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20 13:48:21

李娜的故事

1.女孩生来就不靠拼爹

1993年夏天,李娜11岁,父亲因病住院。老李写了封信托人带给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我只希望在她的身上实现我没有实现的愿望。孩子就拜托您了!”李爸爸的这封信,夏教练一直保存着。直到2001年,李娜才亲眼看到父亲当年这张托孤的字条,哭成了一个泪人。多年后,李爸爸的夙愿终于成真。

2.追梦让你会更吸引人

16岁的李娜从美国回来不久,一天在先农坛训练结束,北京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她,问她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时,李娜说:“我希望能打到职业前十。我知道这个目标很难,但我会努力”。2011年,李娜大满贯获胜后,耐克公司用这个视频做了一个广告。总说男人工作时最有味道,那女人就不是吗?比如李娜打球时。女孩往往就是因为追梦才引人关注,才华比相貌更吸引人。

3.选择过有尊严的日子

李娜在伤病缠身的情况下,领导让她打针带伤打亚运会,这让李娜无法接受,毅然决然选择了退役。李娜在自传《独自上场》中写道:“或许等自己七老八十完全退出这一行时,才能对年轻时那个选择做个准确的评价。在一部国产影片里,周迅扮演一个盲女,家人都被杀之后,她对刺客说:‘你杀了我。你不杀我,我就要一辈子跪下来乞食,日子不尊严。’”这句台词像一颗高速飞行的网球一样击中了李娜,那时李娜有种找到了知己的感觉:“没有尊严的日子宁肯不要。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想。”女人没有尊严,哪来的幸福?

4.女孩不读书是不行的

李娜和姜山在华中科技大学读书期间选择了新闻专业。李娜说:“我们运动员出身的知道运动员们不为人知的苦衷和理想。我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名体育记者,能够多站在运动员的角度为他们说话。”李娜未必一定要做记者,但是从她对学习和专业的理解,价值观就可见一斑。

后来李娜读《史蒂夫·乔布斯传》里的一句话感同身受:“你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看到将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你必须相信,那些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李娜和乔布斯都是双鱼座,双鱼座如果不读书,是不是会很纠结呢?

5.不被流言蜚语所影响

李娜的一些言论,被某些媒体歪曲得面目全非,有记者问及李娜是否会去关注关于自己的新闻报道,她说:“我不会去在意那些对我的误解,现在我不会去看那些新闻,因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影响你的心情,索性还不如不看。”正因为基于这样的想法,李娜不太想给媒体太多的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每次开新闻发布会,哪怕是同样的一个问题第100次提问,她都会回答相同的答案。

6.嫁个有共同价值的人

姜山和李娜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都视网球为生命,尽管李娜开玩笑因为“觉得姜山长得像韩国人”所以看上他,但无论是在省队,在国家队,还是之前退役一起去读书,包括后来面对荣誉和风波,都体现了爱人之间的配合默契和角色互补,在李娜的主场,姜山的忍让和静默让人佩服。而在生活中,李娜又会乖乖陪在老公身边,展示女人的一面。

有记者曾经恭维李娜说:“幸亏中国网球有李娜”,而李娜却补上一句:“幸亏李娜有姜山。”

7.30岁后的相貌靠自己

早就有人说,女人的容貌30岁以前靠父母,30岁以后靠自己。女人30岁以前美不美靠脸,30岁以后得靠心,看看李娜,相由心生,还是有道理的。

李娜和大多数女孩一样,从一个小妞子,到一个假小子,再到一个女学生,服饰、相貌大体雷同,甚至有点“村”。但当她事业如日中天,赢得更多的殊荣,获得大量的赞助,无论是内在还是包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法网夺冠后的那张埃菲尔铁塔前的留影可以见得,而她在广告片中扮演的角色也更具女人味。

8.不用总给男人好脸子

2006年联合会杯,当记者问“你的体能情况似乎比年初时有了很大的提高”,李娜直截了当地说:“你直接说我腿粗不就完了嘛!”记者又问:“你在不利的情况下很快让自己重新安静了下来,这一点是否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李娜的回答更是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你是说我过去脾气就很急,是吧?!”

