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古诗加配图

发布时间: 2025-08-27 09:27:35

谷雨古诗加配图

古人对谷雨节气有一番体验,在这个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季节,许多文人墨客将自己的情感都融入其中。

1、谷雨节气诗词大全《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孟浩然[唐]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2、谷雨节气诗词大全《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3、谷雨节气诗词大全《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4、谷雨节气诗词大全《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5、谷雨节气诗词大全《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6、谷雨节气诗词大全《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7、谷雨节气诗词大全《题伍彬屋壁》

廖融[唐]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8、谷雨节气诗词大全《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李适[唐]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9、谷雨节气诗词大全《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崔国辅[唐]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10、谷雨节气诗词大全《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11、谷雨节气诗词大全《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 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12、谷雨节气诗词大全《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王炎[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13、谷雨节气诗词大全《谷雨》

朱槔[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14、谷雨节气诗词大全《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林和靖[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15、谷雨节气诗词大全《浣溪沙》

仇远[北宋]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拓展阅读

1、

送走水纷飞的清明时节不久,紧接着就迎来了节气。有关有哪些呢?大家会默写几首呢?一起来看看吧!

老圃堂

唐·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赏析:“邵平瓜”即东陵瓜。邵平在秦朝时为东陵侯,秦朝灭亡后,在长安城东青门外种瓜,瓜味甜美,当时人称之为“东陵瓜”。后世就用“邵平瓜”来美称退休*的瓜田。

将“”和“”联系在一起,蕴含着“生百”的意思。之后,水充足,便于物生长。所以农谚说:“前后,种瓜种豆。”是播种的时候了。

后一日子大

再有次其韵

唐·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赏析:人在后到郊外散步,缓缓而行,花香浓郁,矮墙上小花红的白的,簇成一片,看到这迷人春色,感觉自己也充满活力,想到麦浪翻滚的时候,老百姓会喜笑颜开,又想到自己无所事事,整天踏春寻芳,空闲之中更觉的白昼长,时不时醉意陶然,愿意平淡过日子,看别人纵横驰骋。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

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赏析: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候春天已经接近尾声。

人在这一天,正赶上天晴,是春游的大好日子,于是与朋友一起游览镜湖,清澈的湖水,能看清水中的游鱼;湖上的水鸟叫声啾啾,像是在和人交流感情;风吹得船帆鼓鼓,一路观看了夏禹穴和越王城等历史遗迹。人游历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寄送给没去游览的朋友,以与朋友同乐。

水龙吟·牡丹

宋·曹组

晓天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

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

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

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

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

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

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赏析:三月春光,时节,“千葩浓丽”,在皇家园林,或者花市之中,钟情的只有牡丹,不须说出,凝望的眼神有无穷的情意。

既然牡丹贵为花王,芍药也只能做她的贴身侍卫。歌舞筵席需要牡丹,也被人装饰衣裳,插于发髻。面对此花,还需秉烛夜赏,在阑干边沉醉。

木兰花慢

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

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

元·王恽

问东城春色,正,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赏析:上阕写牡丹的美丽以及观赏的快乐,下阕写留恋忘返,归去后无所凭藉。

“着意追欢”,“留恋光景”,终究还是“回首差池”,美好的一切终将逝去,坐在草地上,看着斜阳,夜晚即将来临,白昼的喧闹将归于平静。

芍药

唐·王贞白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赏析:节气到了,时至暮春,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而在暮春之末,芍药独领风**。

芍药盛开时,玉兰凋零,牡丹谢落,百花残败,所以说“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周朴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赏析:春日融融,草色青青,人却在旅途之中,不免愁烦,以致抱怨虽然节气过了,风变得还不够暖。

题伍彬屋壁

唐·廖融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晴。

赏析:人描写了优美的春景画面:池塘里绿水悠悠,已经生长出了紫莼,鱼儿不时跳出水面;牛犊在草地上撒欢,跑得越来越远;水沟边的.篱笆里,有爬虫在鸣叫。

而这美好的田园风光是人不再追逐功名利禄,“深村老退耕”后体验和享受的。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赏析:“腻绿长鲜”是对茶的赞美,春季温度适宜,量充沛,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叶鲜活,香气怡人。

“瓶悬金粉”指越僧灵皎饮茶时所使用的涂有金粉的汤瓶。林和靖饮茶没有金瓶可用,他也不以为意,看着茶盏中浮起点点琼花已是心满意足了。

宋时点茶以茶筅在盏中搅动打出茶沫,琼花、筋点、雪浪皆指茶汤经搅拌后所起的沫饽。

不在意用具奢华与否,只关注茶汤本身,这也是林和靖冲淡性情的体现。

宋·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赏析:大自然有它自身的规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机巧终究无用,事功也是徒然,沉默不语,体味大道。

