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4 12:11:46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了解贝多芬思想感情所发生的变化,感悟音乐的魅力。

2、懂得穷兄妹俩是怎样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月光曲的,了解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有绳子组成的新词,只以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学习重点】

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习难点】

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一节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从课文中你结识了谁?贝多芬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他著名的?

2、课文写了他谱写《月光曲》,那课文中还有哪一段和他创作《月光曲》没有关系?

(随机教学最后一小节。)

3、过渡:

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还要连夜写下来?

二、直奔重点,体会乐曲的意境

1、文章题目是《月光曲》,主要写的也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我备课时读了半天,你们刚才也说了不少,可是,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这首曲子的琴声、节奏和旋律,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2、学生读课文第九段:

⑴ 这段写了什么?那怎么说是《月光曲》呢?

⑵ 引导学生理解月光、大海变化的内容,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⑶ 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是谁的联想?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呢?

⑷ 教师小结:

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呢?

⑸ 系统练说:

师开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按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生接着说──

⑹ 是这样的音乐引起了这样的联想。这是我们的猜想,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

(音乐欣赏。)

⑺ 想象练习:

你听着这首曲子好像看到了什么?

三、追根溯源,了解人物的心境

1、如此美好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学到这儿,你有没有什么新的疑问产生?(学生质疑)那么,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带着问题自读第二至第八自然段。

2、学生分小组研读2~8段。

3、引导学生理解创作的源泉:

⑴ 有感于知音:

什么叫知音?从哪儿看出贝多芬遇到的是知音?这位知音特别吗?特别在哪儿?在贝多芬遇到知音的过程中,他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板书:

一分触动

十分感动

万分激动

⑵ 寄情于月光:

他把这份感情寄托给了谁?

4、现在你还认为《月光曲》是反映月光和大海变化的吗?

(是反映贝多芬那天晚上和空兄妹俩接触的过程和他的感情变化的。)

拓展阅读

1、小稻秧脱险记设计

一、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学会本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3、在对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文意。

2、在读好文的基础上表演。

三、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读、演文。

四、学准备:

1、前布置学生查找并了解有关除草剂、喷雾器的知识。

2、制作CAI件。

五、间:两

六、学准备:CAI、图片、头饰

七、学过程:

初读感知,学习文一、、自然段,书写生字(略)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

1、(老师很关心地、好奇地问)同学们,老师听说水稻田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有这回事吗?(学生七嘴八舌回答)这不,我被他们找来评理,你们能把具体情况说一说吗?这样我就更清楚了。

2、指名学生生动复述文一、自然段内容。(师:看来,不止是争吵,杂草们还在抢小稻秧的营养呢!)

3、师指名生评价,那真是是一群什么样的杂草?(出示图片并板书:杂草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是呀,正是因为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看!正需要营养的小稻秧?(出示图片并板书:小稻秧脸色蜡黄)咱们的小稻秧遇险了。

4、过渡语:看到同学们皱起了眉头,我想你们一定非常担心小稻秧的生命危险吧!我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关心小稻秧的命运。这节,我们继续读文,看看后来怎么啦。

、精读感悟、演中求知

1、生自由读文三、四、五自然段。师过渡语:小稻秧能否顺利脱险?它们又是怎样脱险的?带着这两个问题,生自由轻声读文的三~五自然段。

2、读后,学生自由谈谈“脱险”部分的大意。

3、看CAI件。快看——(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播放CAI。)

4、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同位互相练读,师**指导,相机评:**同学读得真好,边读还边做动作,把我都吸引过来了……你们也这样试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文的三、四自然段。

①杂草。(给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把他当成文中的角色)抓住“警觉”来体会它的害怕,抓住“有气无力”,“纷纷倒下去”来体会杂草在化学除草剂的.强大攻势下一败涂地。“有气无力”“纷纷”等词可以指名生边读边演,读中体会。(板书:有气无力)重点词语:

A、“警觉”(感觉到不对劲/有点害怕/有所察觉)

B、“你是谁?”(声音颤抖、害怕/故作镇定/紧张)

C、“有气无力”、“纷纷”、“喘不过气”(演中理解)

拓展:杂草会喊什么?来体会杂草的绝望,加强读的效果。

②喷雾器。抓住“洪亮”、“化学除草剂”、“收拾”、“大声”,“一边……一边……“等词语来体会它的正义形象,英雄气概。

6、分角色读文三、四自然段。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2)小组展示,集体评议。

7、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小稻秧脱险啦!再到稻田里去看看它们吧!学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生说。(师板书:吸足营养)能读出来吗?齐读,可以加上动作、语言呢。师:多么快乐的小稻秧啊!发散思维:小稻秧们,此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呢?(生畅谈)

8、师:看来,很多同学喜欢喷雾器,因为他喷出的除草剂救了小稻秧,他可是个英雄。现那如果在小稻秧遇险,你在旁边,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救小稻秧吗?

