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一、导人
孔子作为一名老师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性格温和、循循善诱,是一个翩翩君子的“圣人”形象,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因为这一次孔子发怒了,而对象就是他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季氏将伐颛臾》
二、整体感知
(1)齐读全文,纠正字音、断句
首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齐读全文并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对话是在什么情况或者背景下发生的?
“伐”字怎么解释?解释为明目张胆地攻打,而且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动用“武”力
“将”字说明什么?“将”字说明这个战争还没开始,即将发生,可以通过劝阻得到制止,如果不去劝说,那么这场战争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时代背景:
当时的鲁国,*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而王室日趋衰败,这种情况到孔子生活的时期一直持续了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历史上被称为“三桓犯上”这其中,季氏的势力最大他之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是贪其土地,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的势力构成威胁当时孔子的徒弟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而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两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三、文本探讨
(1)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一段,思考:对于这场仗,孔子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大家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点(治国以礼):
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②且在邦域之中矣
③是社稷之臣也
资料:论语中就曾经提到“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篇》
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颛臾就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附属国,而野心勃勃的季氏却想吞并它,这显然违背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礼乐思想孔子能不生气吗?
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孔子生气的态度,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表示推测语气,宾语前置句解释成“恐怕要责备你吧?”要读得温和,缓慢学生朗读
②何以伐为?“何……为”表示一种反问语气,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宾语前置句
③求!语气强烈
(3)孔子对冉有三次直呼其名,接下来的两次责备的语气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下面孔子的话,孔子的语气有什么变化,从哪里看出来?
明确:语气加重,更加急促、强烈、气愤
①求!周仁有言……是谁之过与?
1、指责(责备)的语气
2、句子有:责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实质上是指责冉有、季路没有做好季氏的家臣
3、不是直接地训斥从哪里看出来
孔子引用了周任的话表明只有施展才能了才能担任职务,否则就辞职在《宪问》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很显然“在其位,就得谋其政”
用盲人遇到危险(危)不去护持,将要跌倒(颠)却不去搀扶,是做相的失职
用老虎犀牛这些猛兽逃出笼子,龟甲和玉器毁坏在木匣中是看管者的责任
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作为家臣没有进行劝阻的失职所以这种责备的语气会委婉、含蓄一点
学生尝试朗读这一段
②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读出强烈的痛斥的责备语气“疾”(痛恨、讨厌)注意断句
学生朗读这一句
(4)孔子三次责备的语气层层递进,取决于谁的态度?
明确:冉有冉有的话体现了他害怕责备、推卸责任的特点比如说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为何不说将伐颛臾?学生本身就理亏,怕被孔子责骂,说得委婉一些)
②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句话体现了冉有推卸责任,不想被孔子责备
③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这句话流露了冉有支持攻打颛臾的真实想法,却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本意,实在很虚伪
根据说话内容,冉有的话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而弟子的语句呢因为是推托之词,所以要稍微缓慢一点,畏畏缩缩
(5)角色朗读下面,我们根据前面对师徒两人的对话的内容,请同学们揣摩第一段到第三段“为之辞”为止的语气,各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尽量把冉有的推脱语气与孔子愈加气愤的层次感表现出来学生展示朗读
四、问题探讨
1、其实啊,孔子面对冉有的执迷不悟如此痛心疾首,是可以理解的,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终于回到鲁国,他将自己的*理想和半生追求托付给得意门生,冉有非但没有遵守,反而孔子反对武力的主张,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在对话中流露出的这种真性情,使他的儒雅形象更生动外,还增添了几分可爱与真实那么孔子治国安邦的主张到底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到明确的语句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这里说明孔子主张对内使人人和平稳定、安居乐业的*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要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以德服人(为政以德)
2、深化思想: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内涵体现:礼让、正名、以身作则
五、拓展延伸(机动)
讨论:联系材料,谈谈孔子为政以德主张的具体表现和现实意义
资料:近些年来,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介绍,对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各机构认识不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 .47“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真性情的孔子,人们喜欢将他神圣化,但更多时候他是一个凡人,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他与冉有的对话中的语气,因声求气,从而深刻地体会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主张,也更生动更全面地认识了一个真性情的孔子形象
六、作业
1、背诵“丘也闻……萧墙之内也”语段
2、写一篇心得,谈谈孔子的思想主张对现实生活的启发
拓展阅读
1、冬季防火防电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教学要求:
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掌握自救方法,提高自护能力。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
教学过程:
冬季来临了,为确保学生冬季安全,结合季节特点,进行以下方面的安全教育:
一、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1、当前,在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他们中有人被敲诈,有人被欺负,甚至有人被杀害,此类案件比比皆是,甚至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我们中学生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非常重要。
