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字2》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01 10:24:13

关于《识字2》的教学设计

课前透视

《识字2》共有十二个词语,展示了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描绘了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教材配有六幅插图,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读词语,想画面,识生字,一定会感到非常熟悉、亲切、有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加深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已经深有体会。教材中的这些词语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相同或相近,读起来感到熟悉和亲切,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运用教材,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不仅要识好字,还要将词读出韵律美。在积累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 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学习生字;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信息资料

1、实物投影仪、生字、词语卡片。

2、展示校园生活的课件、轻音乐磁带。

课时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 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学校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多彩。你喜欢哪一项,说给同学们听听。》今天这一课里向我们介绍了好多学校活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采用联系实际方式,从学生的喜好出发,带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为识字教学打下情感铺垫。)

2、看图:多媒体课件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哪一项活动是自己喜欢的?

(校园活动与学生密切相关,图片的出示创设了情境,易于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话平台

自读

1、 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不认识的生字。

2、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记。

3、 同座互读互听,相互正音,点评。

4、 同座利用生字卡片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

(自主识字,重点突出,学生之间的检查,提高了识字效果,培养了识字能力)

指读

1、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2、 小组内采用喜欢的方式练读。

2、赛读:(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下面的字你会认了吗?看谁反应快。

3、读字交流。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和注意的地方:如棋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戏字用熟字鸡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特别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多种方式的读词便于引起学生兴趣,乐于参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由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朗读

1、 读图画中能找到的词语。先找一找,再读一读。(注意观天气一词是学生不易明白的,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白图意)

2、 开火车读图画中找不到的词语。

3、 表演读。喜欢哪一个词读后做了相应的动作。

4、 汇报展示:喜欢哪一行词语就读哪一行。

5、 挑战读:看谁读得最好。引导学生敢于挑战任何人,包括老师。

(读中体会,加深了理解,读出了情感,训练了语感,积累了词汇。)

1、出示胡、戏、棋、钢四个字,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书写难点字。如棋左边的木字旁捺变点,右边的其,中间是两横。钢金字旁的竖钩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4、 同座展示临写的字,评议。

(由读到写,循序渐进,突破难点,加上合理的评价,学生间互相促进,培养了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复习读词语,引入新课)

诵读

1、 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感情。

2、 师配乐范读,学生评说。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引导学生要边读边想像,读出韵律来。

,12

3、 指名读,全班点评。

4、 自主练读。

5、 汇报读。喜欢读哪行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哪行。

6、 整体诵读。

(有感情朗读是理解的基础,个性的朗读能促进学生感悟与积累)

练习

出示课后的读读说说

1、 指名读课后的读读说说的第一行。

2、 说说题目的意思。

3、 小组内比一比谁说得多,说得好。

4、 汇报。共同理解字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生字的复现,在读中进行巩固,组词扩展,注重了积累,训练了思维。)

1、出示观、弹、琴、养生字,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范字,了解字的写法。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临写。提示难点处如: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写扁一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4、同座互相欣赏写字成果,进行点评提出建议。

(夯实写字训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写字技能。)

拓展

1、 想想我们学校课内外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小组内先说说。

2、 全班交流。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伴教锦囊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按字体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二胡:弦乐器。又名胡琴。音色刚柔多变,既能演奏柔美、委婉的曲调,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旋律。

京戏:我国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是我国的国粹。

拓展阅读

1、《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师课前仔细搜集相材料,有视觉图片,有视频资料,又有现代陶瓷的实物具,从各个角度帮助生理解相

(一)组织(略)

(二)导入新课:

师出示生活中陶器、瓷器各一件

这两件作品给你带来哪些不同感受?

那么陶和瓷有又有什么联系呢?有什么共同点呢?

(三)讲授新课:

b.材料

c.烧制温度

d.特质

重点了解马家窑--半山--马厂文化的彩陶艺术。(借助图片了解彩陶的图案,分析它们的艺术特色以及与当时生产、生活的联系)

从造型、装饰结合的方面重点了解《舞蹈纹彩陶盆》等作品。

白陶和黑陶的介绍。

b.材料

c.烧制温度

d.特质

e.瓷器相的介绍:

借助现代瓷器的实物,了解其品类及不同特点,增强感性认

重点了解宋代瓷器的名窑、景德镇瓷器等。(看视频:现代人模拟的官窑和景德镇民窑,以了解我国瓷器艺术辉煌灿烂面貌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官、哥、钧、汝、定窑的地理位置,艺术成就;元代青花瓷的了解。

从造型、装饰结合的方面,重点引导生了解《贯耳瓷瓶》、《玫瑰紫海棠式花盆》、《青花海水龙纹瓷扁瓶》。

(四)课堂总结:

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优秀作品浩如烟海。希望今天的课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激起大家了解陶瓷艺术、走进陶瓷艺术的兴趣与愿望!

