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金鱼洗澡杂文随笔

发布时间: 2025-07-17 16:16:55

给金鱼洗澡杂文随笔

步行回家时,我往往根据路口的红绿灯临时决定走那一条路那一条街,反正我不愿意在那里耗费时间等红灯。比如今天,我就直接从兴达路右拐到团结路,然后左弯到了公园东街,因为稍稍出发早了一点,所以一路之上,边走边看。在公园东街的路边时,脚步就更慢了。这里两边小门市花花绿绿,地滩儿五花八门,突然看到了金鱼摊位,我就走不动了,恰好也与女儿刚刚打完电话,她小时候的趣事猛然出现在了脑海。我随即决定买几条金鱼放在房间,既美观可以欣赏,也省了加湿器的使用了,还可以回味女儿的纯真童趣。我一边挑选一边还忍不住和女老板聊起来。当她看到我一直盯着“暴突”金鱼时,建议我多选一些别的品种放在一起混养也不错。我就告诉她为什么我盯住了这种金鱼的原因:

女儿小时候(两周岁左右)对什么都感兴趣,种花种草,养鸡养鸭,小狗小猫,特别是养金鱼的时候,可记着换水喂食。有一次我们由于回老家待了一周多的时间,走的时候怕金鱼水少了出毛病,就把他们放到了一个大水桶里面。回来后,我收拾打扫房间后就准备做饭去了(当时住在办公楼宿舍,厨房在外边),让女儿自己玩。我正手忙脚乱忙活着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听不到女儿说话唱歌的声音了(她自己玩的时候总喜欢唱歌或给自己讲故事,自言自语的),赶紧回屋看看,因为我担心孩子路上劳累,在地上或沙发上睡着了。可我一进房间却发现女儿正蹲在地上,一手握着金鱼,另一只手从水盆中**水给小鱼洗澡呢,水中还有洗衣粉沫沫,看沫沫的密度洗衣粉还放了不少呢。“孩子,你做什么呢?”她抬起头,无比自豪地说“哈,妈妈,我给金鱼洗澡呢!你看他们多脏啊!他们不讲卫生会得病的。”“诶呦喂,快打住罢。你看看金鱼还会游泳吗?你会把他们都呛死的?只给他们换换水就好了。不用洗澡的。”“啊!我还以为洗完澡,他们累了呢!每次你给我洗澡后,都让我躺下休息呀。”可不,经过女儿洗澡的金鱼都一侧肚皮朝上的在水里飘着呢,还真像躺在水里一样。当我告诉她,这样子的金鱼就再也不能游泳了,只好永远的“睡觉”了的时候,女儿伤心极了。现在我好像还能看见女儿红红的眼圈,难过的小模样呢。

一转眼,女儿已经上大学了。那就买这几条金鱼思念女儿吧。希望我的女儿就像这条条快活的金鱼,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快乐的成长吧!愿女儿在他乡一切安好!

拓展阅读

1、温暖的阻力

高中有一段时间特别迷与融相关的人事物,也曾立志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大概是因为华尔街、高盛、摩根这类“高大上”的地方了我一个错觉,让我觉得只要学习融,就能和“子”挂上钩,于是,“市侩”的我无限神往“融”,北大的光华,清华的五道口,上交的高……我妈问我以后想学啥*的时候,我几乎脱口而出,“融”。当时我妈沉默地看着我,半晌才幽幽地吐出:“你是想要破产吗?”我被她气得不知道该如何回击。

后来因为我每况愈下的数学,我渐渐打消了想学融的念头,然后成功地看到我妈一副早该如此的表情,只觉哭笑不得。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征求我妈的意见,她理所当然地说,女孩子以后当教师或者*最最好,然后我数出诸如安稳清闲,收入稳定等等类似的好处,我难得反抗了一回,想着用谁也听不懂的语言叽叽歪歪多爽呀,便在我妈一脸不赞同的表情下填报了小语种之内的*,可惜命运跟我开了个玩笑,我还是进了中系。

前段时间,我迷上了码字,天天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进行字创作,然后兴高采烈地和我妈分享我的作家梦,于是她对我的未来更加忧心忡忡。她才不管什么“来就来到人生喧哗交响的洪流”呢,对她来说,黄时代就是阳光好的院子里,麻雀扑腾出细微而*响声,枯萎的月季花叶子也是好的,逛街的时候咬咬牙就能买的ferragamo的鞋子,她刚做好饭我就喊饿,结婚纪念日时,她一边埋怨“哎呦,你就乱花钱”,一边高兴地接过爸爸手中的护肤品。

