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0 13:48:21

《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目标 :

1、 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 :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 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 称象这件事的时间: 古时候。

B: 大象的来历: 人家送给曹操的。

C: 人物: 曹操 ,曹冲,*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 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们想出哪 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

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最好?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过渡:曹操听了*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

七、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2、做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

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学看插图。

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

八、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九、总结全文

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十、板书:

↙ ↘

*们 曹冲

造大秤 象上船 画线 象上岸

宰大象 装石头 齐线 称石头

↓ ↓

直摇头 ← 曹操 → 点头微笑

十一、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Guan yuan yi lun chuan xian

( ) ( ) ( )

cheng gan zai ge yi du qiang

( ) ( ) (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

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

(1) de ( ) (2) de ( ) (3) dei ( )

2、曹操听了直摇头。

(1) 不弯由 ( ) (2) 把弯由的伸开( )

(3) 爽快( ) (4) 一个劲儿地( )

3、曹操听了儿子曹冲才七岁。

(1) 能力.( ) (2) 一个劲儿地.( )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两( )树 一( )线

(四)、组词语。

官( ) 沿( ) 柱( )

宫( ) 船( ) 住( )

拓展阅读

1、英语-Unit 4 How old is he?

学重点:句型Who’s that in Picture 6? 词汇thirteen、sister

学难点:发音 I think she’s about thirteen.

理解 I think she’s about thirteen.

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和学生一起说唱19所学的小韵文

2.学生两人一组表演19的对话,并找一至两组学生到前面表演

、介绍新语言项目及学方法

1.师生交流: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What’s your number? My number is…

Who’s that? That’s …

Who’s he? He’s …

Who’s the girl? She’s …

2.师出示主题图,师生讨论:[将主题图贴在黑板上]

师:(指图中中国女孩)Who’s that?生:That’s Yang Li.

师:(指另一女孩)Who’s this girl?生:She’s Kate.

师:How many pictures?生:Six.

师:Yes. There are six pictures. This is Picture 1. And this is Picture…(指着六幅照片,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说six)

学生反复练习This is Picture 6.

3.全班一起听文录音,熟悉文内容,掌握标准发音:全班共同重复句子一遍

学生重复个别句子:Who’s that in Picture 6? [板书]

Sorry. I don’t know.

I think she’s about thirteen.

She’s my sister.

师示范I think she’s about thirteen. (示范的同做动作解释本句的意义:食指指向头部,然后再指指图中的六幅图,用手势表示13。)

师解释sister:(为学生出示一张自己姐妹的照片或某位学生姐妹的照片)This is my sister. Her name is…

提问:What’s your sister’s name?学生回答:Her name is…

带读sister,小组读、个别人读

4.学生打开书,自读文两分钟:找出理解或朗读中的问题、难点

全体读文一遍;听整体文录音一遍[播放录音];听录音、小声跟读

5.两人小组读

两人小组改编文,如:Who’s that in Picture 2?

I think he’s about 11.

His name is…

He’s about …

6.听录音、重复句子

只听一幅图的句子,请学生重复。

幅图开始,先让学生根据图说句子,再听录音对正答

7.拼读单词[出示词卡]

全班齐读单词;师和学生拼读单词

小游戏:师将词卡背对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张,师说thirteen,学生猜是哪一张,用left或right表示。还可调换练习,师说left或right,学生说出是哪个单词。

摹写单词航淌Π迨榈耐?保???檬种冈诳巫郎弦残吹ゴ剩?⑵炊恋ゴ省?/SPAN>

三、兴趣活动

准备:6—8张人物图片,并在图片上标好人物各自的名字。

在图片的背面写上编号1—6等。

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并给这两个大组分别命名。两组学生可以按照座位的顺序参加这个游戏。

操作:1. 其中一个组(如:Star组)的一位学生问另一组(如:Moon组)的学生:Who’s that in Picture…? Moon小组的成员回答:He/She’s… 如果本组的成员举手的速度更快,也可叫本组的学生回答。

2. 将人物图片扣放在桌子上,学生只能看到图片的编号,猜出某张图片是什么人物。Moon组的学生这次先发问,回答形式同上一步相同。

3. 师做评判,如果哪一方回答正确,就给加上一个胜利的标志,并鼓励说Very good或Well done.。

四、练一练

堂练习内容:根据录音内容,将人物的姓名与其人物图片连接起来。

五、作业:朗读文与词汇

抄写本堂练习中的'单词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

的主要语言项目为Whos that in Picture 6? 文对话是围绕“询问图片中的某人是谁及其回答的日常交际用语”展开的。学开始部分,在向全体学生打招呼后,先让学生观看文的图片,问学生Who’s that? 再通过询问有几幅图,引出句子This is Picture 6. 在学中,师应不断地进行提示和引导,尽量让学生使用英语回答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然后,让学生自读文找难点、两人小组读文、听音重复句子、拼读单词等小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最后进行一个全班的兴趣活动,让学生体验乐学趣学的乐趣。此学设计帮助学习克服英语难学的心理,学深入浅出,由学生被动学习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功地学会两个重要的交际句型。

2、复习24一元次方程的复习2

学目标:

1、会列出一元次方程解应用问题,

2、掌握一元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会用它解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结合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学重点:

一元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它的简单应用. 学难点:

根与系数关系的灵活应用. 学过程:

本节是一堂复习,复习的内容是一元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应用.

