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00:02:32

鹭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会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鹭鸶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体会作者语言准确生动。

5、了解作者开头和结,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以其开头结尾相照应的写作方法。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动物世界是一个奇妙世界,同学们能说说你们的了解吗?

2、我们家一同走进动物世界,阅读郭沫若的《鹭鸶》,感受鹭鸶的奇妙吧

3、板书课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顺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小组汇报交流。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关于生字,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2)多音字辨析。

(3)理解词义

精巧、悠然、铿锵

(4)关于内容

课文描写了鹭鸶的外形与优雅的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

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3):概括写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4--8):具体描写了鹭鸶的美丽色彩和优雅的姿态。

第三部分(9):总结全文,赞美鹭鸶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读、质疑问难: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开头与结尾相呼应,文章结构紧凑,更突出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

3、读课文,感悟。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理解词语。

2、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

二、朗读、欣赏

1、学生自读、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鹭鸶?突出鹭鸶的哪些特点?

(1)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汇报。

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两个方面描写鹭鸶。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鹭鸶的特点。如: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而且太不寻常了”。

“增一点儿则而嫌长------深一点儿则嫌黑”。

还描写鹭鸶的优雅的姿态。如文章的第6---8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把鹭鸶描写得十分鲜活。

2、作者仅仅是为了突出鹭鸶的特点吗?

(1)学生读开头、结尾,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组讨论探究。

(3)班内交流汇报。

表达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文章开头、结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表达赞美之情。

3、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1)思考: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2)交流讨论

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激发我们的生活热情,去关注生活,关爱生活中美的事物。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将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总结一下,与同学们共享。

精巧的诗

色素 身段 适合

悠然 首尾呼应

散文诗

拓展阅读

1、于满井游记的

了解这篇游记描写的北方初春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体会白描手法和比喻的运用。

习并归纳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疏通文意,积累语汇。

生字的识记;作者写景中表达的情感。

一课时。

一、题目

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郊外的'一个游览地。袁宏道于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但不愿*,而去访师求,游历山川。万历二十六年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受予顺天府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本文就写于这年的春天。

二、作者

袁宏道明代文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人。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成就,被称为“*三袁”。

三、生字

燕(yān)廿(niàn)砾(lì)鹄(hú) 娟(juān)鬣(liè)茗(míng)蹇(jiǎn) 呷(xiā)浃(jiā)曝(pù)

通假字:堕,通“隳”

四、读课文,疏通课文,列出疑难句,师生合作解决

东风时作:作,起。

土膏微润:膏,肥沃。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泉而茗者:茗,茶。这里名词用作动词,品茶。

未知之:不知道这情况。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能,怎能。纪,纪事。

五、赏析研讨

1、开头怎样描写北国早春的特点?这样写的作用?

“余寒尤厉”、“局促一室”,没有春天的气息。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把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也为下文描写的满井春色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怎样描写满井春景?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先写长堤高柳,大地回春,空旷辽远,一派生机。接着写河面冰雪融化,“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再写春山之态“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又写“柳条将舒未舒,麦田浅鬣寸许”,突出早春的特点。游人有“品茶者”,“饮酒者”,“骑驴者”,虽不盛,已是热闹非凡。更有晒太阳的鸟、吸水的鱼,悠然自得。最后作者总结:“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运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琢语句、简洁明快地直接写出北方春寒料峭的特点。

运用新奇生动的比喻描写春景。

在描写中表达作者的欢快,恬适的心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六、作业

练习二,提示:以物比人,例:出游的作者,如脱笼之鹄;以物比物,例:河水波光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麦田浅鬣;以人比物,例:山峦如倩女。

练习三“之”的用法:

1、表示限定关系:一室之内、郊田之外,可译为“以”。现代汉语中还用,如“四海之内”、课堂之外”

2、表示修饰关系:“脱笼之鹄”、“曝沙之鸟”。可译为“的”,这种用法现在的书面语中也常用,尤其保留在成语中,“一丘之貉”、“惊弓之鸟”、

3、用在主谓短语中的结构助词,可不译。例:“倩女之靧面”。

2、《语文园地七》

1.知道如何介绍家人。

2.不同的偏旁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3.复习汉字基本笔画,练习看图写话。

4.在田字格里能书写规范工整的汉字。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称呼我为什么呀?(生:老师)在家里,那些长辈们或者年龄比我们稍大的人又怎样称呼呢?