2010年澳网,心情不爽的李娜就直接把老公当做自己的出气筒:“你闭嘴!”忍无可忍的时候甚至直接吼出:“滚出去!”迪拜冠军赛遭到对手逆转,姜山强调提高一发的质量,李娜又吼道:“你说的都是些屁话!”

一名美国人曾给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老公丹尼斯写信,说他的妻子马上要成为一所学校的校长,问要如何做才能全心全意支持妻子的事业。丹尼斯表示: “最好不开口,就算被当*或哑巴,总比祸从口出的结果好!”如何扮演成功女人背后的另一半,姜山与丹尼斯几乎雷同。无论老公还是朋友,对待异性,越是本真,越是被当作自己人。

9.幽默会让你人气爆表

生活中,女人都喜欢幽默的男人,但女人一旦幽默,会立刻让你人气爆表。“女人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嫁个有钱的老公,二是自己赚很多钱。第一条是没戏了,看来我只能走第二条道路。”李娜这样打趣地定义自己的人生。

今年澳网夺冠后,李娜在颁奖典礼上妙语连珠:“首先我要谢谢经纪人马克思,因为你让我变得富有!”在全场哄笑过后,中国金花继续说道:“然后就是体能师阿莱克斯。和你合作四年我再没有受伤,说明你做得真好。当然除了去年决赛摔倒外,但那不是你的错,而是我自己的问题。”此时全场球迷都被逗乐了。“是的,当然下一个就是我老公了,比我还要出名的老公。”就在姜山美滋滋地听着娜姐对他感谢的话时,李娜说:“但你也是个幸运的家伙,因为你娶了我。”

10.当妈后或将释怀包容

读《独自上场》李娜写父亲那段,我的眼眶都红了,李娜写道:“爸爸病得卧床不起,最让我和妈妈心寒的是奶奶很早就表示了放弃,他们有五个儿子,可是我只有一个爸爸。后来妈妈跟奶奶借钱付医药费,奶奶很直接地说借不到。父亲去世后,我和爷爷奶奶加起来见面不超过三次。我没办法忘记,没办法原谅,起码现在还不能。”不知道退役后的李娜会不会释怀过往2011年温网期间,有记者曾到李娜的爷爷奶奶家,两位老人捧着李娜一家三口的照片给记者看,现在网上的李娜儿时照片有些就是这么来的,李娜永远是他们的孙女。

对于率真的人来说,理解和误解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等女人做了母亲,过上“俗世”的生活后,对家人、对朋友,对那些喜欢她但又不太会表达的人,或许会释怀包容许多。

拓展阅读

1、抗疫英雄兰娟的50字

全国人民举国欢庆之时,也在遭受着疫病的肆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有那么一群人,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封城之际,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他们,被称作“最美的逆行者”。

钟南山,一位已有84岁高龄的院士,曾在十七年前非典肆虐之时领军抗“非典”,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第一功臣,而今,他依旧披甲上阵。他是国士无双,更是定海神针。17年前,他曾说过:“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而现在,他告诉我们,有信心不会让“非典”重演。所以,不要怕,要相信这样的无双国士,定会带我们平安度过这场浩劫。

今年73岁的兰娟院士亦是一位无双国士,她曾在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件防控有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作为国家卫健委最高级别专家组的成员,曾在1月18日,兰娟院士就同钟南山院士等一行人前往武汉,站在了防疫最前线。在奔赴病情一线的同时,兰娟院士也多次接受采访,科普预防新型冠状*的方法,对预防方面起到了极大的贡献。

在疫情愈加严峻的境况下,越来越多的*团队自请前往武汉。他们不计报酬,不惧生死,在阖家团聚的春节,依旧远离家人,在医院不分昼夜地工作。他们为了不浪费防护服而十个小时不喝一口水,有的女性医生护士甚至剃掉了自己的长发,只为了不浪费一点时间。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会有被*的风险?不,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处境,但是他们义无反顾,他们相信定会战胜疫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他们崇高的理想。无数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铸成了生命健康的长城。他们,是最伟大的白衣天使。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他们也只是平凡的人,但他们却在做着不平凡的。在当下时代,他们,就是最伟大的英雄.

