、木诸种神秀一体。“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这两,概括了厦门风光的特点。厦门的鼓浪屿以 “音乐岛”驰名中外,岛上有日光岩、郑成功水操台和纪念馆。厦门也是一个英雄城市,明代抗倭明将戚继光和明末爱国将领郑成功都在厦门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厦门的名胜古迹还有千年古刹南普陀寺、集美鳌园等。



偏师春尽渡澎湖,圣主初分海外符。

鼙鼓数声雷乍发,舳舻百尺浪平铺。

争传日下妖氛恶,那管大边逆旅孤。

为道凯歌宜早唱,江南五月有莼鲈。



[名]

[作者] 施德政,明代江苏太仓人,为戚继光部下抗倭将领。此镌刻在厦门万石岩天界寺长啸洞壁。当时明代水师的雄壮军容和抗击倭寇同仇敌忾的志愿。

[注释] ●偏师: 一部分军队,指戚继光的水师。●澎湖:厦门与澎湖列岛隔海峡相望,此处指厦门海面、海峡。●圣主:明君,指当时明朝皇帝。●海外符:调兵至海上作战的军符。●鼙鼓:古代军中所用的鼓。●舳舻:舳,船头;舻,船尾。两字合用代指船舶。这意思是百尺长的庞大战船在风浪的海面上铺开。●妖氛恶:指倭寇嚣张的气焰。●莼鲈:莼,植物名,又名苴菁。鲈:鱼名,产松江县。此处用江南莼鲈形容江南的物产丰富,风光明媚。作者是江苏太仓人,当地正是盛产莼、鲈的鱼米之乡,说明作者充满早日凯旋的必胜的信念。



镇波压浪屹沧溟,北讨东征凛凛风。

家国山河明月共,心牵两岸魂飞萦。



[名] 厦门郑成功塑象

[作者] 王树远

[注释] ●郑成功: 明末南安人,郑芝龙之子,初名森,明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崇祯末年,京师被陷,唐王在福州称帝,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打起抗清大旗,屯兵鼓浪屿,积极操练水师,准备进入台湾。清兵南下福建,其父郑芝龙降清,郑成功继续抗清,桂王封为延平郡王。他率师自厦门进军台湾,经过8个月战斗,终使荷兰殖民者投降,收复了台湾。



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

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

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

三杯通大岛,五老意如何?



[名] 游南普陀

[作者] 郭沫若

[注释] ●我自二:作者1962年访浙江普陀山后,又游厦门普陀寺,故称“普陀又普陀”。●半月沉江底:厦门南普陀以素食闻名,这是素席上的一道名菜,即半片香菰沉碗底,犹如半个月亮映在江底。●三杯通大道:用 李白成语:“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四首》之二)作者后跋云:“游南普陀寺三杯后题此。”●五老:席间有道名素菜,称“五老点头”;因南普陀背后五老峰而得名。此语意双,兼指菜肴与山名。

开元寺



雕檐画角缈氤氲,五老寤情春醒深。

唱鹊频舌惊树杪,笑佛默语感时恩。



[名] 厦门南普陀寺

[作者] 王树远

[注释] ●南普陀寺: 闽南佛教胜地,是始建唐代的一座千年古刹,初名普照寺,五代时改名泗洲院,宋代恢复原名,元明以后历有兴废。清康熙年间,镇守厦门的靖海将军施琅重建,改名“南普陀”至今。有前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等建筑。其中大悲殿建石砌殿基,为混凝土仿木构建筑,八角三层飞檐,颇为壮观,其他殿宇也是金碧辉煌。●五老:南普陀寺所在的五老山。五老山五峰列,巍峨云汉,号称“五老凌霄”,山上松竹苍翠,岩壑幽美,名山古刹,相得益彰。半山有太虚亭,登临远眺厦门港,山风海涛,风景壮丽。●感时恩:70年代以来海内外同胞、侨胞,归国进香者越来越多,南普陀寺香火日盛一日,故人说菩萨也要感谢时代给予的恩泽。