2.课件展示一家人的图片。

二、新授、识词。

1.指课件,让生分别认识家里人。

2.生边说师边贴生词卡片。

长辈:爷爷奶奶伯伯叔叔爸爸妈妈

同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3.生分组试读这些词语,生找到带音节的字宝宝。

4.组内开展读字,读词比赛。

5.全班交流识字情况。

三、拓展。

1.有勇敢的小朋友吗,上台来介绍一下你家里有哪些人?

2.全班交流,师作总结。

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有这么多爱自己的家人。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二、新授课:找偏旁相同的字。

1.师讲解击鼓传花游戏规则。

2.全班进行击鼓传花游戏。

3.指名上台将两个篮子里的花朵贴在黑板上。

4.看看两排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

师总结:第一排花含有“日”字旁,原来这些字宝宝都和时间有关,你能给它们口头组词吗?

6.开火车组词。

7.同法总结“女”字旁。

三、拓展,交流其它同偏旁的字。

日积月累

一、复习旧知。

1.同们,我们在第四单元习了两组表示珍惜时间的成语,谁记得呢?

2.指名说课件出示。。指名读,全班齐读,师相机讲解成语的育意义。

二、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又要习一些成语,你们想知道吗?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日积月累”部分,并圈出不会读的字。

3.组内试读,不会读的字相互帮忙。

4.全班交流读。

三、读成语,并背诵。

1.出示4组成语。生字卡片抽读不会认的字。

2.指名试读。师范读,生跟读,指名读。

3.师稍作讲解成语意思,生倾听。

4.试背,全班交流背。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1.收集带“木”旁的字,写下来。

2.把四组成语背给同桌听。

第二课时

字词句运用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日积月累”成语,指名读,指名背,全班背。

2.引入新课。

二、比一比,写一写。

1.读生字卡“了、才、长、山、儿、四、我、心”。

2.师范写生字:了、才。

3.火眼金睛,观察课件上两个字的第二笔相同点和不同点。

4.指名说,师总结

相同:起笔都在竖中线上。

不同:“了”第二笔是“弯钩”,“才”第二笔是竖钩。

5.师范写两个生字,生书空,并各练写一个。

6.词法指导“长——山”中和,“儿——四”中和的区别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7.生练字,师相机指导,并作及时有效评价。

四、听故事,导入新课。

1.课件:一(1)班的孩子们去远足。第二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山坡上。

2.指名说:这是什么地方?天上有什么?山上有什么?山下有什么?(师强调观察顺序,要说完整的话)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师板书:小鸟、小朋友、小花、青草、小牛、小羊……

5.指导生把看到的景物写在书上田字格里,师**,并作及时鼓励性评价。

6.小组内读词。全班交流读词。

五、练说完整的话。

1.举例练习说话:小鸟在哪里:它在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2.小组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同帮忙。

3.全班汇报交流,师相机指导并评价。(避免说同样的句子)

4.词法指导生练说句子。

六、拓展深入。

1.能把刚才说的句子连起来说一小段话吗?