(五)课后作业与拓展:

选择一些瓷片或陶片,观察其胎、釉的差异;从触摸中体会两者的质感,从瓷器与陶器叩击的声音中比较两者的不同。

宋元以来有哪些重要的瓷窑,其产品各有什么特色?

2、三年数下册 《认面积》

内容:科书第60-62页的例

1、例2及相内容。 目标:

1.结合实例使生初步认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

3.使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的便捷与合理。 重点:结合实例使生初步认面积的含义。 难点:度量意的培养。

准备:答题纸、具(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等)、课件。 过程:

(一)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喜洋洋和美羊羊用同样的速度擦桌子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美羊羊先完成,因为美羊羊擦得桌子小,喜洋洋擦得桌子大。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生摸一摸数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面…… 比一比:请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意图:通过喜羊羊与美羊羊谁先擦完桌子这个问题使生认到,桌子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面积作好准备。】

(二)结合实例,认面积

师:物体的面有大有小,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红旗的面积? 2.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生边摸边说,什么是凳子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铅笔盒表面的面积……

1

师:总结面积概念(板书)

(1)涂色比赛,认平面图形有大小。

师:下面请拿出你的一号答题纸和一直水彩笔选择一个图形并涂上颜色看谁涂得快。 师:为什么选三角形,看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封闭图形 也有大小之分,他们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板书) (2)介绍不封闭图形面积不能确定。

师:你能确定最后一个图形的面积吗?这个图形没有封闭起来不能确定。

意图:通过摸一摸的活动,使生感知物体的表面,再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认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生初步认面积。让生通过边摸边说和边想边说等活动,用丰富的实践,帮助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三)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

1、用观察法比较数课本几个面的面积大小

师:谁来一边摸一摸一边说一说数课本哪个面面积大哪个面面积小? 师:通过观察我们比出了课本表面面积大小(板书)

2、用重叠法对比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谁上来比比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师:通过重叠我们比出了大小(板书)

3、用测量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生提供下面两个长方形,让生思考哪一个面积大。 小组合作交流,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让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4)交流重叠后剪割法能比出大小

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在比较 2 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 (1)激发度量意

生思考: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如果生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老师的建议。(用课件呈现提示。) 请生思考:如果选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 (2)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具准备:每个小组提供的小正方形、圆片、三角形若干,生四人一组,可以用具在长方形中摆的方式式进行度量。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先让生用手中的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 可以用圆形作单位:

2:用三角形作单位。

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3 预: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四)走进数迷宫

1. 比较这三个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

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3、猜猜看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为什么?

4、小小师,请用红色水彩笔在方格纸上出面积是6个方格的有趣图形。 【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在交流数正方体个数方法的过程中,使生体会为了方便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可以将图形进行割补,割补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从而不断发展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六)回顾整理,谈收获

1.师:回顾一下我们的活动,通过今天的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知道面积的哪些知吗?

2.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3、三年数下册 《认面积》

成功之处:

1、丰富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

在本单元的中,我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有利丰富生的感性认,有效地提高知摄取的效果。在中,我还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内容恰当选择具或课件,从中让生对所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习为有意义的习。

机械的习往往体现在概念中,机械的习是指生不仅能记住数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有意义的习是指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解决问题。例如“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

面促进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不叫容易发现,而且便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中比较适宜让生探究的课题,我充分发挥内容的特点,组织生开展探究习。

4、小二年级数上册《认图形》的与反思

1,让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可以按边数给平面图形分类.

2,让生通过图形的折,剪,分,拼等操作活动,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变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生在习活动中积累对数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创新意.

理解边的概念,明白图形按边的数量分类,命名的意义.

并能正确拼摆图形。

一, 创情境,激起兴趣

谈话:暑假中,工人叔叔要给我们校的地面进行整修,

就买来了这两种形状的地砖,(电脑出示)地砖的面是什么形状呢?

生回答: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上

标出名称)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物体的表面有不同的

形状,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图形。

二, 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们,长方形,正方形就像兄弟两个,他们还有个共同

的名呢 你们知道吗 猜猜看 指名几人猜一猜(四边形). 师: 你们为什么称它是四边形呢? 指名生说.

师赞同生的意见, "四边形".

师:那什么叫四边形?

我们就先一起来数一数长方形的四条边吧!

