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8-27 09:27:35

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两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旁。

3.学习6个词语,7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4.通过学习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2.学会新偏旁,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音节、生字、词语卡片,图片,田格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的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义。

(三)正确朗读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看图读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汉字卡片:工 田 鱼 鸟 水 儿

2.读韵母卡片: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画内容,练读短文。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练读短文。

(1)借助拼音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字音。

(2)出示音节词语卡片练读:zh* p2i ni3o 6r ch4n li3nhg 4n l] y#u y#u y* m! xi1ng hu4 zh#ng y$u

(3)自己练读短文,逐步做到一目双行。

(4)指名分句读,齐读短文。注意绿油油应读l] y#u y#u,油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y$u。

(三)看图读文,学句、学词。

1.指名读第1句,学词、学句。

(1)教师指图问:

①谁知道什么是小竹排,它有什么用处?(板书:小竹排)

②小竹排上坐着谁,竹排上还有什么?(祖孙二人,他们正在谈着什么,孙子手中抱着一只鸡,身后有一箩筐的米)

③什么叫顺水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行)

④这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读第1句,注意句号的停顿,要读出祖孙二人乘小竹排顺流而下、头上小鸟鸣叫、水中鱼儿成群这种美景。

2.指名读第2句。

(1)看图,读第3行,问:什么叫两岸?(板书:两岸)

①河的两岸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先看竹排的左岸)(岸上有许多树和古式建筑)师述:岸上有这样多的种类不同的树,我们总的叫它们树木。(板书:树木)

②这些树木长得怎样?

③读短文第3行。

(2)看图,读短文第4行。

(3)看图,读短文第4行。

①指图上竹排的右岸,问:河岸上还有什么?什么是禾苗?(禾苗)师述:稻子、麦子、玉米、谷子等等粮食作物的刚长出来的幼苗都叫禾苗(板书:禾苗)。

②看看图,读读短文第4行,说说禾苗长得怎么样?(绿油油讲禾苗很绿,长得好)

(4)指导读第2句。

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3.指名读短文第3句,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1)看图,师述:在这里河中小鱼儿成群,河岸上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小燕子在空中鸣叫着,疾飞着,风景这般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江南是指什么地方说的?(教师板书:江南)师述: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鱼多,虾也多;江南适合稻子生长,每年成熟季节收获多,所以说江南是鱼米乡。(板书:鱼米乡)

(3)看图,读短文最后一行,问:为什么说画中游?

师述: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我们江南风景美如画。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顺水前行,一路观赏着两岸如画的美景。真好像在画中游览一样。

(4)指导朗读第3句。

江南/鱼米乡,

(四)巩固复习。

1.读词语:树木禾苗小竹排江南两岸鱼米乡

2.朗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2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

(二)学会7个生字:木、禾、苗、竹、江、两、米。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三)正确书写生字。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词语卡片:

2.指名读短文。

(二)学习2个新偏旁。

1.艹,草字头,笔顺是一艹,共3笔。

2.氵,三点水,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

(三)学习生字。

1.木,拼读音节m),读词语:树木。

(1)识记字形。(让学生自学后说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十字加撇捺,十木。一共4笔。

②用数笔画方法:一笔横(一),二笔竖(十),三笔撇(),四笔捺(木)。一共4笔。

③书空练习。(第一,拼读音节;第二,口述笔顺笔画;第三,共几笔;第四,本课词语)

(2)口头组词语。

2.禾。(让学生自学后,进行书空练习,与木相同)

3.苗,拼读音节mi2o,读词语:禾苗。

(1)识记字形,让学生自学后,回答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苗字的?(我是这样记的,苗字,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田字,一共8笔)

(2)书空练习。(①拼读音节;②字形结构;③偏旁;④笔顺笔画;⑤共几笔;⑥本课词语)

(3)读短文第2句。

4.竹,读音节zh*,读词语:小竹排。

(1)识记字形,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左右结构,左边一笔撇(),二笔横(?),三笔竖(),右边一笔、二笔同左边相同(),第三笔是竖钩(竹),一共6笔。

启发学生自学,看田字格字帖,找出左右两边的异同点:第三笔,竖;第六笔,竖钩。

(2)书空练习。(同木)

(3)口头组词语:竹叶、竹椅、竹篓、竹竿、竹篮

(4)朗读短文第1句。

5.江,拼读音节ji1ng,读词语:江南。

(1)识记字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启发学生自学,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江字的。(同苗)

(2)书空练习。(同苗)

(3)口头组词语:江南、江北、长江、江河湖海。

6.两,拼读音节li3ng,读词语:两岸。

(1)识记字形。

①比较法:用雨与两比较,外框儿相同(),里面不同,雨是竖,左右各两点,两是两个小人。

②用数笔画的方法。笔顺:两,共有7笔。

启发学生自学,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后,说出方法,如果没说比较法,教师可以提示:两字和什么字有点像?

