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优质课教案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11:05:38

有理数的乘法优质课教案范文

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不太熟悉水位变化,故改为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二、 课前准备

把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为10个小组,以便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 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五、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a.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2 ×3=

b.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2 ×3=

c.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2 ×(-3)=

d.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2) ×(-3)=

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人仍在原处。

(2)学生归纳法则

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b.积的*值等于

c.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1中(3)(4)小题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3)学生做 P76 练习1(1)(3),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P75 例2,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多个因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决定,当负因数个数有

,积为

; 当负因数个数有

,积为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

4、 讨论对比,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同号

得正

取相同的符号

把*值相乘

(-2)×(-3)=6

把*值相加

(-2)+(-3)=-5

异号

得负

取*值大的加数的符号

把*值相乘

(-2)×3= -6

(-2)+3=1

用较大的*值减小的*值

任何数与零

得零

得任何数

5、 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六、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情景引入,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很快投入到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上来,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率。在本节课的教学实施中自始至终引导学生探索、归纳,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特别注重过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教学效果令人比较满意。如果是在法则运用时,编制一些训练符号法则的口算题,把例2放在下一课时处理,效果可能更好。

【点评】:本节课张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密切社会生活的问题情景—抗旱,由此引入新课,并利用学生熟悉的数轴去探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充分体现了课程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的自我建构的过程等理念,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自我生成的过程。

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一个具有探索性又有挑战性的问题,因此张老师在这一教学环节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设计了问题训练单,将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学习小组开展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经历了法则的探索过程,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便于记忆和提取,在教学的最后环节,张老师组织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和有理数的加法进行对比,通过讨论、比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使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得以优化。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当新知识获得之后,必须按一定方式加以组织,为新知识找到“家”,并为新知识“安家落户”。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生间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张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个人性格不同,采用异质分组,使不同性格的学生组对交流、互换角色,达到了性格互补的目的。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使每个人的认识都得到完善,这正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体现。

本节课我们也同时看到在新课引入和法则探究两个教学环节中,张老师的设计与教材完全不同,充分体现了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我们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深加工、再创造,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

拓展阅读

1、关于春季开学心健康育第一观后感经典

学习了《中学生心健康育》,让我对心健康了新的认识:

1、心健康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育活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向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的调节等等。使学生更效的适应自身的发展化,促进青少年心健康的发展。

2、心健康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

整个学习过程我们是快乐的,收获是丰厚的。

“无论未来的路多远,岁月多久,我们始终会记得,这真心相伴的一刻。”老师从高深的专业论到经典的个解析,学员的交流都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细心,保持关系比育更重要。

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不小,我觉得这次培训使我感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心健康育的专业培训,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精神的盛宴。

2、关于春季开学心健康育第一观后感经典

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重视心健康,健康包括心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但是心的健康经常被我们忽视。健康的心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良的心在青少年全面素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青少年,首先应该具备这种良健康的心

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健康的状态。

健康是青少年成才的基础,心健康可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的心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健康可以使青少年克服依赖心增强独立性。因此,青少年必须注重心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学校生活,度过充实而意义的学校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自身的心健康问题!

3、关于春季开学心健康育第一观后感经典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多媒体室。宽大的室里现在却挤满了人,到我的时候,已经没位子了,只好端凳子坐在旁边。

在这堂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心健康。一个人是否心健康,是着很多方面的。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友好的与他人相处。第二,能够做到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等。

在我的眼中,一个心健康的小学生应该是活泼开朗、着良好人际关系、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且言行一致、爱憎分明的。

听着娄老师的讲座,我开始分析自己心是否存在问题。经过分析,我发现: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但是人际关系并不是很好,其原因在于我不懂得关心他人、体谅他人,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需要什么。我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且言行一致、着良好的情绪,但是我的意志力和抗干扰能力很差,经常写作业时看到人在玩儿就忍不住了。

为了让我能够成为一个心健康的.学生,我决定从现在起,经常做换位思考,并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和抗干扰能力。希望我们都能愉快地度过小学最后一学年!

4、幼儿园大班《圈里几个》及学反思合集

大班《圈里几个》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学主题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探索按标记图的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量的物体,学习计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量,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学《圈里几个》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

1、学习计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量。

2、探索按标记图的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量的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活动过程:

一、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出瓶宝宝的量,分别请两名幼儿玩套圈游戏。

2.、出示标记图(红圈和黄圈),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在标记图后面记录套圈游戏中套到的圈内瓶宝宝的量。

3、请几名幼儿和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呢?

