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草原之约
小灰和小白相遇在一条大峡谷。
天上的云朵知道,他们是两只快乐的小兔子。
因为,正有相同的梦在他和她的心中生长。
大峡谷有许多条支谷。小白带小灰走进一条条山谷。
第一条山谷里梅花开上了云层,而彩云却飘落在涧水上。随便走上哪一朵彩云,彩云都可以带着他们飞。因此,他们分不清哪里是梅丛,哪里是云间。
第二条山谷里有许多巨大的卵石。有的隐在树荫下,石头表面有许多凹陷的圆坑,每只坑里都生着一株水仙花。有的平滑如镜,镜面上经常有一群来洗澡的星星躺在那里睡觉。
第三条山谷里有一条溪水,溪水在平缓处汇聚为潭,潭中盛开着硕大的荷花,每一朵荷花上遮盖着一片翠绿的荷叶。白天,荷叶卷起,透明的荷瓣把阳光也染成红、黄、粉、白等各种颜色。雨天或夜晚,荷叶铺展开,荷花就成了一间舒适的小房子。小灰和小白在那里睡过几次,听到见荷下鱼儿的说话声和荷花们的窃窃私语。
第四条山谷是条玫瑰谷。远远地看,玫瑰或像一条河,在绿色的山谷中流淌;或像一汪湖,风起时,荡起层层红色的波纹。走进谷中,可以看到有许多小鸟的巢都是用玫瑰花瓣和草叶筑成,无数的蝴蝶在空中织起一片斑斓的霞。玫瑰谷的绝壁上,挂满了蜜蜂窝,只要风刮得厉害些,就有蜂蜜从那里淌出来,满谷的玫瑰香。
小白和小灰在一起的时候,小灰吃一棵草就饱了,闻一闻花香就醉了,云朵雪亮,阳光明媚。当小白指给他看谷中的风景,或临风而立,小灰觉得小白就像一朵白云、一枝白荷,比风景本身还要好看。那时候,时间之钟的秒针咔嚓一声断了,一群白色的小绵羊都转过头来,看到时间化作一只大鸟凌空而去,连风都会驻足倾听。
然而,一场暴雨袭击了大峡谷。水将沟谷全部填平,星星和小鸟都乘着一只只小舟飞奔而去。雷声中,小灰看见一只巨鹰凌空飞来,一把抓住了小白。当闪电的光芒熄灭后,小白不见了。
雨停了。峡谷中一片狼藉。小灰一条条谷走过去,再没有如云的梅花、睡觉的星星、亭亭的荷叶和玫瑰的潮水。小灰不相信这是真的,他大声呼唤,山谷传来幽长的回音,只有绝壁上的几只鸽子和几朵瘦弱的百合花,呼应着他的呼唤呆呆远望。
小灰走遍了每一处小白曾带他去过的地方,仿佛小白还在那里冲他点头微笑,仿佛那些奇妙的风景还在眼前,然而云影拂过,一切都成幻象。
小灰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小白,他开始沿着山谷寻找。走到谷底,青草依稀,只有忙碌的松鼠在树间跳来跳去。走到山巅,只有孤独的云朵在身边飘来荡去。
小灰感到世界是这样灰暗,以前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那只是他的错觉或幻想。
拓展阅读
1、小鼩鼱过原野睡前故事
田鼠欺骗
“小鼩鼱,小鼩鼱,你要到哪里去?”没跑多远,一个尖细的声音传到大娃耳中。
大娃停下脚步,循声望去,一个跟妈妈有些相似的面孔正看着自己。
“你是谁?”大娃警觉地问。
“我是你姨妈,你不认识我了吗?”
大娃隐约记得小时候曾经见到过姨妈。他使劲转动大脑,试图找到姨妈的影子,但结果却使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没关系的,你可能忘记了。”“姨妈”说,告诉我你要干什么去,我可以帮助你。”
大娃见“姨妈”并无恶意,便告诉她要去找妈妈。
“姨妈”说:“看你这么小,自己去找妈妈多危险呀,我陪你一块去找吧。”
大娃跟着“姨妈”踏上了寻找妈妈的路。
识破老鼠的诡计
在大娃快要走不动的时候,一堆玉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可大娃并不知道这是玉米,问道:“我们怎么翻过这座‘山’呢,是爬过去,还是钻过去?”