2.师范例说话,生认真倾听。

3.组内练习,全班交流。

3、《日记》

材分析:

这篇日记有两条线索,明看是写“我”得到一本诗集很高兴,要感谢送书伯伯,暗含写细读《唱歌的小河》的感受,与其说从体裁上看是日记,不如说从内容上看更似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这也正是这篇选文的巧妙之处,师在中既不要忽略了写日记和读后感的提示,更不要忽视理解《唱歌的小河》。

习目标:

1、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高低不平、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唱歌的小河》。

3、通过课文的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

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课件、生词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习内容: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2、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一、问题导入。

1、你们写日记吗?在日记中,你一般会写些什么?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习一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日记,看看他都在日记中记载了一些什么。

3、理解“则”

二、汇报交流预习情况,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认读词语。

嘹亮、喉咙、崎岖、昼夜、奋斗、一则、星期、伯伯、诗集、唱歌、深刻、碰到、道路、读书、精神

2、理解词语:

嘹亮:

奋斗: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本文直小河不怕困难向大海留去的精神。

崎岖不平:高低不平的样子。文中指小河流过的地方高低不平。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昼夜不息:白日和黑夜都不停息。

3、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课堂作业。

1、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习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2、背诵《唱歌的小河》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歌分几节

2、指名读第一节,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解决。

3、指名读诗歌第二节。

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休息读轻声)

读了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小河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你能够称赞一下这条小河么?

4、那么小作者读了这首诗歌后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习课文第2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读了以后,你知道小河的哪些特点:昼夜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出示“这首诗歌写得多好啊!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指名读。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诗歌写的好,作者喜欢读诗,读到好诗很欣喜)

5、你还能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小作者很喜欢这首诗歌?(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齐读。

6、“我”为什么喜欢《唱歌的小河》这首诗?你们现在知道了吗?(生说)

三、齐读课文,背诵古诗。

四、深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好书的名言警句呢?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4、《语文园地七》

第一课时

一、讲讲空话故事,初步感知

们已经读过了很多童话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哪一篇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能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和你读后的感受么?师小结;像我们过的课文,《丑小鸭》就是通过对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描述,告诉我们既要善待别人,又要正确对待自己;《小鹿的玫瑰花》是通过小鹿栽了一丛玫瑰花的故事,告诉我们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些童话故事都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处世的道理,让大家受到育。一般都把动物、植物等当作人来写。老师知道,爱读童话的孩子都有一颗好奇、纯真的心,写童话则需要有想象力。今天就让我们开动脑筋,拿起笔来编写童话故事吧!

二、说说童话故事,深入体会

1.自主习,合作习。

(1)请同们先读读习作的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2)你确定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自编、也可以合编一集体创造)

2.师指导,帮助生选择材料,确定好内容。

(1)“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可以是书上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

(2)想象的“故事”要注意说清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发生、怎么发展、结果怎样。

(3)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面。

(4)老师这里有一篇童话故事,想听吗?(《苍蝇与蜜蜂》模仿也是一种习,老师愿你们在模仿中有创新。

三、写写童话故事,动笔尝试

下面,你们就开始动笔写吧,老师相信,你们就是最出色的童话大王。但是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故事的过程要写清楚,看谁编写得有趣。

2.语句要通顺。

3.写完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交流童话故事,相互提升

当我们走进了童话世界,感受到了童话的无穷魅力时,真想一吐为快。

1.组内先交流一下自己编写的童话,互相听一听,评一评,看谁编得最有趣。

2.小组长推荐组内同,读一下自己创编的童话,大家欣赏。

3.师推荐几篇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和大家交流。(有目的地讲评)

二、演演空话故事,加深感悟

1.小组内推选出“剧本”。

2.小组集体合作:自编、自导、自演。

附:童话故事苍蝇与蜜蜂一天,苍蝇正在垃圾上,看见一只小蜜蜂采蜜回来。苍蝇气愤地对蜜蜂说:“这里的人真凶狠,千方百要害我,用拍子打我,用毒药水喷我……我决定搬家了。”蜜蜂说:“这儿的人们并不像你讲得那样坏,他们待我很好,还替我造新的房子呢!原因是你不讲卫生,整天停在肮脏的东西上,专门去*们的食物,把细*带到食物上,使人生病。”苍蝇不服气,还想争辩。蜜蜂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你要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无论搬到哪里,都会遭到人们的驱逐和攻击。”苍蝇听了这一番话,呆呆地站着,无话可爸说。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点击查看更多鹭鸶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kc.cn/articles/5284.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