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故事《两只小熊》
小狗熊和小猫熊到出门游玩时,在一个森林里相遇了。
小狗熊告诉它一件奇怪的事:
“昨天中午,我在一棵大叶子树下睡觉,突然,一阵哗哗的大雨把我浇醒了。我睁眼一看,太阳正直射着大地呢,除了树下很湿,外面连一点下雨的痕迹都没有。”
“那有树会下雨的?纯粹是瞎编。”
“这是真的。不信,现在咱俩马上到那棵树下去看看。”
这时,正当中午,它们顶着烈日刚来到那棵树下,哗啦啦一阵大雨,就把它们淋了个透湿,树外,没有一丝雨的影子。
“怎么样,这下相信了吧?”
小猫熊点了点头,瞅了瞅树冠说:
“真怪,树怎么会下雨呢?”
“就是嘛!”小狗熊说,“听老人们讲,下雨是地上的水被太阳一烤,变成水汽升到天上,水汽变成小雨滴。小雨滴你撞我,我撞你,变成大雨滴。空气托不住了,掉到地上就是雨。”
“可是树的四周也没有云啊!”
“这可能是棵魔树吧?”
它们在树下没完没了地猜测争论大树下雨的原因。
傍晚,一只归宿的小鸟看到它们那股不弄清下雨原因不罢休的样子,笑着说:“这是棵雨树。至于下雨的原因,在树下就是争论十天,也不会弄清。”
小狗熊突然开窍:“咱俩都会爬树,为什么不爬到树上去找原因呢?”
“是啊,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傻透了。”小猫熊自觉得好笑。
它们找了点吃的后,就上了树。
雨树的叶子有半米长,中间凹陷,四周隆起。它们发现雨树的叶子能大量吸收水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叶子里的水越来越多,叶子慢慢卷缩成一个个“袋子”,它们掂了一下,估计每片叶子能吸一斤多水。为了找到下雨的全部原因,它们决定在树上过夜。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到树冠的时候,小狗熊和小猫熊醒来了。它们又发现“袋子”似的叶子有了变化:受到阳光的照射,“袋子”渐渐地张开了。到了午后,“袋子”完全张开,里面贮存的水便倾泻而出——雨树下雨了。
拓展阅读
1、两只不起眼的小鸟儿童睡前故事作文800字
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可一会儿工夫,天就变得阴沉沉的。大家感觉好闷啊!
树上站着两只羽毛未丰的小鸟小大和小小。小小指指树下不远处的孔雀说道:“我们太平凡了,看孔雀多美丽,可我们的尾巴那么短小。”
“是啊,你看天上那只老鹰,能飞那么高,还能一下子俯冲下去,捕捉猎物,我们与她相比,真是差得太远了。”小大看看空中翱翔的`老鹰,羡慕的对小小说道。
此时,树下还有几盆花儿正在开:红的,黄色,紫的,漂亮极了。
突然,太阳一下子隐没了,是乌云黑压压的,遮住了她。天黑了下来。接着电闪雷鸣,仿佛就要下雨了。而那棵娇嫩的红色小花从未见过这个场面,不由得吓哭了:“天要塌了吗?为什么响声这么大?”红花几乎要哭出声来。”
“不是的,妹妹,这是自然现象,是要下雨了啊!别怕!”红花的姐姐黄花把红花往身边拢了拢,安慰道。
“别怕,风雨后,就能见到美丽的彩虹了。要挺住。”紫花大叔也来*红花。
可是红花还是害怕,干脆哭了起来。
小鸟小小和小大看到哭得伤心的红花,从开始的看热闹,到最后的着急了。他俩商量好要去帮助红花,把可恶的乌云、雷电和雨滴统统赶跑。小小和小大立即飞到红花身边,安慰她道:“小妹妹,别哭,或许,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在花儿们的“你们要小心”的嘱咐声中,小小和小大很快就飞远了。
小小和小大飞啊飞啊,终于飞到了一朵乌云上面。小小把红花吓哭的事告诉了乌云,请求他再等一段时间再来,好让红花长大一些,有足够的适应期。乌云说这个自己可做不了主,但是他会去找雷公、电母,还有雨滴弟弟,大家一起坐下来开个会,好好商量一下。
告别了乌云,小小和小大又飞回到了那棵树上。
不一会儿,太阳又露出了笑脸。花儿们很感激的对小小和小大跳起了舞,唱起了歌儿:“小小和小大,你们真棒!小小和小大,你们是好样的!”