“姨妈”说:“这样的山,既不能爬,也不能钻,否则,就会造成山体滑坡。”
“那我们怎么过去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山’搬走!”
“这么大一座‘山’什么时候才能搬完呀,不如我们绕道过去吧!”
“恐怕不行。”“姨妈”说,“如果走陌生的路,遇到黄鼠狼可就麻烦了。”
“那我们就快点搬吧!”大娃问,“搬到哪里去呢?”
“姨妈”说:“附近有个洞穴,我们把“山”搬到洞穴里去。”
“好的。”
大娃和“姨妈”一起衔起一粒一粒的玉米往洞穴中扔去。
妈妈找来了
“大娃,你在哪里——”
隐隐约约的,大娃听到妈妈在叫他。
“‘姨妈’,你听,妈妈在找我呢!”大娃边说边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
趁此机会,“姨妈”赶忙跑进附近的草丛。
“大娃,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鼩鼱妈妈迎着向她跑来的大娃问。
大娃把遇到“姨妈”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并把妈妈领到洞口前,把跟“姨妈”一块搬“山”的情况也告诉了妈妈。
“孩子,你上当了!”鼩鼱妈妈指着那一堆玉米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山,这是农民在场院里晒好的玉米,她也根本不是你姨妈,她是田鼠,她在让你帮她偷玉米呢!”
大娃说:“可是,我看她跟我们长得很像呀?”
“外形有点像,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田鼠不仅个头比我们大,而且他们喜欢穿灰色衣服,不像我们喜欢穿褐色衣服,另外,我们的鼻子比他们的鼻子长,嘴巴也比他们的嘴巴尖,还有,我们的牙齿是赤色的,他们的牙齿是白色的。”
“可恶的田鼠,气死我了!”大娃气愤地说,“我找他算账去!”
鼩鼱妈妈说:“以后谨慎点就行了,我们快离开这里,田鼠出没的地方经常有黄鼠狼,如果被黄鼠狼看见,那可就麻烦了!”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只黄鼠狼已经在草丛里注视他们好久了。
智斗黄鼠狼
“站住!”
鼩鼱母子没走几步,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怒喝。
“啊!”鼩鼱妈妈转身一看,一只黄鼠狼正流着口水看着他们,鼩鼱妈妈不觉失声大叫,“你想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呢?”黄鼠狼得意地笑着说,“送上门来的美味,我能错过吗?”
见此情景,大娃靠到妈妈身边,不敢出半点声音。
看着尚幼的孩子,鼩鼱妈妈不再慌张,她镇静地对黄鼠狼说:“我们无冤无仇,你干嘛要吃我们呢?”
“坏老鼠,我们是无冤无仇,可你们糟蹋农民的粮食,传播疾病,我如果放过你们,就对不起我的农民朋友!”
“你认错人了!”大娃说,“我们不是老鼠,我们是鼩鼱。”
“鼩鼱?哈哈。”黄鼠狼大笑一声说,“别蒙人了,名字可以换,但你们的生活习惯可改不了。”
“我们真的是鼩鼱。”鼩鼱妈妈说,“你知道的,老鼠吃粮食,而我们是吃蛴螬(qícáo)和金龟子的幼虫,这可都是对农作物有害的虫子,就连人类也说我们是益兽呢,你如果吃了我们可真就对不起农民朋友了!”
黄鼠狼说:“那你吃个蛴螬给我看看!”
“吃就吃!”大娃说,“妈妈,哪里有蛴螬呢?”
