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昆虫意象的分类与分析

发布时间: 2025-08-16 12:28:17

《诗经》中昆虫意象的分类与分析

《诗经》是中国文学少年时代的骄傲,文学自觉意识在此阶段已然显现。先民的生命意识逐步从混沌中走向清晰,因而,《诗经》作品中对生命存在的思索与追问日趋增多。这种生命自觉的意识首先源自当时生存环境的残酷现实,借作者身边熟悉的场景、物候而抒发,其中尤以对动物、植物的文学书写最为出色。

昆虫文学,顾名思义是指以昆虫为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抒发由昆虫而产生的文学情感、社会*、经济、文化反思,并涉及昆虫与周边环境生态联系的文学。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昆虫进入文学各时期的发展演变规律、盛衰之状况;各类昆虫的意象表现、文化意蕴的差异;不同作家写作的思想倾向,以及凡与昆虫直接或间接有关系的思想、经济、教化等。

一、《诗经》作为昆虫文学萌芽的科学依据

中国昆虫文学萌芽于《诗经》,是有科学依据的。数据统计是还原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数据的整理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可以给我们直观的印象,尽管数据本身不一定能完全揭示它的文学意义,却能够给人最真实的原貌,对研究工作和文本分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作品数量上看,结合统计学的定量分析方法,《诗经》单独使用了“虫”字的地方不多,例如《召南·草虫》的“喓喓草虫”、《齐风·鸡鸣》的“虫飞薨薨”、《大雅·桑柔》的“如彼飞虫”、《大雅·云汉》的“蕴隆虫虫”、《周颂·小毖》的“肇允彼桃虫”。这中间仅有“草虫”为昆虫,其他几个如“虫虫”、“虫飞薨薨”泛指鸟和虫,“飞虫”、“桃虫”指鸟。

按《风》、《雅》、《颂》分别进行人工统计,其次,从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来看,《诗经》中昆虫文学影响深远。《诗经》中的昆虫形象对后世昆虫的文学性格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例如害虫多象征小人;斯螽、阜螽、蟋蟀与物候相关;螓、蛾、蝤蛴等象征美人;螽斯象征子孙后代众多;蜉蝣象征短暂的虚华不实;蜩螗象征乱象等。表现的主题既有反映国家之象,又有反映社会之貌的,不仅有一般人民的生活,还有位高权重者的生活,并涉及女子、贤与不肖、美貌等多方面、立体的图景。

昆虫意象透露当时*之现状,展现古人浸润于自然的体察。《诗经》向世人展示了先秦时代的*、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因此“兴、观、群、怨、事父、事君”是《诗经》留给后世的大道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则是用来增长见识的小事情。《诗经》中多用比、兴,而这类诗句大多是由鸟兽草木虫鱼构成的,“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的大道理就寄寓在鸟兽草木虫鱼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了解这些“小事情”往往是了解“大道理”的重要途径,昆虫意象是名副其实的“小事情”。

昆虫的分类阶元与其他动植物相同,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按照蔡邦华氏2亚纲34目系统,本文将《诗经》中出现的昆虫文学形象归入以下七目:

1.以蜉蝣为代表的蜉蝣目昆虫。蜉蝣组成一个小目,已描述约3000种,在温带地区种类最多。通称蜉蝣,它们“体细长,软弱,口器为退化的咀嚼式,已丧失功能,触角刚毛状,前翅大,后翅小或缺,尾须长,常有1根中尾丝。原变态,即稚虫发育至成虫,有一个很短的亚成虫期,此期足较短,翅较不透明,较不活跃,经脱皮羽化为成虫。稚虫捕食小型水生动物,捕食范围很广,是淡水植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成虫寿命极短,‘朝生暮死’,飞翔力弱,部分种类有趋光性。在飞翔中交配。”

蜉蝣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借美丽而短暂的蜉蝣(又叫渠略),讽喻时事,因其羽翅薄而鲜洁,休息时双翅张开,直立背面,非常漂亮却不能久存。《毛诗序》:“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郑玄《笺》亦认为“喻昭公之朝,其群臣皆小人也。徒整饰其衣裳,不知国之将迫胁,君臣死亡无日,如渠略然。”朱熹在《诗集传》说:“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言蜉蝣之羽翼,犹衣裳之楚楚可爱也。然其朝生暮死,不能久存,故我心忧之,而欲其于我归处耳。”这首诗中就是借蜉蝣的自然生长规律来讽喻君臣只重视华饰而轻朝政的做法,是不会长久的。

2.以蟋蟀为代表的直翅目昆虫。《诗经》中属于直翅目的昆虫有螽斯、草虫、阜螽、斯螽、莎鸡、蟋蟀六种。“该目昆虫为头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复眼发达,多数单眼3个,前翅为覆翅,后足跳跃足或前足开掘足。渐变态。部分种类的雄虫能以声求偶、示敌,雌虫则无声。”《诗经》中,直翅目昆虫象征着两种意义,一为象征子孙众多,二为象征时令。先看象征子孙众多的《周南·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毛诗序》云:“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中国先民颂祝多子多孙的诗旨,显豁而明朗。就意象而言,螽斯产卵孵化的幼虫极多,年生两代或三代,真可谓是宜子的动物。诗篇正以此作比,寄兴于物,即物寓情,“子孙众多,言若螽斯”即此之谓。因此,“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可以说是《诗经》中不多见的象征性意象。草虫、阜螽言夏秋均可象征时令,《召南·草虫》中的“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小雅·出车》的“喓喓草虫,趯趯阜螽”)皆言昆虫的声、貌、状,以它们的自然生物习性和出现时间来象征夏秋之交的时令。斯螽、莎鸡分别象征五月、六月,《豳风·七月》言:“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斯螽、莎鸡二虫五、六月始有,因此诗中乃应时之态。

二虫接连出现,言季节之流转,“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象征天寒到来。诗中从蟋蟀在野、在宇、在户、入床下,由外而内,由远而近,象征天气逐渐寒冷,蟋蟀都从外面躲进屋内避寒了,古人观其习性,就能总结规律。《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则象征岁暮将至,蟋蟀已不在户外活动,点出这个时间段以后,劝人及时行乐,不然日月将舍之而去。古人常将昆虫活动与季节月份相连,从而总结候虫纪时之规律,昆虫虽然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以上即是最初的文学印证。

3.以蝉为代表的同翅目昆虫。《诗经》中的蝉类计螓、蜩、螗三种,“头后口式,口器刺吸式,雌雄异形现象常见,渐变态。产于美洲的十七年蝉是生活历期最长的一种昆虫。昆虫界中叫得最响的是某些种类的雄蝉。植食性、陆生,不少是农林作物的重要害虫,除直接危害外,还传播植物*,尤以蚜虫最为重要。有的叶蝉和飞虱在黄昏或昏暗的灯光下会刺人吸血。”

多栖于植物枝干,五月到九月最为常见。《诗经》中“螓首”为拟态,以物比之,象征额之宽广。见《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写美人之美,多以物象比之,以蝉的美丽形态作比。《诗经》中,蜩、螗则多言声,以声之到来或象征月份,或象征和谐之声、混乱之声。

《豳风·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这里的蝉就不是秋蝉,而是比较早出现的蝉,象征月份。再看《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嚖嚖。有漼者渊,萑苇淠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有柳树多的地方就多蝉,蝉虽微小,却也群聚,和谐相处,有伴可依,象征人也应该求友合群。诗中体现无友群之苦,就像舟流,不知所往,有这样的愿景,却事与愿违。蝉在这里是象征和谐之声的。在《大雅·荡》中,则表现出混乱之声: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蜩、螗之音杂沓,足以乱人视听,当时国事不定,无所适从,就像沸腾的羹汤,胡乱无理。这里的蝉一指乱声,二指乱象。

