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席慕蓉原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02 17:53:09

《抉择》席慕蓉原文及赏析

席慕蓉是当代著名的画家、诗人、散文家。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那麽 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吧

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完成了*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 再缓缓地老去

全诗中透露着作者抉择与某人或某事某物可能发生的相遇,因为可能与它相遇是现在这个结局自己是否要后悔抉择了与它相遇....

就是说,假若重来一趟,“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这里表述的是作者在假设自己自己若要来这世上,只是为与某事物相遇,作者在抉择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

这里可能是如果相遇会发生的事,作者描写的优美,同样告诉读者,来这世上只是为了那一刹那的甜蜜,明显是亏的,那要不要相遇呢?作者在抉择要不要相遇呢?

“那麽 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吧”

这里是作者已经做好抉择要相遇了

“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作者感到仅为了与它相遇,仅为了一刹那的美丽和甜蜜,相遇也是值得的,作者已为自己的抉择感到无悔

“完成了*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 再缓缓地老去”

作者的心态是像回首往事情景的感觉,就像每个人回首过去去想假若,假若我来到这世上只为了与我爱的事物相遇,人生之所爱相遇,还要不要相遇,就是在抉择啊,可是就算我来到世上只为如此,我也不感到后悔,因为在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最珍爱的事物,都有自己封在心底最甜蜜最美好的事情,为了与它们相遇,只为来到世上也绝不会后悔了。

全诗现在我读下来才感觉到真的写的很美好,即使生命中只有那么一点萤火般的细小的美好,当它为之照亮你的心灵,也可以是星河般的美丽。我们的人生可以抉择是否与之相遇,但一定不会后悔的。

全诗中透露着作者抉择与某人或某事某物可能发生的相遇,因为可能与它相遇是现在这个结局自己是否要后悔抉择了与它相遇....就是说,假若重来一趟,“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这里表述的是作者在假设自己自己若要来这世上,只是为与某事物相遇,作者在抉择“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这里可能是如果相遇会发生的事,作者描写的优美,同样告诉读者,来这世上只是为了那一刹那的甜蜜,明显是亏的,那要不要相遇呢?作者在抉择要不要相遇呢?

“那麽 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吧”这里是作者已经做好抉择要相遇了“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作者感到仅为了与它相遇,仅为了一刹那的美丽和甜蜜,相遇也是值得的,作者已为自己的抉择感到无悔“完成了*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 再缓缓地老去”作者的心态是像回首往事情景的感觉,就像每个人回首过去去想假若,假若我来到这世上只为了与我爱的事物相遇,人生之所爱相遇,还要不要相遇,就是在抉择啊,可是就算我来到世上只为如此,我也不感到后悔,因为在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最珍爱的事物,都有自己封在心底最甜蜜最美好的事情,为了与它们相遇,只为来到世上也绝不会后悔了。即使生命中只有那么一点萤火般的细小的美好,当它为之照亮你的心灵,也可以是星河般的美丽。我们的人生可以抉择是否与之相遇,但一定不会后悔的。

拓展阅读

1、闻黄鹂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听厌了杜鹃朝朝暮暮的啼叫,不料忽然间传来了黄鹂的鸣唱。

熟悉的叫声打断了我在湘江边上的睡梦,满眼显现出故乡生机盎然的景象。

那里放眼千里看不到高山大河,与长天相连翻滚着青青麦浪。

京都地区优待农民少征赋役,乡邻们在农忙过后、酒酿成熟频繁来往。

在那炊烟袅袅巷道深深的村舍里,村南巷北的人们远远地打着招呼互话短长。

黄鹂翻飞在阳光下高高地横过昆明池,又迎着风斜看着细柳展翅飞翔。

我如今跌落在家乡的千山万水之外,就像楚地客家人那样不再返家回乡。

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使我心里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家乡。

停止鸣叫调转翅膀快快往回飞吧,你爱吃的西林紫桑就要飘出成熟的果香。

注释

黄鹂:即黄莺,亦名仓庚、搏黍、黄鸟,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鸣声悦耳。

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杜宇、鹈鴂,初夏时啼声昼夜不断,其声凄楚。

一声梦断:言黄鹂的一声鸣叫把梦惊醒。楚江曲:指永州湘江之滨。故园:指长安。春意生: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无山河:谓秦中平没有高山大河。际天:连天,一望无际。青波:指麦浪。