“有庄家和杂草的地方就有蛴螬。”鼩鼱妈妈边说边挥动前爪,在草地上挖掘起来。在找到一个蛴螬后,鼩鼱妈妈把蛴螬送到大娃口中,大娃香甜地咀嚼着。
“咦,难道是我看花眼了不成?”黄鼠狼说,“刚才我分明看到有只大田鼠带着一只小田鼠在偷玉米的。”
“刚才是大田鼠骗我跟他一块偷玉米的。”大娃指着附近的洞穴说,“你看,玉米都扔到洞里了。”
“哦,老鼠洞在这里,他就不会跑远,我找他去!”黄鼠狼说完,便跑进草丛。
田鼠跑不了了
隐藏在草丛里的田鼠嗅到黄鼠狼的气味后,从草丛里跑出来,正巧被往家赶的鼩鼱母子看到了。
“坏田鼠,你往哪里跑!”鼩鼱妈妈跑过去挡住了田鼠的去路。
“好妹妹,放过我吧!”田鼠哀求道。
“别跟我套近乎了,我根本就不是你的什么妹妹!”鼩鼱妈妈说,“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我们鼩鼱和鼹鼠、刺猬有亲缘关系,属于食虫类,而你是鼠类。”
田鼠见势不好,刚要转身逃跑,鼩鼱妈妈一个箭步冲过去,抓住田鼠的后退,跟田鼠厮打起来。可是,终因体力不支,鼩鼱妈妈累得喘不过气来了。趁此机会,田鼠逃走了。
“妈妈,我们去追!”大娃抬脚要跑。
“不用了。”鼩鼱妈妈说,“我已经咬伤了他的腿,他很快就会因中毒而瘫痪,到时候,黄鼠狼会来收拾他的。”
“妈妈,你是说我们分泌的唾液有毒吗?”
“是的。”鼩鼱妈妈说,“我们鼩鼱是地球上最小的哺乳动物,即使成年鼩鼱,体长也不过5厘米左右,为了对付强敌,我们只能靠分泌毒液来麻醉敌人,这样,我们就能趁敌人失去知觉的时候逃命。”
“妈妈,妈妈,原来你们在这里呀!”
就在这时,二娃带着弟弟妹妹们找来了。
“孩子们,你们怎么都跑出来了,多危险呀!”鼩鼱妈妈边说边心疼地把孩子们搂到怀里。
二娃说:“我们担心妈妈一个人找不到大哥,就出来帮妈妈一块找大哥的。”
鼩鼱妈妈高兴地说:“好的,好的,总算没有出什么危险,走,妈妈带你们吃蛴螬去。”
“我们不回家了吗?”大娃问道。
鼩鼱妈妈说:“有一片油菜地遭了虫灾,蛴螬、金龟子遍地是,走,妈妈带你们灭虫去!”
鼩鼱妈妈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身后排成一列纵队,后一个衔着前一个的尾巴,他们走过原野,向着油菜花香飘来的方向走去。
2、忘忧草睡前故事
她是一棵忘忧草,长在花圃中最隐蔽的一个角落里。与周围的花儿草儿相比,她又矮又小,毫不起眼。忘忧草开着黄灿灿的小花,每一个黎明都会为太阳的升起而欣喜不已。无论多大的痛苦、多大的伤害,当太阳西落的时候她便会忘记。忘忧草的记忆里只有阳光的温暖、大地的盎然生机。她只会记得美丽与快乐。她善良、真诚,永远的笑容充满着活力。
多少年来,来花圃参观的游人都会忽略含蓄而又质朴的忘忧草,她远离喧嚣,生活宁静又快乐。
这一年中的一个晚上,隆隆的雷声使夜变得恐怖起来,接着豆大的雨点打向花圃。花草们都被雨打的歪歪斜斜。一个男孩撑着把湖绿色的雨伞路过花圃。男孩走了进来。停在了忘忧草的面前。他用右手托起忘忧草垂下的黄花,轻柔地抚摸着,爱怜的将雨伞留在了忘忧草的头顶。看着自己头上的一片湖绿,忘忧草第一次落泪了,她知道真的有甜味的泪水。第二天,当忘忧草睁开眼睛。她记得那把雨伞,记得有个男孩给自己留下了温暖,但是已经早就忘记雨中的事情,忘记了男孩是顶着雨离开的花圃。
之后的日子里,忘忧草总会在熹微的晨光中看到一些多出来的东西。像是光洁圆润的鹅卵石躺在自己脚下,像是自己被一根竹竿撑起,像是有个红色的缎带系成的蝴蝶结挂在自己的叶片上。那天她甚至发现自己被搬家了,住在了花圃中一个小小的土丘上面。她因为记忆中越来越多的温暖的感觉渐渐的爱上了男孩。忘忧草的爱随着季节的推移越来越深。她每一天都会期待男孩的到来。
