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37:17

课文《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内容:

这篇路读课文通过描写张家界迷人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1课时)

二、教学要求:

1、认识课后生字。

2、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受到美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按照阅读提示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读中悟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迷人的张家界去欣赏一下那里的风光。课前你们通过搜集有关的资料知道了什么呢?(交流)

二、弄清阅读的要求。

1、读读阅读提示,我们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可以怎么做?

2、交流,弄清阅读提示有以下要求:

(1)有条件的学习可以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大家分享。

(2)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的?

(3)课文中第三、四、五、六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4)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地读读。

(5)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选一景点画一画,讲一讲。

三、按照提示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阅读要求中的2、3个要求: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的,想想课文中第三、四、五、六的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从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动植物等方面来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的,课文的第三、四、五、六的开头一句话概括了整个自然段的意思。

4、完成阅读要求中的第四要求: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先自由朗读,再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配乐朗读。)

5、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张家界有什么印象?大家既然这么喜欢张家界,就请同学做小导游,选一个喜欢的景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先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再请各组推荐代表,介绍给全班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搜集祖国各地名胜古迹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办一期墙报。

文中告诉我们张家界由于他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1992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因此,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游赏,于是,人们在风景区内建了许多宾馆饭店等,大大方便了游客出行。可是,也有许多人反对这样做。你持哪种意见?请谈谈你的观点写下来。

拓展阅读

1、部编版二年级语上册识字4《田四季歌》

材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一年四季环境的变化的识字儿歌,主要是描写了农民面对一年四季不同的场景表现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了对劳动的热爱。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儿歌的节奏加快对儿歌内容的记忆; 2、会比较每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了解农民在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 2、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 重难点 ◆ 目标 ◆ 【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 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难点】 1、会写生字;

2、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 前准备 ◆ 多媒体件、生词卡片、图片 一、创情景,激情导入: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你最喜欢哪一季?为什么?

是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缺一不可。因为有了四季的更替,我们的大自然才有变化,我们类需要的农作物才会更好的生长,我们的生活才会更丰富。四季是那么的可爱,有为他写了一首歌曲赞美他,就是《四季歌》。 读题,理解题中词语的意思。

你怎么记住“季”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 再读题目,想一想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初读,扫清障碍: 1、初读诗歌,认读14个生字。

2、听师范读,听准会认字的字音。

3、生自读诗歌,不认识的字要根据拼音把字音读准。 5、读十四个会认字,在口头组词。 6、指导书写。

(1)请同们仔细观察生字,先整体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特点,在观察重点笔画,然后告诉大应该注意什么。

(2)师重点指导“谷”“冬”的写法。 (3)其余五个字,生先描红,再写。 (4)师生评议。

(5)“草”:草字头要写得扁、高。上下结构。 “黄”:中间的“由”字注意竖要出头。 “冬”:横撇、捺的笔画要写得大。 “香”:上下结构。

“又”:写在田字格*,笔画要舒展。 三、细读,整体感知:

1、请四个生再读诗歌,大边听边画处表示四个季节的词语。生自由读一读。 2、每选一个最喜欢的季节,把有关的小节念给大听。 3、大评议。

4、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一起讨论。 5、找出描写农民心情的词语。 喜洋洋 笑盈盈

你能仿照这样的形式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6、齐读诗歌。

7、读词语卡片。你能想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四、精读,深入感悟:

1、听老师范读诗歌,边听边标画描写四季的词句。

2、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读,想一想:你读的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 3、怎样读才能读出这个季节的特点?才能表达你的心情? 4、赛一赛。小组赛读。要求读出季节特点,读出自己的情感。

5、找一找:你从哪儿看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采了蚕桑又插秧)找出写农民伯伯心情的句子,反复读读,体会体会。

6、思考:他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还喜洋洋?笑盈盈? 五、堂延伸:

如果说,春是一位唤醒大地的使者,那么夏是一位激发活力的代表;如果秋是一位孕育收获的慈母,那么冬就是一位创造新生命的严父。

但无论如何,这一年四季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离不开它们……也只有它们的存在,我们才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它所带给我们的财富;也因如此,我们更会珍惜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

让我们享受四季戴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珍爱我们的大自然,让我们永远唱起四季之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 2、听写生字词。 七、

四季歌 春 喜洋洋 夏 忙 秋 稻谷 冬 笑盈盈 ◆ 反思 略。

2、一年级数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2.在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算。

3.培养同们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重难点:

通过了解废塑料的危害,小组自主讨论交流,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在具操作中,会正确列式算。

一、创境激疑

师: 同们,你们知道废品的危害吗?你能看图说说图意吗?

出示“回收废品”情境图。

二、互动解疑

1.让生说一说废品的危害与回收利用。

从图中三名生收集的废塑料的数量,你能提出数问题吗?这些问题你能不能解决呢?

2.让生小组讨论,探究算方法。

师:同们做的都不错,谁能给大说说吗?

你提出的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三、启思导疑

1.你能摆一摆小青收集的塑料袋个数吗?列式子算。

生在摆小棒过程中,知道是与哪个数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把操作活动用算式记录下来。

2.看图摆一摆,算一算。

四、实践应用

小红折了42只幸运星,小英比小红多折了6只,小英折了多少只?

2.在给希望小捐书时,一(1)班捐了42本书,一(2)班再捐12本就和一(1)班同样多,一(2)班捐了多少本书?