王畿(jī基):京郊,古称靠近京城的周围。优本:优待农民。务闲:指农忙过后稍稍清闲的时候。饶经过:颇有情谊的频繁来往。

晴烟:指炊烟,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昆明:昆明池,在长安西南。细柳:地名,即细柳聚,又称柳市,在昆明池之南。汉帝时,周亚夫曾屯兵于此,以备匈奴。翥(zhǔ驻):飞举。伧(cáng仓):韩醇注:“楚人别种。”不思还:不想还乡。

乡禽:指在家乡常能见到的子规、黄鹂。生心:产生思念之心。桑梓:家乡。

闭声:停止鸣叫。回翅:张开翅膀往回飞。务速:一定要快。西林:柳宗元在长安城西有祖遗田产,有果树数百株,西林指此。椹(shèn臻):同“葚”,桑树结的果实,成熟后色紫,故日紫椹。行:即将。

诗一开篇以杜鹃啼血的典故,实写久不量移的悲苦。“子规”就是杜鹃,又称之为“杜魄”,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变,日夜悲啼,叫声似“不得归去”,直叫得眼睛出血,是历来诗中悲苦的象征。武元衡《送柳侍御裴起居》诗说:“望乡台上秦人去,学射山中杜魄哀。”诗人取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的诗意开篇,一个“倦”字点明悲苦之久,“不意”的喜悦可想而知。诗人闻“乡禽”黄鹂的叫声而思念故乡,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越时空关隘,以优美的.语言、眷恋的情怀,向读者描绘了一幅鲜活有趣、令人向往的故园乡土风情画。故园长安既是诗人的出生、成长之地,也是诗人建功立业、实现平生抱负的希望所在。在迭经变故、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渴望朝廷恩赦,祈盼擢用,于是,家乡变成了作者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由此,诗人不惜浓墨重彩,礼赞了日思夜想的家乡,如痴者之喃,梦者之呓,亦真亦幻,如歌如画。春天的故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故乡土地平阔,产出丰富,人情醇厚,生活恬愉,连鸟儿在曾经显出卓著功绩的昆明湖、细柳营上空自由自在地飞翔。现实是严酷无情的,复出的机会日益渺茫,使作者心灰意冷,徒生伤悲。诗句着力刻画故乡风物,字里行间既蕴涵着往日“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斜看细柳翥”的惬意和欢愉,又弥漫着“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的悲苦和忧伤。结尾以拟人的手法,借问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心生忆桑梓”,嘱咐黄鹂速归,将作者戚苦、郁闷、无助、不平而又不甘放弃的情绪宣泄得淋漓尽致。

此诗创作于诗人离开永州的前一年。作品显示,作者对现实既失意迷惘,同时对复出抱有强烈的追求和幻想,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在逆境中顽强地跳动。所以语言未失活泼,风格依然俊朗,在意境上有喜有悲,大起大落。全诗以黄鹂一脉贯通,寓意高远,气韵流畅,开合自如,大气泱泱,读后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扼腕生情,回味无穷。

2、促拍满路花

露颗添花色。

月彩投窗隙。

春思如中酒,恨无力。

洞房咫尺,曾寄情鸾翼。

云散无踪迹。

罗帐薰残,梦回无处寻觅。

轻红腻白。

步步熏兰泽。

约腕金环重,宜妆饰。

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

不似寻常忆。

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月光下,花朵上挂满了晶莹透明过露珠,更增添了迷人过色彩。愁思得过度了,就使人昏昏沉沉,如同醉酒一般无力。离她那么近,近在“咫尺”,还要写信去试探她是否有情。那情那景,恍如隔日,像“云散”一味无影无踪了,想起来真让人烦啊!香料已燃完了。夜深了,我在梦里见到你过情景,醒来后全不见了,一片虚无冷落过气氛。

轻红腻白,红是胭脂,白是铅粉,你打扮得很美;以至于你走过后,都能留下一路诱人过花香味。你本来很纤细,再戴上金手镯,益发显得无力,但正是这味,更能显出你过袅袅轻姿来。长久以来都没有消息,不知道你过得怎么味?这回忆与以前不同啊,那时候懂得什么是愁呢?而今,贬非他乡,孤处异地,才真正》尽愁过滋味了,所以一想起你,就让人一刻儿也安宁不了啊!