草长莺飞,又是一个春天,花圃中依旧姹紫嫣红。但是一天、两天过去了,甚至一周、两周过去了,忘忧草睁开眼睛的时候都没有看到男孩留下的痕迹。她每一天都在拼命的回忆是否发生过什么才使得男孩没有出现,但是她的脑袋中总是只有一片空白。虽然她会忘记前一天思念的痛苦,但是太长时间记忆的空白处没有温暖的感觉填补,忘忧草也明白男孩的消失已不是一刻两刻。忘忧草的生活分秒都是在等待和失望中度过。这天,她再也忍受不了对男孩的担忧和思念,来到了掌管忘忧草的花神面前,哭泣的哀求道:“花神啊,请您让我记起以前发生的点点滴滴吧。我要找到男孩,知道他现在是否过的平安快乐。”花神看着忘忧草泪汪汪的眼睛,充满了不舍,她说:“小忘忧草,我可怜的姑娘。如果你要记起男孩就必须记起以前所有的不幸和伤害、痛苦和眼泪。并且以后的日子里每一天都会将这些伤心事在脑中重现。放弃寻找那个男孩吧,你会慢慢把他忘记的。”忘忧草向花神解释到:“我是花圃中最不起眼的一棵小花,是男孩的呵护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爱。我必须知道他现在生活的如何,否则我永远不会再获得快乐。花神啊,我不害怕泪水和痛苦,也不害怕不幸和伤害。请您让我记起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吧。”花神为忘忧草的真诚和善良所感动,从身边的一潭蓝色的水中用树枝沾了一点说:“蓝色的忧虑潭水可以让你记得伤心的往事。如果你准备好了就闭上眼睛吧。”忘忧草立刻闭上了眼睛,她感受到了一丝彻骨的凉意从头顶流遍全身。瞬间,忘忧草记起了暴雨的击打,记起了游人的践踏,记起了老园丁的去世。她记起了所有的伤心的事情,再也承受不了了,放声大哭起来。忘忧草在记忆中寻找那个男孩,她想起了那个雨夜,想起了男孩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在男孩从花圃消失的前一天,他脸色惨白,眼睛红红的来到忘忧草面前告诉她自己的父亲因为车祸重伤进了医院,已经在抢救室十几个小时还没有出来。男孩凝重的脸色。痛苦的表情和颤抖的双手都让忘忧草痛苦不已。看到男孩跌跌撞撞的离开,忘忧草明白了心碎的含义。忘忧草知道了男孩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出现在花圃里,她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向花神说到:“谢谢你,我的花神,我要找到男孩,让他重新快乐起来。”
再次出现在男孩面前的忘忧草已经是一个长发披肩的姑娘。当男孩得知眼前迷人的姑娘就是自己怜爱的忘忧草时将她紧紧的抱着,低声哭诉:“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再也不能见到他了。”男孩的母亲在生下男孩的那一刻便去世了。父亲对于男孩来说便是他唯一的依靠,是他的天也是他的地。失去父亲对于男孩来说就意味着天塌地陷的悲剧。
男孩深深的爱着忘忧草,对忘忧草的到来兴奋不已,仍然无微不至的给予忘忧草呵护与关爱。但是无论我们的忘忧草做什么男孩都再也高兴不起来了。美丽的姑娘因为男孩的伤心也越来越憔悴。她再次来到花神面前乞求到:“万能的花神啊,请您让男孩也像忘忧草一样忘记所有的痛苦吧。”花神回答:“小忘忧草,我可怜的姑娘。对于人类来说,快乐离不开痛苦,喜悦离不开悲伤。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由好与坏、开心与不开心组成。