镜波炫色画楼威,花木繁荫簇绣堆。

无限风光无限情,鳌园魂耀万年辉。

2、《湖南省·岳阳楼》古大全

岳阳楼,在岳阳市西最高处,始建唐玄宗开元年间,而它的前身则是三国吴大将鲁肃的阅兵楼。它远吞云梦,俯瞰洞庭,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与黄鹤楼、滕王阁称为“江南三大楼”。《舆地纪胜》引《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广。”从楼上可观瞻茫茫洞庭湖,水天一色,气象万千。唐代大人李白、杜甫等都曾登楼留题。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滕子京镇守巴陵(即今岳阳市)时重修此楼,请范仲淹撰《岳阳楼记》,自此岳阳楼名声益显。后几经兴废,清同治六年再建。主楼重檐盔顶,四面环以明廊,建筑精湛,气势雄伟。解放后,经几次较大的维修,1983年又拨巨款对主楼及附属建筑彻底翻修,其外观更加宏伟壮丽。







江汉分楚望,衡巫奠南服。

三湘沦洞庭,七泽蔼荆牧。

却倚云梦林,前瞻京台囿。

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

凄矣自远风,伤哉千里目。

万石陈往还,百代劳起伏。



[名]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全20)

[作者] 颜延之,字延年,南朝宋琅玡人。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吴国内史刘抑以为行军参军,后为秘书监、太常。

[注释] ●张湘州:张劭,当时的湘州刺史。●巴陵城楼:即岳阳城楼,为岳阳楼前身。●江汉:《左传》:“楚昭王曰:‘江、汉、睢、漳,楚之望也。”●奠:定、镇的意思。●南服:古时称南方。●三湘沦洞庭:说三湘的水均流入洞庭湖,如湘江、澧水、沅水、资水等。●七泽:古时谓湘鄂楚地有七泽,最大者为洞庭湖,其次为逐渐淤为小湖泊的云梦泽,余皆不闻其名。《子虚赋》:“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蔼荆牧:荆州之野郁郁葱葱。●云梦林:指云梦泽旧地的林木,泽本身已淤成很多小湖泊。●京台囿:楚国遗址荆台的园地。●澳:水曲之处。●千里目:《楚辞》:“目极千里”。●万古二:感汉自古以来,山水和人事一样,往还起伏。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逢下榻,天上接行盃。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名]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作者] 李白

[注释] ●楼观:说登岳阳楼望岳阳城,城景水色尽收眼底之情景。●川迥:川,指洞庭湖。迥,远的意思。意是广阔的洞庭湖迎面而开。●雁引二:李白唐乾元二年(759年)秋,流放途中遇赦,返至鄂湘一带未获朝廷再用,心情沉重,但上得楼来。心胸顿时开阔,故有“愁心去”,“好月来”之咏。●云间二岳阳楼高,似下榻“云间”,饮酒“天上”,颇带豪迈之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山北,凭轩涕泗流。



[名]

[作者] 杜甫,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冬,人飘泊到岳阳,又扶病登上岳阳楼,出登楼的喜悦心情,也出一生飘泊之感,万里家国之思。唐庚说:“子美岳阳,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宏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中气象雄浑,实为古今绝唱。

[注释] ●吴楚:吴,指今江苏、浙江;楚,指今湖北、江西、湖南。坼(che,彻):裂开。《史记·赵世家》:“地坼东南。”●乾坤:乾坤,指整个大地。从岳阳楼上望去,洞庭波涛,汹涌无际,使人感到宇宙间的一切似乎都浮在水面上。《水经注》:“洞庭湖广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拾遗记》:“洞庭山浮水上。”因此,杜甫之的是洞庭本色。●老病:大历三年人飘泊到岳阳时,年已57岁,身染肺病、风疾(风湿),出蜀以后,未曾定居,一直在水上飘荡,以船为家,大历五年就死舟中,藁葬岳阳,后迁葬故乡河南巩县。●戎马:杜甫飘泊岳阳时,北方战事正急,吐蕃10万兵马侵犯灵武,2万兵马寇邠州,郭子仪将兵5万,屯奉天,以防吐蕃,白天光、李抱玉各出兵击之,故称戎马山北。●凭轩:凭着轩窗远望,不觉涕泪横流,可想见人老病飘泊,仍以国事为念。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杳冥。

岳阳楼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名] 西亭春望

[作者] 贾至,字幼邻,唐代洛阳人,官至中书舍人,左散骑常侍。安史乱时,曾从玄宗到成都,玄宗传位肃宗的册文,即出他的手笔。与李白、杜甫都有交往。

[注释] ●杳冥:天空,远方的天空。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栏。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水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名]