萧红怕人生太短,故事太长,而我妈妈唯恐我交付太多、收获太少。

在这个平凡的小家庭里,她对我的唯一期望就是避开风险,健康快乐。哪怕平庸也要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生。也许,这是每个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吧,也许,这也是每份“平庸”对我们的阻力吧。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在一些前人的言行中,看到了我妈的影子。譬如苏东坡,这个宋朝最睿智的人物,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大豪鲁迅亦是嘱咐儿子海婴干什么都好,不要做学家。还有一身傲骨的嵇康,他声称要“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宁愿打铁而不*。然而翻阅嵇康留下来的《家戒》,讲的诸如长官处不可常去,亦不可住宿,长官送客时立即走开等等——好像再伟大的人物,在子女面前,都撇不掉那点私心;再清高的人,在谈及爱的时候,都免不了俗气起来。所以我常想:或许人都是在成为父母之后,才学会了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一类市井气十足的生存法则吧。

很多时候,我们不再向父母吐露我们的真实想法,也许原因是——“哎呀,跟他们说了,他们也不会懂,他们能我什么建议呀,就那么几句话,多吃点,别省钱,跟周围人和睦相处,从我小学出门上学时他们就这样念叨,到现在就没变过。”这些话听起来是多么现实,却把很多人不耐烦应付父母电话,意冲父母发脾气时的心态,直白地说出来了。

年少轻狂的时候,我曾一度想着,不要成为像我父母一样的人,平庸世故,在红尘里摸爬滚打,会为了一点折扣和店员讨价还价,会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会陷于人情往来的圈子里忙忙碌碌,会因为繁重的家务没有享受生活的小资情调。我曾厌恶这不理想的生活状态,一颗心只想着逃离这座小小的城,想要在更广阔的舞台混得风生水起,于是自诩清高地不愿意像父母吐露自己的心思,因为他们不认识苏格拉底,因为他们不崇拜巴菲特,因为这些可笑的理由,我不愿意让他们参与到我的未来。可是,渐渐的踏入*的世界时,我才发现,我是如此的浅薄。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我不能想象,再过去的*年里,没有他们的全程陪伴,没有他们的细心呵护,我,还会是今天的我吗?

大概父母所期望的“平庸”真的是子女在追寻伟大梦想道路上的阻力吧,那种趋利避害的天*,会让父母不顾你对崇高理想的穷追猛打,无视你对正义事业的满腔热情,只关心你的餐桌上是否有三菜一汤,你的睡眠时间是否有八个小时,他们无法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甚至会用一些已经过时的大道理来扰乱你的心。

或许大多数人只有在系在心上的隐秘绳索消失时,才会感受到一丝无所适从——你终于自由了,从此再也没有人以爱的名义捆绑你,你也不必回头看,因为故乡只剩房屋,不再亮着灯……

2、爱的

他曾经教过我做数学题,煮过饭我吃,接过我放学,带我去买过衣服,也朝我吼过,敲过我脑袋。

他曾经很严肃。

01

我不喜欢他当我的数学老师,因为在课堂上,他对我的要求总是要比别人高,还会当场甩我的作业,完全不我面子。

但是,很无奈,我肯定会是在他教的班上,谁让他是校长,想把我安排在哪儿就安排哪儿。我认了,毫无反抗之力。

而无论是我的哥哥姐姐们,还是弟弟妹妹们,几乎都曾经当过他的学生,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也会细数他的严厉。

不用说一句话,只要他出现,便觉得气场冷了下来。单是一个眼神,就让人起鸡皮疙瘩。更别说那种要被检查作业的忐忑。

他终究没当我几年的老师,我去了别的学校,就是放飞的鸟儿,再也不受他的控制了,而此后,我离那片生活的土地,也越来越远。

如今,他已经年过半百,还是在那个地方,教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再过十年,估计他都可以当那些学生的爷爷了吧。

02

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他老了,再也不像是以前那么严厉了,再也不让人那么畏惧了?

或许是在我和他就某些问题争论时,他已经不再处于上风。

或许是在他在开始用智能手机时,却还得求助于我们这些他眼里的年轻人。

在我帮他用电脑编辑出一些档后,他说,我用几十分钟就能完成的东西,他之前自己用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还没能做得比我好。

或许是他开始戴上了老花镜。

或许是在小姑的葬礼上看到从没有流过眼泪的他,默默地擦眼泪。

而他也总是喜欢说自己老了,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啦!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要反驳他,才五十出头就说自己老了,让那些六十多岁的怎么办?