当我们拿走他们的一份痛苦的时候便会有一份他们最为珍惜的快乐必须随之一起拿走。”忘忧草沉默不语,在脑袋中慢慢的思索着花神的话。但是她的眼前一直出现的都是男孩挂着泪水的双眼,失魂落魄的样子。她仰起头,开口说到:“尊敬的花神,我的主人。我只是一棵大地上毫不起眼的小花,本没有希望可以感受到世间最珍贵的爱的甜蜜,即使再回到无人问津的从前我也毫无怨言。他是一个人类的男孩,该有一个真正的姑娘为他带去幸福,我相信他会遇到自己的公主的。就请拿走他对我的爱来让他远离痛苦,可以永远幸福的生活下去吧。”花神同意了善良的姑娘的请求。我们的忘忧草又变成了花圃中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的小草,开着黄色的小花。
因为忧虑潭水的魔力,忘忧草每一天都必须忍受回忆以前生活中痛苦的折磨。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忘忧草总是眼泛泪光。她对男孩的思念与爱也随着回忆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热烈。忘忧草没有了昔日的笑容,没有了昔日的快乐。
又是一年,当男孩走进花圃的时候身边已经多了一个真正的姑娘,齐耳的短发,健康又阳光。男孩挽着姑娘的胳膊慢慢地走着,他看到了素雅的忘忧草,俯下身子轻轻的抚摸,脸上的微笑灿烂极了。忘忧草心中的酸楚顿时变成了甜蜜。她所渴望看到的不正是男孩的快乐吗。“它最配我漂亮的芳芳了。”男孩冲着身边的姑娘笑了笑,手指用了一下力便将忘忧草从茎的中间折断。忘忧草离开了大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忘忧草又看到了那个雨夜,那把湖绿色的雨伞,她还是笑了。男孩将忘忧草戴在身边姑娘的发间,他完全不记得自己曾经深爱过这不起眼的忘忧草。
3、打草惊蛇成语故事睡前故事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王鲁,他在当涂做县令。这个王鲁爱财如命,经常掠夺老百姓的钱物。王鲁手下的那些大小官吏也变着法子贪污*,巧立名目搜刮民财。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的怨气。
有一次,适逢朝廷派*下来**地方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的种种不法行为。状子首先递送到了县令王鲁手上。
巧的是,状子上所列举的罪行,和王鲁平时的违法行为几乎一模一样。这可把王鲁吓坏了,冷汗不停地往下滴,他一边看着手中的状纸,一边发着抖,心里想:怎么会这样,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想着想着,惊恐的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他用颤抖的手拿笔在状纸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你控告主簿,虽然目的就像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是我就像那条躲在草里的蛇,被大大地吓了一跳了!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引申出“打草惊蛇”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一方面给予甲惩罚,另一方面乙也受到了警戒。现在人们多用这一成语比喻做事不够机密,往往由于一些不必要的举动,导致对方察觉到了自己秘密的意图。
