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的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37:17

《我心归去》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采薇》中主人公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乡愁并不仅仅萦绕在出征在外的战士心中,它也也久久萦绕在了每个游子的心底,凝结成了一个永恒的思乡情结,从古时吟唱到了今日,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唤着——我心归去。

(板书题目)

二、检查预习:听写文中的字词

问:同学们把这篇文章都预习了,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归纳:想家,思念故乡。

问:文章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一句话,一个字,还是一段情?为什么打动你?

(生自由发挥)

三、分析课文:

1、分析文章第一段:

问:既然是想家,是否因为在国外不好?作者怎样来描写他在法国的情形?

答:(从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读一读)

“一幢雅静的别墅”“大”“环境优美”

“家”——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2、分析文章第2、3、4段:

问:读2、3、4段,从中找出印象深刻语句进行鉴赏,须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作者的感情。

体会重点句子含义:

“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周围与你有关的声音有哪些?学生自叙。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声响的包围中,每个种声音都为你而来,比如:早上厨房里妈妈“磁拉”煎鸡蛋的声音,是在为你准备早餐;晚上你房门钥匙的转动声,是爸爸来看看是否弄掉了被子;学校的铃声是在督促你学习;街上的汽笛声是在提醒你注意行车安全……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中心,所有的声音都为你而起。而在这里,在法国,韩少功异常孤独,因为他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文化,甚至熟悉的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周围的一切与你没有关系,你无法交流,这种孤独寂寞是可以让人发疯的。“法语法语法语,……无处逃遁”

(学生想象)

“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真的可以让人发疯了。

朗读第二三段,体会作者情感。

(过渡)练习:就连现在流行的出国热在作者的眼里也不屑一提:“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请把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可以添加一两个副词来强调一下意思。

答:我根本/一点也/极/毫不在乎。。。。。。

(过渡)问:为什么?

答:因为“很想念家里”。“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到这里,作品的铺垫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感情的汩汩而出了。

3、分析文章5、6段:

(老师范读)(生读)

A、生在这两段中选句并进行鉴赏。

B、这两段写了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具体表现,是对家园之思的正面描写。

C、在《采薇》里思念亲人是如何体现的?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D、那么这一段作者是怎么表现思念亲人的?

作者通过对亲人生活场景的想象,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在异国他乡对亲人的强烈思念。“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想家,思念故乡,家的含义进一步深化。

E、第六自然段的修辞手法,表现技巧。

对比

排比

欲扬先抑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我依然爱它,依然在心底想着它。

F、问:想家,想家里的什么?

答: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

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有大家不熟悉的,可以想象一下:故乡的小径正走来了我最亲近的人;月夜下忘了回家的小羊是否找到了回家的路。

G、问:同学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想一想。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想家时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即使你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父母,若让你置身于韩少功的境地,你最想家里的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闹钟的声音,油烟机的声音,爸爸的摩托车的声音,妈妈的敲门声。。。。)

归纳:同学们想象的事物非常的具体,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想象的东西越具体,想家的感觉就越强烈。而这种感觉往往借助于一定的意象来传达,如《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他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九月九的酒》“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H、难点:带泪的笑

二胡:悲凉低沉

赛马曲、赶集调:欢快

4、分析文章7、8、9段:

问:到5、6段,作者的感情基本抒发完了,文章完全可以作结,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相对完整了,为何还要加上这三段呢?这三段的内容是什么?她的作用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快速浏览也是语文阅读的重要技巧之一,把启示性语句找出来,认真体会。

归纳:后三段,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有你的血、泪、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作用就是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

5、体会重点语句:

(1)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对故乡的失望可能含有期望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碍对它的真爱。这是浸着心血、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

这种失望也存在于很多的文学作品中,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就这样写道:“在苍*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你能否也运用相同的句式,将《故乡》的内容替换文中的内容呢?

“我会对故乡萧索的荒村失望,我会对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失望,我会对麻木愚昧的闰土失望……”

(2)没有故乡的人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四、小结:

这种爱,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流淌在每一人的血夜里,无论走得多远,依然忍不住回头眺望。

五、布置作业:

以“想家”为话题,通过联想和想象,通过具体的意象来抒写你的思乡之情。记住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因为爱家,所以想家。

拓展阅读

1、四年级 中的小小鸟

四年级 中的小小鸟
:松江区泗泾小学 王静
年级:四年级
学类别:色彩
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学习剪出鸟的造型。
过程与方法:掌握用三原色玻璃纸叠加调配间色的技能,并在玻璃底板上剪出造型生动的小鸟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学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色彩知识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等等,这些都以原色为基础。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原色之间互相混合,可以产生许多色彩变化。并通过在玻璃底板上剪出造型生动的小鸟形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把学习到得色彩知识运用起来。