(2)书空练习。(同木)

(3)口头组词语。

两岸 两双 两幅 两张 两条 斤两

(4)读短文第2句。

7.米,拼读音节m!,读词语:鱼米乡。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想出最简便、最好记的方法。

熟字加笔画的方法:木字上面加点、撇,一共6笔。

(2)书空练习。(同木)

(3)口头组词语。

鱼米乡大米玉米小米米粒

(4)朗读短文第3句。

8.朗读短文,要求正确、流利。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形。

1.木、禾、米三个字让学生自学后,找三位写字好的同学,按田字格字帖写在小黑板上,大家评议,教师订正。

提示:①木、禾两个字的大横在横中线上面,米字的大横压横中线。②禾字第一笔是平撇。③木、禾、米三个字的撇捺两笔写法、占格相同。

2.指导书写苗字

(1)看整体间架结构,上小下大。

(2)教师范写(略),提示:

①草字头第二笔竖从左向右斜写,第三笔斜撇,略高于竖。教师范写一定讲清每一笔的位置及运笔方法。

②曰第二笔是横折钩。

(3)教师带写草字头。

(4)学生练写,教师**,订正。

3.指导书写竹字。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第一笔斜撇,从上半格中间靠竖中线收笔,撇过横中线,离左边线三分之一收笔,要有尖。第二笔小横,从横中线上一点儿横第一笔起笔,斜横过竖中线上一点儿收笔。第三笔竖压横中线起笔,直竖到下半格中间收笔。第四笔斜撇,与第一笔撇对称,略高一些起笔,过中心点,到左下格右上角收笔。第五笔大横,压横中线起笔,斜写到离右边线三分之一处收笔。第六笔竖钩,压横中线在横中左一点收笔,到长于三笔竖挑钩。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4.指导书写江字。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三笔成一弧形,教师给学生用红笔画出弧线。第一点,点在左上格右下方,第二点点在左半格中间,压横中线,第三笔提,从左下格中心点提到横中线上,离中心点四分之一处。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5.指导书写两字。

(1)整体位置,第一横在上半格中间。下半部压横中线。

(2)教师范写(略),提示:①第二笔竖,自左向右斜,②二个人的撇对称,点写在横中线下面。③第三笔钩略长于竖。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五)巩固复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填空。

苗,第3笔是__________,共__________笔。

或上面是_________,下面是__________,共__________笔。

竹,第3笔是_________,第6笔是___________。

3.填词语。

大米禾苗江水

木耳火苗两手

竹刀竹尺竹子

鸟儿 唱

鱼儿 游

树木 密

禾苗 绿

教后感:

横折这个笔画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有的学生写起来有点困难,为此在学生仿写的时候,我及时进行指导。学了这篇课文后,学生基本上能感受到江南优美的景色和物产的丰富。

拓展阅读

1、花狗学

一、材与学情分析

1、材分析

花狗学泳》这篇是北京市义务程*实验材第4册第7单元的一篇。写的是花狗学泳,先拜大白鹅为师,由于它没有蹼,学不了;花狗又去请青蛙,由于它的前腿不能向两侧平伸,只能拼命用四条腿刨水;花狗最终用适合自己的姿势学会了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发挥自己的特点。练习的朗读与说一说是了解内容的两项主要练习,在要结合进行。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备了预习的能力,所以在预习的过程学生能够独立识字、读熟,在阅读上应重点加强对词语的`积累、理解。此外,由于我校在二年级开,孩子们每周都有半天的时间去泳,所以他们对于学泳这一情境非常熟悉,所以我打算从学生生活实际导入,并利用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引导学生在情境想象,在情境朗读,从而感悟章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1、读写指定的词语;

2、朗读

通过朗读,了解内容,感悟做事情要符合实际。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实际,都要发挥自己的特点。朗读了解花狗怎样学会泳的。感悟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实际,都要发挥自己的特点。

学用具:多媒体

第一

一、导入

你们学过泳吗?今天刘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动物朋友它特别想学泳,你们想认识它吗?看看它是谁? 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样学泳的?好,我们就一起学习《花狗学泳》。

二、初读,认读生字

1、下面我们进行字词闯关

2、指名分自然段读

3、你能说说花狗向谁学泳了吗?