4、稻草人的困惑睡前故事
当风吹落了洋槐树的第一片叶子,秋的踪迹已经随处可寻。
樱桃树下的虫鸣,越来越高的天穹,日益倾斜的太阳,甚至风铃奏出的,也是秋天的旋律。
稻草人守望的稻田,泛泛的,散发出收获的气味,稻草人面向西方,柔嫩的颜色与夕阳交相辉映,红光跳耀着,拉长了稻草人的身影。
这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稻草人将要离开的季节。
“我已经太老了。”稻草人喃喃自语着,“而你们,却是下一只稻草人的身体。”
稻子们纷纷将穗儿戴在头顶,每一粒都饱含着整整一个夏天的热情。
稻草人深情地望着稻田。
等到夕阳走回山谷,天空里最后一束光也沉浸在黑暗的拥抱。唯独皎洁的月,斑斓的梦想。人们躺在床上,卸下一天的不安与慌乱,尽情享受疲倦带来的睡眠。
稻草人一整夜都没有睡,他睁大了眼睛,想要记住守望过的每一块田野。
只有此起彼伏的思考,从田野里升起,化为天空中一个比一个高的音符。
晨光熹微,稻草人即将离开。
风,又吹落了洋槐树树梢的一片叶子……
农场主把稻草人抱到谷仓的旁边。
“稻草人,你的工作结束了。”农场主点起一支烟,眼圈从他的口中吐出,最终消散。
稻草人注视着主人的背影一点点消失在麦田深处,他突然觉得失落,同时又感到自豪。
农场主坡脚的儿子走来,坐在稻草人的身边。
“稻草人。”那男孩用宝石般透明的眼睛望着他,依依不舍的样子,“我要给你个礼物。”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又尖又长的布鼻子,轻轻安在稻草人的脸上。
“我很喜欢这个鼻子。”稻草人默默念叨。
孩子给了稻草人一个拥抱,就在这个瞬间,稻草人感到自己*膛里有什么东西跳动了一下,然后浑身都像是燃烧了起来。刚才那是什么?稻草人想破了脑袋都不知道。
“刚才那是什么,轻轻跳动着,很温暖。”稻草人问他。
“那是我的心跳。”男孩回答
“什么是心?我也想要这个奇妙的东西。”
“心,就是看得见本质的东西。它温暖,它跳动,它能让一切有了意义。你是个不一样的稻草人,人们都说稻草人没有心,我一点也不信。”男孩挥了挥手,一瘸一拐地走了。
“去寻找答案吧,稻草人,去吧。”仿若有什么在召唤着稻草人。
那一刹那的感觉,将印刻一生。稻草人*膛里,着实有什么在生根,在发芽,反而在这个萧索肃杀的秋季,更加剧烈了。于是,稻草人站立了起来,一步一步走着。
他离农场越来越远,离麦田越来越远,离农场主和他的儿子越来越远。
但是,他还是属于这里的。
因为他的衣服有农场的尘土,他的身体是稻秸的捆绑,他戴着农场主破旧的帽子,他还有孩子送给他的又尖又长的布鼻子。
稻草人翻越了一座高山。
在山顶,他遇到了西北风先生。
“您好,我是来自农场的稻草人。”稻草人有礼貌地向西北风鞠躬致敬。
“哼,我是西北风,我现在要去把所有高兴的东西都铲除,哼,稻子们高傲地把穗儿戴在头顶,哼。”西北风好像不太高兴。
“您,不喜欢稻子吗?”
“哼,稻子们不懂礼节,这是什么时节?他们应该恭谦地站立一旁,哼。你很有礼貌。”西北风的怒火差点把稻草人的鼻子吹走。“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我说,西北风先生,您有一颗心吗?”稻草人一字一字地说。
“心?我没有心。我曾听说过心是人类才有的。”西北风皱了皱眉头,“我得走了,我很忙的。你接着往东走,那里住着我的妹妹,她喜欢和人类打交道。或许,她知道。”
西北风头也不回地走了,稻草人挥手道别:“再见了,西北风先生!”
