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40:16

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向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的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课文语言材料,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情感与态度目标:

不要自我夸耀,不能无视实际,盲目自大,要知错能改,谦虚谨慎。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四、教学难点:理解风伯伯语重心长的话。

五、教具准备:小卡片 天字格

六、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设计: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教学松,领读。

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领读。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渎情况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多 你呢 回答 风伯伯 听 孩子 比 低头 一棵 喂 摸

托起来 惭愧

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读。

自主学习,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指名朗读课文。

三、作业

1、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写字,学会观察,能正确书写。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松树 比多少 回答 孩子 听 低头

2、说说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指名口头填空;

( )有一棵( )松树,( )有一棵( )松树。

2、板书:惭愧指名拼读后,问:惭愧是什么意思?

3、问:小松树为什么感到惭愧?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4、起初,小松树怎么样?/(板书:长得多高 看得多远)

谁能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读出它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语气来。

(各自练习朗读,同桌对读,互相学习、指正。)

指名朗读、评议。教师示范,学生再读。

5、后来,小松树的想法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指名读风伯伯的话。(板书:比你高 大山托)

讨论:风伯伯的话是什么意思?

6、讨论:小松树会怎么想呢?

(谢谢风伯伯,不然,还真的以为自己最高呢。)

(刚才太不礼貌了,要向大松树说声对不起。)

7、教师小结:小松树知道自己错了,他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变得谦虚起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多 你呢 回答 风伯伯 听 孩 比 低

2、自主学习,提出书写的注意点。

四、作业

1、按笔顺描红。

2、朗读课文。

拓展阅读

1、幼儿园班《狼羊》

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记叙了狼为了吃羊而故意找碴儿,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最终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对话与写狼三次找碴儿羊两次据理申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寓言的寓意。

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读好狼羊的对话。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 ,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应该勇敢、机智地作*。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

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喜羊羊灰太郎》)

1、朋友们,刚刚我们欣赏的是什么歌呀?(《喜羊羊灰太郎》)。

2、 你们喜欢这部动画片吗?那谁来说说,片中的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狼呢?

谁来说说“狼”字怎么写?(学写生字“狼”)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再一次走进《狼羊》这个故事,细细地品读课文,看看本文中狼羊又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齐读课题。

二、梳理文章脉络,整体了解课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家,这篇课文讲了狼羊之间

的一件什么事呢?

2、谁来读读这个词?(出示:找碴儿)(注意读好儿化音)

“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3、那么狼为了想吃羊,一共找了几次碴儿?(三次)

那又是哪三次碴儿呢,请朋友打开书,快速读课文,并用横线划出来,并且认真地读一读。(学生读、划)

4、交流。(逐个出示三次碴儿)

你们划得一样吗?你们真棒,找得又快又准。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二、三节(第一次找碴儿)

1、投影出示:第一次找碴儿的句子。(指名读一读)。

2、师诱导,让学生为羊辩一辩:哎,对呀,羊怎么可以把狼喝的水弄脏呢?这明明是羊做得不对呀!怎么说是狼在故意找碴儿呢?

3、出示第三节,谁来读一读羊的话?

(1 )请朋友们看,这是一条溪。谁能来把狼羊的位置指给家看?

师生交流后结:

一般来说,河流的高处叫做上游,低处叫做下游,水是从上游流向下游的,也就是从狼那儿流到羊这儿的,是不会从下游流向上游的,也就是说水是不会倒流的。羊是不可能弄脏狼喝的水的。

(2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羊说的这句话呢?

出示“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指名读,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据生答出示“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羊为什么不这样说(手指下句),

而这样说呢?(手指上句)

你自己轻轻地读一读这两句话,感觉到什么没有?

对呀,我们再来把羊的委屈读出来。(指名读)

(3 )羊说的这句话,谁能用上“因为 ,所以 。”来说说看。

(4 )结:这样看来,羊确实不可能把狼喝的水弄脏,而狼却偏偏这么说,这就是在——故意找碴儿

(5 )分角色朗读。

谁来读狼的话?羊呢?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带上动作、表情把狼羊说话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狼第一次故意找的碴儿,有没有成功?但是狼有没有放弃,那狼第二次又是怎样找碴儿的呢?羊又是怎么反驳的?

(二)学习四、五节(第二次找碴儿)

1、同桌之间分角色读 4 、 5 自然段。

(1 )哪桌同学愿意为我们朗读这两段?

(2 )你们说 xxx 朋友演的狼怎么样,为什么?

书上有一个写狼心情的词,是——(气冲冲)是什么意思?(很生气,发火了)全班一起气冲冲地读——(齐读狼的第二次对话)“背地里”是什么意思?(背后、狼不在面前时讲它的坏话)。我们朋友可不能在背地里*。(德育育)

(3 )我相信你们不仅能把狼气冲冲的样儿读在嘴上,还能把狼气冲冲的样儿读在脸上。来,带着你们的表情,再读!

(4 )真是深情并茂呀!那么,羊会在背后说狼的坏话吗?为什么?