9、我们学完了文《18小稻秧脱险记》,要是咱们把他连起来演一演,可有意思啦,想试试吗?

10、学生在小组里练习读、演。师**指导。

11、指小组展示表演,集体评议。

三、写字指导

1、师指导生写好“欺负”一词。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习字册》上的其他词语。

四、板书设计

(杂草图)气势汹汹——有气无力

(喷雾器图)

(稻秧图)脸色蜡黄——吸足营养

2、小稻秧脱险记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30,齐读

2、件出示,看这些小稻秧长得怎么样?

3、通过上节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文哪几自然段写了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哪几自然段写脱险?

(板书

、学习1、2自然段

1、打开书本,默读1、2节,找一找从哪些句子看出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2、交流,件出示句子

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自读这两句话,找出说明小稻秧遇险的词语。

交流,加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嚷、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抢)

4、指导朗读句子,通过表演理解词语。

5、朗读1、2节,发头饰表演,再读

6、是啊,小稻秧垂下了头,脸色蜡黄,病倒了。件出示发*稻秧。

突然,小稻秧的救星来了,是谁?件演示喷雾器。

三、学习3、4自然段

1、听3、4自然段文录音,一边听一边用横线画出杂草说的话,用线画出喷雾器大夫的话。

2、交流:杂草说了哪些话?喷雾器说了哪些话?件出示。

3、请看前面,谁把一句读一遍。

理解警觉,可表演。(点出)

4、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回答的?声音是怎样的.?(点出)

5、指导朗读

6、自己练习下面的对话

7、指名、练习、指导对话。

8、理解纷纷,站起来做动作。

9、同桌互相练习对话,可配上动作。

10、练习朗读3、4自然段。

四、学习5自然段

1、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了,没人再跟小稻秧抢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看!(件演示),多神气,多高兴!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齐读五自然段。

五、总结文,外延伸

1、分角色朗读文(发头饰)

2、总结文,(板书:抢洒→)

3、学习了文,老师还想知道后来小稻秧长成了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4、指名答,件出示成熟的稻子。

这些稻子长得怎么样?看着这些稻子,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同桌讨论)

5、交流,可当个小作家写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板书

抢洒

3、小稻秧脱险记设计

文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威胁,以及喷洒除草剂能保护小稻秧。通过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学要求:

1.学会本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体会文情感。

学重点:

通过学生对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学过程:

一、复习旧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首先来检查生字,看同学们记住了没有。(出示件)

、初读

过渡:看来生词难不倒大家,那我们解决文是没有问题的。有信心吗?

1、自由朗读文。要求: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板书:杂草)

(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

(板书:除草剂)

2、这样看来,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写小稻秧遇险,一部分写小稻秧脱险。大家说说文该怎么分?

三、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1、2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

2、学生说。

3、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别着急,老师呀,也很想读一读,请同学们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好吗?(老师范读1、2自然段)

4、学生评价。

5、如果学生提出建议,师夸奖很会读书,很会动脑子,有请他读一读。

6.表演理解。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 (老师喊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 (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 (笑声)

5.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6.理解了这些词语,我相信你们更能读好1、2自然段。想读的'站起来读吧!

四、学习3――5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件)请同学们自由读3、4、5自然段。

1、出示件:喷雾器与杂草的对话(老师读“杂草的话”,学生读“喷雾器的话”)

2、分角色朗读,小组进行。老师下位指导。

3、检查:两小组上台朗读,学生评价。

4、在他们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词语本来不懂意思的,经他们这么一读,现在就懂了的?

(学生说)

5、还有哪些词你还不明白的?

