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画性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观察和绘画能力。
2、掌握欣赏的方法和绘画的技巧。
二、重点:
了解色块与线条所表现的性格。
三、难点:
能通过观察进行绘画表现色彩或线条的性格。
四、教具:
图片、范例。
(一)导入:
1、把性格转换为色块和点线,其实是最直接的事:
(1)干脆利落的折线——表示果断;
(2)轻松柔软的曲线——联系着温和;
(3)形如爆发的色块——象征着暴烈。
2、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能发现一些什么性格?
(二)板示课题。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画廊看看哪儿的画家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性格的?
(三)出示图片。
你觉得这些图片都有些什么性格?
如果让你来联想你会怎样来表现?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四)范例。
你又有新的启迪了吗?
六、作业选择:
1、可以先设想出某一种性格,然后努力用色块、点线表现出来。
2、也可先画出各种点线、色块,然后讨论一下它们各自向什么性格。
拓展阅读
1、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
课本第58-60页例2和“练一练”,第61页第3-5题。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掌握归总和归一两类问题的内在联系,建立结构化、模块化的知识系统。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导,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学会了整理条件,归纳了解决问题的步骤,还学会了灵活运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家要能依据解题步骤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会列表整理条件,继续用不同策略和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认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有信心吗?(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交流:题里表格中怎样表示条件的,问题是什么?
引导:请仔细观察表内条件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表里条件说明的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是怎样理解表内条件的,它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明自己的理解,引导发现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
指出:我们观察例题表里的条件,能直接看出都是每隔2小时观察一次,每次水位都下降12厘米,也就是每2小时水位下降12厘米。(板书:2小时一12厘米)
提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
(2)分析数量关系。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可以怎样算?请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和大家交流、分享。
追问:回顾一下分析过程,你觉得黑板上这样列表整理条件,对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有什么好处?(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之间的联系,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了哪几种算法?
(3)列式解答并检验。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每一步计算的什么?不同的算法呢?(板书算式)
2、完成“想一想”。
提问:现在要求的是什么问题?(与前面条件、问题对应板书:12小时——?厘米)看看条件和问题的联系,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答?
指名学生口头列式解答,教师板书算式。
提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很快看出数量之间的联系的?
指出:这里把条件、问题对应起来整理,就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知道要先求出什么新条件,找到解答方法。
3、比较异同,体会联系。
提问:比较上面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交流:交流一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体会?
三、练习巩固,内化策略
1、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阅读,在表格里整理条件和问题。
提问:求小军用的元数和小丽买的本数,都要先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觉得这样列表整理的策略,有什么作用?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可以总结出哪些体会?
作业设计:
1、练习九第4题和第5题。
2、练习九第6题。
2、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5课《蔬果造型》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蔬果造型的有关知识和利用蔬果制作圣诞树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圣诞节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在通过自主探究及与人合作中寻求创作的乐趣,让他们体会到亲手设计制作果蔬圣诞树的乐趣。
2学情分析
本课为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的一课。本课属于综合与探索的范畴。生活中蔬菜、瓜果随处可见,它们还是天然的雕刻、塑造材料。本课《蔬果造型》即选用这种取材方便、易于加工的材料进行活泼、有趣的立体造型活动。
教材《蔬果造型》巧妙地利用蔬果的形状、色彩、纹理等进行联想,通过插接,雕刻等手法,将蔬果重新造型,变化出各种各样可爱的立体造型。
3重点难点
1根据蔬果的颜色与形象,设计制作一棵小型果蔬圣诞树。
2 制作过程中能有效根据蔬果本身颜色和造型进行设计。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对圣诞树进行大胆的设计、制作
活动1【导入】一、教学导入
【课件播放圣诞歌曲烘托节日气氛】
“朋友们,Merry christmas!今天是12月25日圣诞节,我非常高兴来到我们班级,我想知道,你们平时过圣诞节吗?怎么过?有去教堂过圣诞节的吗?谁知道圣诞节的由来?”
其实呀,在中国,我们最大的节日是春节,而在西方许多国家,圣诞节却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那是为了庆祝**的诞生。根据《*》的记载,*创造了这个世界,他看到世界混沌一片,他说了:“光”于是天就亮了。他说了:“水和旱地要分开,就有了陆地和海洋。”像这
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9 总复习》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
1、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也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它们的基本特征。要想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必须理解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为此,教学中加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和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观察,来突破难点。
3重点难点
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1第一学时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一)、说一说: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各位想和我分享些什么?(特征)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特殊的有二个面是相同的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相同的长方形。) 正方体呢? (正方体也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 那这个药盒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呢?
(二)、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 提问: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帮老师看看,我写对了吗?) 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和老师一起拿起文具盒指一指) 用字母表示为: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棱长×棱长、×6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我们不能光说不练,是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1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