4.以萤火虫为代表的鞘翅目昆虫。鞘翅目通称甲虫,系昆虫纲第一大目,已知有35万种,占昆虫总数的三分之一。《诗经》的蝤蛴、熠耀、螣、蟊、贼均属此目。鞘翅目昆虫食性复杂,许多种类为农林害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蝤蛴,天牛红虫,色白身长,在《卫风·硕人》中以“领如蝤蛴”来象征美人庄姜之颈白而长,此后文学作品中多有沿袭。熠耀指萤火虫,腹部有发光器,多为夜行发光者。幼虫肉食性,以螺类为生,成虫较少进食,仅以露水、花粉、花蜜度日。萤分水生、陆生两种,喜欢在潮湿、杂草丛生的地方出现,《礼记》腐草为萤的说法虽然不科学,但是也能够反映出萤的习性。“熠耀宵行”在诗中象征荒凉景象,见《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这首诗说东征之士归来后,述其归途所见及归来之情,结果却是苍凉一片,本该干净整洁的家里,却杂草丛生,萤火虫乱飞,处处呈现荒凉的景象。

螣、蟊、贼皆是害虫,《小雅·大田》有“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大雅·桑柔》有“降此蟊贼,稼穑卒痒”,在农业社会中,虫害轻则减产,重则饥荒,从帝王到百姓皆不敢轻视。螟是蛀食稻心的害虫,螣是食苗叶的害虫,蟊是食稻根的害虫,贼是食稻茎的害虫,螟、螣、蟊、贼指代了一切害虫。蟊贼还经常用来象征小人,《大雅·召旻》有“天降罪罟,蟊贼内讧”,《大雅·瞻卬》里有: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毛诗序》曰:“《瞻卬》,凡伯刺幽王大坏也。”小人为恶,残害生灵,民不聊生,以蟊贼比喻众多残酷之人,恶人,即邪僻之小人。小人作恶,犹如蟊贼残害禾苗,由此做比。

5.以蚕蛾为代表的鳞翅目昆虫。《诗经》中蛾、蚕、蠋、螟蛉、螟属鳞翅目,其中,螟蛉、螟象征害虫和小人的意义和上节螟、螣、蟊、贼的意义重复,不再赘述。蛾,在“螓首蛾眉”中主要用来表示女子之美,其眉细长如蛾,蚕则有另外两层含义,一指蚕事忙碌时节,二指男耕女织社会体系中的养蚕织布女红之事。先看《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这里指的就是蚕事忙碌之际的景象,蚕月的说法不一,有指蚕事既毕之月,有指蚕长之月。《大雅·瞻卬》中则表达妇女的分内之事:鞫人忮忒,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在中国古代,养蚕为衣是妇人之事,诗中写妇人不用参政,即公事,只要做好本分之女红,如果妇女一旦休其蚕织,社会就会乱套。蠋在诗经中只出现一次,象征独宿之征夫,“蜎蜎者蠋”一句,以蠋的孤独形象作比,形容征夫的形单影只,茕茕孑立。

6.以蝇为代表的双翅目昆虫。《诗经》里苍蝇、青蝇属双翅目,这一目的种类已知九万种,多喜吸食动物血液或昆虫体液,常传播人畜共通的疾病,站在人类的立场,这是妨害人类环境卫生的害虫。《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蝇不夜飞,这是它的生理习性,天未亮的时候听见的声音肯定不会是苍蝇之声,此乃国君妄称之词,明明是鸡叫声,因为不肯起床,就以苍蝇为托词。这是贤夫人警君之诗,如喻人,则苍蝇为谗人,以这种谗人做挡箭牌,找个不起床,不做正事的理由。《小雅·青蝇》: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这是《小雅》中一首著名的谴责诗。它的鲜明特色是借物取喻形象生动,劝说斥责感情痛切。《毛诗序》说“《青蝇》,大夫刺幽王也。”朱熹《诗集传》说“诗人以王好听谗言,故以青蝇比之,而戒王勿听也。”诗歌以青蝇比喻小人,营营往来,拨弄是非,危害善良甚巨,君王应远之,故引以为喻。

7.以蜂为代表的膜翅目昆虫。蜾蠃、蜂属于膜翅目,在《诗经》中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意义。蜾蠃在现代生物学的解释上和古人所看到的表象是不同的,《小雅·小宛》中“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蜾蠃即细腰蜂,它捉螟蛾的幼虫作为它自己幼虫的食物。古人不察,错认为细腰蜂领养螟蛉为己子。古人还误以为细腰蜂用善使螟蛉像它。因此,在诗中蜾蠃不辞辛劳,乃勤勉之虫,象征着勤于修德者。诗人见螟蛉子为蜾蠃负去之象,言王若不勤政以固位,必将有勤于修德者取而代之。蜂是《颂》中唯一出现的昆虫,来看《周颂·小毖》: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肇允彼桃虫,拼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蜂在这里象征着小人,说的是不要自己扰乱群蜂,招致棘刺,喻咎由自取。作为自警之诗,近蜂则被螫,近小人则受其惑。

三、昆虫文学与《诗经》的相互选择

《诗经》是农业社会的时代产物,既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感情的流露。昆虫由此成为那个时期社会生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对象,这是先民朴素的自然观与文学的天生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二者相互选择的几点共识。

1.《诗经》中昆虫多为常见之类。即便时代久远,环境变迁,在今天依然能够准确区分它们各自的生物学特征。

2.昆虫意象反映农业社会特征。具有明显时节指向性的昆虫如斯螽、阜螽、蟋蟀等,有的细致到了特定的月份、季节,有的粗略象征着岁暮、天寒的不同物候。

3.昆虫意象与古人的好恶观已经进入文学视野。螽斯象征子孙后代众多,符合古人希望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景;蜉蝣朝生暮死,有对短暂生命的惋惜,也有认为它虚华不实的体会;螓、蛾、蝤蛴等多以美好的外表象征女性容貌;蜩螗声音的混杂象征社会*乱象;害虫多象征小人等。

4.昆虫意象出现在《风》中最多,《雅》次之,《颂》最少,仅一例,说明昆虫与当时农业社会普通百姓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与上层社会*、祭祀、神灵的正面关系尚未建立起来。

5.《诗经》无蝶,此为特例。我国昆虫文学溯源几乎全部始于《诗经》,唯独蝴蝶源于《庄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诗经》的内容。《诗经》是我国最早、最伟大的诗歌总集,也是世界最早、最灿烂的诗集之一。与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巴比伦的《吉佳美士》,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大多描写英雄人物且笼罩着*的神秘色彩的长篇史诗相比,《诗经》几乎描写了世间万物,“141篇492次提到动物,144篇505次提到植物,89篇235次提到各种自然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就是一部别具一格的百科全书。在一字千金的古代文字中,诗人为何写了那么多草木鸟兽虫鱼?为什么在后世文学发展中大行其道的蝴蝶,在《诗经》中间竟然一字未提?原因就在于《诗经》记载的昆虫几乎都与农事有关,而蝴蝶对原始农业的影响微乎其微。