小小和小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好意思的笑了:“原来,自己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没有高深的本领,一样可以用自己善良的举动,去帮助别人。”
2、沪教版二年级小朋友数学故事分享
【导语】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自己变的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身也有自身的乐趣。以下是微点阅读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数字信
有一个人,干起工作来很认真,技术又好,不过有个缺点,喝起酒来一醉方休。喝醉了酒,不是*,就是打架。亲戚朋友都劝他少喝酒,甚至不喝,却总是改不了。
一天,这位爱喝酒的朋友收到一封信。拆开一看,信纸上写的全是数字:
99
81797954
7622984069405
76918934
1.291817
奇怪呀,这么多数字,什么意思?怎么一点点文字说明都没有呢?
是帐单?是银行存款单的帐号和金额?是密码?是朋友开玩笑,还是坏蛋恐吓敲诈?越想越紧张,越想越害怕,赶紧找对门数学老师帮助看看。
数学老师把信仔细看了几遍,问道:“你的小外甥爱不爱看电视?”
“怎么不爱看,经常学电视里说话,南腔北调,一说一大套。一会儿称我舅舅,一会儿喊我动动腰。”
“要你活动活动腰部?”
“哪里,外甥封我做001号警长啦!他说电视里面的警察手拿对讲机,想找代号01的人,就喊‘动腰动腰’;想找02,就喊‘动两动两’。见了我001,就喊‘动动腰’啦。”
数学老师微微一笑,说:“这就对了。打电话怕数字听错,0读成‘洞’,1读成‘么’,2读成‘两’。这封信是你那满口南腔北调的好外甥写的,我读出来你听听。”
这封全是数字的信,读起来,原来是这样的:
舅舅
不要吃酒吃酒误事
吃了二两酒不是动怒就是动武
吃了酒要被酒杀死
一点儿酒也不要吃
舅舅听了,脸红到耳根,连声说道:“不吃!不吃!”
下面的九层宝塔,是由一些有趣的等式组成的。
1×g+2=11
12×g+3=111
123×9+4=1111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1
123456×9+7=1111111
1234567×9+8=11111111
12345678×9+9=111111111
123456789×9+10=1111111111
怎么会这样凑巧?有没有搞错呢?
随便抽查一道式子,算算看,两边是否真的相等?
例如,查一查从上往下第四道算式,用乘法速算,把乘数9换成(10-1),得到
1234×9+5=1234×(10-1)+5
=12340-1234+5
=12345-1234
=11111。
通过验证,知道原式果然是正确的。
如果一开始就写12345-1234=11111,谁都会说,“这不奇怪,这很简单。”学习数学,可以学会变形,把奇怪的变成不奇怪的,复杂的变成简单的。
【篇三】
这里有一座用等式堆积而成的5层宝塔。
9×6=54
99×96=9504
999×996=995004
9999×9996=99950004
99999×99996=9999500004
请你将这宝塔再加高两层,变成7层。
通过观察原来的宝塔,揣摩各层排列的规律,可以按原规律往下再接两层:
999999×999996=999995000004
9999999×9999996=99999950000004
两道式子是添上去了,式子中间的等号也写了,可是心里不踏实。这只是大胆猜想,不知道对不对?果*等吗?