一元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指一元次方程两根和与两根积和系数的关系,它在下面几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已知方程的一根,求方程的另一根及k的值. 2、不解方程,求某些代数式的值.

3、已知两个数,求作以这两个数为根的一元次方程. 4、已知两数的和与两数的积,求这两个数. 5、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

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大大缩简了复杂的运算量,它的应用,启发学生领会数学知识,并能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列一元次方程解应用题,是一元次方程解法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地存在着有关数字问题,体积面积问题,增长率、行程、浓度等问题,需要通过列一元次方程来解决.一元次方程的应用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由此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知识点:

复习提问,小结12.4-12.6所学的知识点

堂练习: 选择题

是 [ ]

22

A.x-3x-10=0 B.x-10x+3=0

22

c.x+3x-10=0 D.x-10x-3=0

2

(2)方程x-mx+m-2=0有一个根为0,则m的值为 [ ]

A.m=0 B.m=1

c.m=2 D.m=3

那么k的值

为 [ ]

解:(1)A,(2)c,(3)B. 练习2

根及k值.

(2)设x1,x2是方程4x-8x+1=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 由学生板书、笔答、评价,体会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 练习3

2

1.已知:方程x+3x-2=0,不解出这个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作一个一元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的各根的2倍.

分析:如果原方程的两个根为x1,x2,则新方程的两个根为2x1,2x2.

2

则所求方程为y-(2x1+2x2)y+2x1·2x2=0只要求出x1+x2,x1x2便可解出. 解:设原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新方程的两个根为2x1,2x2. 又 ∵ x1+x2=-3,x1·x2=-2. ∴ 2x1+2x2=-6,2x1·2x2=-8 ∴ 所以所求作的方程. 2

y-(2x1+2x2)y+2x1·2x2=0.

2

即 y+6y-8=0.

师板书,启发引导学生回答,规范书写步骤. 练习4

已知斜边为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b的长是方程 2

x-(2m-1)x+4(m-1)=0的两个根,求m的值. 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a+b=2m-1,ab=4(m-1).

2222

由题意,得a+b=5,即(a+b)-2ab=25,

2

∴ (2m-1)-2×4(m-1)=25. 2

m-3m-4=0.

解得m1=4,m2=-1.

当m2=-1,ab<0不合题意舍去. ∴ m=4.

引导学生回答,师板书,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此题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建立了一个关于m的一元次方程,由此求得m的值.

(2)求得的m值,不但要保证方程有实数根,同要保证题目有意义,即要保证a、b为正数.

练习3,练习4是在新授中没有接触到的类型题,所以在此复习中,师可做例题讲解,它是根与系数关系与其它知识的综合运用.

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2222

(1)4x-8x-1;(2)2abx+(a+2b)x+ab.

2

学生练习,板书,评价.

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因式分解的范围就扩大到实数范围,用求根法因式分解,是分解次三项式最基本方法.

三、堂小结:

(1)本节复习的基本的知识点

2.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作业:

2

3、(1)不解方程2x+3x-1=0,求作一个一元次方程,使它的根是已知方程各根的平方的倒数.

24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2)x+m+4=0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21,求m值并解此方程.

(2、3学有余力的同学做.)

谢谢全文结束

谢谢全文结束

3、《空城计》优秀学设计

1、阅读文,懂得诸葛亮为什么摆空城计,及成功的原因,体会诸葛亮在危急刻善于分析、知己知彼、机智过人。

2、欣赏京剧《空城计》片段,感受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智斗勇的精*场面。

3、交流诸葛亮的其他妙计,介绍相关信息。

一、引入: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晓了《空城计》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三十六计中,空城计并非上策,那么平生谨慎的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呢?

[板书]

为何摆?