这一次,羊还是温地跟狼说理的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从“喊”字你们体会到羊怎样的心情?

我们试着读读!

可怜的羊害怕地喊道:(生齐读)

可怜的羊吃惊地喊道:(生齐读)

可怜的羊着急地喊道:(生齐读)

2、结:你看,羊去年还没有出生,所以是不可能在背地里骂狼的,可狼却硬要这么说,显然,这又是狼在——故意找碴儿

(三)学习第六节(第三次找碴儿)

1、狼故意找的两次碴儿都被羊反驳了,你猜猜狼接下来会怎么做?

2、为什么狼不想再争辩了?

3、(出示第六段)

于是狼声喊道—— 生读(狼第三次找碴儿的句子。)

引导:狼说去年骂他的不是羊就是羊的爸爸,真是蛮不讲理,狼为了吃羊而在——故意找碴儿。(指名读,男生读、齐声读)

评:狼现出本来面目了,开始动手了说着,就往羊身上—— 生:扑去……

四、总结并揭示寓意。

1、师:课文读到这儿,你们看,狼故意找了这三次碴儿,一次比一次凶,一次比一次不讲道理,目的就是为了想吃掉羊,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狼?

2、师导并揭示寓意:那么对待向像狼这样的坏家伙,应该怎么做呢?

(跟它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我们只有像有的朋友所讲的羊一样,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它们……)

3、读一读:伊索的名言(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4、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有声有色地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课文写到“狼向羊扑去”就没有了,结果到底怎样呢?请朋友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将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

2、幼儿园班《狼羊》

设计意图:

为了让孩子能在游戏中学习按一定规律排序,所以我在数学区准备了红片片绿片片,请幼儿给它们排队。在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而班幼儿初次接触数学,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本次活动中创设一个喜羊羊家被破坏,美羊羊被灰太狼抓走的情境,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排序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尝试在简单、轻的活动中,自主地探索、学习掌握物品按形状或者颜色有规律的排序,促进幼儿观察、比较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按物品形状、颜色等有规律地排序,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2、引导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初步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喜洋洋与灰太狼》歌曲磁带一盘、白板课件。

2、每人一个泥工板,上面贴上两条横线并且用竖线隔成一个一个格子。

3、每组一份操作材料:3个组提供了锅子、盘子、碗等图片若干。3组提供了的绿色书图片、的蓝书图片,的黄书图片若干。

4、铺桥的色块纸每人1个。

5、英雄奖章若干。

6、熟悉故事《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情节。

活动过程:

1、师创设游戏情节,引起幼儿兴趣。

(1)播放《喜洋洋与灰太狼》歌曲。

师:"羊爷爷接到报,灰太狼来到了羊村搞破坏,把喜羊羊家弄的乱七八糟的,请羊们帮助喜羊羊整理家里的物品。"

2、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寻找规律进行排序。

(1)观看电脑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的物品摆放规律,学习按物品的形状排序。

提问:"在被'灰太狼'破坏之前,喜羊羊的家的厨房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发现按物品的形状排列顺序(按圆盘子—方盘子—圆盘子—方盘子……)。

(2)观察喜羊羊家书柜原来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物品摆放规律,学习按物品的颜色排序。(方法同上)提问:"说一说以前喜羊羊家书柜上的书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红书—黄书—红书—黄书……)。

结:原来喜羊羊家的物品都是有规律排序的,有的是按形状一隔一排的,有的按颜色一隔一排的。

3、师给每组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排序。

(1)现在请羊们帮助喜羊羊整理屋子,每一组有一些不同的物品,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物品?(认识物品)请你开动脑筋有规律的在泥工板上排队。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师展示幼儿的作品,发现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学习一隔一间隔排序,如有问题也可让其他幼儿帮助他。

师:你是怎么帮助喜羊羊整理物品的?你是按照什么规律的?

结:刚才有的羊是按形状间隔排队的,有的是按颜色间隔排队的,有的是按间隔排队的,还有的按不同的物品进行间隔排队的。但是老师发现有的羊还没有整理好,现在请你再次按照规律把这些物品摆放好。

(2)幼儿进行第二次操作,掌握一隔一间隔排序的方法。

幼儿操作,师指导。

师:这次你整理好了吗?你是怎么整理这些物品的?