2、“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水火无情,人所共知。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说,近5年来,全世界平均每年有2070多万人在大火中丧生,受伤的就更难以计数了。在面对大火肆虐的危急时刻,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二、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
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三、发生火灾怎么办
冬季气候较干燥,严禁玩火,严防火灾事故发生。易燃物一点即着,防火尤为重要,强调以下几点:
(1)任何同学不准携带火柴火机等火种进校,实验室里的火种也不得带出室外。
(2)不得带等进校园,在校外,走亲访友时也要小心,远离这些危险物品。
(3)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4)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5)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八是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提醒家长注意学生的校外安全,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四、做好自我防护
把衣服穿暖和,被子盖暖和,寝室常开窗通风,毛巾衣被在晴天要晾晒,不与别人共用餐具,跑步后用毛巾隔背。发现有头昏、厌食,四肢无力、咳嗽发热等*,要及时就医。个人要勤洗澡,勤换衣,不与他人共用盆桶等洗漱用品,特别要勤洗手,勤通风,勤换衣。
五、教师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可能会发生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故,如何紧急处理,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在以后的班会中,我将陆续了解,让我们在拍手歌中结束今天的这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吧。总之,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护方法,提高自护能力,才能在各种意外情况发生时从容应对。
2、冬季防火安全知识教案
导语:冬季干燥,很多时候很容易就会引起火灾。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我们要上专业的课堂来教育他们如何防火,保护好自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掌握一些遇到火灾的处理方法。
3.加强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及消防知识的宣传,增强其消防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中自护自救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防火的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述“火灾案例”以引起学生注意。
案例一:1995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小峪煤矿第二小学四年级共195名学生,在10名老师带领下,到七、八里外的山上秋游,发生因学生野炊引发大火,当场烧死学生29名,重伤1名,轻伤3名的恶性事故。
二、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4.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送往垃圾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三、讨论火灾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原因:引导学生找出火灾的原因,如:放鞭炮,随便扔烟头,忘了拔电源
插头,玩火,忘记熄灭蜡烛,忘记关煤气开关等。
危害:引导学生说出烧毁房屋、物品,伤人,污染环境空气等。 四、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7.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四、平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自觉爱护校园内的各种消防设施、设备。 2.请同学们在今后能养成随手关电源的好习惯。
3、在教室、宿舍里,不准私拉电线,不得擅自使用电器设备。如果发现电线、插座、电器有损坏或电灯不亮,不准私自去弄,要立即报告老师。
4、要学习火灾消防知识,学会简单的自护自救。 师总结:
五、怎样报警:
(1)学打119报警电话。说清火灾发生的地点。 (2)请几名学生模仿报警。强调不能随便拨打119电话。
同学们,生命像是一根丝线,一端系着昨天,一端系着明天。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因为生命,我们才会拥有今天,因为今天,我们的生命才得以延续。
3、冬季防火防电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育的主要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燃气安全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是八年级的学生了。有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独立完成了,家长和老师也把你们看成了小大人。下面老师有些问题要问问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为成为一名小大人做好准备。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用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不当的使用会导致什么后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四、防范措施
1、家里的插座、插头不能乱动。
2、全家外出时要切断家里的总电源。
3、不私自拆卸、维修电器。
4、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有湿水。
5、一旦出现电器故障,立即截断电源。
五、注意防火
过渡:生活中,有哪些环境中,用到火?
1、出现过的一些火灾是怎样引起的?(不小心留下了火种)
2、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遇到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3、小结:万一发生意外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应做到:要说出哪里着火了,火势怎样,是如何着火的.,还要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如果你置身于火场,必须沉着、冷静。*不能慌张。要一个一个地沿着安全通道按次序逃离现场,不然就会踩死很多人!”同学们,如果学校真的发生了火灾,千万不能慌,要齐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保住生命财产,大家都知道--生命比金子更保贵。”
六、小心使用燃气
故事导入:20xx年x月x日晚,xx像平常一样在家里写作业,xx的'妈妈搀扶着脚部受伤的爸爸走进浴室,xx写完作业后出来找妈妈连喊几声都没有听见应答,她来到浴室门口,听见里面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同时闻到一股煤气味,她赶快用力推开门,只见父母已双双昏倒在浴室的地上。面对此景,xx并没有慌乱,她想起课堂上所学的紧急自救知识,按照了老师教授的方法,迅速关上煤气阀门,打开门窗,由于现场残存煤气,她担心打电话可能引起爆炸,于是她拿起爸爸的手机,跑到外面打110、120报警后,还拨通了几个亲戚的电话求救。由于抢救及时,xx的父母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这个故事警示我们,生活中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安全自救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远离危险,快乐的生活。但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忽视了这些问题,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
讨论: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使用燃气呢?