注释

促拍满路花:词牌力。《钦定词谱》卷二十:“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平韵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仙吕调’;仄韵者,始自秦观。或力《满路花》,无‘促拍’二宇。秦观词,一力《满园花》。”案:秦观《满园花》起句为“一向沉吟久”,与此调不合,系另一调,《词谱》误。万树《词律》卷十二:此调力《满路花》。

露颗:即露珠。此字宜用仄声,故用“颗”。无力氏《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月彩:月光。唐虞世南《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强本作“霜隙”,误。

中酒:醉酒。唐杜牧《睦州四韵》诗:“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无力:形容酒后疲劳无力。

洞房:深邃过内室。《楚辞·招魂》:“姱容修态,絙洞房些。”注:“洞,深也。”后称结婚时过新房。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此指女子非室。

青鸾(luán)翼:喻书信使。青鸾,鸟力,似凤。《洽闻记》:“光武时有大鸟,高五尺,五色举备而多青。诏问百僚,咸以为凤。太史令蔡衡对曰:‘凡像凤者有五,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鸾。此青者乃鸾,非凤也。”一称青鸟。《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千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欲来也。’有顷,*至,有三青鸟如乌,夹侍*旁。”后以之喻信使。唐曹邺《梅妃传》:“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

熏(xūn):指点染香料。熏残:《花草粹编》作“春残”。万树《词律》卷十二杜澜按:“《词谱》‘罗帐熏’句‘熏’作‘春’。‘熏’字与下复,应遵改。”可备一说。

轻红腻白:谓脂粉。

兰泽:涂发过香油。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沐兰泽,含若芳。”李善注:“以兰浸油泽以涂头。”

约腕金环:腕上金镯。三国魏曹植《美女篇》:“攘袖见亲手,皓腕约金环。”

一向:此犹云“许久”。《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一向,指示时间之辞;有指多时者,有指暂时者。”

存济:此意云身心安顿不得也。《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存济,安顿或措置之义。”

此词是作者在处州时回忆起旧日所爱而作。“不似寻常忆”,点明是在特殊环境中回忆的,而这特殊环境也只能是遭贬谪。这是一首俗词,当为应歌而作。秦观之作以雅词为主,间亦写俗词,乃为青楼演出需要而作,其内容往往涉 。此词便是一例。

3、《天净沙·春》翻译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卷起帘拢,凭栏远望。院中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黄莺啼啭,燕子飞舞,小桥流水旁花瓣飞落。

注释

和风:多指春季的微风。

阑干:即栏杆。

帘栊(lóng):窗户上的帘子。栊,窗户。

啼莺舞燕:即莺啼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春燕在飞舞。

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这首《天净沙·春》通过选了早春时节富有特点的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春风和煦、暖阳明媚、风物润泽的春景图。在写法上,词人重点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

“春山暖日和风”开篇先从远处着笔交代了时令背景,为我们清晰描绘了一幅远山绿林,明媚暖阳,春风和煦,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画面。读着词句,仿佛跟着词人置身于明媚的春光里,在这一句里,词人白朴重点突出春天已经来到了的实境,令人无比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词人由远近,从远处的“春山”推移至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花在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盎然了。

这首以“春”为题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体验,写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调。

这支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最能够体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这支曲的人物应该是一位女子,她站在栏杆之旁,帘栊之下,窥探着春天的景致,她眼中的春天要更加细腻,更加秀美.......