、学习为什么摆空城计的原因。

1、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阅读文分析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

2、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一

阅读文,分析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

小组同学一起找一找写诸葛亮摆空城计原因的句子,用简洁的词概括这些原因(写在卡片上),再读一读相关句子。

3、个别读题,学生自习。

4、交流反馈。[板书]

兵力少

无大将

力量悬殊

间紧

魏兵杀来

难以撤退

5、指导朗读。

6、小结:这样看来,诸葛亮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摆的空城计。

7、[板书]

不得已

三、引读,过渡。

诸葛亮心思细密地

布计,并亲自上阵,等着司马懿前来一决高下。当司马懿率大*来到城门外,看到(学生读有关句子),他怎么做(学生读有关句子)

四、阅读文,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过渡:这样看来,空城计成功了![板书]

成功

1、这一战虽不动一兵一卒,但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心理战却异常激烈。司马懿在历史上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身经百战,和诸葛孔明一样是个谋略过人的*事家,为什么他会中计,诸葛亮高在何处?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目睹这场精*的较量。京剧表演艺术家已经将这个故事搬上了舞台,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最精*的一幕。

2、欣赏京剧片段。(提醒学生注意唱词)

3、欣赏了国粹京剧名段,再让我们回到文,读读文三、四小节,找找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4、(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阅读文,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读一读文三、四小节,找一找空城计成功的原因,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5、学生自学。

6、交流反馈。[板书]

知己知彼

五、评价诸葛亮。

学完了文,你能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诸葛亮吗?

六、拓展文。

1、关于诸葛亮还有许多传奇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他的故事?你能说出几个故事的名字吗?(三顾茅庐、挥泪斩马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

2、这些故事在这本《三国演义》中都有,想了解更多诸葛亮的故事,想知道其他三国人物的故事欢迎大家和它交朋友。

[整体板书]

为何摆?

兵力少

无大将

力量悬殊

间紧

魏兵杀来

难以撤退

成功原因

知己知彼

4、一册新材高一UNIT112

Period Two

(Speaking)

Step 1 Listening

Have Ss listen to a piece of music and tell what kind of musical instrument the music is played with.

Step 2 Brainstorming

Have Ss tell as many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 as possible by asking the question: What other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 do you know? T collects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 organ, harp, piano, maracas, violin, saxophone, gone, cymbals, castanets, flute, timpani, tambourine, triangle, drum, xylophone, etc.

Step 3 Creating a situation (textual authenticity)

Have Ss work together with his\her partner. Take turns asking for and giving advice.

Student A

Student B

You want to buy a CD for your friend’s birthday, but you are not sure what to buy. Ask your partner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Your partner needs your advice. Please help him or her to make a decision.

Step 4 Listening

Listen to the sample dialogue and make sure what the dialogue is about.

Step 5 Practice

Practice reading the dialogue, using one of the names of musical instrument mentioned above to replace CD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sentences of asking for and giving advice.

Step 6 Dialogue

Have Ss choose one from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to create their own dialogue.

Student A

Student B

Your partner needs your advice. Please help him or her to decide what to do.

You want to find a good song to dance to. You like dancing, but you are not sure what song you should play.

Student A

Student B

Your partner needs your advice. Please help him or her to decide what to do.

Your classmates have asked you to pick a special song that will represent your class. It should be a song that everybody likes and that shows the spirit of your class. Ask your partner to help you.

Step 7 Demonstration

Have several pairs to demonstrate their dialogues.

Step 8 Sum-up

Have Ss think hard and summarize how to make suggestions and give advice and possible responses.(See Slide)

Step 9 Consolidation

Work in pairs or groups. Use one or more of the situations below to practise giving and asking for advice.

1. You want to learn to play the piano, but you don’t know how.

2. You would like to write a song about your mother, but you are not sure what you should write.

3. You want to learn an English song, but you don’t know which one.

Homework:

1. Finish off the workbook exercises.

2. Try to memorize nam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

Find as much information about music as possible.

5、人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29 1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1.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重点)

2.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难点)

一、情境导入

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间的推移,晷针的影的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显示刻.

本节学习有关投影的知识. 、合作探究

【类型一】 判断影子的形状 下列图形中,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刻阳光下的影子的图形可能是( )

解析:选项A.影子平行,且较高的树的影子长度大于较低的树的影子,正确;选项B.影子的方向不相同,错误;选项c.影子的方向不相同,错误;选项D.不同树高与影子是成正比的,较高的树的影子长度小于较低的树的影子,错误.故选A.

方法总结:平行投影特点:在同一刻,不同物体的影子同向,且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练习“堂达标训练” 2题 【类型】 平行投影作图 在某一刻,操场上有三根测杆,如图所示,其中测杆AB的影子为Bc,你能画

出测杆Mn的影子nP吗?若测杆Y的影子的顶端恰好落在点B处,且Y=Mn,你能找出Y所在的位置吗?请将上述问题画在下面的示意图中,并简述画法.

解析:过物体顶点作光线的平行线得到物体的平行投影,再根据平行投影中物体与投影面平行的投影是全等的可找到Y的位置.

解:连接Ac,过点M作MP∥Ac交nc于点P,则nP为Mn的影子.过点B作B∥Ac,且B=MP,过作Y⊥nc交nc于点Y,则Y即为所求.