1、晚上睡觉前和外出时关闭煤气总开关。
2、白天家里有人时,保持厨房窗户打开,使空气流通,预防煤气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厨房窗户,关门厨房的房门,预防煤气中毒。
4、发生燃气中毒后应该迅速关上煤气阀门,打开门窗,(在泄漏的房间内不能开灯、打电话)走到外面迅速拨打110、120等及时求救。
总结
时代代召唤跨世纪人才,而跨世纪人才首先要学会生存。同学们,别忘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让所有的孩子们天天快乐,**平安,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4、一年级课文《四季》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在教学中以情激情努力引导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学生课堂气氛高涨,热情洋溢,教学效果明显,但在学生的倾听习惯方面还得努力多下功夫培养。
以下是发生在我上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四季》上的三个教学片段:
当时我正准备组织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学习生字春、夏、秋、冬。我说道:请大家在小组中学习这些生字,读准它们的音,再讨论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未等老师说完,孩子们己迫不及待地行动了起来,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讨论,我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了孩子们的声浪中。我怕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又提高嗓门,把后半句话重复了一遍。我在参与有些小组的讨论中,发现还是有不少孩子没有听到老师后半个要求。
分析:学生们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便展开了讨论。表面看是热热闹闹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有不少小组只是停留在了对字音的反复学习上,并没有对每个字作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片断二
熟读了儿歌之后,我问大家:每一个季节都唱到了什么景物?孩子们纷纷举手,其中A回答了这个问题:小草,荷叶,嗯A稍微停了一会儿,正思索着。这时有那么几个孩子,边举手,嘴中边喊着:谷穗!雪人!谷穗!雪人!A尴尬地望着我,嘴里咕哝着:噢,谷穗,雪人。坐下了。
分析:A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作了短暂的停顿,稍加思考。其余孩子便没有耐心听下去,着急的代替他回答。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A思考、回答的权利。
〖教学片断三
在拓展说话训练时,我要孩子们挑一个喜欢的季节说说它的特征。B说道:春天,小草发芽了。几个同学发言之后,我见C举手特别积极,便请他发言,他说:春天,小草发芽了。此语一出,有的孩子便说:刚刚说过了!C不服气,有些委屈地说:我又没有听到。
分析:C在别人发言时,没有认真听,结果,重复回答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听的习惯的训练、培养。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特别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已有知识局限,正是应该大量听记、大量输入、大量积累的黄金时间。而我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孩子们才会在课堂上有这种表现。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平时的小练习中,就发现有的孩子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释题,往往审错题意;有时,孩子们的作业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
看来,注重对孩子听的训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一般课堂上的听有以下几种常见模式,即:老师听学生(从上至下)、学生听老师(由下往上)、学生听学生(平级)。针对此,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以身作则: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对孩子的发言,给与适当的评价。
2、细化要求:以往,一直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孩子们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老师或发言的人的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
3、进行评价:结合每周的评价表,对孩子这一阶段听的表现,做一个总结。评价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内容为老师提出的听的要求。通过评价,发扬优点,更重的是指出了孩子们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4、表扬鼓励:在对孩子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孩子最能够接受的方式:表扬鼓励。哪些孩子做得特别好的,应及时鼓励,必要时,要把文章做足。当然,老师更应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5、冬季防火防电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冬天安全使用火炉取暖和安全用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冬天来临,气温也随之慢慢下降,有的人可能用火炉取暖,有的人可能用电炉取暖,我们应注意哪些事情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
学生讨论、交流。
二、冬天用火炉取暖应注意的事项:
1.取暖火炉5米范围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向火炉投放费油及有毒化学物品。
2.取暖火炉必须有人经常看管好,晚上睡觉前必须对火炉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3.用火炉取暖时,必须保持室内空气畅通,防止煤气中毒。
进入冬季,随着气温下降,气压较低,室内空气流动性差,是引发触电等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应注意:
1.认真检查电线,确保不用裸露的电线。不私拉乱接电线。
2.检查电炉是否有漏电现象。坏了的要找专业人士修理好之后才能使用。
3.电炉的功率较大,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关掉电源让电炉散热,同时以防电线被烧焦。
4.不要用手接触发热部位,以防烧烫伤。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想提醒大家应注意哪些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