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游到了纸上》优秀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09 12:06:02

关于《鱼游到了纸上》优秀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A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第二课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B案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自主读书

1.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2.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粗说印象。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二课时

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1.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a.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a.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b.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延伸课外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拓展阅读

1、《中国石拱桥》

1、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2、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一、重点

1、说明事物的特征。

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难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方法

1、讨论、点拨、自读相结合。

2、比较阅读法。

3、运用多媒体配合

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提示:同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标题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

1、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词典。

2、检查生朗读情况:

屏幕显示:

生字

3、给课文标题前添加修饰语:

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内容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

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

文中多处写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

⑵ “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

⑷ 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中国石拱桥

“桥(赵州桥)的完全合乎科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奇观”等。

“赵州桥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

4、生充分发言后,引导生结合1、2、3、自然段归纳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

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

2、讨论填写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

桥名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结构特点形式特点

生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

⑴ “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

引导生看赵州桥图片,理解“两肩”、“各有”。

⑵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一句如何理解?

屏幕显示拱圈排列简图,判断正误:

A B

明确:图A正确,图B错误。

⑶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21.6米”一句如何理解?

结合图片,联系作者与育才中生的信,“长度不一”一句,是在核实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引用数字精确,是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一个重要方面。

⑷ “每两个石拱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如何理解?

看图片理解。

3、生讨论发言后,出示表格所应填的内容。(略)

4、引导生归纳二者的共同点:二桥都充分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美结构坚固

5、进一步比较二者的不同点: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杰作,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杰作并在中国人民*史有纪念意义。

6、小结:作者在概述石拱桥的特征后,以赵州桥与卢沟桥为例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那么我国的石拱桥为什么有这么多惊人的杰作,新中国的桥梁事业又有何发展呢?

四、三读课文,重点速读9、10段,抢答问题

1、作者写几个原因,哪个最主要?

明确:作者写三个原因,“首先”、“其次”、“再次”为标,第一个原因是主要的,有勤劳智慧的人,才有合乎科原理的和巧妙绝伦技术,才能开采富有的各种石料。

2、解放后,我国的桥梁事业有哪些“飞跃发展”?

明确:⑴ 1961年,建成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

⑵ 造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⑶ 新创造“双曲拱桥”。

五、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本市区横跨在滏阳河三座桥梁:安济桥(俗称“老桥”,省重点保护文物);人民桥;新桥。简单记下各自的特点,准备下节课发言。

2、生物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思路

中我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拘泥材,创造性地重组材,化课堂。本节的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的分子水平的过程,生缺乏直观经验,中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和物理模型模拟等,使这一内容直观化;侧枝内容是RNA的种类及遗传密码的概念、种类、特点等。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繁杂,我将它们置本节课之前和之后分别讲解。

二、分析

1、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习的基础,也是的难点所在,要用2课时。由课时调整,我在完DNA结构后直接跳跃讲述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课程标准中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因此,本节主要是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描述,而且让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达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的问题,需要运用有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生运用数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本节材的另一特点是插图多而且复杂。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的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能否处理好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成败的键因素之一。

2、情分析

生在习DNA分子结构后,已经能够建构DNA的分子模型,并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同时对DNA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DNA的其他问题,习的欲望强烈,但是生往往会陷入习时明白,就糊涂的困惑中。因此在每节课前都有一个复习旧知识的环节,达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能运用数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系,理解密码的简并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3、情感目标

培养生用生物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四、重点、难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五、策略与手段

分析,在整体我决定,一方面从习目标的任务入手进行,主要完成什么是转录?怎么转录?什么是翻译?怎么翻译?这四个问题。另一方面调整课堂结构,不再利用传统的由点面、由局部整体的叙事程序,而是采用从整体局部,先解全貌再深究细节的程

序;在策略,充分激发生的兴趣,从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置问题串,层层疑,激发并保持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采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模拟等形式,把抽象、复杂、微观的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宏观化。这样有利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增强生对知识点的感悟和理解,又能节省时间。但材中的八幅图表不能放弃不用,否则就会忽视生的识图、辩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在法指导,采用合作探究的习方式。

六、过程

〖章引入〗生阅读第一章走进细胞的引入,让他们体会一下习细胞的好处。 〖板书〗第1节 从生物圈细胞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边思考边回答。

〖生答师提示〗1. 提示:*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 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侵害人体的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问题〗以“本节聚焦”引起生的注意思考。