(1) 操作:请大家拿出自己的数书,它的.封面就是一个长方形,用左手竖直举在面前.

师示范 摸一条边,并说这就是长方形的一条边.

请同们自己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

反馈:你是怎么数的 指名一个生上台数.(可能会有不同的数法,要肯定有顺序数的一种,同时强调要记住第一条在哪里).

咱们跟着电脑一起有顺序的数一数.

(2) 那正方形呢 咱们一起来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好吗? 电脑演示.

小结:通过数,我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条边,它们都是四边形。凡是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2, 练一练

(1) 问:同们想一想,我们过的图形里,还有哪个也是四边形

指名生回答(平行四边形,出示).

(2) 还会有其他形状的四边形吗?(有)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哪些图形是四边形呢

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再校对.(多媒体呈现) 小结:第1,第2,第4个图形虽然形状各不相同,但都是四边形.

师:工人叔叔在搬运时不小心把瓷砖打破了几块,我选了2块,把它们的形状描下来了,咱们看看,它们有几条边 是几边形呢 (多媒体出示书上的五边形)

生回答后小结:这两个图形各有五条边,叫做五边形.

(2)说一说

师: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叫

五边形,那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呢 ?(生猜:六边形)

电脑出示两个六边形.全体跟着电脑数。

(3)搭一搭

五边形和六边形还有其他样子的吗 (有)(??)

那你想用小棒来搭五边形和六边形吗 先再脑子里想一想,你准备怎么搭

操作: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人搭五边形,一人搭六边形,看谁用的小棒最少

生活动,一人在实物投影上搭.然后再交流。

小结:我们用5根小棒,做五边形的5条边,用6根小棒,做六边形的6条边,搭出了五边形和六边形.

师:把小棒收起,推至桌角.

三, 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分一分

问:我们已经认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现在它们在一起聚会了,你还能分得清吗?(能)

多媒体出示第3题。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

2, 折一折

师:同们分得真清楚,老师还会变魔术呢,老师可以在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变出我们今天认的所有新朋友,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变魔术吗?(想)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和老师一起折。(引导生边折边说出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师示范,是几边形 再依次折,是几边形 请一人数一数.最后又变回四边形.

请大家把纸夹进书里,看电脑老师再来给大家变一遍,边看边想象自己刚才折的过程.再填空.

3,画一画

师:刚才我们活动开展的热热闹闹,现在,我们要来安静的读题,做题,能做到吗

拿出你们手中的题,.把下面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

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投影出示生的画法。再电脑演示。

4,剪一剪

师:刚才的折纸有趣吗?

再来看,我这里还有一张长方形纸,如果从上面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呢 猜猜看.

(多媒体呈现)想好了,就说一说吧。.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了哪些图形?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的? 谁来说一说.

老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共同认了图形家族里的新朋友,其实在数王国里,图形是个奇妙的世界,有很多有趣的、有用的知,在今后的习中,我们还会到很多很多??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充满童趣的数课。

本节课我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将内容进行组织,提供给生愉快的习环境,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采用“不同的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满足生多样化的习需求”。我在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小组活动,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的数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习数的重要方式”,让生在体验中习。本节课我还注重了让生在生活中习,比如:指导生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体现了数的生活性。此外,我也十分注重生的个性发展,开放性地分图形活动和折图形的活动为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生的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本节课的中我觉得以下几点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1、生在已有知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和创新能力。

2、《数课程标准》指出:“数是数活动的。”本课将单调的练习内容生可操作的游戏或活动的形式,通过课堂延伸,丰富生见,开拓了生的思维。

3、本课实现了师在课堂中的三定位: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习引导者,是研究问题的合作者。师生、生生互动讨论、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遗憾之处:

1、同桌合作有些流形式,实效性不强,可能是孩子们年龄小,合作的意还不够,也是我自己在组织上的欠缺,今后的中一定有所改进。

2、给生自主探索、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还不够,在抛出一个问题后急生解答,总怕时间不够用,任务完不成。没有给一部分困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不利困生的发展。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识字2》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6796.html

热门阅读

  1. 有关高三班主任的工作总结范文
  2.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范文
  3. 2016年五一节日快乐祝福语
  4.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计划
  5. 老人祝寿贺词
  6. 2019跨年经典语录
  7. 中心学校节能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8. 给员工的感恩节祝福语
  9. 陈毅诗词幽兰在山谷
  10. 中国最美古诗词
  11. 树立核心安全观凝聚银星正能量的演讲稿
  12. 承诺书的魅力随笔
  13. 201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
  14. 2016猴年拜年句子
  15. 《画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