如果学生说到

“警觉”,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帮助理解。

“收拾”,就是把杂草毒死。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师:对了,这就告诉我们,词语一定要联系文来理解。

“纷纷”读懂了?请懂的同学站起来。我读文,你们做动作。

(学生纷纷站起来)

师:“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不一会,杂草就纷纷倒下。”

---------------------------

(在老师的读书声中,站起来的同学纷纷倒下。堂气氛十分热烈)

师:请大家坐好,看哪个同学腰挺得直。“纷纷”懂了吗? 文中的“纷纷”是“一个接一个”。记住,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6、同学们理解的这么好,相信你们读得会更好!(学生读3、4自然段)

7、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出示件)8、齐读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的一开始,你们就提了这两个问题,现在能解答了吗?(学生回答)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杂、欺、喘

师:下面,请大家把堂习字簿拿出来,我们来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正确、规范地写生字。注意,一要正确,要规范。每一个字描红、仿影、临写各一遍。自己检查一下写字姿势,“三个一”做到了没有?(放古筝)好,先描红一遍。

(学生描红,师**指导,并提示保持适当的速度)

师:哪些字的笔顺需要老师帮助?

生:“杂”、

4、小稻秧脱险记设计

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词语的意思。

2、精读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凭借对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4、能仿照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小稻秧脱险的过程,了解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继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具准备:投影小黑板。

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通过这节的学习,知道什么?

、精读

1、自读文12自然段。要求:用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1)检查自读(出示文12自然段):

a、指名读文。

b、说说你画了那些句子。

c、你觉得这些杂草讲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结合回答理解词语不由分说和蛮不讲理)

e、杂草既多又凶,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理解气势汹汹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朗读)

f、有感情地朗读一自然段。

(2)面对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怎么样了?

看到小稻秧病了?杂草们又会有什么表现呢?(学生分别回答)

(3)自由练读自然段。

(指名读指名评议指名读再评议齐读)

(4)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2、过渡:如果没有人来帮助小稻秧,小稻秧会怎么样?杂草们会怎样?

3、学习35自然段。

(1)自读文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指名读三自然段。

(3)讨论:毛毛雨是指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你见过除草刹吗?你知道化学除草剂有什么作用?通过查资料,你对除草剂了解多少?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分别说)

(5)投影出示喷雾器大夫与杂草在一起的图片:(学生自由答)

体会一下: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对杂草说的?

想象一下,杂草此会不会气势汹汹?

引读:一个洪大的声音

(6)比较这两个句子中的收拾分别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间收拾一下。

b、这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7)听了喷雾器大夫的话,杂草们当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指名分角色朗读三自然段。

(8)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一副画面?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不能集体做一个纷纷倒下的动作?(学生做)

(9)杂草们纷纷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自由回答)

杂草们倒下了,小稻秧们该是多么高兴呀!它们会在田里怎样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想象出一定的动作)

(10)齐读3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读到这儿,你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请你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险?

你愿意怎样地帮助它们?

3、你觉得文的题目合适吗?能不能再给文起个题目,并请你说明理由。

四、作业:

根据文的内容和同学们上讨论的话题,想象一下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或遇到了什么样情况?

请仿照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喷 洒 除草剂

5、祖父的园子

众所周之,堂是提升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精益求精,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学过程与方法策略,让我们的堂焕发活力,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殿堂,是我们每一位师者永恒的话题和追求的目标。现在我就抛砖引玉,以《祖父的园子》为例,说说我的学流程和设计理念。

一:说材分析。

材解读。

祖父的园子是人标版十册组“永远的童年”的一篇略读文。文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全文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写了作者在园中发生的有趣的事,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了童真童趣的散文,作者萧红回忆了小候和祖父在园子里一起劳动,其实就是玩耍的美好,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内容生动有趣,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相信学生们在学习这篇会有极大的兴趣。

学目标。

依据《新标》和对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们将本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认识8个生字,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丰富语言的积累和提高运用表达的能力。学会并运用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心情。

3了解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学重难点。

学重点:掌握园子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的心情。

学难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训练列小标题理解这是一座怎样的园子。

:说设计理念。

1、本堂的设计始终以《程标准》的“语文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阅读学是学生、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等基本理念为依托,在学中力求引领学生真实地触摸文本,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对文本进行解读,从而使学生获得收益,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的同,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寻求阅读视界的敞亮:以文本为基点,进行情感阅读、情境阅读、想象阅读、引导阅读等方法让阅读丰富起来。进而理解文章从而使阅读多元化。

3、堂是由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该参与堂,成为学习的主人;师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自然,民主的堂,让师生共同享受堂,并得以发展。