结:喜羊羊说谢谢你们帮助他把屋子整理干净了。

4、引导幼儿运用三种间隔的排序方法救出美羊羊。

引导语:"羊们不好了,刚才羊爷爷告诉我"美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我们赶紧去救它。"啊呀!灰太狼把过河的桥给弄坏了,我们赶紧修好它。"。(师提供由红、黄、蓝三种颜色卡纸搭建的桥)提问:①"桥中缺少了什么颜色?"②"木桥是按着什么规律排列的?"并请每个羊选出一块彩色卡纸,找出桥中缺少的颜色按(红—黄—蓝—红—黄—蓝……)规律排列修复好,指导幼儿边说出颜色边过桥,最后家一起抓住灰太狼,救出美羊羊。

5、结:羊爷爷颁发勋章。

师:"羊们,你们真棒!你们帮助喜羊羊把家里的厨房、书柜都恢复了原样,还把木桥给修好了救出了美羊羊,现在请羊爷爷给你们颁发英雄勋章。"

3、幼儿园班《狼羊》

学目标

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言故事表达的感情;

2、反复揣摩寓言故事中人物的鲜明个性及身份特点,在揣摩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咨询活动的同时,读好人物的语言,做到既绘声绘色,寓意分明。

学方法

1、观摩视频,感悟体会

2、以练为主,边练边议;

3、角色朗诵,交互体验;

4、师生互动,学相长。

学重难点

揣摩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咨询活动的同时,读好人物的语言,做到既绘声绘色,寓意分明。

课时一课时。

具准备多媒体

学过程

一、回忆故事,导入新课:

前两天我们刚刚学完《陶罐铁罐》这课文,你们喜欢它吗?这是一十分有趣的寓言故事,你们知道寓言的特点吗?

出示:寓言,是一种常常被选做诵材的文体。它短精悍,通俗易懂,是由故事训两部分构成,而故事中又常常出现拟人化的动物,所以总是特别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今天,我们的朗读材料《伊索寓言》,是家都很熟悉的《狼羊》,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怎样能把它读好呢?(多媒体出示全文)

二、学生练读,指导点拨:

1、学生练读,**发现问题

2、指导点拨:

寓言不是很容易朗诵的一种文体。朗诵者既要有讲故事的投入,又要有说道理的冷静。可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没有讲故事的语气语调,对狼羊这两个形象语言、心理咨询的把握不准确,而且以作者的身份讲道理时,没有做到应有的冷静、严肃,没有让人回味的特点。

三、视频引路,感悟体会

认真倾听视频朗读,体会朗读者是如何揣摩角色的心理咨询,从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三、指导“叙述性语言”的指导

多媒体出示:狼羊碰巧同时到一条溪边喝水。那条溪是从山上流下来的。狼非常想吃羊。可是它想,既然当着面,总得找个借口才好。

1、听录音示范读

2、指导朗读此段的整体**语气:因为这时候说话的是作者,是在给我们叙述这个故事,所以语气尽量做到自然、平静,“碰巧”“非常”稍稍重读一些。

3、学生练读

4、指名朗读

四、指导“角色对话部分”的指导

1、先来体会这两个角色的特点

狼是无理、蛮横、凶恶的;羊是礼貌、弱、可怜的

2、指导:狼∕就故意找碴儿,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到我的溪边来?↗把水弄脏,害得我不能喝,你安的什么心?”(狼认为溪是他的)指名读

3、指导:羊∕吃了一惊,温地说:"我不明白∕我↗怎么会把水弄脏。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的……"(抓住“温”一词,体会温的。语气)指名读

4、指导:"就算这样吧!"(读出狼的不情愿承认又有些恶狠狠)狼说,"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此句语气上扬)

"啊?↗亲爱的狼先生!"可怜的羊喊道,"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出世呢!" (此句语气上扬、音重且急促)(抓住“喊道”一词,体会可怜的羊要为自己争辩)

狼觉得∕用不着再争辩了。就呲着牙∕咆哮着逼近羊说:"你这个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声音而急促)说着,就扑到羊身上,抓住它,把它吃掉了。

5、自由练读

6、角色朗诵,交互体验;

五、指导“阐明道理”部分的朗读

人们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我们可以运用重音"存心""容易"的强调来突出作者的意图。当人们存心做坏事时,还怕找不到借口吗?正像的古语所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六、师生互动,学相长。

交换角色朗读,学生。

羊碰巧同时到一条溪边喝水。那条溪是从山上流下来的。狼非常想吃羊。可是它想,既然当着面,总得找个借口才好。狼就故意找碴儿,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到我的溪边来?把水弄脏,害得我不能喝,你安的什么心?”

羊吃了一惊,温地说:"我不明白我怎么会把水弄脏。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的……""就算这样吧!"狼说,"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啊?亲爱的狼先生!"可怜的羊喊道,"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出世呢!"狼觉得用不着再争辩了。就呲着牙咆哮着逼近羊说:"你这个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扑到羊身上,抓住它,把它吃掉了。

人们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点击查看更多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2805.html

热门阅读

  1. 读《弟子规》有感550字范文
  2. 2016年祝福句子
  3. 《我的家在月亮上》语文教案
  4. 新年贺词24条
  5. 名著《绿野仙踪》读后感50字
  6. 中国童话故事《剪刀大侠》
  7. 满月酒红包贺词集锦
  8. 《予君倾城恋》经典语录
  9. 《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原文赏析
  10. 浅谈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论文
  11. 《满江红·暮春》翻译及赏析
  12. 重阳节祝福短信大全
  13. 加工合同范本
  14.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设计
  15. 我总是忍不住说喜欢你散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