4、哪你能根据老师所给的填空,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花狗想学泳,先找?;; 、又,可是,不过,通过自己的努力它最终找到了。

三、理解

(一)

1、花狗去学泳,大白鹅、青蛙是怎样指导它的呢?在用横线勾相关的句子

2、花狗学会了吗?想想为什么?请你根据问题,默读思考,进行勾

(二)指名读你勾的句子

1、大白鹅说:“泳时,身体要保持平衡,双眼紧盯前方,双蹼用力滑水。”想象大白鹅泳时的样子,自己做一做。

2、放件再读这句话你能用根据老师的填空说说大白鹅是怎样泳的吗?因为大白鹅有3、花狗学会了吗?为什么?读读的话看看件比较蹼与狗爪的区别,你发现了什么?这是花狗不能像大白鹅学泳的原因。过渡:花狗不甘心又去请青蛙,青蛙怎样指导的?

读句子

1、青蛙说:“泳要趴在水面上,前腿伸直,向后滑水,后退同时蹬水,四肢要配合好,动作要美。”

2、想看看青蛙泳的样子吗?放

3、再读读这句话

4、花狗按照青蛙说的话去做,它学会了吗?(青蛙的前肢向两侧平伸,而花狗不能不符合自己的身体特点。)

(三)

花狗最终学会泳了吗?从哪知道的?读读相关的语句。指名读

花狗拼命地用四条腿跑水,东扭西扭,姿势虽然难看,却又到了岸边

(四)

花狗终于用适合自己的姿势学会了泳。读读这句话

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姿势”?

1、适合花狗的泳姿势是什么?

花狗拼命地用四条腿跑水,东扭西扭,姿势虽然难看,却又到了岸边。

花狗为什么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泳姿势呢?

2、投影出示:大白鹅的话、青蛙的话、花狗的泳姿势。请学生读一读(总结他们都有适合自己的泳方式)

3、还知道那些动物有适合自己的泳姿势呢?

老师这里也有两种动物,你们想看看吗?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他们是怎样泳的?

泳时。水母泳时。

四、拓展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

2、搜集有关动物怎样泳的知识讲给同学听

怎样学的?

学会了吗?

第二

一、导入:

师:我们再一起读读

二、新授:

学习生字:

(1)出示:冠 w ww.xx jx SJ.cn

(2)认识新偏旁“秃宝盖”。

师:有人认识它么?(指名)如果有人认识,师可顺势表扬学生: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有讲,你通过预习就知道了。

(3)记新偏旁

师:看看他和咱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偏旁比较像?(引导学生用“宝盖头”来记.

(4)学生记字形

师:你准备怎样记住“冠”字呢?

(5)师向学生渗透字源

师:秃宝盖表示帽子,左下的“元”表示我们的头,右下的”寸”表示手,用手把帽子盖在头上就是“冠”了,汉字有意思么?

(6)指导书写

师:怎样把它写漂亮呢?想让我们来整体观察它.(上窄下宽)很显然,这个字最突出的笔是什么?(撇、竖弯钩)把它放在田字格当该怎样写呢,请你拿起手来边看边和老师一起写.

(7)展示评价学生的字.

三、

一起读读这些生字

四、作业

记生字

2、《大盒子舞台》

学目标

1.以纸盒为基本制作材料,通过绘、剪贴、捏塑等综合方法,制作一个微型舞台。

2.从学生平日随手可得的材料入手,通过合理的想象、艺术的再现,赋予作品新的生命意义,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用多种视角观察身边的事物,关注、热爱生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育。

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普通的纸盒,通过合理和制作完成一个特定场景。

难点:刀等工具的应用;组织场景,表达自己独特的创意。

前准备

(学生)一个较大的纸盒,裁纸刀,颜料或其他着色工具等。

师)作,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录像,裁纸刀,纸盒等。

学过程

1.组织学、欣赏导入新

大纸盒怎样才能够变成一个具有特定环境的、富有情趣的、属于自己的舞台呢?

(1)师出示作: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这个作品一定让同学们觉得,普通的纸盒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制作居然变成一个漂亮的舞台。它是怎么制作的?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出不同的舞台场景?

