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抵达一声嘶哑现代诗
你已无处可归
萨克斯在黄昏的庭院
竖起一曲扶桑之国的歌
你跟着凝神:“亭亭白桦,悠悠碧空……”
如果碧空真能够悠悠,如果白桦
真能够换成沙沙的白杨。故乡
自打秘密的河流住进黑夜。窗外
谁拉紧星光的纤绳,捆住那涂着奶油的明月
几声蝉鸣经过的日子。你已无处可归
把独想放到歌里吧,尽情享受一场闪电
带来的大雨。如同你只属于被风吹落的坚果
用自己的庭院,埋葬忧伤
青青玉米
青青玉米。我的兄弟或者姊妹
当我再次相遇它们,原野已没有多余的颜料
来篡改心头的年岁。只有它们站在田埂里,山冈上
并且将手掌举到天空。我听到风迎面吹来
一种被清洗的感觉……
青青玉米。当年是谁跑丢了小脚丫、连环画和发卡
是谁?和我一样拥有过幸福和悲伤
那挂着泪珠儿的草尖,和飞过晴空的白云
青青玉米。炉火映亮了半扇窗
可是,我已回不去,在你的青纱帐里
安睡一晚
丝瓜秧正在栅栏上行走
允许石头、剪子和布的游戏,回到庭院
允许橡皮筋、沙包和花糖纸,丢在一堆小书包的身边
允许一粒籽,西瓜籽或葵花籽,留在栅栏旁
那里有风,渐渐吹起……
睡醒了么?你在午夜眨动的眼睛
白色的月光像一只候鸟
静静地立在窗前。是的
你应该回来。丝瓜秧正在栅栏上行走
它们的小花朵、小触角,仅仅就抓住那点光和雨
你看,它们接近一个清晨,显得多么安静
布谷依旧
不知道它的林子,今日是否还有大雨经过
不知道月光,是否还会像镜子一样
让我在今夜,明亮地看见它的飞行
调音师把时间放在身边。一堆行李
还有什么是可以带上的。比如一支笛子
在脚印丢满的天空,我依然无法舍弃
最初的颤音。来自一个人的行途
被温柔的喉咙,从头顶赶走的
山高与水长……
如果你喜欢
如果你喜欢,喜欢在上弦月的黄昏
像风一样四处游走。不妨来这里坐坐吧
就在栅栏旁。一只麻雀
曾把它的烦恼丢在那里
当我把一系列事物,从锈迹中整理出来
你一定清楚那年的轱辘、井
那年靠在墙头上打瞌睡的爬山虎
当它们成为记忆,像月光的鳞片
到处飞翔。我只记得
有几株芍药在暗中涂口红。一扇窗
就此穿引了一阵风
拓展阅读
1、《发现》现代诗歌
我发现石头沉默时是金子
那种坚硬的冷静,象很深的疼痛
埋藏在我骨头之中
我发现小巧的鱼嘴在呼吸
那圆圆的泡,象一串串词汇
写满了对水的不离不弃
写满了对水的深深感激
我发现屋中的椅子一动不动
象一部哲学,怀念着森林的的过去
仔细听,还有鸟儿的声音青翠欲滴
我发现阳台上晾晒的衣物
无意间再向谁泄露着某些秘密
我发现田地里长胡须的不止麦子,还有玉米
我发现挡住身体的不止墙壁,还有玻璃
我发现认识一个人,有的只要一面
有的却要好多好多年
我发现想哭的时候,泪水就是知己
我发现泪水枯干的`时候,比盐还咸
我发现转身的时候,哗哗流走的
是陪伴我半生的时间
我发现从江北到江南
远不止一座桥的距离
我发现花开的时候,不是一种声音
也肯定不是一种美丽
我发现我们相逢的时候
爱应该就是那场抒情的细雨……
2、九年级《乡愁》教学反思
【**--散文】
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
1、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走近余光中——读《乡愁》,感觉诗的音乐美——品《乡愁》,体会诗的情感美——说‘乡愁’,展现诗的神韵美”。
2、在教学语言上体现诗意。
课堂上,尽量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多用散文化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呈现出一种美感,。如在介绍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他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期间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他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中华文化早已根植于他的心中,因此,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便化作他心灵深处的一缕缕乡愁。