明·方太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赏析:细细微风,双蝶舞于花前;簌簌小,布鸣于林外。想飞升红尘之外,无奈没有仙鹤可以乘驾;渔舟之上,头戴青色斗笠,身穿绿色蓑衣,笑叹人生如梦,而游玩山水足以修生养性。

七言

清·郑板桥

不风不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一杯香茗坐其间。

赏析:前后,大好春茶上市,人品尝香茗,看看不风不的好天气,院子里的亭亭翠竹,兴致来了画几笔山水竹枝,这才是人生的乐趣啊!

采茶歌

清·乾隆帝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临明朝;

前价贵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赏析:乾隆皇帝是爱茶之人,知道前后的茶最有味,也知道采茶的辛苦和百姓生活的艰难,或真或假,还是流露出一点惭愧的。

浣溪沙·樱桃

宋·曾觌

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

筠篮新采绛珠倾。

樊素扇边歌未发,葛洪炉内药初成。

金盘乳酪齿流冰。

赏析:节气,樱桃成熟。这首词把树上还未采摘的樱桃比喻为“繁星”,采摘后比喻为“绛珠”,食用时比喻为仙药和乳酪,表达了对樱桃的喜爱;

浣溪沙

宋·仇远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

正当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

一年弹指又春归。

赏析:时节,绿水满池,红花紫花装饰了树林,柳絮飞舞,走过湿滑的苔藓,转过射鸭廊,在低矮的阑干边,画眉小槛那里赏花,弹指一挥间,春天又要过去了。

点绛唇

宋·李铨

一朵千金,帝城初晴后。

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遐想欢如旧,花知否。

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赏析:牡丹作为群花之首,泼粉散香,一朵价值千金。喝酒吟,想像自己如同旧时一样欢乐,花儿是否知道这些,经常思念过去的人儿,一起携手并坐。

金盏倒垂莲·牡丹

宋·曹勋

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

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

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

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

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

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

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

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赏析:翠云早霞,暖风露珠,好像都在奉承花中之王;*也为牡丹穿上轻罗。但是欣赏她还是夜晚点烛最佳,此种美,不是柳絮纷飞那种境界能体验的。

诉衷情·宫中牡丹

宋·曹勋

西都花市锦云同,贡黄封。

天心故偏露,名品满深宫。

开国艳,正春融,露香中。

绮罗金殿,醉赏浓春,贵紫娇红。

赏析:“黄封”指黄封酒。宫中牡丹,国色天香,深宫之中,绮罗金殿,红紫颜色之中,富贵之气弥漫。

2、有关

1、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2、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

3、晓天晴时。——宋·曹组《水龙吟》

4、初晴早景中。——宋·李山甫《牡丹二首》

5、茶将前。——宋·黄彦平《田家春日二首》

6、赊犹半月期。——宋·程公许《题花十绝句》

7、茶户初收芽。——宋·陆游《暮春龟堂即事》

8、将应候。——唐·李适《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9、寒食初过前。——宋·陆游《湖上》

10、初晴。——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11、乍过夜来。——宋·曹勋《庆清朝》

12、三朝前。——宋·方回《怪梦十首》

13、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14、未容泪胭脂。——宋·李石《扇子

15、各将崖烟写。——宋·方回《次韵送张文焕》

16、是日已尝茶。——宋·方回《记游自次前韵》

17、趁忙临明朝;前价贵后贱。——清·乾隆《观采茶作歌》

18、共惊无几日。——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五首》

19、何似西窗茶。——宋·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20、如丝复似尘。——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1、莫失春回约,江城前。——齐己《送赵长史归闽川》

22、屋上鸠鸣开,横塘游女荡船回。——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23、鸟弄桐花日,鱼翻萍。——崔护《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24、邵平瓜地接吾庐,干时手自锄。——曹邺《老圃堂(一作薛能)》