三:说法学法。

是为学服务的”,因此,师首先要读懂学生,再根据文本内涵及学情,制定了情境法、以读代讲法、板书配合法等法学法。真正带领学生溶入到学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生情。期间再辅之相关的口语训练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与自由。

1、情境法。

标指出:“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因此,利用多媒体件,卡片,情景问答、阅读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文本,从情入手,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自由、无忧的情感主线。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情感中走进园子,再由自由快乐而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以读代讲法。

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情感阅读、情景阅读更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在园子中自由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本文所叙的事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再加之设计了配音朗读、练读,那么读起来就更有乐趣了。设计中我把读文贯穿在整个学过程中。朗读,引读,齐读,练读等等,更注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生情,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3、板书配合法。

《新标》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所以我们设计了图片粘贴环节。有机地整合了语文和美术剪纸艺术,通过对园子的理解学生进行粘贴板书。使堂学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真正带领学生溶入到学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生情。期间再辅之相关的口语训练和小练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与自由。

四:说学流程。

一环节:谈话导入,引出题.

常言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谈话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桥"架得好,学生就能轻松愉悦地到达下一站。梦—童年—萧红—祖父的园子。

环节:交代目标,指导学法.

学习目标: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理解文章讲了哪些有趣的事,体会作者心情,即这是怎样一座园子。

学法指导。

一、列小标题方法:

1、根据主要意思提炼。

2、根据品词析句提炼。。

3、根据中心思想提炼。

、自由朗读文—自主列小标题—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画出结论—代表汇报成果—展示粘贴板书。

三环节:合作探究,汇报成果.

小组根据目标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在讨论过程中,师应走进去,带回来。走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将讨论成果带回来。在这期间要对学生汇报的重点语段进行接读、引读、情景阅读、配乐阅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文本的学习是为了运用,那么我会在进行接读的同进入口语训练。在明媚的阳下,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愿意____就___,愿意____就___。愿意_____就____,愿意____就____。若都不愿意,____。在配乐阅读的同让学生体会作者快乐自由无忧的的心情。品悟爱的园子,这一环节中设置了情景问答:(师情景调侃发问)这位爷爷,您的孙女把你的菜种都踢飞了,可长不出苗收不到小白菜了。这您怎么不责骂她啊?这位爷爷,您的孙女把你的谷子苗铲掉了,秋天可收不到谷子,还要荒芜了这院子啊,这您怎么不打她啊?发问要面对学生,表情,动作配合进入情景。这样学生也就进入了情景,在调侃的境界里轻松的品悟祖父之爱。花园就成了爱园。

这一部分是堂的重点,所以我设计了十五分钟进行。

一首小诗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快乐心情。

《呼河兰传》:《永远的憧憬和追求》《呼河兰传》三章《呼河兰传》尾声。

五环节:堂练笔,走出园子.

堂: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写一写你的童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

结语:小姑娘真的玩累了,就地睡着了。看她睡得那么熟,老师不忍心再去打扰她了,我们悄悄地从这园子里出去吧。

五:说学效果。

(一)说板书设计:没有预设,学生张贴。

)说学效果:掌握园子里有趣的事,体会作者快乐自由无忧无虑的心情。

(三)说作业设计。

作业超市(列小标题,巩固目标;书信练习,注意格式)。

堂: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写一写你的童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

后:给萧红写一封信,告诉她你童年快乐的事。虽然永远不会寄出,就把它留在心中。(书信格式)。

纵观整个学设计,始终以情为线,以读为轴,这里有师生的交流之情,有生与本的感悟之情,有内心共鸣之情,当这所有的情在堂激荡师活了,学生活了,文本活了,这就是生命,学生主体地位的生命,我们语文高效堂的生命!我的说就到这儿。谢谢大家!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点击查看更多《月光曲》第二课时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1795.html

热门阅读

  1. 表达缅怀亲人的句子
  2. 形容夏末初秋的诗句古诗
  3. 李商隐《赠刘司户蕡》原文及赏析
  4. 201年世界环境日微信朋友圈祝福语
  5. 小学声母学习《d t n l》教案设计
  6. 天气冷成绩自我评价
  7.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故事
  8.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口号
  9. 企业领导任职表态发言稿
  10. 诗歌朗诵稿《祖国颂》
  11. 唯美励志诗句大全
  12. 檐下有诗远方有你杂文随笔
  13. 大班健康五官很重要教案
  14. 2016感恩节给同学的祝福语
  15.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总结会上的发言稿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