先秦农耕经济的独特结构,使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农业生产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并认为昆虫正常的存在和繁殖并不会影响到农业的丰歉,除非是像蝗虫非正常地、大量地出现危及到庄稼,才会破坏这种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古代农业中所面临的害虫不少,人们也基本上可以找到相应对的防治办法,多数情况下,古人“防虫”胜于“治虫”,因而《诗经》对农业害虫是描述得比较多的。蝴蝶不属于先秦农业里人们要面对的昆虫,既无益也无害,也没有将其作为欣赏的对象来进入诗的文学意识。蝴蝶在春天出现,飞舞于花间,不像蜜蜂那样带来副产品供人类食用,在物质条件极为简陋的先秦时代,它就是无用的。由此可见,因为与农业生产的疏离才是导致《诗经》中没有蝴蝶原因。除《诗经》以外,《说文》、《尔雅》、《史记》也都鲜有蝴蝶的记载,连汉赋这类善于比兴的作品中都没有蝴蝶,先秦时代仅“庄周梦蝶”这一个典故流传。直到《乐府诗集》中的《虫疌蝶行》才又有了蝶的身影,然后是南朝梁萧纲的《咏蛱蝶诗》、刘孝绰的《咏素蝶》、李镜远的《虫疌蝶行》、北魏温子昇的《咏花蝶诗》等,直到唐宋时期蝴蝶才真正迎来了诗词里的春天。

四、结语

《诗经》的昆虫形象反映了国家之象、社会之貌的主题,涵盖了上达君王众臣下至平民百姓,涉及女子、贤与不肖、美貌等多方面的立体生活图景。把昆虫的形态、习性、声音糅合到诗中,展现出古人浸润于自然的体察能力,成功地开创了后世昆虫情感体验的“微”模式。虽然自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之后,有人做过《诗经》鸟兽、草木的专门研究,但让人完全清晰的并不多,而研究昆虫这类更“微小”的事物更是鲜有人问津。这中间有两个难点:一是从生物学层面上来说,《诗经》中的实物难知,现代生物学中,同一种类别的昆虫有不同的名称,例如蟋蟀的别称就有促织、莎鸡等,斯螽和阜螽究竟是什么?

前人研究众说纷纭;二是从文学层面上说意象不明确,究竟是要表达什么内涵,这些昆虫身上所承载的意义尚不明确。如何将生物学和文学融而为一?重视昆虫的形态、习性、功能,探究《诗经》的昆虫意蕴及情致是有重要意义的,将《诗经》作为中国昆虫文学的萌芽,并由此而引发对昆虫文学进行整体的、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思考,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学术拓展行动。

拓展阅读

1、《》全文的战争

存在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战争,战争爱情所描写的爱情,祭祀所写的祭歌,农事所写的农耕文化,*讽刺写的*形势相比,战争的战争要复杂和有吸引力。

战争是“解决阶级阶级、民族民族、国家国家、*集团*集团之间,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形式。”战争凝聚的文化内涵要比单纯的爱情歌要深厚,内容更加宏大,反应的社会现更加深刻。在阅读战争的过程,不仅可以得到审美境的提高,而且可以发掘那些非战争的文化。这些战争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传递出其特有的的民族精神,融入民族生活的点点滴滴之,总体来说表现的三大特征是:题材以民族战争为主;不具体描写战斗场景;推崇德义、以德化民的战争思想。

从社会发展史看,一种社会制度发展到它已走向顶点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制度发展走向自身否定的开始的时候。西周末期由于奴隶主贵族残暴的统治,激起了“国人”的暴动,加速着西周王朝的灭亡。春秋时期是周王朝没落新的*制度产生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的风格倾向不同于西周初期的“正风”、“正雅”,在《序》,产生了“变风”、“变雅”,风气和习俗都大为改变。待到周宣王伐异族而兴,这是战争产生的年代。战争是频繁而残酷的,但反映这一题材的作品不多,没有正面战斗场面的描写,没有战士们厮杀的场面,还没有塞外风雪,还未见血流成河的残阳。里写的都是兵马强壮,武器精良,士气的高涨和英勇善谋的将军。这不能仅仅归纳为描写范围的局限,我们应当看到战争里透露出的浓厚以武功显*望、以礼法治理国家的思想。

一、《战争历史背景和概况

周族以农立国,周武王伐纣建立了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周,到西周的灭亡,周王朝始终陷于四周落后种族的侵扰困境。严峻的边患和无休止的征伐成为周王朝时期重要的社会主题,战争被反映在战争。这些篇主要反映了周朝八百年来的杀伐攻掠,不仅成为后世研究先秦时期战争历史的宝贵材料,更以其丰富的艺术*力和人文内涵传承至今。

战争受到战争本身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特有的时代特点。周民族对农业十重视,人民渴望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农业社会,因此在大部战争里我们看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这些自然而然得带上了一丝忧伤的情绪。战争内容丰富、性质复杂,这里涉及的不仅仅有*、济,而且体现在思想道德观念上,甚至在民族关系上也有所反映。《》是周人的兵役、徭役及战争生活的百科书。兵役是统治者强加在人民身上的沉重负担,大量篇通过服役者的长号及对亲人的思念,反映出他们的反抗精神。从而再现了那个危机四伏、矛盾重重的时代特征。《战争,非常重视战争的记述,这些没有短兵相接的搏斗,没有血肉成山的凄壮,只有对天子、诸侯功绩的歌颂,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踌躇满志。自然,这周人以修明文德、崇尚礼仪为上、杀伐征战为下的思想方式有关,同时这也是周人推崇谦恭和顺、温柔敦厚的理性精神的反映,鲜明的表现出世界其他民族古代战争的不同风格。

》是国文学史上最早描写战争的篇,众所皆知周在八百年王朝史上不断历抵御外敌入侵和内部诸侯征战。这是一个战争频发的时期。《史记太史公自序》提到:“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2]所以《关于战争的歌跨越时间长,对整个先秦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古代兵书杂谈》上指出:“《有三之一以上的篇是直接或间接描写战争的。”[3]内容上既有歌颂保卫家园抗击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对发动战争者的讽刺;其作者有从征士兵,战士的妻子,也有记录战争的史官;在体裁上,有抒情歌唱的部,也有大量叙事性的篇章,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丰富的笔法再现了战争。在研究《战争的过程,按照歌所叙述的主要内容和创作背景对其进行研究能合理而有效的了解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更深层次理解和掌握战争,体会人和平的美好和来之不易。

本文结合了《所有歌的叙述内容和创作背景进行研究,整理出来的直接或间接反映战争的共四十一首歌大致为四种别进行研究,别是:周王室征战歌、秦国战争歌、楚国战争歌和其他地域抒发战争情感的歌。

(一)、关于周王室征战的

“雅”是《》的组成部。“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思,在周人眼里这种音乐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在于是否正统、合乎规范。周王室对外征伐的事件多记录在在大雅小雅。比如《大雅》的《常武》和《江汉》,《小雅》的《六月》,《采薇》,《车攻》,《采芑》和《出车》。周厉王起,**,国事渐微,异族伺机入侵原。周宣王即位后,以尹吉甫为主帅发动了对N狁的战争。其《六月》是赞颂尹吉甫率部取得自卫反击胜利,赞扬他的功绩。《出车》是赞美周宣王的大将南仲领兵出战N狁得胜,并使N狁安居在边疆不再叛乱这件史实。《常武》是宣王奋发用武以压倒性趋势平定徐国叛乱。《采芑》描绘的是周宣王卿士、大将方叔指挥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从而达到对荆蛮威慑效果的非战斗场面。《江汉》记述周王命令召虎讨伐淮夷,这是周王扩大影响范围增强王室影响力的努力。《车攻》描述的是周宣王派兵南征北伐后东行狩猎,会盟诸侯炫耀武力。《采薇》借一位守边士兵在归途唱的歌反映了人的爱国热情和诉说戍边辛苦的复杂思想感情。 战争的抒情主人公涵盖了自上而下参战争的各个社会阶层,按身份和地位可以成以下三:一是以《采薇》为代表的普通戍卒;二是《采芑》、《江汉》、《六月》的军事将领,如方叔、召虎、尹吉甫;三是《常武》和《车攻》气风发的周天子。从这四人的角度来表达各阶层对战争的看法,这对战争来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研究义。《采薇》、《出车》、《六月》、《江汉》、《常武》等五篇歌都是写战争取得胜利,凯旋而归,事件虽相同,但是人从具体人物的具体境况出发,真实地再现了战争胜利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和反应。《江汉》写召公率师沿汉水、长江而下讨伐淮夷一举获得胜利而受到周王的赏赐的豪壮气势;《常武》写了周宣王派大将南仲和尹吉甫共同平定徐国叛乱得胜回朝的事迹,由此颂扬天子的英明和王师的军容军威。描述他们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宏伟抱负,逼真地传达了这些王公贵族建功立业的心声。自古以来君权神受,在人民心里周天子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周天子,王师出征取得胜利,其实就是以周天子为首的统治阶级的个人的胜利,是他们个人功业的体现。战争的胜利代表了统治阶级又一次有力的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因而他们的喜悦和欢乐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