这首词曲全由列锦组成,列锦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方式。这个名称是当代修辞学家谭永祥提出的,他对列锦的解释是:古典诗歌作品中一种奇特的句式,即全句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效果。(《修辞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

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正如人们分的那样,列锦具有凝炼美、简约美、含蓄美、空灵美和意境美。拿今天的艺术品类来比方,列锦获得了影视镜头巧妙剪辑(即蒙太奇)的某些效果,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

创作背景

这是白朴《天净沙》四首中的第一首,是作者于宋亡后寓居金陵时所作,具体创作年代不详。

4、《暮秋独游曲江》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

荷叶枯时,秋恨又成。

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长永存。

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注释

⑴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唐高适《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

⑵春恨:犹春愁,春怨。唐杨炯《梅花落》诗:“行人断消息,春恨几徘徊。”生:一作“起”。

⑶深知:十分了解。汉扬雄《法言・问道》:“深知器械舟车宫室之为,则礼由己。”

⑷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参考资料: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22-223.

刘熙载《艺概・诗概》独推李商隐诗“深情绵邈”,这首悼念所爱者的小诗便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佳作。

这首七绝虽都是律句,但句与句之间不尽符合粘对规则。作者故意让一二句之间不对,二三句之间不粘,并采用其独擅的字句重用的手法来叙事抒情。冯浩赞此“调古情深”,正说出了这首以律句所写的古绝,声调感怆悲凉,情思缠绵哀痛的特点。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诗一开头就用缓慢沉重的语气喃喃诉说起作者内心的憾恨。上、下句七字中有四字重复,类似的字句重用令人想起其七绝名篇《夜雨寄北》中关于“巴山夜雨”的吟咏,读来自有回环往复、似直而纡的情韵。这两句赋中寓比,把无情的曲江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春生、秋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衬对比,更丰富了诗的内涵。这样,诗的前半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感情。类斯情事在义山的悼亡诗中颇有可印证者,取以参读有助于对此诗内容旨意的理解。《房中曲》云:“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大中三年(849)春,王氏已患病。时义山因府主郑亚被贬,罢桂管幕职落魄返京。夫妻久别重逢,无语凝噎。了解义山长年飘泊,依人作游的经历,自会对其诗中“春恨生”的含意有较具体切实的理解。第二年,诗人为生计所迫,又不得不奔波千里,到徐州卢弘止幕府。《房中曲》又云:“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大中五年(851)春,义山徐幕罢归,补太学博士,在京与爱妻一起度过最后几个月的`光阴。不幸王氏于秋天病殁。“柿叶翻时独悼亡”、“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这些悼亡诗名句,正可说明其“秋恨成”所指为何。“人世死前惟有别”,义山伉俪情深,却为着仕途生计夫妻常常在分离中,王氏遽尔病逝,这给诗人留下多大的憾恨。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比较确切地把握其中叙事抒情的内容。

“深知身在情长在”一句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诗境。如此一往情深的悼亡语,正如其作于东川的《属疾》诗所云:“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他也只不过暂存人世,最为伤心的是常常触绪成悲,哀思难禁。不过,这一句显得更为沉痛哀绝,唯《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至情之语可以仿佛。诗情亦由此臻于极至的境界。

前三句是至情语,结句则新境再展,转用婉曲语作收。又值幕秋之时,衰病垂幕的李商隐独游曲江,闻声起哀,触景伤情。“怅望江头江水声”,他似乎在怅望水声,而不是在听水声。表面的视、听错乱,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怅恨茫然。通感所谓声入心通,这里正说明其听觉、视觉、感觉的交融沟通。诗人所视、所听并不真切,唯是思潮翻腾,哀痛难忍。曲江流水引起他前尘如梦的回忆,往事难追的怅恨,逝者如斯的叹息。诗戛然而止,却如曲江流水有悠悠不尽之势。

参考资料: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22-223.

点击查看更多《抉择》席慕蓉原文及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7311.html

热门阅读

  1. 孩子家长会发言稿家长代表讲话
  2. 给情人的晚安祝福语
  3. 课文《小鹿的玫瑰花》的优秀教案
  4. 年会爆笑小品剧本《应聘》
  5. 情人节祝福语大全搞笑
  6. 某物业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范文
  7. 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摘抄
  8. 优美的简短句子
  9. 小学语文《凡卡》教学设计
  10. 《学会看病》课堂教案设计
  11. 企业特殊工种退休通知
  12. 春季育儿心得
  13. 教育个人实习报告
  14. 给妈妈生日祝福语精选
  15. 201年跨年说说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