稻草人向东前行,他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到底,他追寻的是什么?谁知道呢。
5、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有爱情吗
【**--故事】
徐志摩是中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流星,他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
林徽因幼年随父迁居北京,入培华女中读书,16岁又随父到伦敦。良好的家庭修养,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滋养,使林徽因的身上有着一种超乎平常人的非凡气质和聪明才智,她既具有大家闺秀那种幽娴贞静的传统风韵,又有现代女性那种活泼、大方的气质,言谈举止之间,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可以说,这样的林徽因正是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完美女子!因此,徐志摩自1920年在伦敦结识林徽因便一下子为她所倾倒。他觉得:是林徽因,唤起了他沉睡的激情,让他感到了灵魂的震颤,感到了生命的美好(而这种感觉,此前他在张幼仪身上从来没有体会过)。于是,他把对她的礼赞写成了诗,其中几句是:你是高高在上的云雀天鹨,纵横四海不问今古春秋,散布着稀世的音乐锦绣。
在徐志摩来伦敦的半年之前,即1920年春天,时任段琪瑞内阁司法部长的林长民以中国国际联盟**会驻欧代表的身份,携女儿林徽因入住伦敦。其时,林长民44岁。林小姐正值16芳龄,书香门第养就了一身高雅气质,既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爱丁堡大学读书。这年10月,徐志摩来到剑桥大学,才24岁,年轻气盛,倜傥风流,浑身充溢着才子之气。半年以后,在国际联盟协会的一次演讲会上,徐志摩认识了林长民。这一天演讲,徐志摩做**,林长民演讲,以后,林长民与徐志摩便成为莫逆之交。林小姐则是在徐志摩初次与英国作家狄更生的会见中认识徐志摩的。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英俊青年,一个是貌若婵娟、才思飘逸的女孩,两人相见恨晚。
徐志摩向林小姐发起了求爱攻势,而且用情激烈,这些都逃不过林长民的眼睛。幸好,林长民豁达大度,既不责怪徐志摩所为,又没有禁止女儿与他往来。恰在此时,徐志摩的夫人张幼仪从国内来到伦教伴读。这大约是徐父的旨意,徐志摩不敢违抗。张幼仪以夫唱妇随为满足,整天在家里清理房间、买菜烧饭。徐志摩大部分时间泡在学校,回家来,也很少与张幼仪说话。徐志摩每天早上都要急急忙忙赶到附近的理发室整理头发。张幼仪很纳闷:家里用度很多,经济也不很宽裕,完全可以自己把头发梳理一番再到学校去。后来,张幼仪从别人口中得知,徐志摩每天去理发室是因为理发室对面有一间杂货铺,那是他与一位女朋友的联络地址。他们每天都有书信往返,而且信是用英文写的,这位女朋友就是林徽因。徐志摩把林徽因的来信和自己的日记都牢牢地锁在一个箱子里(这个箱子又称八宝箱,在徐志摩身后引出了许多故事)。
在剑桥,还有一个故事中的故事。徐志摩与林徽因热恋的同时,还与林长民情书往返不断。他们俩也在谈情。有一次,这对莫逆之交开玩笑,商定彼此通假情书。徐志摩扮演女的,一个有夫之妇;林长民扮演男的,一个有妇之夫。在各有家庭的境况下,两人谈恋爱,互写情书。徐志摩与林长民谈恋爱是演戏玩的,徐志摩追求林徽因却是真的。林小姐是否也出于游戏目的,却永远是个谜。
1921年10月,林长民回国,也把女儿林徽因带回北京。第二年的10月,徐志摩结束在剑桥的学业回国。在回国前夕,徐志摩为表述对剑桥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和在剑桥发生的令他神魂颠倒的故事,写下了《再别康桥》的诗篇。徐志摩在家乡上海稍事盘桓,年底就追到了心仪神往的北京。这时,林家已把女儿林徽因的终身许配给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了。徐志摩也是冲着这件事来的,他打算偕林徽因一起重返伦敦读书。也许林徽因对徐志摩有过这个许诺,因而他才信心十足地写下了再别康桥!