我们可以看到,《战争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怀,不是作抽的描述,而是结合具体境遇进行,所以,表现看来似乎内心情怀无关,实际上恰恰正是在写内心情怀。这种通过“心外”反映“心内”的更深一层的写法,使歌更加含蓄,更加隐微,因而也更加耐人寻味。

(二)、《秦风》秦国的战争

《秦风》共十篇,记录了秦人、秦地的地方风俗乐歌。周幽王执政末年,**,内讧不断。幽王被杀,周地大部沦陷。这时秦襄公举兵抗击,秦地人民纷纷奋起有力地反抗犬戎。故《秦》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子皆行。’《秦风无衣》就是秦地的战争军歌:岂曰无衣?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子同袍。”《无衣》表现了秦地人民捍卫国家的热情和责任感。篇节奏明快、旋律激昂,充显示了秦国将士在大敌面前同仇敌忾、热情互助的精神和积极备战、慷慨从军的紧张气氛。令人感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4]《秦风小戎》不同于一般的思妇之作。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颂战的女主人公的形《卫风伯兮》不同,丈夫出征后妻子很想念他,她夸赞丈夫“厌厌良人,秩秩德音。”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贤妻。这《伯兮》的思妇不同,她没有因为对丈夫的思念而消沉而是乐观的期待丈夫的胜利归来。这首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通过对兵车的描写思妇的柔弱心态对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思妇柔带刚的性格,有力地映射出秦国人民的强悍民风。正是由于秦国好战的民风最后推动产生了秦灭六国而统一天下的局面。

(三)、楚国的战争

楚国在商朝已存在,但是周灭商后,对南部地区的统治力不足,至于江水、汉水流域楚国交界,离楚国*心越接近,西周王室对此更谨慎。因此周王封了许多同姓诸侯小国,作为对楚国的防范。周成王时封楚熊绎于荆蛮,建都丹阳。楚子不满,于是楚国“不奉周礼”,所以在周初采《就没有《楚风》。《左传》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曾率兵伐楚,他把发动战争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楚国进贡周王室的包茅没有交纳,二是对周昭王南巡致死事件做调查。这件事说明楚国不向周王朝按时进贡很长时间了。春秋时,楚灭“汉上诸姬”有四十二国,孔子修《春秋》,特别是贬之称为“楚子”,以示微言大义。周楚敌忾气氛一直很紧张。《汉广》由三章组成,每章各有八句。第一章两句说:“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接连两句“不可泳思,不可方思!”强调不能对游女产生感情。在周人眼里,楚国男女恋爱自由的*行为叫做“淫”,所以禁止和游女发生感情,正面表示禁止,反面却反映了周人仍有追逐民间少女的行为。反映了追求者追求不到的怅惘心情。第二章和第三章写“之子于归,言秣其驹。”写男子周女结婚于是不能再和游女产生感情了。之所以汉水南北的男女不能自由恋爱,是国家*上统治形势的不同啊!

(四)、其他地域抒发战争情感的

因战争而产生情感波动的歌主要集在《国风》和《小雅》,约有17首(见附录表4),

表1周王室征伐战争

小雅《采薇》、《车攻》、《六月》、《出车》、《采芑》5

大雅《大明》、《皇矣》、《公刘》、《常武》、《江汉》5

豳风《豳风东山》、《豳风破斧》2

周南《兔D》1

表2秦国战争的

国风《秦风无衣》、《秦风小戎》2

表3关于楚国战争的

国风《周南汉广》3

表4其他地域战争的

国风《郑风清人》、《邶风击鼓》、《周南卷耳》、《周南汝坟》、《王风君子于役》、《魏风陟岵》、《唐风鸨羽》、《桧风隰有苌楚》、《曹风下泉》、《卫风伯兮》11

小雅《m杜》、《鸿雁》、《瞻彼洛矣》、《采绿》、《绵蛮》《彤弓》、《大东》、《渐渐之石》、《何草不黄》

鲁颂《泮水》

商颂《殷武》

在抵御外敌和平定内乱的无休止战争普通民众逐渐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厌战、思乡等各种情绪,不难看出频繁的战争在服役的战士以及家人心添加了深深的伤痕。这情感主要集在士卒、役夫和思妇三种人物形之上,但是这三者的情感有不同之处。

三、结语

本文在学习和汲取前辈学者对于《》尤其是战争所作的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综合整理前人的思想观点,对的所有直接或间接反映战争的歌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从《战争歌的叙述内容和思想情感两个方面对战争进行较为细致和深入的整理,并划为周王室征伐的歌;秦国的战争歌;楚国的战争歌和其他地域关于战争歌情感研究等四

战争反映了周人的兵役、徭役和战争生活。兵役和徭役是人民沉重的负担,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识的提高,证实了《》内容的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深入探讨的内容涉及文化背景、审美观念、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等方面。这对于《》战争的发展和创新,这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对于后世各国家间关系处理、增强世界和平力量有重要义。

通过对战争研究,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了当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真切片段,而且感受到广大人民对于战争谨慎和厌恶的态度,崇尚以礼待人、以德服人的思想观念,这是战争歌教化民众、升华大众品位,增强爱国精神的宝贵财富。

2、解朱湘的死亡

朱湘的长篇叙事《王娇》是新坛的杰作,抒写一位美丽善良的少女王娇碰上负心汉周少爷,酿成一场爱情悲剧,直至走上*之路。

艺术家的心灵他的艺术是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从人倾情于少女*的悲剧,他后来歌吟死亡的绝唱《葬我》有着人创作心理上的某种深切幽微的联系。在这两的产生之间,人已历由“生的喜悦”到“生的苦恼”到“生的解脱”的人生历程,他对神的追恋一直是对人生、生命、死亡等主题的探索思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他在追恋神时,他也在作超越死神的努力;而当他一旦超越了死亡的威胁纠缠时,他的歌艺术也就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在人后期的作里,较多地写到了鬼灵、坟墓、乌鸦、死城等这死亡直接相关的。当然,这可以说是现实的映,这个映是一座人间*,那么,有没有一个比这更美好的所在?于是人展开想的翅膀,上下求索。70余首“十四行”里,表达了人不堪俗世混浊、渴望美好境遇的情怀。这些和他后期的一些小,集表达了一个主题,即对“死亡”的探索歌吟。这里面,深刻地刻划着一条由饱尝痛苦到摆脱痛苦,到痛快地走向死亡的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1930年,人留美归来,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屡受打击和摧残,终于在1933年12月15日投江*。在现代抒写“死亡”这一主题的不少,但把“死亡”写得那样透彻超逸而优美,并以生命相殉,将生命艺契合得那么完美,在现代人里并无几人能朱湘相比。他处在力图咬破苦闷之网而探求自然生命和谐的精神境地,他的投江,是人的必然归宿。在浊世人不甘随波逐流,不甘麻醉沉沦,不甘变节偷生,因此,人选择*作为自己生命的归宿,是极富悲剧精神和审美义的选择。在国历史上的人里,屈原是*的第一人,他那“宁赴清流,葬于江鱼之腹,安能以皓皓之日,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精神闪烁千古。屈原这样的富于悲剧精神的人在国古代历史上是极少见的。国历代人死于战场死于谏者多,但*者确实是微乎其微。国文化是一种可以使人左右逢源的文化,“达则兼济天下”而“穷则独善其身”,天下有贤明之君则出来辅佐建功立业,天下无道则隐居起来或吃素念阿弥陀佛或徜徉山水或纵情酒色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那种形而上地冷峻思考面对死亡者,寥寥无几。王国维的*,可以说是屈原精神的延续。而朱湘的*也是极富悲剧精神的。*是人的自由和权力,当一个人在生存连自由也被剥夺的时候,*便是实现个人自由的手段。

