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气的小鼓手教案
一.设计意图:
节奏概念是模糊、抽象的,幼儿难以理解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尝试着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入手,将音乐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帮助幼儿直接感知音乐的节奏,以此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因此,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特点,找准节奏。
2.学习用生活化的乐器“鼓”和“鼓槌”进行演奏。
3.能看指挥、听音乐、看图谱演奏打击乐器。
重点:听音乐找准节奏。
难点:用乐器按节奏进行打击演奏。
三.活动准备:
1.生活化的“鼓”“鼓槌”每人一份
2.《军队进行曲》选段
3.图谱
四.活动过程:
(一)和音乐做游戏
1.听着音乐神气的走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刚刚的音乐好听吗?我们用身体来和音乐做游戏吧!”
2.教师带领幼儿听着音乐做动作。
3.难点前置
(1)听音乐在dom的时候走动,在tak的时候立刻停住。
(2)幼儿熟悉音乐节奏后提升难度,加上转身。
(二)认识乐器及其演奏方法
师:“刚刚我们用身体和音乐做了游戏,除了身体还能用乐器来和音乐做游戏呢!来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乐器,认识吗?”
师:“它可以怎么玩?请你们自己玩一玩”(幼儿自由的敲乐器)
1.认识dom音和tak音
师:“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和曲子里差不多的两个声音?”
(1)幼儿边说教师边敲
小结:响一点的音和敲鼓面的声音差不多,轻一点的音和敲鼓槌的声音差不多。
师:“我们来给它们取个名字吧!”(dom)(tak)
2.分段学习乐曲《军队进行曲》选段。
3.合音乐完整演奏。
(三)分组分段演奏
1.将幼儿分为2~3组(或男女分组)。
第一组演奏第一段,第二组演奏第二段,最后一起演奏第三段。
2.交换演奏。
(四)结束退场
师:“你们想不想学一学小士兵?带上小鼓像神气的小士兵一样回教室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一看!”
五.特色体现:
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身边的物品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筷子、牛奶箱、泡沫箱等物品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我把这些工具拿来作为活动的素材,同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看清老师的动作和指挥,我采取了“单圈马蹄形”的演奏队形。难度上,为了让幼儿学会并掌握打击方法和节奏,我选择了图谱法,分段出示图谱让幼儿看图谱、看指挥逐步学习打击乐,引导幼儿拿着乐器和着音乐学习敲打出好听的节奏。
拓展阅读
1、小学《花的勇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姿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播放幻灯:美丽的花)可你知道吗?看似娇弱的花朵,还有我们不了解的一面。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吧!
(板书课题,齐读。)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读后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情感的词语。
2、细读课文,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情感的变化?选一个来研读。
3、品味词句,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4、感情朗读。
(四)升华思想
读了这篇课文,你悟出了些什么道理?
(五)拓展阅读
同学们,《花的勇气》一文,你一定也有不少震憾和收获吧?这篇课文是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有时间的话来读读原文吧,会有更深的体味!
2、小班科学活动水蒸气的秘密教案
1、引导幼儿感知水蒸气的特点,萌发幼儿探索水蒸气秘密的兴趣。
2、激发幼儿体验做小实验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热水数杯、操作材料包。
一、引起兴趣。
事先在一个有杯盖的杯子里倒好热水。
师:口好渴哦!(打开杯子准备喝水)咦!杯子上飘起来的是什么呢?
二、感知观察。
1、提问:你看到过水蒸气吗?
观察:观察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样子。
2、提问:水蒸气是怎么来https:///的呢?
将玻璃片放在一杯热水上面,感知水蒸气的形成。
三、玩玩画画。
1、提问:你还在哪里看到过水蒸气?
2、今天水蒸气要和我们小朋友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教师示范在窗上呼气作画。
3、幼儿尝试在窗上作画。
4、相互观赏玻璃上的画。
四、拓展延伸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水蒸气。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本次活动比较适合在冬天进行,在室温比较低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样子,在窗上也比较容易形成水蒸气进行后面的游戏。此活动可以整合语言“小水滴旅行记”,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水的三态。
2、本次活动中仅说到水蒸气的形成,而没有说到水蒸气接下来会变成什么,活动中,有些幼儿可能会发现水杯上的水蒸气又变成了水,教师在活动延伸中可以继续让幼儿进行探索发现。活动后,也可以让幼儿继续探索露珠的形成及雨的形成。
3、小班手工《相框》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撕、粘贴等方法制作相框。
2、培养幼儿对纸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2、浆糊
3、照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拿出照片,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幼:(照片)
师:对,这是一张美丽的照片,这个照片现在还很新,可是放久了话四个角很容易破掉,你们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照片?(引导幼儿说出用相框保护)
师:用相框可以保护我们这美丽的照片不被损坏,我们一起来做个漂亮的相框好吗?
二、讲解、示范操作步骤。
老师会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这样的纸,这纸上有一个相框,相框没有没什么漂亮的东西来打扮,怎么来打扮它呢?哦,对了,这里还有很多漂亮的小花,我们用小花来装饰可以吗?
那这许多的小花要怎样放到相框上装饰呢?对,把它撕下来,轻轻地沿着小牙齿撕,一点一点地撕。把一朵一朵地撕下来放在桌上,当全部撕下来后,袁老师就会把浆糊放在你们桌上,你们用食指轻轻地点一点,抹到要粘小花的地方,再把小花贴上去,你们的花朵贴均匀,不要把它们重叠在了一起。一朵一朵都贴完了,那么相框也就漂亮地完成了。
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示范操作,让其它幼儿集体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请各位幼儿自己操作时要注意。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我把这张纸发给你们,你们不能动,等老师请你时,再开始操作。 循环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及时纠正不当的操作。放浆糊时,再次强调不能多抹,只能轻轻地碰一点一点。
四、展示作品,进行点评。
请幼儿一起来欣赏作品,指出漂亮的作品有哪些优点,有些不足的作品是哪里做的不够好,请大家说说看。表扬操作过程规范的幼儿,欣赏画面整洁、粘贴均匀的作品。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叫爸爸妈妈找一张漂亮的照片,放到相框里面,一起来装饰自己的照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39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