25、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弄晴时。——仇远《浣溪沙·红紫妆林绿满池》

26、深春近,茶烟永日香。——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芍药抽红锐》

27、三朝前,寒甚过时谋。——方回《怪梦十首·三朝前

28、各将崖烟写,独许溪鸥野鹭知。——方回《次韵送张文焕·深愧衰残蒲柳姿》

29、是日已尝茶,是岁木星守南斗。——方回《记游自次前韵》

30、已过又梅,故山犹未致新茶。——方回《索云叔新茶》

31、天时尚薄寒,梨花开谢杏花残。——朱有燉《元宫词·天时尚薄寒》

32、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余。——仇远《春日田园杂兴》

33、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仇远《书斋》

34、云弄轻阴干。半垂油幕护残寒。——贺铸《翦朝霞·云弄轻阴干》

35、邵平瓜地接吾庐,乾时偶自锄。——薛能《老圃堂》

36、嫚黄妖紫间轻红,初晴早景中。——李山甫《牡丹二首·嫚黄妖紫间轻红》

37、独惭出,未变暖天风。——周朴《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38、桃花春欲尽,夜来收。——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39、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五首》

40、已过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梅尧臣《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41、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梅尧臣《送胥平叔寺丞赴洛》

42、及得归时余,已剪轻衣换袍袴。——黄庭坚《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

43、正过初晴日,分得西都大半春。——张耒《同李十二醉饮王氏牡丹园二首·吹尽纷纷桃李尘》

44、涨洛暮连诸,秋云低抱半山阴。——张耒《牛口》

45、冷落韶光寒,一年孤负倚阑干。——范成大《简毕叔滋觅牡丹》

46、西都花市锦云同。贡黄封。——曹勋《诉衷情·西都花市锦云同》

47、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曹勋《金盏倒垂莲·初晴》

48、乍过夜来,盈盈明艳惹天香。——曹勋《庆清朝·绛罗萦色》

49、前效放茶旗,昨日重三转酒池。——项安世《伯父生朝》

50、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临明朝;——乾隆《观采茶作歌》

51、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王士祯《春不

52、收茶早,梅天晒药忙。——高启《姑苏杂咏·临顿里(十首)·载酒携山榼》

53、叶过花犹在,衣近梅天润易生。——高启《田园书事》

54、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唐寅《牡丹·花枝号鼠姑》

55、平康驴背驮残醉,花栏费朗吟。——唐寅《漫兴(十首)·一身憔悴挂衣襟》

56、香灯不起维摩疾,樱笋难酬春。——唐寅《漫兴(十首)·驰驱京国罨头尘》

57、风情缸面清明酒,节物山头茶。——程嘉燧《过孙履正东林庄居(同方民表丈)》

58、灵源洞口采旗枪,五马来乘尝。——王穉登《题唐伯虎烹茶为喻正之太守三首·灵源洞口采旗枪》

59、青箬旧封题,紫砂新罐买宜兴。——徐渭《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60、蒸茶复刈麦,俱及前。——蔡羽《思田园·园田二三月》

61、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喜分茶。——文征明《暮春·南风十日卷尘沙》

62、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珑。——司马光《其日闻姚黄开戏成二章呈子骏尧夫·后来花更浓》

63、鄙哉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

64、条风与,其功固难量。——王之道《因纳上人寄题望江张氏春晖亭

65、扫松预造清明酒,入峡先租茶。——戴复《清明前梦得花字》

66、夷门子弟逞豪华,不念西京花。——晁说之《赠京师少年在海陵者》

67、秧芽动,楝风花信来。——舒岳祥《春晚寄二林》

68、种浸清明后,雅耿前。——舒岳祥《趋农》

69、赊犹半月期,禁烟花事已纷披。——程公许《题花十绝句·赊犹半月期》

70、春满四郊耕,云屯万灶饱炊烟。——李曾伯《杨州宴交代丘总领乐语口号》

71、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催。——晁补之《次韵李秬约赏牡丹》

72、苹风引钓鱼随艇,催耕水拍田。——李弥逊《和陈颖仲题刘鞠祠》

73、溪云作昏翳,思假快饮消沈烦。——王洋《尝新茶》

74、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刘子翚《宿云际偶题》

75、枝枝血染花风晚,萼萼愁开晴。——董嗣杲《杜鹃花》

76、供汤沐,黄鹂助笑谈。——王禹偁《牡丹十六韵》

77、茶烟静拂听琴鹤,轻笼锄麦人。——王禹偁《和陈州田舍人留别·淮阳冰绽柳条新》

78、条风吹笋苞犹嫩,催花色渐乾。——苏颂《再和暮春》

79、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元稹《咏廿四气·三月中》

80、月波半浸杨柳,初匀牡丹。——李石《扇子·月波半浸杨柳》

81、未容泪胭脂,且趁晴风小小吹。——李石《扇子·未容泪胭脂》

82、烹来似带吴云脚,摘处尘无痕。——王令《谢张和仲老宝云茶》

83、笋茶俱俊美,条风杞菊竞甘腴。——刘过《春日即事·久客无人问所须》

84、写梅蓊月,茶煎春。——黄庚《对客》

85、千声凤吹朱门里,一番花香前。——蔡襄《寒食乐词》

86、春江暮,茶烟晓寺晴。——陈允平《酬**》

87、莫有同盟者,多煎茶。——叶茵《道院·园林悭十亩》

88、已十日,不散阴云顽。——邓肃《飞萤》

89、将应候,行春犹未迟。——李适《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90、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曾觌《浣溪沙·郊园喜弄晴》