朱湘悟性极高,他在说:“洋!唯你认识天国之璀璨/风雷水火的变化循环/地之运周,生命有何归宿/我愿在乌云遮幕起太空/人世间只听到鼾呼时候,伴你无眠,潜行峭壁危崖/听你广长舌的嘲音自语!”这是脱去人世忧患、痛苦恐惧的精神追求者大自然的心灵交流生命的契合。这是人对于永恒境界的追求。他已领悟到在悠悠宇宙、时空、生命面前,自己的痛苦忧伤未免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宇宙苍茫,“生生不息之谓易”,生命之流奔涌向前而瞬息不停。生命的价值不在乎寿命的长短,有价值的个体生命的精神之光,将烛照后世,汇成一股精神理性之流。于是,什么时候死亡对人来说都变得无所谓,死神在他的眼如此美丽,引得朱湘深情地咏唱,并且以他的死完成了心的美丽。

3、医学专业实验班诊断学基础试卷思考论文

评价医学专业2008级五年制本科实验班学生的诊断学期末考试试卷,考试成绩呈正态布,平均成绩为66.07,难度为0.66,区度为0.67,信度为0.60。试卷题型布合理,试题总体难度适,区度尚可,信度一般,较好地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诊断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十重要的一门课程。考试试卷是课程考核不可缺少的一部,而通过对学生考试试卷和成绩的,可以获得一系列反馈信息,如教学存在的问题、试卷质量、试题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等。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了解在教学过程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不仅有助于评价试题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

1资料方法

1.1研究对:采用戴万亨主编,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诊断学基础》(供五年制医学专业用)为教材,先后有5名教师参加了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受试者为2008级五年制医学专业实验班学生,考试时间为2010-2011学年第2学期。试题层次包括了解、熟悉、掌握和综合运用4个方面。

1.2试题组成和评方法:试题一共由7道大题组成,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有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共占试题45,主观题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病案题共占试题55。各题型值见表1。

1.3数据处理:采用我院针灸推拿系版权所有的试卷系统,该系统由excel表格组成,利用excel表格的特点,先把59位学生的名字、每道题的得输入系统,系统自动生成总,平均、以及难度、区度、信度等数据。

2结果

2.1试卷成绩:试卷满为100,平均成绩66.07,最高为92,最低为37,标准差13.16。考试成绩总体呈正态布,平均成绩等,主要集在70—89之间。成绩布见表2。

2.2.1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难度系数p值越高,试题越易。好的试卷各题难度在0.50±0.20之间,平均难度接近0.50为最佳。本次考试试卷总体难度为0.66,说明难度适。试题难度见表3。

2.2.2区度:区度是通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乎的区程度的赋值。区度通常用D表示,D值越大,说明试题的区能力越强、质量越好。D的取值范围在[一1.00,十1.00]之间美国测量专家艾伯提出了区度评价题目的标准D≥0.04为优秀;0.03≤D<0.4为良好;0.2≤D<0.3为尚可,需改进;D<0.2为劣,须淘汰或修改.本次考试试卷平均区度为0.66,说明区度较好。本次考试区度见表4。

2.2.3信度信度是指试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是衡量试卷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信度越高表明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越高。一般认为,B〈0.5的试卷信度较差,0.5≤B≤0.8的试卷信度良好,B>0.8的试卷信度非常好本次考试试卷信度为0.58,说明本次考试试卷信度良好,可以如实反映考生的水平,结果比较可靠。

本次考试试卷成绩成正态布,平均66.07,试卷难度适,区度良好,真实的能反映了学生学习诊断学的能力和水平。

4不足之处

考试试卷应加强实验室诊断、心电图诊断等器械诊断方面知识点的考核,并且题型多向执业医师考试题型、考研题型靠拢,加强临床诊断思维的考核。

通过对试卷进行,教师不仅对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有了淸晰的认识,并且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时代的爱情

【**--教案】

婚恋是《》的重要组成部,大家知道其时代爱情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为风、雅、颂三部。闻一多先生认为:“《风》是情,“风”字就包含了这个义。” ①先秦时期的不少文献使用该字时,其义都和男女之爱有关联。如《左传》有“风马牛不相及”语,《尚书乐成靖王传》有“风淫于客”,《吕氏春秋》又有说到“马牛其风”之事,又有“风合”之语。而后代俗语的“风俗”、“风流”、“争风”等语,也取男女相诱之风的思。尽管旧时代的统治者和师儒生为维护统治秩序而对原做出很多曲解,但不能改变婚恋爱情才是《风》主要内涵的事实。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其情感表达方式受历史条件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以下,本文将具体地时代的婚恋体现的审美追求和爱情表达的特点。

一、直接表达情感的坦率美

》并非就如孔子所说的“温柔敦厚”。这四字的概况其实是把“爱”扩大到“仁”,是统治者的借口,教人不要恨,只要爱。其实庄子说“至爱无仁”,要有恨,始知爱。无恨的对,也就无爱的对。就《风》的婚恋来说,它并非只是“温柔敦厚”,甚至有相泼辣的东西在内。无论处那种婚恋阶段或状况,初期爱慕的表达,期的男女相悦,亦或是思妇的忧愁,弃妇的哀怨,种种真实情感都表达得大胆直接,体现着其坦率美。以下取前两种情况作具体

第一是表达爱慕的。《风》的婚恋大多以女子口吻叙述,她们对男子思慕的表达十大胆、直率。以《素冠》为例,它描写的是一位女子对刚失去妻子的男子的大胆追求。“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子同归兮。”男子“素衣”,刚刚失去妻子,而女子直言自己的思慕之情,请求“子同归”。 这跟后代的繁文缛节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不受束缚,自然表露人性,表达爱慕的坦率美。

第二是描写男女相悦的。《》里描写爱情的很多,而写得比较**的就不少。国风的《野有死麇》写怀春之女和吉士的幽会。文“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等措辞就已是很直接和大胆。末章为“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无使匆卜汀薄V祆渥⑺担“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姑徐徐而来,毋动我之,毋惊我之犬,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其凛然不可犯之,盖可见矣。”②这无疑是站在学道德立场上对的曲解。就此而言,这是对女子的吉士的态度做出了相反的解释。朱熹的《集传》不按序来讲,是照本文来理解的,其解读也往往受圣人之道的影响。而就某些而言,他直言是“淫奔”。然而一定程度上说,这正是从侧面反映出的表达直接大胆,朱子也无法用学之道去解读本文,而只能直言其为“淫”。

另外,女子说到男子,常常提及男子的衣服,如《蜉蝣》、《羔裘》和《九N》等篇目。以衣作为人的标志,这是《》里的一种特别现。其实,衣服是男子财富地位的代表。当时男子操控济大权,女子追求男子很大程度上也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但女子夸耀男子之美时,并没有说其才能和容貌,而是直接夸赞其衣服之美,这无疑是直接表达心所爱所想的直率行为。《九N》的“我觏之子,衮衣绣裳”,表达了多少的骄傲,又是表达得多么地直率!