〖板书及问题〗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师总结。

表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思考与讨论〗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

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和卵细胞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

作,才能完成习活动。习活动涉及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的腺(皮)细胞,等等。

〖小结〗生思考之后看第四页第一二段。(第一课时完) 〖复习引入〗略。

〖板书〗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问〗地球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那些层次?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师总结。

表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

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

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小结〗略

〖作业〗课后练习一二题。

3、演一棵大树

1.知识目标:A、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习11个新部首“走之儿”;B、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A、培养生借助拼音阅读课文的能力;B、培养生小组合作习的能力;C、培养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目标:A、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B、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二、内容分析:

《演一棵大树》是语文出版社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主体课文。它讲是阿海在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把主角“大灰狼”让给阳阳演,自己只演一棵作为布景的大树,而且演得十分认真。重点和难点是要引导生体会:做任何事都要服从整体需要,不可单纯追求个人兴趣;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认真对待,就能得别人的肯定。

三、生分析:

通过册的习,大部分生已能借助拼音进行阅读课文,认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也相对提高,但在交流和评价能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须多锻炼。

四、思路:

根据低年级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特点,将本课如下:

(一)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挂图。

(二)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相机出示“小红帽”等词语卡片,并引导生进行认读。)

2.生字的.识记(注意引导生从以前过的字中发现认字的规律,会认记新的生字。)

3.生字的巩固(利用“开火车”和给生字找朋友的戏方式来巩固识记生字)

4.写字指导

(三)朗读指导

1.引导和鼓励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自读两遍以,做读通顺,读准确。

2.对文中旬式较长且含义深刻的句子,老师要有重点地进行范读、领读或引读。

(四)感悟、理解

这是本课的重点,因此老师要抓住文中“赢直地站”“手举着”“轻轻地摇摆”等写阿海动作的词语,引导生体会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五)实践活动

老师可组织生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同时,司以评一评,比一比,看哪个角色演得最好?并说说为什么?

一、谈话引题,导入新课

1.师:喜欢童话故事的小朋友听说过“小红帽”的故事吗?(生齐:听说过)你们还记得故事中都有哪些角色吗?

生:有小红帽、大灰狼、奶奶……

师:看来大家都有去读这些课外书,真棒!

2.现在,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并认读生字“演”。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让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找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习,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如:读半边“帽”、部首比较法“浪~狼”等)。

3.开展“开火车”和给生字找朋友的戏,巩固生字。

4.利用课后“词语花篮”,可让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内,引导生自主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地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先鼓励生用不同的词语填空,再引导用课文的语句来说明。在此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朗读(范读、领读或引读)。

生1:可填“认真”,我是从阿海表演时的动作中知道的。

生2:我认为要填“精彩”,可以从大家对阿海的夸赞中看出来。

师:说的真好!这说明大家也和阿海一样认真!

2.引导生思考:阿海表演的大树只是布最,为什么大家都说他演得好呢?

生1:因为表演那天,他穿着绿颜色的衣服,看去很像一棵大树,说明他很认真。

生2:他在表演时是直直地站在台,而手中举着带叶的树枝,还轻轻的左右摇摆着,说明他对表演很心。

师:是啊,我们平时在做什么事时,也应该向阿海那样认真对待。

4.小组讨论交流:如果班里表演“小红帽”的故事,你愿意演一棵大树吗?为什么?

(在小组内说说,并派一位代表能汇报。)

生1:我愿意演,而且我也要向阿海那样演。

生2:我不愿意演,因为那只是一个布景而已。

生3:我要演一棵大树,也要很认真地去演,让大家看一看我这棵大树的作用。

生4:我也要演这棵大树。

四、实践活动

组织生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同时,可以评一评,比一比,看哪个角色演得最好?为什么?海真诚善良的心灵,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并在悟中读,从而使情感达一定的升华。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鱼游到了纸上》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50808.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上学期的评语怎么写
  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
  3. 百家讲坛弟子规观后感
  4. 公司五一劳动节经典祝福语
  5. 大仲马名言汇编
  6. 外聘讲师授课的协议书
  7. 市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总结范文
  8. 人与人相处的名言集锦
  9. 有关于春天的唯美诗句
  10. 描写菊花的经典诗句
  11. 情人节礼物的说说
  12. 送给亲朋好友的劳动节祝福语
  13. 小学竞化教育主题月强身健体我最棒教案
  14. 做人就像做馒头美文摘抄
  15. 爸爸对出嫁女儿的结婚贺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