方法总结:先根据物体投影确定光线,然后利用两个物体的顶端和各自影子的对应点的连线是一组平行线,过物体顶端作平行线与地面相交,从而确定影子.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练习“堂达标训练”4题 【类型三】 平行投影的相关计算 李航想利用太阳光测量楼高.他带着皮尺到一栋楼下,发现对面墙上有这栋楼的

影子,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一种测量方,具体测量方法如下:如示意图,李航边移动边观察,发现站到点E处,可以使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与这栋楼落在墙上的影子重叠,且高度恰好相同.此,测得李航落在墙上的影子高度cD=1.2m,cE=0.6m,cA=30m(点A、E、c在同一直线上).已知李航的身高EF是1.6m,请你帮李航求出楼高AB.

解析:过点D作Dn⊥AB,可得四边形cDME、AcDn是矩形,即可证明△DFM∽△DBn,从而得出Bn,进而求得AB的长.

解:过点D作Dn⊥AB,垂足为n,交EF于M点,∴四边形cDME、AcDn是矩形,∴An=ME=cD=1.2m,Dn=Ac=30m,DM=cE=0.6m,∴MF=EF-ME=1.6-1.2=0.4m.∵EF∥AB,

DMMF0.60.4

∴△DFM∽△DBn,=,即=,∴Bn=20m,∴AB=Bn+An=20+1.2=21.2m.

DnBn30Bn答:楼高为21.2m.

物体高度另一物体的高度

方法总结:在同一刻的物体高度与影长的关系:=. 物体影长另一物体的影长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练习“后巩固提升”6题 探究点:中心投影

【类型一】 判断是否是中心投影 下面属于中心投影的是( ) A.太阳光下的树影 B.皮影戏 c.月光下房屋的影子 D.海上日出

解析:中心投影的光为灯光,平行投影的光为阳光与月光.在各选项中只有B选项得到的投影为中心投影.故选B.

方法总结:判断投影是中心投影的方法是看光线是否相交于一点,如果光线是相交于一点,那么所得到的投影就是中心投影.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练习“堂达标训练”6题 【类型】 判断影长的情况 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从远处走到灯下,再远离路灯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

A.逐渐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逐渐变长

解析: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当小亮从远处走到灯下的候,他在地上的影子由长变短,当他再远离路灯的候,他在地上的影子由短变长.故选B.

方法总结:中心投影的光线特点是从一点出发的投射线.物体与投影面平行的投影是放大(即位似变换)的关系.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练习“堂达标训练”5题 【类型三】 中心投影作图 如图是小明与爸爸(线段AB)、爷爷(线段cD)在同一路灯下的情景,粗线分别表示

三人的影子.请根据要求,进行作图(不写画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1)画出图中灯泡所在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小明的身高. 解析:(1)利用中心投影的图形的性质连接对应点得出灯泡位置即可;(2)根据灯泡位置即可得出小明的身高.

解:(1)如图所示:o即为灯泡的位置; (2)如图所示:EF即为小明的身高.

方法总结:连接物体和它影子的顶端所形成的直线必定经过点光.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练习“堂达标训练”8题 【类型四】 中心投影的相关计算

如图,王华晚上由路灯A下的B处走到c处,测得影子cD的长为1m,继续往

前走3米到达E处,测得影子EF的长为2m,已知王华的身高是1.5m,求路灯A的高度AB.

解析:根据在同一刻物高和影长成正比,即在同一刻的两个物体,影子,经过物体顶部的光线三者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解答.

解:当王华在cG处,Rt△DcG∽Rt△DBA,即=;当王华在EH处,Rt△FEH∽

cDcGBDABEFEHcGcDEF,∴=.∵cG=EH=1.5m,cD=1m,cE=3m,EF=2m,设AB=x,

BFABABBDBF12cDcG1.51

Bc=y,∴=,解得y=3,经检验y=3是原方程的根.∵=,即=,解

y+1y+5BDABx4

得x=6m.即路灯A的高度AB=6m.

Rt△FBA,即==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中心投影的特点可知在这两组相似三角形中有一组公共边,利用其作为相等关系求出所需要的线段,再求公共边的长度.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练习“后巩固提升”7题 三、板书设计

本节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设计主线,从皮影戏、手影、日晷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物体投影的相关概念,通过观察图片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加强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点击查看更多《称象》第二课时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34804.html

热门阅读

  1. 余华作品活着读后感
  2. 孔融让梨的故事和道理
  3. 精益生产口号摘抄
  4. 201年4愚人节整人说说
  5. 给金鱼洗澡杂文随笔
  6. “我与好书同成长”班级读书活动计划安排
  7. 春节日记100字
  8. 关于写在晚秋散文
  9. 优秀员工自荐书范文
  10.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读后感
  11. 201年拜年祝福语精选大全
  12. 课文《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教学设计范文
  13. 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个人的心得范文
  14. 春韭香散文
  15. 网球教学计划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