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发新书教案
1、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相互评价的能力。
4、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小朋友入学前,爸爸妈妈带你们去买了很多的学习用品,现在看看挂图,你认得哪几样。
好,看挂图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女生19人,男生18人
2、列式计算19+18=?
估计每人一本,40本书够,小组讨论,全班汇报,让估算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样估算的
先独立思考,如何得到答案,然后汇报。
鼓励学生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有多种,并可通过估算出的结合检验计算的合理性。
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竖式写法。
练习巩固
1、 P52试一试。写竖式,计算。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强调十位一定要加进位一。
3、P53第一题,口算
4、第二题
5、第三题
在做题前,提醒学生注意做题要注意的地方。最快的几个学生上黑板写
全班一起说计算过程,强调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口算,观察特别之处,有没办法算得更快
竖式计算,强调横式,竖式要注意的地方,部分学生上黑板。对完答案后,小组内说计算过程。
算出哪两个班一起坐一辆车最适合。
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培养学生的小组全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练习,但要掌握最基本的做题方法和原则。
反思
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注意有没抄错数,有数位要对齐,不要漏了进位,横线要用尺子画线。
教学重难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拓展阅读
1、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课.件.园)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
本次课程*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
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三、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2、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1.13.6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 )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3.4.09×0.05的积有( )小数,5.2×4.76的积有( )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很快地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2.8=( )
0.13×0.28=( )
13×2.8=( )
0.013×28=( )
0.13×2.8=( )
1.3×0.028=(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0.03与0.04的积是0.12。 ( )
2.一个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
3.53.78保留一位小数是53.8。 ( )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则积( )。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C.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2.下面各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
A.0.85×1.01 B.0.85×0.99
C.0.85×1
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 0.58×5.5○5.5×2
0.23×1○0.23 0.23×1.1×0.9○0.23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1.1×9=
2.用竖式计算。
1.45×0.12= 3.08×0.28=
13.5×26.7= 3.15×0.35≈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帮收款员把下面两张购物小票填写完整。
振华量贩购物单
品名 单价 数量
食盐 1.59元 3
付款:10.00元
找零:( )元万佳购物欢迎你
品名 单价 数量
朱古力 7.8元 6
付款:50.00元
找零:( )元
七、解决问题。
1.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的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一幢大楼有24层,每层高2.84米,这幢大楼高多少米?
3.布店有一种布料,每米售价12.5元,买2.58米这样的布料,应付多少元?
4.妈妈去超市购物,大米1.98元/千克,买了5千克。带鱼3.96元/千克,买了5.02千克,估计一下妈妈大约要花多少元?再算出妈妈实际花了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5.某停车场每辆汽车停车一次至少交费5元,如果停车超过2时,每多停1时(不足1时按1时计算)要多交0.8元。一辆汽车在此停车场停了4时16分,应交停车费多少元?
一、1. 100 2. 8 8.257 3. 四 三
4. 3.64 0.0364 36.4 0.364 0.364 0.0364
二、 1. × 2. × 3. √ 4. ×
三、 1. A 2. B 3. B
四、 > > < < = <
2. 0.174 0.8624 360.45 1.1
六、 4.77 5.23 46.8 3.2
七、1. 0.049×45≈2.2(亿个)
2. 24×2.84=68.16(米)
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一、填空。(20分)
1.40分=( )时 2500毫升=( )升
2.如果自然数C是B的5倍,则B与C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3.分数单位是19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4.( )吨的 和( )吨的( )( ) 一样重。
5.58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6.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
7.做一个长8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鱼缸,用角钢做它的框架,至少需要角钢( )米,至少需要玻璃( ),最多可装水( )。
8.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米,占全长的( )。
9.一个四位数□56□,要使它能同时被3和5整除,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因为315 的分母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所以 315 不能化为有限小数。 ( )
2.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它的体积大。 ( )
3.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
4.身高1.4米的小明要过一条平均水深1.2米的小河,一定不会有危险。 ( )
5.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x3 表示( )。
A.x×3 B.x×x×x C.x+3
2.最大公约数是12的两个数( )。
A.24和36 B.3和4 C.24和48
3.如果ab 分子加上2a,要使分数和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是( )。
A.2a+b B.2ab C.3b
4.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倍。
A.2 B.4 C.8
四、计算。(40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710 - 15 = 8÷0.4= 13 - 524 = 57 + 514 =
59 - 25 = 7-6.38= 14 + 15 = 58 + 13 =
0.22×0.5= 10-4.8-3.2=
2.解方程。(6分)
(1) 56 -x=12 (2) x+0.75- 35 =0.15 (3)2x+58 =4.625
3.计算下面各题。(18分)
(1)2-14 - 13 - 34 (2)0.8+58 +0.2 (3)15-5÷12- 712
(4)16 +57 +56 + (5) + + (6) 79 +23 - 49
4.列式计算。(6分)
(1)从 910 与 25 的差里减去一个数得 14 ,这个数是多少?(列方程解)
(2) 有一个数减去 13 以后,比 56 与 38 的差多 512 ,这个数是多少?
五、应用题。(30分)
1.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九月份前13天共修2230米,后17天平均每天修160米,九月份平均每天修多少米?(4分)
2.商店运来一批蔬菜,黄瓜占总数的415 ,西红柿占总数的25 ,其它的是土豆,土豆占这批蔬菜的几分之几?(4分)
3.一个商品盒是正方体形状,棱长为6厘米,用塑料棍做这个盒的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塑料棍?在这个盒的四周贴上*,贴*的面积是多少?(4分)
4.光明小学六年级植树214棵,比五年级植树的3倍还多7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4分)
5.小明家装修房子,客厅和卧室打地板,正好用了200块长50厘米、宽80厘米,厚2厘米的木质地板,小明家客厅和卧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他家买地板多少立方米?(4分)
6.下面是某校数学小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的成绩记录单:(10分)
65、81、90、58、61、71、75、94、88、96、87、100
(1)根据上面的成绩填统计表。
某校数学小组同学数学竞赛成绩统计表
分数 100分 99~90分 89~80分 79~70分 69~60分 60分以下
(2)算出这次竞赛的平均分。
(3)成绩在80~100分之间的同学占数学小组总数的几分之几?
六、附加题。(10分)
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16平方厘米,把它锯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求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