2、抗疫英雄兰娟的50字

今年这个春节,让我终生难忘。新冠疫情爆发,武汉告急。在这危急时刻,有许多英雄挺身而出,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最美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爷爷,73岁的兰娟奶奶,以及那些英勇无畏的白衣天使们,他们都义无反顾的冲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除了这些前线的先锋,还有一部分人,背负着更大的责任,砥砺前行。今天的主人公——疫苗研发团队的陈薇少将,就是其中一位。

陈薇毕业于清华大学,1998年获得军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她在医学上为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SARS*和埃博拉*的疫苗,就是陈薇少将带领着他的团队研发出来的。

陈薇少将,认识了您,我便有了目标。长大后,我想成为您,成为像您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成为和您一样舍己为人,不怕困难的人,成为和您一样勤奋刻苦的人。你说过,成功的人往往目标不变,方法在变,而目标在变,方法不变的人容易受挫折,如果一个人20多年坚持一个研究方向,专注做一件情,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换了谁一样都会成功。

这位战胜SARS和埃博拉的女英雄,这位《战狼》中的英雄少将,向你致敬!

长大后,我想成为您。一个认准目标,就是一辈子的人。您是智慧的,您是坚强的,任何困难都击不垮您。就在前几天,我从新闻上得知,您已经研发出了新冠疫苗,却在第一时间把实验对象对准了自己。这又一次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由衷的佩服。

陈薇阿姨,您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您是我心中最闪耀的星,我要向您学习。长大后,我想成为像您一样的人,我也会为此而努力。从现在开始,我就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制定好目标,用知识武装自己,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我们这一代人,一定会成为让你们欣慰,自豪的接班人。

3、四光的励志简短四光的英雄迹简短

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妈妈干活。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后来,四光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官办小学堂。

考试发榜,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学堂,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岁那年,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几十年来,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四光的励志简短四光的英雄迹简短

四光热爱地质科学,那可以说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他一忙起来一连好多天都不沾家,时间长了,难免夫人徐淑彬有微词。

又是一个寒夜,夜已很深了。四光才从办公桌上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扬起双臂摔打了几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蹑手蹑脚地走进了家门,他怕惊醒熟睡的妻子,轻手轻脚的上前去替妻子把脱在床下被子向上拉了拉,这一掖被子,是他吃了一惊。原来被子下堆了几块石头,妻子也不知到哪儿去了。四光心知肚明,那是妻子对他的抗议,虽然没有明说,也跟明说一样:“四光啊,你爱石头,那你就和石头过日子去吧!”

第二天,四光早早起床,火速的赶到了徐淑彬的娘家,给夫人做了慰藉,亲自把爱人接回了家。这件四光的触动很大,从此以后,他更体恤妻子,热爱业,家里充满了和谐温馨的气氛。

点击查看更多李娜的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34803.html

热门阅读

  1. 鬼火进城了童话故事
  2. 小学数学《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
  3. 毕业季很感动的句子
  4. 三年级语文《雪儿》的教学设计
  5. 六一少先队员发言稿范本
  6. 关于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教案
  7. 2016年结婚纪念日短信祝福语
  8. 汽车拆装实习报告范文
  9. 形容新年的诗句汇集
  10. 关于文具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11. 武侯传杂文随笔
  12.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汇集
  13. 因为有爱我幸福、我快乐教师节演讲稿
  14. 90岁老人生日祝福语
  15. 农村工作的心得体会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