二、学习计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量。

1、在PPT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黄圈,计两个圈内瓶宝宝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2、出示图二,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量,引导幼儿正确计红、黄圈里各几个瓶宝宝。

三、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2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呢?又要来看标记图了。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2只兔宝宝站圈。

幼儿第一次操作。师演示幼儿的操作,请大家检查进行验证。

2. 出示标记图二: 3只小兔来站圈,看标记,什么要求?红圈2只蓝圈2只,怎么站?

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二次操作。请一个幼儿上来展示。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2只蓝圈3只,3只小兔来站圈,怎么站?

幼儿看标记进行第三次操作。讲评幼儿的操作。

四、合作游戏:站圈乐

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站圈游戏,看标记图一,几个人一组?(4个人一组)对,4个小朋友来站圈,怎么站呢?什么要求?(红圈里3人,蓝圈里2人),规则是4个小朋友全部都要参加站圈游戏,不能漏了一个人。

1、幼儿4 个人一组站好后,老师给幼儿发红、蓝两个圈,幼儿自由站圈。

2、分别出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出示图四(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

在备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 “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 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时幼儿我没把人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保障。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的可行性,并对进行说,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扩展阅读:圈,又名“环”,古兵器。用金属制成的圆环。圆环的直径约为25厘米,环外缘大部刃,并一握手处。

5、幼儿园大班《圈里几个》及学反思合集

活动目标:

1. 学习计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量。

2. 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量物体。

3.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学习计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量 难点: 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量物体 活动准备:

件,体操圈若干,瓶宝宝8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活动过程 :

一、玩游戏“老鼠笼”,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 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出瓶宝宝的量,请幼儿玩套圈。

2. 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

3. 请几名幼儿和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绿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

1. 件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绿圈,计两个圈内瓶宝宝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师边在件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绿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绿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绿色变浅)在绿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绿圈里,我们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绿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操作件, 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量,引导幼儿正确计红、绿圈里各几个瓶宝宝。 并在件上记录下来。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

明确所要计对象的围,从而让幼儿真正解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四、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 出示标记图一:红圈里站2只兔子,绿圈站两只2只兔子,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师设疑:红圈里要站两只,绿圈里也要站两只,这可怎么站呀?师帮助幼儿分析,给3只兔子站圈

2. 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绿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绿圈3只,怎样站圈?

五、合作游戏:站圈乐

1. 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件演示不同结果)

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好多不同的站

2. 分别标记图一(红圈里2人,绿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绿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绿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可随意翻动、组合的标记牌,让幼儿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戏。

2.鼓励幼儿尝试5人一组玩站圈游戏。

本次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挑战不断,惊喜不断!从孩子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和一张张自信的笑脸看得出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这也让我对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方面了更多的思考。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幼儿学习计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量涉及“交集”这一概念,人会问:“让幼儿接触交集是不是为时过早?”我的想是,既然幼儿的生活、游戏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应该回避,应该将幼儿遇到的问题通过学活动来解决,再让孩子将获得的效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学”念。

2.运用件,化繁为简。本节活动中,我运用了件,化解了学重、难点。件中的圈和兔子、瓶子可拖动、移动,可调节透明度等功能,为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能让幼儿更直观地感知

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明确计围。我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变换物体量、书写字等,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

3.做中学,体验快乐。实践证明,幼儿必须通过亲自的感知和实际操作才能真正解和掌握概念。本节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玩套圈、帮助兔宝宝站圈、4人一组玩站圈游戏等情境,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自行建构经验图式,为形成概念创造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幼儿4人一组完成站圈任务环节,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协作学习的空间,幼儿必须在与同伴的不断合作、调整中才能完成任务。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真正体现了通过学学习发展多元智能。

者:张林立

点击查看更多有理数的乘法优质课教案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14778.html

热门阅读

  1.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2. 五一劳动节个性幽默的祝福语
  3. 雨舒我想对你说小学日记
  4. 年底的八个字冲刺口号
  5. 司汤达名言
  6. 给心爱的人早安祝福语
  7. 初升高学生自荐书范文
  8. 心灵鸡汤故事
  9. 晚安温馨祝福语
  10. 201年腊八节简短问候语
  11. 战友结婚的祝福语
  12. 弯腰的智慧美文摘抄
  13. 光棍节搞笑的祝福语
  14. 千禧年春对联摘抄
  15. 新春祝福语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