[作者] 白居易

[注释] ●危楼:高楼,指岳阳楼。●梦泽:指长江中游北岸广大地区,古时称云梦泽。●近长安:人向长江西北方向看,似乎离长安(唐京都)不远了,这反映人对朝廷的忠心未变。●猿攀二:反映了人受贬谪后的惆怅心理。渡亦难,长安看似近,然渡湖而过,亦是难事。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倒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名]

[作者] 元稹

[注释] ●日衔窗:是窗衔日的倒装。●影到:言太阳照射到楼窗时,楼影落在湖中的赤玉幢上。玉幢,玉楼,指*居处,也就是映到洞庭龙君的龙宫之上。此包含了《柳毅传》的故事。●怅望:表达残春时节的怅然情怀。万般意,既有惜春之叹,又有人生失意之嗟。●满棂:谓倒映在洞庭湖上的雕花窗棂,随着湖水流入长江,仿佛表达了作者的满腹忧愁,何日能象湖水一样流入长江。西江,古代对长江的另一种称呼。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名]

[作者] 李商隐

[注释] ●欲为二:说为了排遣平生郁积的愁闷,来到这洞庭湖上的岳阳楼。●可怜:说可喜此行得以尽兴纵游万里。●枉是:说自己体会到蛟龙兴风作浪,**舟船,都是枉费心机。此是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在黑暗*势力面前不畏挫折、不怕打击的襟怀。



投荒万死鬓毛班,生入瞿塘滟滪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名]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之一

[作者] 黄庭坚。作者曾被贬谪到四川5年,在*上受了许多折磨。后遇赦免,准备回到故乡去,经过洞庭湖边的岳阳城,登楼观湖光山色而作。

[注释] ●投荒:流放到偏僻地区,九死一生,鬓发已花白了。●生入:总算活着从长江三峡的瞿塘、滟滪推出来至此。因瞿塘,滟滪是三峡中危险之处,故称为“”。●未到:还未到达江南故乡,能先上岳阳楼,心头十分愉快。●岳阳楼:君山在洞庭湖中,地位对着岳阳楼,故有此之咏。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辕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名]

[作者] 刘仙伦,宋代人。

[注释] ●八月仰观天上所见,大雁在空中象书成一字或人字。●钧天乐:天帝的音乐。《史记·赵世家》:赵简子在梦中听到天帝的钧天乐,在人间不易听到。此处形容水浪声。●香案烟:出湖上诸山在云雾中的迷濛状,化自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落吟边:夕阳已落在思所及的天边。●遣我:老天让我来到这里享受仙境般的湖光山色,使我飘飘欲仙。



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

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



[名]

[作者] 王十朋

[注释] ●范文正:范仲淹,谥号文正,故后人称其为范文正公。●高孟轲:高孟子。孟子曾说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意即君王与天下人同忧同乐,天下人就不会不拥戴君王。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而范仲淹说忧要先人民,乐则后人民,比孟轲的说法更高明。●固:本来。●其如:同其奈;为语助词。后二意思是闲暇之日本来宜登山临水去行乐,无奈天下有忧。心中怎能乐起来呢?



遍历江山只此楼,名传自古又今修。

却观湘水浮新景,重对君山记旧游。

风月依然如故友,轩窗今复冠南州。

远追张相滕侯迹,幸蹑前规壮胜游。



[名]

[作者] 郑民瞻,宋代人。

[注释] ●张相滕侯:指唐代张说与宋代滕子京。张说曾在唐玄宗时任中书令,相当宰相,故称张相。两人均曾谪宦岳州(今岳阳),均有政绩。



落絮飞花点鬓丝,清湘春晚独归时。

我来不为湖山好,只欠岳阳楼上



[名]

[作者] 虞集



九水汇荆楚,一楼名古今。

地连衡岳胜,山压洞庭深。

宿雁落前浦,晓猿啼远林。

倚阑搔白首,空抱致君心。



[名]

[作者] 高克恭,元代人。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名]

[作者] 李东阳

[注释] ●吴楚:指杜甫《登岳阳楼》名。●江湖:指范仲淹《 岳阳楼记》文。文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



茫茫浪带烟芜,天与西湖作画图。

楼外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



[名]