42+34 34+5 56-21 40+25 65-2 78-60 6+32 59-4 24+17

4.看图提问题,并写出算式和答案。

(1)大象:我比小鹿高14厘米。

(2)小鹿:我的身高是65厘米。

(3)小兔:我比小鹿矮11厘米。

(4)熊猫:我再长4厘米就和小鹿一样高了。

五、总结评价

我们请两位同把今天所的知识讲给大听,谁愿意试一试?

3、一年级数

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方法。

3.初步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习数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

(一)前准备

1.口算 32+5 70-60 78-6 39-4 26+3 88-5 30+20 83+6

2.谈话导入,揭示

师:同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习——青蛙吃害虫。(揭题书)

(二)创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问题呢?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 生:56+30。

师:56+30=?该怎样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算方法 师:四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 生2:从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1)生四一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师:56-30=?该怎样算?(过程与56+30相同。)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件)

师:大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会了哪些数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

4、一年级数

1、通过直观,使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习,培养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一、创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同们非常熟悉的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挂图出示喜羊羊和灰太狼)他们想和同们比一比,看谁聪明。有信心战胜喜羊羊和灰太狼吗?

2、那同们可要做好准备,看看它们出了哪些什么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关:小小神算手。

们真的很聪明哦,闯过了喜羊羊的第一关。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关:小小玩具店。

五一期间,喜羊羊的玩具店开了,懒羊羊也来到了玩具店,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出示玩具)可是懒羊羊在买玩具时却遇到了问题。(出示喜羊羊说的话,生自由读一读)你们能不能帮助他?那么该怎样列式呢?(生说算式书算式)

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1、这道题你会算吗?应该怎样算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给小组里的同说一说。大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生分组讨论,师参与讨论)

2、汇报交流算法。

3、同们真聪明,也非常的有爱心,用自己的具帮助懒羊羊解决了问题,自己还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方法,真不简单。

4、巩固练习:书本练习十第1题

57-3= 99-6= 89-7=

65-4= 48-5= 26-2=

5、美羊羊也遇到了难题,你们还愿意帮助她吗?该怎样列式呢?

(生说算式师书算式)

6、这道题怎样算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7、汇报交流算法。

8、练习:(书本练习十二第2题)

30-10= 50-20= 76-40=

38-10= 57-20= 95-70=

三、加强对比,理解算法

1、小结:刚才大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懒羊羊遇到的问题,大比较一下, 35-2=33,35-20=15这两题一样吗?(生:不一样。)它们在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把35分解成30和5,减一位数从个位上减,减整十数从十位上减。)

2、小结:这就是我们这堂习的新知识:(题)

3、巩固练习:

四、游戏练习,巩固新知

1、同们你们真的很聪明,那就请同们用所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好吗?

前两天,我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可是我只带了10元钱,同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吗?谁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谢谢你,明天我就再带上16元钱去买这本书。

你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战胜了喜羊羊,而且还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真是令佩服!

2、玩“爬楼梯夺智慧星”的游戏。

师任选两组生进行比赛,根据口令同时接力做题,先做完的小组拔智慧星。

(先选出一名生当主裁判,其余生当副裁判,然后请参加比赛的两组同做好准备,按要求进行比赛。最后由主裁判带着大集体订正,评议)

五、分享收获,感受快乐

这节你们表现的这么出色,得又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听听吗?

5、一年级数

本节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一年级下册第55~56页“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我打算从材分析、情分析和过程三个方面谈谈本节的一些想。

一、说材分析

本节是在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萝卜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位数加法的数问题,让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算,并在积极参与数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的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生为主体的思想。另外,材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第一次引出了竖式算的方法,这是一种重要而又易被生接受的算方法,它是习笔算的开始,也是以后习多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引导生在分析比较中理解并接受这种方法,体现了一定的算法优化思想。

二、说情分析

生在此之前已具备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基础,而且有部分生已获得了一些用竖式算的知识储备,但是他们只会算,而不会说理,因此本节重点引导会说理。

1、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方法,并能正确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用竖式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为了实现目标,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时,我采用创情境,引导探究的法,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生的思维。从而发挥了生的主体性,同时渗透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生准备小棒,数器,师准备件,数器等。

三、说过程

基于以上思路,我了以下流程:

(一)复习铺垫。

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的延续。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一些口算,为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做很好的铺垫。

(二)创情境,探究新知。

1、创情境,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力图创一种具体的拔萝卜情境,引导生在情境中发现数信息,提出数问题,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通过生自主探索36+23的算方法,充分发挥生的主体性,让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生的个性差异,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

3、优化算法。算法的优化,使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当然也着重介绍本的重点——如何列竖式算。生在会算法的同时,寻找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拓展新知

这一环节旨在生能应用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现数与生活的联系。

(四)全总结

点击查看更多课文《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模板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2300.html

热门阅读

  1. 诗歌朗诵稿《祖国颂》
  2. 唯美励志诗句大全
  3. 檐下有诗远方有你杂文随笔
  4. 大班健康五官很重要教案
  5. 2016感恩节给同学的祝福语
  6.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总结会上的发言稿范文
  7. 2016年温馨的母亲节祝福语
  8. 学会独立勇敢面对困难3000字作文
  9. 永恒的爱情诗歌《三生石三生誓》
  10. 三字经故事视频大全
  11. 201中考加油祝福语短信
  12. 改古语成诗诗歌
  13. 简单的圣诞祝福语
  14. 父母婚礼贺词
  15. 送朋友的生日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