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3 11:34:59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一年级下册第二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 揭示课题

(四) 课堂独立练习

六、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设计:

1、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运用Flash动画及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演示掌握规律。

2、 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已基本掌握,相对于新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熟练巩固知识的目的。为此引用动画《十几减几》,将练习内容融入适当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算法。

七、课堂实施:

(一) 揭示课题

1.找规律,填表。

出示图片。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出示动画: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4.小组活动,动手操作,重排退位减法表。(见课本第23页。)

(提供每组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

小组合作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地排成一个表。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课本第24页的第1题。)

a.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b.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

c.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四) 课堂独立练习

1.看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方格图小球图)

2.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动画:十几减几)

拓展阅读

1、《除数是数的除设计

具、学具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学过程:

一、引入

学生独立完成:268÷4、224÷4、252÷6、345÷15。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224÷4这道题是怎样算的,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见下)。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新知识。

二、新课

1.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坚持晨练可锻炼身体,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指导学生列出:22.4÷4。

师:这里的除前面学的除比,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学的是数除,现在是用小数除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小数除数。

板书课题。

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时,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估计学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把小数变成数来算,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来计算。

师: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数呢?谁来说一说你的想

指名学生回答,估计学生的计算方式有:(1)把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计算,但这样在算到224÷40时要遇到小数除的问题,所学生仍然不会做;(2)把22.4千米化成22400米,再计算。师可随学生的回答作下板书。

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师:这样可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有什么感觉?

生:这样做太麻烦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更简便的算,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数。

指导学生列出竖式后,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这样的计算会吗?

学生算出来(见下图)后,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 这时把盖住的纸揭去,并且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见上中图),问学生: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表示24个十分之一。

师:用24个十分之一除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

生: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

师: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

生: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见上图)。

师:用这种方计算的结果把22.4千米化成米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道题的结果是正确的。

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生:商的小数点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师:我们前面准备题中的224÷4比,你发现22.4÷4与224÷4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把两道题的.竖式放到一起便于学生比较)

学生讨论后回答:除的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数?

引导学生讨论出:①按数除的方除;②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完成“做一做”。

师:你能用这个方计算25.2÷6,34.5÷15吗?选一道你喜欢的算式计算。

计算后,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

1.算一算,比一比,两道题的计算方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42÷3= 4.2÷3=

2.指导学生完成练三第2题,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再说一说计算方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的什么容?通过学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可提出来大家探讨。

学生回答(略)。

学目标:

1.初步解小数除数的计算方,会计算小数除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幼儿园大班数学:学6的加

活动目的: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分成四队,每队4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

二、黑白棋对抗赛

1、规则:每队选2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用白子,要求黑子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

2、幼儿比赛,师总结比赛情况。

三、合作摆“6”

1、规则: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摆“6”,一行一种摆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比比看规定时间哪一队找到的6的加算式最多,最正确。(幼儿摆“6”)

2、相互检查

现在请你们相互检查,先看看他们列了几道算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再哪?每队选一小朋友告诉大家结果。(总结比赛情况)

3、“6子通”抢答赛

我这里有一张大棋谱,里面藏着许多6子通的6的加算式,能能找到吗?

4、总结得分评出第一名。

五、个人竞赛:猜猜看

1、规则:我给你5个数字“2、5、1、3、4”请你用三十秒的时间记住,然后我把数字翻过去,请你指出2加起来是6的数。

2、幼儿比赛,答对发奖。

六、延伸

刚才,我们想了许多办使黑子白子合起来是6,那么要他们合起来是7,该怎么摆棋子呢?我们到室里去摆摆看好不好啊?

3、数学有数的除优秀

从实际生活引入,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及数学的现实意义。

强调0不能作除数。(举例强化已导出的则)学生自主探究有数的除运算转化为学生一致的乘运算

学生归纳导出

(一):除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结果

师强调

(1)除则与乘则相近,只是“乘”“除”二字不同,很容易记。

(2)此则是有数的除运算的又一种 方

学生自己观察回忆,进行自主学合作交流, 得出有数的除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值相乘。0除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探究欲)

强化练课本 例2计算 :

(1)(- )÷(-6)÷(- )

(2)( - )÷(- )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有数的除则的灵活应用,并渗透了除、分数、比可互相转化。

反馈矫正

课本69—70页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互评巩固则,调动学生积极性

归纳小节1、学容:倒数的概念及求;有数的`除

(二)、通过本节的学,你有哪些体会?请与同学交流。

同学之间进行交 流,小结本节容培养了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70页第1,3,4题

选做题:若ab≠0,则 可能的取值是_______.综合考查,学致用。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例1计算: 练处:

例2 计算:

《有数的除》一课是传统容,在设计念上,我努力体现“学生为主”的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学,使学生自然进入状态,一切都很顺畅,达到了课前设计的构想。在学中,突出了学生在学学过程的主体地,突出了 探索式学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践、猜测、推、交流、反思等活力,既应用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能力 。

在这节课中,本人认为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学生的层次各异,在总结问题时,中等有困难的学生明显信心不足,要注意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把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

4、一年级的设计:方向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学目标

1. 通过,加深同学们对方向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知识的解,提高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 通过,沟通这些知识的在联系,帮助同学们形成体认知结构。

3. 在过程中掌握一些知识的方,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的好惯。

学重点

加深同学们对方向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知识的解,沟通这些知识的在联系。

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过程

一、从体了解所学

师:我们在这本书中还认识了方向置、认识了一些图形,还认识了钟表,能简单地回忆一下在这些知识的学中我们学了哪些容吗?