91、常见牡丹开候,独占断、风流。——赵秉文《满庭芳·遗山乐府中附以上周泳先辑》

92、一朵千金,帝城初晴后。——李铨《点绛唇·一朵千金》

93、初晴,榆烟新换,楝风微动。——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94、茶苗封,书叶寄苹风。——王谌《简章伯和》

95、笑拟条风戏,装迟催。——杜安世《巫山一段云·笑拟条风戏》

96、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元绛《映山红慢·风前》

97、却愁取次都开尽,辜负清明天。——邵伯温《郡治五绝》

98、二月山家天,半坡芳茗露华鲜。——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99、晓天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曹组《水龙吟·晓天晴时》

100、初干可自由,荷锄原上倦还休。——柯九思《索阳庄瓜寄玉山》

101、亲蚕近,花朝拾翠连。——王逢《宫中行乐词·明月窥彤管》

102、客到家常饭,僧来茶,闲时节自炼丹砂。——杨朝英《双调·水仙子·自足》

103、林中先紫笋,郁罡山口足黄鹂。——张《闰三月三日北山看花不与盟》

104、牡丹牡丹吾语汝,三月八日始。——康海《题王秀才牡丹

105、拨棹茶川去,初逢晴。——廖融《书伍彬屋壁》

106、栽时白露,开时。培养工夫良苦。——刘敏中《鹊桥仙·观接牡丹·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107、初收时候,向魏紫屏帏,舞袖斓斑。——袁易《声声慢·寿张仲宝·乔木所居亭名》

108、催秧蚕再眠,采桑女伴罢秋千。——舒邦佐《春日即事五首·催秧蚕再眠》

109、已过清明天,燕忙莺懒蝶蜂翾。——游九言《暮春》

110、识冷烟催,须知澹日养花天。——程珌《流觞西湖用范左史韵》

111、明朝知,无策禁花风。——朱槔《

112、仙峤多灵草,纷披前。——王恭《山人以春茗见寄赋以荅之》

113、节换榆烟火,花残天。——李昌祺《送人之京》

114、蓝堆山续开皇诏,仙掌茶抽旗。——袁宏道《示度门》

115、催田父,花时到海棠。——方孝孺《遣病·其九》

116、江南佳节近,惠泉山下小船归。——文征明《煎茶赠履约·嫩汤自候鱼生眼》

117、一番,晓来香透帘栊。——尤侗《河传·其四·四》

118、郭外轻阴爽气多,风光近清和。——李流芳《过积善庵悼双林长老》

119、无几日,谿山暖风高。——楼璹《织二十四首·下蚕》

120、快快插禾,清明天气和。——郑鹏《禽言三首·其一》

121、洛阳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完颜璟《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

122、已过春将暮,未见花开。——顾太清《丑奴儿·春日偶成》

123、数花风,逢。绿暗旧年树。——龚翔麟《祝英台近·,课童子修灌花木》

124、过清明,还。杨柳丝丝,化作愁千缕。——宁调元《苏幕遮·过清明》

125、桃花欲放条风后,茶蕊新供前。——李虚己《和汝南秀才游净土见寄》

126、花已清明近,茶将前。——黄彦平《田家春日二首·迟日芳众草》

127、六朝风物秦淮水,三月春情茶。——吴山《秦淮舟集同刘李诸夫人分韵》

128、樱桃落,薰风柳带斜。——谢希孟《樱桃》

129、立夏少半月,是今朝。——滕岑《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也以定韵为十·立夏少半月》

