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句
1)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出处: 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2) 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 ——出处: 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3)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出处: 王建《寒食》
4)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 ——出处: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5)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出处: 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6)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 ——出处: 崔元翰《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
7) 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 ——出处: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8)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 ——出处: 崔元翰《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
9) 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 ——出处: 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0) 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 ——出处: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1) 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 ——出处: 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2) 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出处: 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13)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出处: 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14)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出处: 郑刚中《寒食》
15)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出处: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6) 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 ——出处: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7) 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 ——出处: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8) 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 ——出处: 吴文英《花心动•柳》
19) 酹入梅根,万点啼痕暗树。 ——出处: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0) 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出处: 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1)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出处: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2)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出处: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3)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出处: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4) 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出处: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5) 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 ——出处: 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26) 寒食清明都过却。 ——出处: 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27) 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出处: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8) 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出处: 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29)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出处: 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30)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出处: 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31)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出处: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2)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出处: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33)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出处: 赵鼎《寒食》
34) 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出处: 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
35) 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出处: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6) 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出处: 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37) 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 ——出处: 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8)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出处: 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拓展阅读
1、写作素材 中秋古诗句
1、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陆龟蒙《中秋待月》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8、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9、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0、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1、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
14、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15、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7、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徐凝《八月望夕雨》
18、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19、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0、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1、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2、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3、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4、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5、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7、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8、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9、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0、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2、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34、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35、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6、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7、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8、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3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40、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曹松《中秋对月》
4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2、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3、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4、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5、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6、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4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48、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4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5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5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52、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53、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54、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55、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6、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7、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佚名《月夜思乡》
58、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9、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写端午节经典的古诗句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少年游》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小重山·端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端午三首》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端午三首》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端午日》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小重山·端午》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屈原祠》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五丝》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同州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浣溪沙·端午》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古代文人关于中秋的诗词歌赋
中华五千年文明,诞生了无数的文人**客,给我们留下大量作品,诗词歌赋浩如烟海。而今我们翻阅这些优美篇章,仍会惊叹不已。单单一个中秋节,不知道吸引了多少诗人,让他们为之畅想,为之忧愁,为之癫狂……从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至今尚能一窥古代中秋佳节的风俗,还有他们当时的心境。
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另一*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节之夜,思念一个名叫“子由”的人而写的。那天他喝醉了,不能自已,感怀身世,狂放问天,想及亲友,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地域风情、生活饮食等方面的描述。苏东坡在《八月十五日观潮》一诗中,记录了宋代在中秋到来的时候,杭州人携家带口前往钱塘江口观潮的风俗和盛况。古时湖北、湖南洞庭湖一带,中秋节期间,渔民还有月夜对歌的习惯。诗人查慎行在《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一诗中,描写了中秋渔民对歌的景况:“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清代诗人钱沣,还详尽记录了湖南长沙民间过中秋的热闹情景:“五十二年秋八月,十五夕月升湘江。长沙万户设庶品,礼夜明神伸厚虹。瓜鲜藕洁枣栗实,就中饼味尤无双。造作古籍未传法,后来递上谁能降。三材取具油糖面,磊落芳洁堆瓦缸。水溲成模入火炙,铁炉扬炭时铮从。和酥馅果更奇绝,列肆错杂鱼豆桩。是夕人家无老少,邀神福惠同纷咙。已号中庭净扫地,旋呼动舍高拓墙……”民间过节之热闹场面,跃然纸上。
有趣的是,还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宋代著名书法大家米芾,也写过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中秋登楼望月》:“目穷准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也曾写过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他在《天竺中秋》中这样写道:“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4、关于父爱的古诗 有关父爱的古诗名句阅读欣赏
父爱是水—高尔基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父亲的爱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跋涉着的希望——父爱如尘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父爱的名言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