回国后,情况迥变。刚到北京,徐志摩就接到了老师梁启超给他的一封长信,劝他义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这等于明说了,林徽因已经许配给我家儿子,你就不必再干扰他们的幸福了。然而,徐志摩不把老师的劝诫当回事,反而坚定地回答: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等于摆出要较量一番的架势。当时,林长民家住景山后街称作雪池的院子里,林徽因在培华中学读书,课余,她要到梁思成家去谈情说爱,俩人的恋爱关系已相当稳固了。
梁思成家住在松坡图书馆,因为梁启超时任松坡图书馆馆长。松坡图书馆有两处房子:一处在西单附近的石虎胡同7号,一处在北海公园的快雪堂。快雪堂是一处幽静高雅的院落,星期天不对外开放。梁思成是馆长之子,关系特殊,当然可以自由出入,这里便也成了梁思成与林徽因幽会的地方。徐志摩竟然找到这里,理由当然是冠冕堂皇的,他是梁启超的学生,又是林长民的朋友,就是梁思成在,面子总是该给的吧。但是,徐志摩来的次数多了,梁思成渐渐产生了反感。有一次,梁思成在门上用英文书了一张纸条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见了,只得悻悻而去。这明晃晃的纸条贴在门上,大概不是背着林徽因写的吧。但是,即使这样,他们彼此的心中还是深深地眷念着对方。
1924年四五月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都是诗坛中人,自然就一起接待,一起进出会场,还一起演出英文戏剧。这一次次的接触,又点燃了他们昔日的热烈情感。5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他们俩又一次会面。林徽因马上要随梁思成到美国留学去了,她也不可能成为他的妻子,两人终不能成为眷属已成定局。
5月20日,泰戈尔一行离开北京去太原,徐志摩陪同前往,到车站送行的人很多,林徽因也在其中。看到林徽因,徐志摩立即赶写一封信给她。可是,车子已经启动了,徐志摩情急之下,跳下车子把尚未写完的信送给林徽因。泰戈尔的秘书思厚之见他太伤感,就一把将信抢过来替他藏起来,没有转交给林徽因,径自带回英国。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这两日我的头脑总是昏沉沉的,睁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凉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让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这真是一份难舍难分的情啊。一年以后,徐志摩还写了一首名为《偶然》的诗送给林徽因,对这件事表示了明确的态度:
我是天空里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讶/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但是,藕断丝依旧,它还时不时地啮噬彼此的心灵。林徽因到了美国后,反复咀嚼徐志摩对她的一片真情,因而产生了些许歉意。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请你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现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到**和满足,告诉他我*的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不了解。
自留学回来以后,两人又时有走动,把当初的恋情升华为更高境界里的情愫。1931年,徐志摩在济南上空坠机身亡,林徽因请丈夫梁思成去了济南,从飞机出事地点拾了一块残片,直到去世她都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这是她对徐志摩的真挚的情感表达,也是她胸怀坦荡的表现。
1934年11月19日,林徽因偕梁思成去南方考察,路过徐志摩的家乡浙江硖石。车停后,她下了车,在深沉的夜色里,独自站在车门外,凝望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忆许多往事,泪水不由自主地溢出来。
正如韩石山先生所言:生前是非多,死后是非多,五四那一茬文化人里,是非最多的,怕要数徐志摩了,若不是最多的一个,也是最多者之一。的确,徐志摩去世后的4年中,虽有一些赞美之词,但种种曲解和误解始终没有离开过他。这使他的朋友;特别是林徽因,非常伤心。为此,1935年11月19日,林徽因又一吐心中的块垒,写下了《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发表于12月8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林徽因在这篇散文中,不仅再次公然情真意切地颂扬了徐志摩的美好人格,而且充分肯定了徐志摩的诗歌成就。林徽因认为,徐志摩作为诗人的一生,处处充满着诗意,他诗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爱、自由和美是他全部的灵魂,对诗歌的真诚和世界的真诚,是徐志摩作为诗人的基本品格。到了这一年夏天,林徽因又写了一首诗《别忘掉》来坦诚自己的心声:
别忘掉/为一把过强的势情/同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的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这有回音二字,就是徽因的谐音。这里寄托着林徽因对徐志摩真挚的爱,是一个文化人对一个天才诗人的爱,是超脱世俗的精神之爱,或曰柏拉图式的爱。林徽因一直浸泡在爱的乳汁中,她得到过深爱,也付出过深爱,她认为被爱是一种幸福,爱人是一种责任,她一直以一种纯情来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这就是一生光明磊落的林徽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