指导学生说出在方向置中认识了前后、上下、左右,还会在室里找出座,会辨认在不同的置观察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形象;在认识图形中,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认识钟表中,认识了时、几时半大约几时。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这些知识。

师:在方向置的学中,同学们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现在你能用手指一指你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吗?

学生指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

师: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用上、下这两个方向词,在什么情况下用前、后这两个方向词来介绍物体的置呢?

学生:介绍的物体置在一个竖立的.面上时,就要用上、下的方向词来介绍,在一个水平面上时,就用前、后的方向词来介绍。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20页第6题的遥控板图。

师:这是一个竖立起来的遥控板,如果要介绍这个遥控板上按键的置,你觉得应该用你学过的哪些方向词来介绍?

学生:应该用上、下、左、右这些方向词来介绍。

师:为什么要用上、下的方向词来介绍呢?

学生:刚才老师强调这个遥控板是竖立起来的,所些这些按键每竖列的关系是上、下的关系。

师:我觉得同学们的解释是有道的,同学们的这个想对吗?请大家翻开书第120页,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

学生翻书后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是对的。

师:请你按题中的要求,在按键上标出综艺频道、少儿频道、体育频道电影频道。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用自己的上、下、左、右的手势来判断这个学生的作业是不是正确的,全班集体订正。

师:现在同学们会填下面的括号了吧,自己把这道题填写完成。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一些方向词来描述一些物体的方向了,下面我们从不同的置看物体。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21页第8题。

师:你能判断哪张照片是哪个小朋友拍摄的吗?自己在书上连一连并想一想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作业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黑板上展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指导学生说出拖拉机前面所对的小朋友拍摄到拖拉机的前面;拖拉机侧面的小朋友拍摄到拖拉机的侧面;拖拉机后面的小朋友拍摄到拖拉机的后面。

师:这就是我们说在站在物体的哪一面拍摄到的就是物体的哪一面,这就是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的方

师:我们在这本书中认识了哪些图形?

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学生判断。

师:你是怎样判断它们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

学生说自己的由。

师:这些图形中,哪两个图形最容易混淆?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呢?

学生:长方形个图形要长一些,而正方形方方的,四条边一样长。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用你们区分长方形正方形的方区分一下这些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圆?然后把这些图形的个数填在横线上。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图中哪些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全班集体订正。

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一个只有时针分针的钟面。

师:我们学了认识钟表,你能在这个钟面上指出时针分针吗?你是怎样区分时针分针的?

学生回答。

师:对了,钟面上细一些长一些的是分针,粗一些短一些的是时针。你知道分针时针怎样表示时间吗?比如时怎样表示?

学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用多媒体课件转动分针时针,让学生分别辨认3时、6时、8时、11时12时。

师:几时半又怎样表示呢?比如2时30分?

让学生说出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23的中间,就是2时30分。

随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出示2时30分的钟面。

师:是这个钟面显示的时间吗?

学生:是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1时30分、5时30分、9时30分、10时30分的钟面让学生辨认。

师:我们还学了大约几时,哪种情况使用大约几时来表达时间呢?

引导学生说出快到时了或者超过时,但超过得不多的情况下,都可用大约几时来描述时间。

多媒体课件出示4时55分、7时2分、8时58分、12时5分的钟面让学生辨认。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认识钟表了,下面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知识来完成第122页第12题。

抽学生一个一个地辨认,简单说明自己辨认的由,全班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什么容?从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5、大班数学:学10的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看实物图,根据图意编10的加应用题并列式计算,进一步解加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注意幼儿书写时握笔的正确姿势。

活动准备:

不完分合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0的组成。(碰球)

1、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我的球合起来要是9”。

2、运用拍手游戏碰球游戏。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学10的加

1、出示缺少总数的分合式一。

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怎么读?19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师将分合式填写完。)

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10,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2、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1+9=10,它还可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9+1=10).

师小结:加号前面后面的数可互相交换置,所得结果不变。

3、依次出示其他三组分合式,让幼儿编出算式,然后集中讨论,交流。

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又该怎么读?2。8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师将分合式填写完。)

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10,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4、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2+8=10,它还可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8+2=10)

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10,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5、集体朗读10的9道加算式。

三、编应用题。

师:这些算式还可表示其它的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说说。请幼儿依次根据算式尝试口编加应用题,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四、幼儿作业。

1、师讲述书写要求。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数学本铅笔,要请小朋友看分合式变算式来书写10的加算式,在黑板上老师也画好了一张作业纸,仔细看看要怎样书写。

师边讲述边示范,要求幼儿先把书写本对折,在折线的左边书写加算式

2、看分合式变算式。

3、幼儿进行书写,师观察并指导。

4、评价幼儿作业情况。提醒幼儿注意书写格式。

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正确握笔,端正坐姿,书写规范、洁,不乱涂乱画。

四、结束活动。

师展示书写规范的作业,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点击查看更多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11780.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鸡年企业辞旧迎新问候祝福语
  2. 中秋节温馨祝福语
  3. 稻香依旧随笔
  4. 桃红三月美文
  5. 草虫的村落优秀教案
  6. 《爱的力量》读后感小学生范文350字
  7.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读后感
  8. 201年开学第一天祝福语
  9. 《笑猫日记—幸福的鸭子》读后感
  10.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反思范文
  11. 职业技能鉴定范本
  12. 《成正比例的量》教学反思范文500字
  13. 201年企业元宵节简短祝福语
  14. 新春佳节祝福语
  15. 广东医学院第三期团校培训心得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