[作者] 杜庠,明代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销得巴陵万古愁。



[名] 登岳阳楼望君山

[作者] 杨基,此大约洪武七年(1374年),是人奉使湖广时的作品。在此之前他已遭人诬陷,两仕而两黜。洪武六年,重新被起用,来到湖南。

[注释] ●无烟:没有云雾的晴空。●练:白绸绢子。●望中青:放眼望去,湖中心只有一点青色,那就是君山。●湘女:指帝尧的两个女儿,也是舜帝的妃子。●明镜:把洞庭湖比喻为一面巨大的镜子。●夜不收:象征着湘妃的君山在夜间依然忧思,伫立在湖中。●春江:春天的长江。●巴陵:岳阳的古名。●愁:是湘女的愁,也是巴陵世世代代人们为湘女而愁,也是作者心中的愁绪。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空吹笛,风急雨冥冥。



[名]

[作者] 杨基,这首《岳阳楼》,被沈德潜推为明的“五言射雕手”。

[注释] ●醉巴陵:说巴陵大地被春色陶醉了。●阑干落洞庭:说春色从四面八方来到洞庭。阑干,横斜的意思,引申为四面八方。●水吞二:说洞庭湖**了三楚的浩浩白水,从君山到九嶷山接来了湖南无边春绿。三楚,原指楚国故地,泛指黄、淮至湖南的广大地区,这里指湖南。山,指君山。九疑,即九嶷山,在湖南南部。●空阔二:说湖面空阔,像仙境般有鱼龙气,君山亭亭玉立,像有帝子湘妃的精灵。《博物志·异闻》有“水神乘鱼龙,其行恍惚,万里如空”的说法。帝子,即尧帝二女,传说她们在这里投湘江而死,葬君山。婵娟,形容姿态美好,尤指女子。●何人二:夜深了,不知何处传来一阵笛声,笛子奏出了风雨交加的声音。人两次遭贬,在笛声中忧谗畏讥的心情油然而生。全先张后收,令人余响悠悠。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



[名]

[作者] 魏允贞,明代人。



万顷烟波一望收,初来胜地喜登楼。

北通巫峡千帆远,南极潇湘百嶂幽。

忧乐为怀歌范相,湖山在目念滕侯。

神州已庆妖氛尽,青草滩前看戏鸥。

3、描保家卫国的保家卫国的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尽阵解围兵势活,分旗夺地戟光寒。吞北虏心长勇,未捷中原泪不乾。

3、战守京河不下鞍,臣图恢复不图官。十年南渡客头白,万里北征戎瞻寒。

4、采石盘中兵胆涌,橘红袍上箭痕乾。鸡豚放却西元帅,只要当时国步宽。

5、青海长云暗山,孤城遥望玉门

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7、天子按剑征馀勇,将军受脤事横行。七德龙韬开玉帐,千里鼍鼓叠金钲。

8、频繁的边塞战争,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9、哭泣无已时。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10、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

11、山上山花始烂漫,山下盛况已空前。传奇将军再出马,三军山呼旌旗悬。

1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3、天子金坛拜飞将,单玉塞振佳兵。骑射先鸣推任侠,龙韬决胜伫时英。

14、山川萧条极边上,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15、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7、《春望》

18、唐·杜甫

19、第一山东逐虏鞍,平淮命作守淮官。英雄内比黄金贵,死斗牙穿毒箭寒。

20、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21、该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22、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23、行路难,行路难,誓令氛祲静皋兰。但使封侯龙额贵,讵随中妇凤楼寒。

24、大漠沙如,燕山月似钩。

25、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无故人。

2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27、雁塞月阴青磷淡,渔阳苦紫茸乾。胡亡未必胡无种,韬略萦心不放宽。

2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9、唐·王昌龄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写雪的诗句并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5789.html

热门阅读

  1. 爸爸妈妈别担心我是很丧的90后杂文随笔
  2. 关于化学教案氯气第二课时
  3. 新年祝福语大全2019
  4. 《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读后感00字
  5. 有关乡愁的诗词
  6. 发挥榜样力量争创先进班级的演讲稿范文
  7. 营业部主任的工作总结范文
  8. 描写新婚对联集锦
  9. 猪年春节的搞笑祝福语
  10. 把人生拉长看美文摘抄
  11. 大班活动计划设计参考
  12. 2016年幼儿园教师节祝福语大全
  13. 面试时怎样做自我介绍及范文
  14. 《天山牧场》教案设计
  15. 汉乐府民间诗歌长歌行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