可以任意抽查其中一道或几道式于。例如抽查最后一道等式。计算左边的乘积,得到
9999999×9999996=(10000000-1)×9999996
=99999960000000-9999996
=99999950000004。
可见原等式正确。
3、小学语文鹅妈妈的故事的教学反思
【**--随笔】
记得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朱作仁先生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朗读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今天我所执教的这节课《鹅妈妈的故事》是长春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个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只要带着一颗童心,体会鹅妈妈和小鹅的深情去朗读,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本节课力图体现的便是“强化朗读感悟,相机识字、释词。”
㈠以读为主,纵向推进
本节课我就将“朗读感悟”作为主线来推进阅读教学的进程,无论是整篇课文还是某一段课文的学习均从读从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在本节课中我是牢牢抓住"幸福"这个主线进行教学的,那么体会小鹅和鹅妈妈的幸福是教学的重点,我引导学生在读第一自然段时体会散步时,在妈妈陪伴下的小鹅自由玩耍的快乐幸福,读第二、三自然段时,体会下冰雹时在妈妈的保护下小鹅温暖舒适,没有受到伤害的幸福。并通过学习4---6段体会鹅妈妈看到孩子平安那种由衷的幸福。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多揣摩,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当学生的朗读生动感人时,我相信这正是对课文内容的最好注释。
㈡整体观照,横向联系
强调主线推进,不是要搞单线推进,不能为读而读,干读傻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实行整体观照,兼顾多项教育目标,横向联动。要在朗读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相机识字、释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他们创新思维,从而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例如:教学 “辽阔”这个词时,先让学生说说词意,再通过朗读来表现,并通过扩展训练,达到会用“辽阔”这个词语的目的。在教学”艰难”一词时,我让学生找一找鹅妈妈之所以如此"艰难"原因,学生在下文中找到因为她伤势严重, 所以"艰难",这是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并且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读"艰难"时应很轻很慢,很困难,而是先让学生把自己的胳膊当成鹅妈妈的翅膀,来表演一下,这种体验活动,化静为动,使学生对词语有切肤感受。另外在教学"呻吟"一词时,我不仅关注了字音还特别关注字形,强调结合课文理解词意。相**师引导学生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参与,并在实践中朗读,学生一定会读出词语的形象和韵味,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积累。
㈢加强整合,读中渗透
上述语文教学任务都应该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完成,依靠“朗读感悟”本身一一落实,我力求在“读”上作文章,下功夫。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手段置于读中,读中问,读中悟,读中背。实现以读促思,以读促记,以读促说。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总之,本节课力争通过强化朗读感悟,推进语文实践,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的美好情感,我也力求在课堂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伙伴,但也有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的“看客”状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掌握更有效的方法,正视存在的问题,清醒地认识到不足,才能更快地进步,更好地成长。
今天能与大家交流,对我来说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真诚地希望借此契机,能从在座各位教师中获得更多的启迪。最后感谢各位领导给予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谢谢!
4、小学语文下册《范仲淹的故事》的教学反思
【**--随笔】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家、文学家范仲淹年少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我本课写法上的突出特点。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刻苦学习。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成语。如品味“钻研学问”“切磋学问”等词语。我们语文老师都能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做这样一件事情,相信学生日后将终身受益。
二、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本文中句子——范仲淹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这个句子中对“笑”字的理解,如果仅仅追求字面上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已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三、教给背诵课文和理解词语的方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背诵课文的片段,并在学生讨论、交流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背诵,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把科学的背诵方法渗透打教学之中。此外,文中的词语“饱学之士”“划粥割齑”等尝试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进行理解。
总之,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语文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并大力提高课堂的实效。
5、两则小故事浓缩人生大道理!
图片
朝霞霁日/收集整理
故事一 教授与疯人院的故
1.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
"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
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
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
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启示: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
2.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
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
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启示: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紫色恋曲*静默如初 @ζ淡淡的回忆ω【拒聊】祝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6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