二、注重生命繁衍的自然美

时代的社会生产力落后,决定了当时的爱情和生命的繁衍密不可,人们有明显的生殖崇拜倾向。这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时也表现出人自然相和谐相适应。

注重生命繁衍的观念当时的择偶标准密不可。在《风》里,以“硕”形容人的例子很多,如《简兮》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泽陂》的“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和《椒聊》的“彼其之子,硕大无朋”。硕,大也,硕人,即身材高大的人。似的描述也不少,如《丰》的“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以“硕”、“丰”为美,正是因为“硕”人能有更好的身体状况来繁衍后代,体现了一种追求健康和自然的审美。

孔子说,学,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里面提及的动植物之多。草木鸟兽之名多出现在比兴句。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歌总集,《》产生很早,其比兴提及自然景物时,往往是注重其实用性,而非后来词的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后人研究,的自然之物往往具有义,而且常生命的繁衍有关。以下按动植物两来简单说。

首先是动物。动物作为歌的,在历史的发展已有了固定的内涵和情感寄寓。但这并不能在照搬到《》。《风》里,以“狐”指代男子是一个特别的现,如《有狐》的“有狐绥绥,在彼洪梁”,《南山》的“南山崔崔,雄狐绥绥”。在国古代,九尾狐是祥瑞和子孙昌盛的征兆。禹过涂山时,见到一只九尾狐,后娶涂山女子娇为妻。结果禹为王,而且多子多孙,统治国,这一传说正可印证。

其次是植物。《风》描写女子时常提及花,但以漂亮而无实用的东西来比女子的观念发生得相当晚。因此,以花比女子,并非就因为花的颜色鲜艳等特征,而是另有原因。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一书就解释说,“从表来看,花瓣、叶片、某些果实可状女阴之形;从内涵来说,植物一年一度开花结果,叶片无数,具有无限的繁殖能力。”③闻一多先生在《坑忻贰芬皇时,也从训诂的角度得出“梅”、“母”和“妻”三字有相同之处,“梅”字本身就征母性和妻性的结论。所以说,古时注重生命繁衍的观念几乎在《》里的草木之随处可见。古人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并细致观察自然草木,用繁殖力强之物来征人的生命繁衍的能力,形成于流唱于民谣之。这让《风》的表达更加丰富,也体现出古人的一种自然相适应,注重生命繁衍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自然美。

三、劳动紧密结合的朴素美

劳动是时代人们的生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很大的比例,这使得他们的爱情叙述和劳动密切关联,具有别样的朴素之美。

思妇在劳动时思念着人,这是《较为特别的现。《卷耳》,开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直接道出女子是在采摘卷耳的过程思念人。其,在写劳动的同时,“不盈顷筐”就间接表现出女子的思念之深,因为想念得过深,无法专注地采摘,采得的卷耳也就未能装满斜口筐子。后面三章写人人马倦病的处境。傅斯年说:“首章是女子口气,下三章乃若行役在外者之辞,恐有错乱。”④其实未必这样,后三章可能是女子思念过深,为男子担忧过深,以至于把自己想成对方,设想对方可能遇到的困苦。而并非是错乱之辞。

后代词绝不会把劳动思念相结合,而临江远眺盼归人等场景成为表现思妇的重要取景,这是因为时代的不同。只有了解特定的历史背景,才能真正体会《]q》这写采集劳动生活的歌之美,才能体会到劳动密切相关的爱情叙述的朴素之美。可以说,在《绿衣》一,男子思念亡妻,以衣服来寄托哀思,正是因为衣服的制作是妻子的劳动成果,融进了妻子的大量心力。因此,它也就成了夫妻之间爱情叙述里一个较为特别的审美,不需要雕饰之词,自有一种朴素美。

5、船用油水离器性能及使用管理应注的问题总结图文

+

目录:

1绪论………………………………………………………………………………………………3 2常见油水离器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3 2.1工作原理………………………………………………………………………………………3 2.2常用油水离器的典型结构…………………………………………………………………4 3油水离器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的讨论……………………………………………………5 4油水离器的操作维护和运行管理……………………………………………………………6 4.1离效果影响因素……………………………………………………………………………6 4.2运行的管理及注事项……………………………………………………………………6 5结束语……………………………………………………………………………………………7 6致谢………………………………………………………………………………………………7 7参考文献…………………………………………………………………………………………8

摘要:由于在海上航运的成本比较低,现代航运的发展速度越来越迅速。航运已占了整个运输市场的绝大部,目前为止航运已成为了世界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济交流,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方式。它为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明显的改进。但是伴随着世界各国航运的发展,各国的船队也增强,但是随着航运的发展,船舶在航运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水也日益增加。这些污水在航行过程排入到海洋当,给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严重的水污染。因此预防船舶在海上航行造成的油水污染也就更佳的严格,根据国际公约《MARRPoL》的规定,油水离器作为船舶重要的防污染设备,根据《MARPoL》公约要求船舶必须配备有油水离器。目前油水离器已油,从而避免了污油排入海水减轻了污油对海水的污染。作为一个合格的远洋船舶合格的轮机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了解油水离器的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其操作步骤,可以解决油水离器的一般性的故障和排除一般性故障。这样海洋环境的污染才可以被有效的防止,也可以充的发挥出油水离器的作用于功能,充的维持了船舶在海上的营运。本论文通过充的的参考各种的资料和文献在各个船舶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绝大部船舶的含有污水都是通过船用的油水离器离含有污水的污,对船用的油水离器的工作原理,常见的故障,运行的管理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和讨论,并对油水

离器的注事项做出了介绍总结。

关键词:油水离器的原理 结构 常见的故障 运行管理注事项

Abstract: because shipping buy the sea is low. The modern marine shipp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more and more quickly ,shipping has occupied most of the transportation market ,the transportation is economic and culture exchange between

The various areas all over all the world cannot important means of shortage ,it Brought improved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Along with the growing and development of all over the world ,in oily water is growing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ship ,the oily sewage into the sea to th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o cheng unprecedented significant damage and serious pollution So ship pollution prevention results also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Accordance with convention requirement of the ship must be equipment with oil water Separator ,it widely used in all kinds of ships .most is to use existing ship oil

From oil and water separator is through isolated after discharge to prevent shipping Damage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to be a qualified engineer must meet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familiar with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of oil water separator grasping

The common faults of the oil water separator and its repair measures only in this way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oil water separator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ollution of oil and water to marine environment ,maintain the ship normal operations at sea .in this paper ,by reference to various literature on

Marine oil water separator and mad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common failures Failure of oil water separator daily and processing to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re introduced.