2.制作森林舞台台基。

师:要制作森林舞台,首先要一个台基,我们一起来研究台基的制作方法。

(1)盒子的选定和切割。

①长方形的盒子造型。

斜切取其的部分。(图一)

平切取其的部分。(图二)

展开其的边。(图三)

其他的特殊形状。(图四)

②圆形盒子的造型。

③其他形状的盒子造型。

(2)在制作舞台时,你认为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些什么?(纸盒破了,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

(3)纸盒子切割注意事项。(师示

①用线出需切割的部位。

②将纸盒固定不让其摇晃。

③由轻到重,先割破外层,再切出形状。

3.为森林选择茂密的大树。树多才成林,林多才称森。各种各样的大树是我们舞台的主角之一。树木种类、色彩表现、前后关系等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1)树的种类及大

师拿出一些图片或录像,让学生感受森林树木的多、大、壮、茂,观察树的基本形态,概括出其的几个主要外形。(杉形、松形、香樟树形等以及落叶后的形状……)

(2)制作树时的注意事项。

①树的大与纸盒相配。

②树枝要留得粗壮些,以便着色,粘贴,竖立。

③着色用水粉时应采取干法(水多会使纸板变形,影响直立),色调与整个盒子及场景一致。

(3)树的制作步骤。

①先好树的轮廓。

②着色。

③剪下。

④固定(下一节再研究)。

4.学生制作森林场景的台基及大树,师个别辅导。

师重点指导学生台基的制作技巧。

5.评价结。

(1)师及时将学生情况进行个别反馈。

(2)师:本节主要让我们同学展开想象,运用准备的材料通过看、想、摆、割、进行场景台基和树的制作。同学们积极主动,也体会到制作的乐趣和辛劳,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有好作品的产生。

6.后延伸。

(1)收拾自己的材料和工具,保管好半成品。

(2)想一想《森林里的聚会》的内容怎样编

学反思:《大盒子舞台》同类型的手工制作,学生在每个学期的美术都有接触,而剪剪、贴贴、对他们来说都不成问题。所以,我将本学重点放在了材料的妥善合理的利用和把握上。想通过舞台的制作让学生明白:制作一个艺术品并不是一项很庞大的工程,不用费尽心思的构思创意、到处找材料,也许,灵感就来源于我们的身边往往最常见、最普通、也最不起眼的东西。引导学生尽力用最普通的材料、最简单的.方法巧妙地去创造或再现生活的美好。

道理简单,但执行起来却不是一件易事。

首先,如何准确地让学生理解你想传达给他们的道理不会产生歧义。《超级变变变》是日本的一个很不错的唤醒和发掘人的创造力的节目,而且其也充满乐趣。网上有很多相关视频。考虑到学的重点,我还是选择了《四季》这个作品。觉得它更能充分体现灵巧运用现有资源、简单巧妙的构思创意这一理念。

其次,制作的示。一开始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手工制作应该是有相当水平的,有些内容也是以前学习过的,那制作的示是否有必要。本来堂时间就紧,不必要的示会造成学效率的低下。可试了两节后,觉得示还是有必要的。只是示的内容不应该是传统意义美术的示——把作品从头到尾做一遍,颜色涂好,一个让学生艳羡不已的完美作品。我觉得还是把重点放在巧妙利用材料的示上。给学生示拆开一个圆形的糕点盒,利用糕点盒的内部构造,倒置内部盛放糕点的塑料盒,转眼间一个红色调的国风主题的舞台便形成了。直接利用了盒子本身的包装,没有任何其他剪贴、绘的装饰。效率极高。以此给学生巧妙利用材料去的信心。而没有做完的半成品也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一个的舞台可以想象出不同的场景。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因此得到了锻炼。

虽然考虑很多,但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今后的实践解决:

学生材料的准备上如何布置和安才不至于出现有些学生材料准备过多反而无从下手的局面;给学生更多的共同探讨制作问题细节的时间。

3、学语5年下《冬阳?童年?骆驼队》

材分析: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是林海音在说《城南旧事》的一篇序言,作者以朴实纯真的语言,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与爸爸谈论关于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怎样想为骆驼修剪不整齐的毛,怎样好奇得去问妈妈夏天骆驼的行踪等童年琐碎的事。这些淡淡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魂牵梦萦,对已经远去的童年生活的依依留恋。

学习本的重点,要让学生在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骆驼队”的回忆老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毡帽、质、装卸、咀嚼、铃铛、沙漠、寂寞、棉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理解,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学重点、难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1.师:多媒体

2.学生: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一、走进童年,激情导入:

1、在你们的记忆时候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学生交流)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时候的趣事,作家林海音时候在北京长大,1948年返回国台湾。北京就成了她的第二故乡,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会忘了北京城南的历历往事。成年后,她就把自己在城南的往事写进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序言——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板书题,齐读题)

3、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1)全班交流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师总结,出示:

“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面。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原籍国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国台湾。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

二、检查预习,前反馈:

(一)出示导学二,组学习检查。

1、读准导学字的读音。(以组为单位,互读并且互相检查,出现错误及时纠正)

2、听写词语,组内互相批改订正。

3、集体交流。(强调重点字词,强调“漠”“寞”“嚼”的写法,包括笔顺、写法、字义等,注意指导学生区分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

(二)检查的朗读情况

1、组内分段互读,纠正读音。

2、汇报朗读。(每组一位代表分段展示朗读情况)

(三)交流整体感知情况

1、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的哪些自然段?

(师根据生的汇报相机结)

2、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的哪些自然段?

3、全班汇报、交流(师及时板书)

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三、品读感悟,精读示导:

1、(1)件出示最后一段

(2)齐读这段话

(3)读,想想作者的心头又浮现出哪些童年的往事?

2、(1)组交流找出的几件童年往事。

(2)汇总:刚才大家一起说了作者的童年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么大家就拿起笔来,把你认为最有趣的一件事,在旁边用一两句话或一两个词写写你的感受。

3、品读冬天“我”看骆驼咀嚼部分:

(1)林海音看到的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

(2)假如你就是林海音,此刻你就站在骆驼面前,请你闭上眼睛,老师读这段字,大家想象骆驼的样子,想象骆驼在咀嚼草料时,牙齿是怎样在动的?

(3)你的牙齿动了吗?刚才你看见了什么?

(4)作者的这种行为让你感觉怎样?

(5)看骆驼咀嚼,为什么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了?大家觉得骆驼咀嚼有趣吗?

(6)可是,我就觉得骆驼咀嚼挺平常的,没有什么意思,为什么?

(7)各种原因使得已是成年的我对这种事已经不感兴趣了。林海音写这篇章时已经42岁了,正如最后一段写的(件出示最后一段字),请大家齐读一遍。

4、(1)请大家用刚才我们学习第一件趣事的方法组合作学习另外三件事(每组选一件)

(2)出示自学提示,自己进行自学:

自学提示:①你觉得哪件事情有趣?

出你认为有趣的语句,读一读。

③写写你的感受。

(3)组交流自学收获。

5、全班交流:

(1)铃铛的作用一件事:

①骆驼脖子下的铃铛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我”认为这个铃铛的用处是什么?

③谁同意爸爸的说法?你觉得林海音的想法怎样?

④想一想年时期的林海音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她会同意自己当年的想法还是爸爸的想法?

年时期的林海音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她当时的想法已不再有了。(件出示最后一段)请大家再来读这段话。

(2)剪羊毛的事:

①谁来读读剪羊毛这件事?

②剪羊毛这件事体现出了林海音怎样的特点?

③当写这篇章时,林海音还会有这种想法吗?

④(件出示最后一段)请大家再来读这段话。

(3)追问骆驼去处一件事:

还写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分角色读这件事。

②在这篇,林海音都问了哪些问题?想一想,她还可能问些什么?她的问题可真多呀!他为什么老是问呢?

③到了年,她还会问这些问题吗?(件出示最后一段)请大家再来读这段话。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当作者已是人到年时,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人生感触。当她再一次想起那满脑子的问题时,她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2、现在回想起童年的往事,作者的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随交流板书:淡淡的感伤)这种感伤不是痛哭流涕,我们刚才是一直笑着谈、笑着读这篇章的,这种感伤那么淡,就像一缕轻烟,流动在字里行间,在这淡淡的感伤背后,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什么?(板书:深深的怀念)

3、让我们再来齐读最后一段,来感受这份淡淡的感伤和深深的怀念。

五、总结全,升华主题:

1、大家还记得的题目吗?