3、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
二、课堂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实,但上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一种*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又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2、不必要的紧张使这节课上得很拘谨。情绪紧张使课堂少了些许灵动的东西,缺乏教学的机智,更少了一种教学的激情。由于这种紧张情绪的干扰,使课堂出现两处明显的失误,一是产生错觉,提前下课。二是收束本节课的配乐朗诵,本来是由老师朗诵的,因口误,多说了一句“让我们一起朗诵”,学生便一起朗诵了。学生参与朗诵,情感的表达未能恰到好处,使配乐朗诵缺乏*力。
3、节日的现代诗
诗歌一:清明祭
这是一个古老的节
比任何节都神圣
你看,雨又在下
还是那个季节,还是那片天
却不再是那场雨
思念绵绵,低泣蔓延…
雨水轻轻的落
在眉头上漫成水帘
绵绵春雨
不知能否记起遥远的牧童
绵绵春雨
不知熬破了多少盏明灭的灯
绵绵春雨
不知潇潇了多少清明
绵绵春雨
不知打湿多少久未痊愈的疼痛
从没有停止对他们的怀念。
我想,他们只是去了异乡生活
猜想那异乡定是极乐世界
去的人,都没有回来
那场黑色的葬礼
就是与他们的决别
昔日的时光碎落一地
我一片片粘在一起
我知道 岁月无法复制
却锁不对往事的回忆
香烛袅袅
燃烧着真挚的怀念
一束束哀思的火焰
修复搁浅的往事
一串串飘远的低泣
窜入绵绵雨的低鸣
香烛袅袅
摇曳幽怨,往事纷扰
一颗惆怅的心
和着
那躲在雨丝里的忧伤
在微寒的风中颤栗
香烛袅袅
像我们的哀伤
逐渐燃成灰烬
冰冰冷冷在身
凄凄凉凉在心
湿得令我们揪心
坐在四月
等无数眼泪来把自己淹没
将身躯一次次折叠
看那些黑色的蝶,飘起又飘落
绵绵丝雨也被分割成一滴一滴的眼泪
再莫哭,再莫哭
他们的眼睛
一定在雾一般的雨水里
将我们看护
别让,别让
呜呜泣泣的哽咽
惊乱他们在异乡的.生活
诗歌二:清明节
轻盈,醉在这无助的尘世
点一烛清香
膜拜一生的寂然
闪烁间
回忆打开,排山倒海
层次分明的年轮
回应着无情的钟声
清明的泪眸,清明的心灵
在清明节里,静默,安心
诗歌三:清明时节
我游遍了城市的角落
可依旧看不到你的身影
你知道吗
我一直在寻找你
但你只给我留下淡淡的记忆
雨朦胧了我的视线
命运把你带入另一个世界
孤独的路上
我时常会想起你
又是一年清明佳节
把我最诚挚的祝福送给天堂的你
诗歌四:致清明节
远处升起了一缕缕袅袅的炊烟
人间与天堂在今天缩短了距离
是谁憧憬的心充满了诗情画意
今年没有雨水而只有泪水
来来往往的人都有一颗虔诚的心
涓涓心事说给谁来听
不平衡的心想窃窃私语
睹物思人究竟有几种人
走出那种灵空
都带着那幽怨的眼神
时时分分 烟雨迷蒙
期冀灵魂不要隔断往日的时空
祖宗与亲人面对阴阳两界需要淡定从容
只能用心灵回味与跟踪
窗外的阳光分外迷人
逃避的心迟早也得重温
婆娑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
手捧菊花后转瞬分道扬镳
天变得有点阴沉沉的
那是谁的泪水化作了点点烛光
春光初上的季节里
今天没有笑声与歌声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29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