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学习剪出鸟的造型。
学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在玻璃底板上剪出造型生动的小鸟形象。
学准备:具:玻璃纸作品资料、剪刀等 学具:剪刀、碎玻璃纸等



环节师活动学生活动(设想)设计意图



趣故事引导
1、出示:天空和彩虹图片
2、听鸟的声音。
提问:猜猜它是谁?
3出示一只透明的鸟
4为小鸟穿上美丽的外衣
5揭示课题:小小鸟1、在班级中找找鸟在哪里?
2、说说这只小鸟哪里和别的鸟不一样。
3、思考: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它?通过故事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1、出示三原色色卡
2、感受三原色的色彩特征
3、师总结三原色知识点1、认识玻璃纸
2、说说三原色带给你的感觉初步认识三原色,感红、黄、蓝带给们的色彩感觉。




验1、师演示:
红+蓝=紫的色彩变化
2、色彩游戏
游戏了解三间色与三原色的`关系
3、师总结
总结三间色与三原色的关系1、学生自己尝试:黄+蓝=绿;黄+红=橙
2、学生回答交流,认识三间色
观察欣赏,从实践出发让学生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作1、讨论如何利用彩色玻璃碎片完成小鸟的装饰。
2、总结制作步骤
1)、拼贴三原色玻璃片
2)、在玻璃纸上剪出鸟的外形
揭示课题:中的
3、欣赏师作品
出示四种不同色调的鸟的作品
4、作业要求:
1)用三原色叠加制作彩色底板
2)、在玻璃底板上剪出造型生动的小鸟形象
3)、在小鸟身上写下你的姓名,向它诉说你中的梦想
5、创意表现1、思考:
如何利用三原色玻璃纸碎片装饰小鸟?
拼成一整张玻璃纸。
2、思考玻璃纸底板的色调变化,学生谈谈不同色调所带来的感受。
3、学生交流讨论
小鸟在你们中是什么形象的?
4、学生认真欣赏,理解创作方法步骤及注意点。
5、学生尝试创作让学生自己讨论发现,如何帮助小鸟。并通过师的指导,完成创作。




价1、帮助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自评
3、师评价
4、师总结1、把自己的作品贴在玻璃窗上。
2、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3、学生发表个人创作的感受,谈谈个人的理想。学会欣赏作品,评价作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

2、课文祖国在

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字10个,写字7个。

3、利用信息卡学文。

课前准备:课件

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地球仪)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如果让你到地球仪上找地方,你最想找什么地方?(想找北京、想找的家乡、想找过的上海……)

2、下面就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合作,看看能不能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想找的地方?(生自由找)

3、找到你想找到的地方了吗?(找到了)

4、有一位和你们一样眼睛尖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叙述《祖国在间》。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打开书,看好了课文,听老师读。)

2、通过听,你有什么收获?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你们听得可真仔细,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如果你还有哪些字不认识的,就用们平常的方法来解决。

2、刚才,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了课文,很认真,老师都看到了。那老师要来检查你的生字词有没有会读了?

3、师出示生词:(离开出示)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

4、大家都是有勇气的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起。那生字会认了,课文一定能读通顺,同桌的小朋友你读给听,读给你听,可要听仔细了,如果有读错的地方一定要帮他纠正。

5、读得可真认真,谁愿意读给老师听的?(多媒体出示课文)指名二到三个学生。

四、读文感悟:

1、出示课文,们首先来看这一句:

第一眼就找到了中国,像只金鸡昂首在太平洋边。(多媒体出示)

①“一眼就找到了中国”,就像你刚才一下子就找到自己要找的地方,你的情怎样?(非常开、欣喜)

②那你能非常开、欣喜地读这一句吗?【“像只金鸡昂首在太平洋边”】你想象中的金鸡是什么样的?(一定是声音特别洪亮、一定是金光闪闪、一定颜色特别鲜艳……)

③看,们的中国就像一只金鸡高高的扬着头,挺立在太平洋边,多么让人自豪!

④让们充满自豪、充满欣喜再来读这句,你来读?【老师觉得你还不够自豪,“像只金鸡昂首在太平洋边”谁再来读读(指名)】

们一起试试!

1、谁接着读这一句(指名)。

第二眼就找到北京,辽阔的版图上那红色的星点。

①看(出示地图)北京就是地图上的红色星点,它是国的首都,你有没有过北京,那你对北京有什么了解?(指名说)

②北京是国的首都,有很多名胜古迹,看!(出示北京风景图片)们热爱北京,热爱北京天安门。让们怀着热爱之情来读这句!