Key world: the principle of oil water separator ,

construction ,common faults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1绪论

在现代船舶上已广泛的使用船用油水离器,用来防止船舶排放的含油污水造成对海洋环境严重的污染的重要的防污染设备,对于防止船舶在航运过程排放的含油污水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义。油水离器已是现代船舶航行的必备品,因为它保证了船舶的正常的航运,充的保护了海洋的生态环境,为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轮机管理人员,保证油水离器的正常的工作,懂得处理和维修其常见的故障是我们的职责,世界各国的海事组织对油水离器的性能和工作状态的检查,是作为船舶对海洋环境的防污染评判标准之一。因为作为防污染设备之一的油水离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船舶排入大洋的含油污水的质量的多少。 在船舶营运过程,要进入各国港口之前都要得到港口国的允许,而且要积极配合和接受港口国的检查,港口国的检查的内容有很多,包含以下内容:外观的检查,操作的检查,测试的检查,运行的检查,还有深度查看,检查排放到大洋的含油污水的质量,因此船用的油水离器非常的重要,对于船舶在营运过程防止海洋的污染。其次由于MARPoL73/78公约的要求,船舶要想达到船舶在海上航行要求,船用油水离器和其附属设备都需安装,用来保证船舶排放的含油污水可以达到MARPoL公约的要求。

2常见油水离器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

2.1工作原理

船用油水离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为三种:1物理离2化学离3生物处理 第一种离方法主要是利用含油污水的密度差使含油污水的油离,从而不改变油水的化学性质,是最为理想的一种离方法。第二种方法是向含油污水投放一些化学物质,从而使油水有效离,但是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活性污泥或者生物滤池,这种方法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在这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使用物理离在现代船舶得到广泛的运用。以下就对物理离做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主要包括重力,聚结,过滤,吸附离四种方法。

(1) 重力离法:

重力离法是利用含油污水的比重差的物理特性,使油污漂浮在水面之上,之后油污被排入到污油柜当,下部油污离的水如果达到排放的

要求的话,则可以排放到舷外。根据它的作用方式重力离还有三种离方式,包括机械离法,离心离法,静置离法。

机械离法原理:使含油污水通过滤器,斜板还有波纹管等一系列原件,含油污水在这些原件发生旋转,碰撞,通过这些原理使油污聚集,由于油水存在密度差,使密度较为轻的油漂浮在上面,从而使含油污水的油被离出来 离心离法原理:由于含油污水的油水存在密度差,当含油污水在高速旋转的离筒被旋转时,油和水就会被离心力离开来,此方法已在现代船舶上广泛的使用。

静置离法原理:静置离法的原理非常简单,含油污水被储存在一个专用的柜子当,由于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和油存在密度差,在通过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油水会离。 总之通过重力原理离的含油污水的结构优点是简单,且操作起来较为的方便。但是它只能离常态下的油,所以离的效果不是特别的理想,很难达到排放的含油污水要小于15ppm。

聚结离法的效果较好,其原理是利用含油污水通过聚结元件,由于油污相互运动,产生了碰撞作用,较小的油污由此聚集成较大的油污,此过程也叫作粗粒化过程,过粗粒化的油污在聚结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由于油水存在密度差,油将会克服阻力,从聚结的表面上脱离。在这个过程包括四个步骤:截留,聚结,脱离,上浮。聚结离好坏的程度有好多因素,比如聚结元件材料的物质密度。所以为了提高污油水的离的效果,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主要运用弹性尼龙,玻璃,金属丝网等作为聚结离的材料,聚结离的效果可以除去直径较小的油粒,结构较小,且离效果较好,也被较为广泛的使用。

(3) 过滤离法

过滤离法常作为处理含油污水的精离,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多孔性介质,使含油污水通过它时,污油和一些颗粒被其截留在上面,滤料的选择是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为大的表面积更容易增加油污接触的机会,使较小的油污容易聚集起来成为更大的油粒,从而增加油污被吸附的概率。其次滤料材料的选择也很重要,过滤材料主要有人造纤维,金属丝滤布,陶瓷,石英砂,多孔性材料等。这些材料拥有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不易于油污反应等优点。但是也要注一些注事项,要常定期的给过滤介质进行冲洗,因为过滤介质的过滤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含油污水的油污特别多的时候,将会使过滤介出现过滤问题,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会出现过滤断,所以对其清理尤为重要。其次在清洗的时候要注清洗的强度,以免使滤料的损耗增加。

(4) 吸附离法

吸附离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使用多孔性材料,含油污水在通过多孔性材料时被直接吸附在上面。吸附离是种可逆的过程,且常会发生脱附现,由于吸附的粒子发生热运动。所以吸附离常用来作为吸附一些微小油粒,吸附离要尤为注吸附能力是否达到饱和,因为在饱和的时候就失去过滤的能力了。所以不适用于吸附大量的含油污水,只能用于吸附含油较少的污水。

随着保护海洋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排放的含油污水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目前的标准是排放的含油污水的含油浓度要小于15ppm。为了达到这一个要求,船用油水离器通常采用组合式的离方式,即把重力离,过滤离,吸附离等方法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粗离和细离俩种部

离常采用重力离式的原理被用于第一级离,上浮的散油污被其处理掉,而聚结离,过滤离,吸附离常被作为细离用于第二或第三级离。

在众多的船用油水离器当最常使用的是组合式的油水离器,即重力离法加上其他离法的一种或者多种,这样排放的污水就可以达到国际公约的标准。 下面主要介绍下ZYF型的船用舱底水离器的工作原理。

如下图所示,ZYF型油水离器的工作步骤如下: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之下,由于在泵23的作用之下,它会产生吸排水作用,致使离筒产生了真空,当污水通过止回阀20,过滤器18.三通阀12后进入到桶内,在离过程,油污首先被进行了重力离,从而被重力离出一部的油,之后继续向*动,在集油器当发生了聚结作用,油污因此而被聚结起来,克服了阻力被浮到上部集油室,通过这个过程如果达到排放的要求准则的话,那么就可以排放到舷外。聚结在上部的油污排放原理则不同,它是通过三通阀12来实现的,通过12进入到污油柜当,当上部的油污已满了,触发了油位探测器,产生了电信号,使电磁阀15产生动作。,这样一来,舱底水就不再可以进入离器当,之后通过反冲洗,把污油冲洗到污油柜之,完成反冲洗过程。

关于ZYF型的船用油水离器的特点: (1) 仅靠抽水泵,产生真空度,,从而抽吸含油污水,处理之后的水较为干净,无过多的

杂质,因此泵的磨损较小,安全可靠。

(2) 由于真空度的作用,油污不容易产生乳化,让离效果更佳。

(3) 由于它的工作原理,可以使用密封性好的泵,从而密封的性能变得更好,也使自吸

能力变强。

(4) 它的工作元件还有聚结元件特别可靠,具有自动进行反冲洗功能,长年使用却可不

必替换元件。

3油水离器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的讨论

关于故障和排除方法,具体常见情况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当显示屏幕上表明,其浓度大于15ppm时,所产生的报警情况。对此的情况:产生此故障的原因首先要想到是排油监控是否有问题,在控制箱的排油监控系统,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看看控制箱其用电设备的联系是否正常,再检查其控制状态是否处于灵敏和可靠,指示屏幕上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发亮,再之后对其报警功能详查,在“工作”位“测试”位之间进行检查,以示指示针是否有动作产生。对这些盘查之后诺正常,则可以依据这些,判断出是油水离器之发生问题。

第二种:安全阀间歇的跳动,出现这种故障,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弹簧材料自身疲劳,从而致使其出现问题。也有可能是存在于排油装置的控制膜出现了问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聚结元件出现了脏堵故障。

第三种:控制屏上的报警灯亮,可是却不见排油动作发生。可能是由于电磁阀自身出现了故障问题,所以需要对电磁阀进行详细的检查,判断出电磁阀哪个部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是控制空气出现了问题,应对其气源气路进行盘查,还有可能是气控阀出现了问题,应对其进行解检查。 第四种:常性发生排油启动和停止。可能是由于系统存在泄漏,使气体跑出至离筒,因此造成压力变动,所以要检查接头处和管路。也有可能是电路的客观因素,致使绝缘出现问题,还有可能是由于油污的存在,所以要进行清理。

4.1离效果影响因素:

由于运行的工况不同,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的因素,将会造成船用油水离器工作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以下为影响其运行的因素

(1) 油泵因素:容积式泵比叶轮式泵较好,原因是由于容积式泵在离时,油水发生

扰动较少,这样一来将会使污油在离的时候更佳容易,所以这也是螺杆泵常被用之的原因,它减少了污水流过泵被扰动和产生乳化截留的机会。

(2) 工作因素:工作因素对其影响明显,因为随着工作工作压力的上升,其排压也得

之上升,这样一来将会造成油污发生乳化的概率,严重影响了离效果。因此船用油水离器适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乳化现的概率,而且更利于油水的离。目前通过科学实验表明:排水的含油量会被降低至十五之一至二之一,如果在真空状态下。但是因为其成本偏高,结构也较为复杂,在海上难以得到运用。

(3) 油品因素:由科学实验表明,油被离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随着油比重由轻到重,

乳化的程度也是由轻到重。其次油的多种杂质,添加剂也会造成影响。

(4) 油温因素:通过实践证明适当提高油温是有利于离,但不可过高,否则将会影响

离的效果。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好是较低温流过泵,较高的温度进行离。

(5) 水含油因素:由实践观察得出,离效果会变差,随着污水含有油的浓度提

升,因此高浓度的含油污水是不利于进行离的。

(6) 管路因素:通过观察,油水离的效果会提升,随着管路管子通径增大增长。若

是管路存在较多的滤器阀门开关,将致使离的效果变差,所以管路的各种元件对其影响也是较大的。

(7) 流量因素:根据实践得出,当离的流量增加的时候,其效果会变差,原因是其流

速变快,若是速度达到一定时,其效果会明显变坏,造成排放的达不到要求,因此要尤为控制。

通过以上的,当油水离器离出现问题了,可以从以上的几个方面着手,从而查找出问题。

作为一个合格的轮机员,对船用油水离器要充的了解其运行原理,这样才能使其有效的运行并发挥出它的功能。 运行前的注事项:

(1) 驾驶台的人员取得联系,并得到同,才可以开启离设备过滤设备,并且要

密切注排油海面有无油污。

(2) 要对油,水,气系统进行详查,运行之前必须向桶内灌满水,同时桶部顶部阀

查旋塞要开启,当看到有水流出才能关闭,其原因是这样才能除去上部的空气,从而避免了由于空气的存在,导致油位探测器动作而产生的误报警,从而使排油阀动作。

(3) 为了不使离器被污染,第一次使用之前应当充满水,这样方便其除去其上的油污。

其次还得打开管路的阀门,关闭污水的吸入阀。

(4) 配套泵应先被启动,确保向其内部供水。其次还得观察排油灯是否亮起,看水是否

从空气阀流出,确保其内充满水。

(5) 舱底水管路的阀*开,之后清水阀关闭,此同时监控系统*开,检查排油

指示是否为15ppm,并确保停止排放装置运行正常。

为了不使排放的污水含油量超过标准,轮机员应当严格的遵守油水离器的操作程序,严格的使用并严格的管理油水离器,这样一来从而避免了出现外事故的概率,将油污排入到海洋之

对此轮机员要注的常规检查方面如下:

(1) 控制箱的查看,由于其组成是由输油泵,自动排油泵和排油监控的电控箱组成,查

看时关键是对其供电控制能否正常,显示屏上的灯可否正常的指示。

(2) 管路离器本体检查,油水离器要达标,其自身上的标识要明显,无铁锈存在,

阀门启闭要正常,畅通无阻。对管路也得查看有无铁锈存在,是否存在泄漏。

(3) 对于排油监控系统的查看,查看其是否能产生报警,其次查看当排放超过排放标准

时,是否会使专用配套泵停止工作,三通阀是否能被切换,从而判断出故障原由。

(4) 排油电磁阀查看,通过切换按钮检查电磁阀是否有动作,是否会发声,其次由观察

镜检查是否有污油排出。若处于自动状态的话,电磁阀状态是否正常,可由其内的按钮试验出。

(5) 油位探头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不排油,其上方的指示灯是亮的,当水充满于油水

离器之。当出现故障时,不排油了,那么显示灯则不会亮起。当开启排油电磁阀的灯,而油位探头灯却不亮,轮机人员应该把其探头进行清洗。

轮机员使用时注要点方面如下:

(1) 若要油水离器正常运行,必须让它工作在说明书要求的范围之内,其内的压力被

保持,通过管路的阀开度来调节,这样方便其排放。其次是密切关注压力参数,真空参数,温度参数等。

(2) 常性对油水离器进行检查,避免集油太多,从而致使的离变差。通过低位的

检查旋塞来判断油水离器是否超负荷工作,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

(3) 要常性的进行手动清理,尤其是在油水离器开启运行后一定的时间内,因为这

时排放的标准达不到要求,从而可能造成误报警。

(4) 为了避免排油装置失效,可以通过除去集在集油室的空气。

(5) 根据油品的不同,轮机人员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温度保持在适当范围内,这样

利于它的离,从而提高离效果。

(6) 在正常工作之后,轮机员应在停装置前,使海水充满油水离器,让其运转20至

30钟,这样可以防止被污染。

(7) 任何时候,值班轮机员应当将排放的舱底水的记录,写到油记录薄

5结束语;

船用油水离器作为船上重要的防污染设备,作为一个合格的轮机员应该对其要充的了解,要熟悉油水离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它的运行工况,明白它的结构,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操作,特别是对于其常见的故障要懂得如何进行排除。这样不仅满足了国际公约的要求,也保证了船东的利益。特别是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通过油水离器可以实现。 6致谢:

本则论文是由指导老师杨柏枫的细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衷心的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指导。

7参考文献:

[1]林叶锦.轮机自动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9.104-106.

[2]郭军武,李燕,刘宁.轮机英语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133-141. [3]张跃文.船舶管理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91-105. [4] 殷佩海.船舶防污染技术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0.

点击查看更多《诗经》中昆虫意象的分类与分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55298.html

热门阅读

  1. 谁也猜不出谁是谁的过客情感美文
  2. 关于国庆节祝福语的短信
  3. 重说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
  4. 小学语文《找春天》的教案
  5. 中秋节送客户的祝福语
  6. 太阳是大家的教案
  7. 给老人生日祝福语大全
  8. 描写冬天风景的诗句
  9. 烟台公司生产部技术支持实习报告
  10. 关于讨厌下雨天的说说
  11. 《天游峰的扫路人》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12. 七夕情人节浪漫的祝福语短信
  13. 九年级第一学期主任工作计划
  14. 没野心只能一辈子当穷人故事
  15. 超精辟的一句话摘抄
  16. 九年级毕业班物理学科复习的发言稿
  17. 除夕祝福语大全
  18. 大班认知《统计图表》教案设计
  19. 描写下雪时心情的优美句子
  20. 大学生模范检讨书
  21. 元宵节诗词选
  22.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
  23. 关于朋友感情的句子
  24. 初中优秀教师代表的发言稿
  25. 考试祝福语:鼓励高三学子的话
  26. 《于王抚军座送客》陶渊明诗词赏析
  27. 化学教育专业自荐书范文
  28. 难忘的一件事记叙文
  29. 201年企业五一劳动节祝福语短信
  30. 高龄六一儿童节祝福语短信
  31. 名人短小故事大全
  32. 2016个人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33. 同学结婚祝福语精选
  34. 中秋手抄报内容
  35. 学会和谐相处小学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36. 描写下午的优美句子
  37. 初中新学期主题班会教案
  38. 201年企业元宵节短信祝福语
  39. 来自开学第一天的日记
  40. 优秀班主任的发言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