2、再来读一读题,读出作者的这一份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

3、在作者的记忆,这一幅已成为作者童年生活的象征。品读此,我们就像在静静地品尝一杯淡淡的清茶,又像在欣赏一朵淡淡的花,我们在感受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那份对美好童年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六、推荐作业:

件出示书的封面)最后,在这欢快的旋律老师给你们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尔基的《童年》,这两本书都非常的棒,大家可别错过了这写好书。

七、板书

淡淡的感伤

深深的怀念

目标检测: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毡帽、质、装卸、咀嚼、铃铛、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

2、听写下列词语:

毡帽、质、装卸、咀嚼、铃铛、沙漠、寂寞、棉袄

3、(1)《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篇的作者是( ),围绕骆驼队写了( )( )( )( )四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 )之情。

(2)我们本册书还学过她写的《 》一,我能写出一句与内容相关的名言:( )

4、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

学目标】:能认识出现的13个生字,会用介宾短语的格式说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并学着体贴长辈。

学重点】:认识和书写本的生字,朗读

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学习,启发、育学生尊敬长辈,体贴父母。【学准备】:学挂图、生字卡片、黑板。

时】:2时。

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揭题引入

1.看手: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手。(这时师观察,选一双胖乎乎的手。)同学们看看,这双手胖乎乎的多可爱,我们把他下来吧。

2.手:让这位同学把他的手压在黑板上,现手的轮廓。

3.夸手:告诉同学们你的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手。

过渡:原来你们的手有这么大的本领呢,爸爸妈妈一定很喜欢吧。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兰兰朋友啊,她也有一双胖乎乎的手,他们全家人都喜欢她的这双手,为什么呢?读读我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来读,读完后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来说一说。

2.请同学们再读,读完后把黑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

爸爸喜欢兰兰的手,是因为。

妈妈喜欢兰兰的手,是因为。

姥姥喜欢兰兰的手,是因为。

兰兰明白了,大家都喜欢她的,是因为。

三、细读,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在读的过程,标出本的自然段序号。

2.师: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借助拼音读。

3.自己在把这些字找出来后,读一读,然后再读读带有生字的那句话,看看你能不能把它们读正确。

4.这些字你以前认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5.组合作识记生字,说一说你识字的方法。

6.给生字组词,巩固生字。

四、指导朗读,感情大意

1.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这篇

2.请大家准备一下,谁愿意把读给大家听。

3.你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讨论。

句一:我只了自己的手啊!

句二:我有那么多,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句三:等我长大了,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你读懂了吗?下面来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的全家人指的是哪些人?这张指的是哪张?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这张?谁愿意来扮演爸爸、妈妈、姥姥来读一读他们的话。

分角色朗读

分四人组演一演这篇

五、发挥想象,扩展

1.请大家想象一下,兰兰长大后会帮助家里人做哪些事情呢?

2.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手,你长大后会帮家里人做哪些事情呢?

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六、复习巩固,加深记忆

的这些生字呀,又想念大家了,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和他们交上朋友了吗?

七、指导书写

1.学写看、着

(1)出示田字格的生字

(2)出示这两个生字的笔顺序。

(3)指导观察这两个生字的占格位置。

(4)写、讲解。

(5)师**指导。

这两个字在指导时,重点强调下面是:目。

2.学写

3.学生自学笑、兴、会。

点击查看更多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60298.html

热门阅读

  1. 《看画识字真有趣》教学设计范文
  2. 竞职校园文娱委员的演讲稿范文
  3. 一体化教学计算机基础论文
  4.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5. 《幸福的回忆》教案范文
  6. 神话历史寓言故事成语
  7. 母亲的答卷母爱故事
  8. 经典的银色情人节微信祝福语
  9. 小楼的窗台散文
  10. 《满江红·暮雨初收》原文赏析
  11.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作文:家乡的变化
  12. 201年鸡年拜年贺词给亲属
  13. 给爸爸妈妈的2015新年祝福语贺词短信
  14. 立秋节气微信祝福语精选
  15. 喜到春节手抄报文字
  16. 故事草原之约
  17. 送别的小清新句子
  18. 清澈的湖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19. 园林工程课参观实习个人的报告范文
  20. 客车租用协议书
  21. 2016五一短信祝福语送同事
  22. 下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
  23. 2016经典的儿童节祝福语
  24. 伤心欲绝的经典语句
  25. 资方的解释及造句
  26.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互动论文
  27. 国庆节祝福发给领导短信
  28. 教养先进班级评选暨教养果实颁发仪式的发言稿
  29. 三字经里的故事有哪些
  30. 《盘古开天地》第2课时教学设计
  31.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2. 有关情人节礼物四字祝福语
  33. 201年五四青年节给好友的祝福语
  34. 林清玄的短散文1800字
  35.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范文400字
  36. 201年暖心的早安问候语
  37. 快乐王子初中生读后感
  38. 《五三班的坏小子》读后感50字
  39. 身边感人的故事
  40. 圆明园的毁灭观后感范文600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