130、俗祀勾龙招近局,僧逢寄新茶。——董纪《草堂偶书》

131、社鼓冬冬催,炊烟续续过清明。——钱谦贞《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

132、似带高秋清冽意,谁誇剪新芽。——范景文《同汪未央王太初尝秋茶》

133、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早茶收。——方太

134、敬亭山下故人家,晴时正摘茶。——郭奎《寄陈教授敏·其一》

135、石井桐花晚,江城寒。——赵汝回《春吟》

136、茶到山中分,酒从地上品丹泉。——胡奎《送人回馀杭》

137、金齑细斫秋风鲙,玉髓新烹茶。——胡悌《赠章伯高(二首)·共是多情惜岁华》

138、开籯淡淡楚山馨,入眼纤纤青。——黄衷《楚邸致新茶》

139、暖烟夹道清明近,香雪飞空晴。——史谨《柳庄为*辰赋》

140、瓦缸满注春泉碧,晴时分藕植。——柯潜《吟室盆荷》

141、物色冬青树,时新茶。——田登《巴风》

142、社烟随采仗,落青旌。——童承叙《中送驾和研冈二首》

143、年年僧送茶,近来无复及贫家。——王人鉴《谢人送茶》

144、园林万绿齐,名花惊见舞青霓。——文彭《陆子虚园赏舞青霓牡丹》

145、茶全烹,春半及花朝。——雪浪法师《松寥阁与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连春分纪事》

146、曾沾青帝泽,薰风又卷赤城霞。——赵秉文《五月牡丹》

147、帝城见黄鹂,关外风光大较迟。——范梈《赠盛复之之官宣德》

148、清明香山道,脆管繁弦平乐楼。——杨弘道《中都二首·其一》

149、可怜是明朝,又当花谢时节。——毛奇龄《西河·春后雪》

150、携筐摘嫩芽,大棚顶畔是侬家。——蔡碧吟《台阳竹枝词·其二·携筐摘嫩芽》

3、望天门山画优秀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

该首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描写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该首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人的淋漓兴会。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

相反的,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其中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人的激情,这首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人的自我形象。

4、岑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

原文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注释

高适:唐朝边塞人,景县(今河北景县)人。薛据,荆南人,《唐纪事》作河中宝鼎人。开元进士,终水部郎中,晚年终老终南山下别业。慈恩寺浮:即今西安市的大雁塔,本唐高宗为太子时纪念其母文德皇后而建,故曰慈恩。浮,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这里指佛塔。

涌出:形容拔地而起。

出世界:高出于人世的境界。世界,人世的境界。

磴(dèng):石级。盘:曲折。

突兀:高耸貌。

峥嵘(zhēngróng):形容山势高峻。鬼工:非人力所能。

四角:塔的四周。碍:阻挡。

七层:塔本六级,后渐毁损,武则天时重建,增为七层。

惊风:疾风。

驰道:可驾车的大道。

宫馆:宫阙。

关中:指今陕西中部地区。

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净理:佛家的清净之理。

胜因:佛教因果*中的极好的善因。夙:素来。

挂冠:辞官归隐。

觉道: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唱和以助兴。高适首唱,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余人相和,岑参此就是当时的和之一。

赏析

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写登临所见、所感,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慈恩寺塔,不仅雄伟,而且精妙。

再下去四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写登上塔顶所见,极力夸张塔体之高,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这鸟和风,从地面上看,本是高空之物,而从塔上看,就成了低处之景,反衬宝塔其高无比。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这首主要写佛塔的孤高以及登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全状写佛塔的崔嵬和景色的壮丽十分成功。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点击查看更多谷雨古诗加配图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60295.html

热门阅读

  1. 我爱读书手抄报内容
  2. 乡愁抵达一声嘶哑现代诗
  3. 我的父亲抒情诗歌
  4. 2019猪年祝福语集锦
  5. 语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6. 六一大狂欢作文范文
  7. 八一建军节活动方案范文
  8. 新年贺词集锦
  9. 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雨的句子
  10. 大学广播剧剧本
  11. 合作意向的协议书范本
  12.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及赏析
  13.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范文
  14. 认识人生的经典句子
  15. 2016年浪漫七夕短信祝福语精选
  16. 关于十年的抒情散文
  17. 大学生安捷伦实习报告
  18. 《避灾与应急震不垮的信念》教案
  19. 白马李白翻译及原文
  20. 周末经典语录
  21. 2016年感恩节送给父母的祝福语
  22. 努力奋斗心灵鸡汤语录
  23. 家乡的春节征文3000字
  24. 小学生寓言成语故事
  25. 精选2018春节对联大全
  26. 春节作文300字
  27. 《活化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28. ktv圣诞节的搞笑祝福语
  29. 三年级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30. 有哲理意义的诗句
  31. 《浮生物语》经典语句
  32. 最新的中学团总支工作总结
  33. 除夕的故事读后感
  34. 激励人的个性签名精选
  35. 军训日记:苦并快乐着
  36.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37. 责任名言精选
  38. 《小渔村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39. 《赞美》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40. 2016年感恩节感恩老师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