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赠汪伦》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9-23 19:23:08

唐诗《赠汪伦》赏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赠汪伦》创作背景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另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拓展阅读

1、《》的古》教材

[浅注]

踏歌:踏歌本是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拉手而歌,用脚踏地为节拍。后来也指“行吟”,既漫步而歌。桃花潭:在今安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这首大约作于天宝十四年(755),是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到泾县,游桃花潭后和友人分别时所作。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经做过县令,辞官后居泾县桃花潭,家有别墅。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人相友好,常有文来往。李白这次来访以美酒招待他,李白临别时写增此

这首以叙事开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写李白离开桃花潭时情景。此时人以登舟船也就要开了,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边走边唱的走了过来。“忽闻”,说明李白并不知道会有人来送行;“踏歌”,写出送行这边走边唱从岸上走来的神态。他是谁呢?这句中并未直接写出,直到最后一句才点明,原来是友人

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送我情“句用的是说话的语气,礼拜说:桃花潭的潭水纵然有千尺那么深,却总及不上送我的这翻情谊呵!”千尺“形容极深强调潭水极深,意在表明妄和自己的友情更深。这里用”深千尺“来和”送我情“相比,而且加上不及两字,显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关于李白和的交往还有一段故事。据说曾经写信邀请李白:“说先生喜欢游吗?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饮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高兴的去了。结果告诉他:“‘桃花’是潭水名这里并无桃花;‘万家’是一家酒店店主人姓万,并无很多酒店。”李白大笑。款待李白几天临行时还了不少礼物,亲自送行。李白感其感情,写了桃花潭绝一首。这段故事见清人袁枚的《随园话》,虽属传说,未必真有其事,却颇风趣。

2、古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注释:

1、: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李白游览桃花潭时,常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李白做这首

2、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4、 闻:听见。

5、 深千尺:很深,这里用了夸张手法。

6、 不及:比不上。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深不过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译文二: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送我的情谊深厚。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留别。

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这一句,他说:“若说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深为后人赞,“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3、郭给事古原文及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前言】

郭给事》这首酬和,是王维晚年酬与给事中郭某的。“给事”,即给事中,是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

【注释】

①给事:给事中的省称,时属门下省,官阶正五品上。

②洞门:指重重相对的宫门。霭:暮霭,傍晚时分的云气。桃李:指门生。

③禁里:皇宫。

④玉佩:玉制佩饰,古时贵族方可佩带。趋:快步疾行,以示恭敬。句中指上朝。

⑤拜琐闱:指下朝。

⑥无那:无奈。

⑦解朝衣:脱去朝服,指辞官。

【翻译】

东门高阁凝聚着太阳的余辉,桃李盛开,柳絮飞扬。宫中钟声疏落已到傍晚,门下省中听得见鸟儿的鸣叫,往来的官吏稀少。早晨戴着玉饰恭恭敬敬地上朝,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书朝拜回来。虽然勉力想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将因为卧病而辞官退休

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是说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是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这样,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的三、四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现在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不正活画出郭给事*的闲静吗?

王维作,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五、六两句,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朝服盛装,恭恭敬敬地去上朝面君,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令向下宣达。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怎样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后点出全主旨作好准备。

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出世思想。人的很多酬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这也是一首唱和,郭给事有给王维,所以王维就酬和。此类应酬性的,总是称赞对方,感慨自身的,这首即意在称道郭给事。首联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写皇恩普照;第二句写他桃李满天下,门生显达。颔联写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所以吏人稀少,讼事无多,时世清平。颈联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达,不辞辛劳。尾联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表达了人的出世思想。

4、如何田园歌精选

鹿柴

朝代:朝|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鸟鸣涧

朝代:朝|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点击查看更多唐诗《赠汪伦》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63292.html

热门阅读

  1. 2016年七夕祝福语汇总
  2. 柳如是诗词集
  3. 鹭鸶教学设计
  4. 2015年孝道心得体会
  5. 医院演讲比赛领导总结发言稿
  6. 201年元旦qq祝福语
  7. 有关爱国的诗句和词语
  8. 2018年度经典签名
  9. 201年惊蛰qq空间祝福语
  10. 立春的诗句
  11. 庆国庆的诗歌
  12.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诗歌6首
  13. 私自离队的检讨书
  14.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300字:我家乡的元宵节
  15. 朝天子咏喇叭名句
  16.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教案
  17. 别让直性子害了你美文
  18. 描写桂花的优美诗句大全
  19. 长春市中级人民检察院二处实习报告范文
  20.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的教学教案设计范文
  21. 恶搞圣诞祝福短信
  22. 保护地球的短诗歌
  23. 小学三年级寒假生活作文:寒假趣事
  24. 201青年节祝福短信
  25. 有关于教师节的祝福语精选
  26. 端午节相关诗句
  27. 四年级开学第一课的教案内容
  28. 感谢大钟哲理故事
  29. 教学反思认识于实践的教学心得
  30. 充满阳光的句子
  31. 温馨的元宵节祝福语50句
  32. 优秀的竞职演讲稿
  33. 田家柳宗元诗词
  34. 技术服务合同范本书
  35. 穷人最缺的是野心故事
  36. 鼓舞人心的正能量语录集锦
  37. 201年鸡年新春祝福语
  38. 红毛毡佚名原文赏析翻译
  39. 2016年祝福平安夜快乐的问候语
  40. 良种繁育最新合同模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