他无言以对。

虽然我嘴上这样反驳着,但是我知道,他也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

03

高中的时候放假在家,他去别人家做客。

晚上姑姑急匆匆地到我家,告诉我赶紧跟她一起去医院,说他出车祸了。

姑姑说不清楚现场车祸的情况。

我只能在去医院的路上想了无数种可能,想到他连动都不能动,想到他满身是血,又想到他可能幸运没受什么伤。

当我们到了医院,才看到被人搀扶着的他,一边脸上都是血,眼睛周边肿起来,一只眼睛已经完全睁不开,胳膊也没法动。

他看到我之后,轻声地唤了一下我,很虚弱,又似乎还要对我笑,却又比哭还难看。陪他一起做完了身体检查,他躺在病床上,已经完全睁不开眼睛。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了精神。

那个受伤被搀扶着不再年轻的他竟让我印象那么深刻。他不再是那个严厉呵斥我们,不怒而威的老师。那一刻,竟觉得他开始变得苍老。

就像是朱自清的《背影》里面写的那样,你会在某个时刻,突然觉得,他再不是那个高大如山的父亲,他曾经担负整个家庭责任的肩膀也会留下斑斑伤痕,他的皱纹加深,头发变白。

尽管不愿去承认,但这又是必须接受的事实。而时光时光,却无法变慢,让他们慢些变老。

他并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只是把生活过成了细水长流,一点一滴。

我时常觉得,到现在还没有比他对我更好的人了吧。

知道我喜欢吃的食物,我无意中说想要吃的,很快就会在家里的餐桌上出现。夏天里说特想吃西瓜,在家的时间,他让家里没有断过西瓜。连我自己都不怎么放在心上的话,他却总是记得很清楚。

黄女士也常说,也只有我回家的时候,沾我的光,她才能吃上他做的饭。

每次回家,他都会去车站接我,就像是上学时,总是会在放假时去学校门口等着接我一样。他一直都是那个接我回家的人,然后又送我走的人。

我和他的观念不一致,特别是在毕业之后,这种分歧就更加显著。这样的观念代沟已经不能轻易的被拉到同一条线上,除非有一方能够妥协,而年轻气盛的我们都已经不再是妥协的那一方。

他尽管不是很赞同我们的选择,但是在我们决定了要做什么事情,他也无法改变时,却又会在背后默默地支持。

他似乎一下子从严厉的老师变成了慈爱的父亲。

又或者其实他一直都是那个慈爱的父亲,而这一面,总是要等到他们开始老去了,我们才渐渐明白。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只愿你慢些老去吧,无论我走多远,你都能是那个接我回家的人。

亲爱的老爸,生日快乐!

亲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3、手到病去心到佛知

很多人得了病以后都觉得很痛苦,为了尽快恢复健康,有的人去**,求佛祖保佑自己和全家人平平安安。其实,在我看来,健康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所以,它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佛。佛从哪里来?怎么修?那么,我觉得身体的反射区就是健康和福气生长的佛地。

张颖清先生提出了全息的理论,我们身体的反射区就是一个个全息胚,也就是说我们身体里本来就有很多健康的胚芽,就看你如何去浇灌,从而让身体开出健康的花、结出福报的果了。

要想让我们的身体不生病,首先要敬重身体的这些福地,那么平时就不能不管不顾,让它荒废了。所以,您没事儿的时候,要按我说的方法经常自己的反射区做做*。激活它们,就等于是在身体的这些福地松土、浇水、施肥了。

自然,当身体有哪些不舒服的时候,这些福地一定会发出某种信号告诉你,是缺水了、缺肥了还是该锄草了。

身体里风调雨顺,土好、水好、肥足了,自然是只生健康不生草。

过去我有一个朋友说,“人字这一撇是天神,这一捺是魔鬼,我们“人,既有天神做好事的一面,也会有私心念。所谓做人、修福、惜福、不是说要把私心念彻底摒除,而是要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把它摆正。

这个摆正的`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修行。你修自己的道德,修自己的心地,怀着一颗慈悲之心和对身体的敬畏之心,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很多时候,得病让我们学会了惜福,学会珍惜现在的日子,知道很多事情要尽早去办。

那么,我们对待家人朋友都要有一颗慈悲之心。它不是怜悯,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爱,一种坦然面对得失并且及时行善的心境。

在帮别人化解病痛的同时,对自己在技术上也是一个提高,在心性上更是一种锻炼。同时,对病者,不仅要打开他的心扉,在心理上也要他一种调整和*。在*的过程中要用心,只有心到才能佛知,手上才有祛病的神助之力。

点击查看更多给金鱼洗澡杂文随笔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31308.html

热门阅读

  1. 有关中秋节的祝福诗句
  2.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反思范文
  3. 学校圣诞晚会总结范文
  4. 伤心的签名50句
  5. 有关睡前故事
  6. 关于结婚对联大全
  7. 大学生村委会实习报告
  8. 执念诗歌欣赏
  9. 公司宣传部长的个人述职范文
  10. 以父母为话题的诗歌
  11. 难忘的一件事随笔
  12. 最好金龟换酒散文
  13.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日记
  14. 用遗孀词语造句
  15. 凡尔纳小说初中读后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