③“辽阔的版图”,“辽阔”你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们的祖国一定很大)

们来看这篇课文,读了后,你一定会更深的了解祖国有多大!(出示:们的祖国真大),自己试着读读。

⑤那你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觉得们祖国真大)那你从哪儿看出祖国很大?(自由说)

们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看在同一时间,国北方的哈尔滨雪花纷飞、漫天飞舞,而南方却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⑦祖国这么辽阔,们读这句时不仅要充满欣喜、充满热爱、更要充满自豪。

⑨谁再来读一读,(指名)多么欣喜,多么自豪啊。

3、前面两句小朋友读的都很好,老师相信这一句你们一定也能读好(该句颜色变红)谁来试试?

第三眼就找到了故乡福建,隔海望是祖国的台湾。

①小朋友们,香港、澳门已经回到了们祖国的怀抱,台湾是们祖国的儿女,虽然还没有回到祖**亲的怀抱,但们日思夜想,都希望台湾能早日回,让们带着期盼再来读这句。

②齐读第二句。

4、小结: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的每个人都爱着她,你们,你们的父母,你们身边的叔叔阿姨……们不仅喜爱她,赞美她,而且都在中想着她。

5、让们听着音乐,想着画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语文实践,课外延伸。

如果有一位外国记者,想来采访你,让你介绍一下你的祖国,你会说些什么?课后们可以收集一些信息,比如: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中国的世界之最、中国的传说故事、中国的少数名族等,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整理好,下节课,让们介绍可爱的祖国。

六、学习生字。

1、最后们再来学习生字。(多媒体出示)

2、你认识吗?谁来读一读(指名)。

3、你准备怎么记呢?到你小组,说给你小组的伙伴听。

4、好,谁来说“祖”你是怎么记的?(指名)(多媒体出示:“ネ”变成红色)小朋友要看清左边是“且”不是“目”。(演示:且-目)

5、今天们学习了生字,在书中描红格里描一遍。(描的时候,每一笔要描到位,一边描一边记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7、打开本子,在本子上把每个字写二遍,写一个和书中田字格中比较比较,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在写第二个时要把它改过来,这样就能越写越好。

3、课文祖国在

学目标:

1、在正确读文的基础上,自主读词识字,并学习在书上作简单的标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2、在学习中,阅读感悟,了解祖国的“辽阔”,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的热爱之情。

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发表独到见解,拓宽思维空间;初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重难点:

学过程:

一、观察地球仪,说发现

今天大家都带来了地球仪,说说看,你们都看到什么?大家的眼睛真尖,第一眼就找到了们的祖国,看着她,你想说什么?对,她的形状像一只大公鸡。(师在黑板上画中国地图。)大家第二眼找到了什么?指给同桌看看,是什么地方?(师随着学生说的在地图上填上北京及红五星。)你还能能找到什么地方?(根据学生的发现在图上添加地名。如:故乡“威海”等。)地球仪上能看到们的威海吗?老师这张中国地图上能看到,把它贴在墙上,下课自己来找。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已经观察了地球仪,他们的求知欲很强,很多孩子已经和家长一起交流过,学习过,他们能说出的东西很多,所以,应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把他们知道的画在黑板上,使孩子们带着自信、愉悦的情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3分钟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对自己提出什么要求?(指名说:学生可能会说通过多种方法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在书中圈出生字词等)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词(课文中的词,不带拼音)自己试读。

(2)掉熟字,读生字,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3)小组合作,读字、组词,说句子。

(4)同桌合作,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全对的在生字表旁画上大苹果。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已经有很强的识字、读书能力,识字、读书速度较快,所以,读书、识字,不用很长时间。读书时让孩子自己提要求,使孩子读书的兴趣更浓,也可以提醒其他同学怎样读书。识字以孩子自主学习为主。]

三、读文感悟

1、再读课文,这次你对自己提出什么要求?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2、指名交流:“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朗读时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感受“书要多读,每次的感受不同”。交流的问题的空间很大,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发挥。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肯定有不理解的词,师可以让别的学生解释,趁机把“太平洋、福建、台湾”等词写在地图上相应的位置。“昂首挺胸、假若”等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可让学生做动作、讨论解决。]

3、指名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按照大家说的,自己练一练。

5、小组合作,读课文,评出朗读小明星。

6、现在,你想对祖国说什么?

四、交流搜集的资料,体会祖国的辽阔、美丽。

1、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小组内交流。

2、每个小组到展台上展示自己小组搜集的资料,并读一下说明。(师适当选择图片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如:刘公岛图片贴在威海。)

3、大家看到这么多的图片,你想说什么?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画出祖国的地图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带来的图片,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祖国之美、之辽阔,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搜集资料的重要性,从小培养搜集资料的习惯,还能培养孩子写话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五、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写字表),这节课,大家想写哪几个字?(根据学生回答决定先学哪几个字。可根据时间决定学习几个字。)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锻炼,很善于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对生字的笔顺困难也不大。所以,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观察、书写相对简单的字。让学生决定他们要写的字,他们的情绪会更高。留几个放在下节课学习。]

2、谁到黑板上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师生评价。

3、学生先写一个,同桌互相观察后,提出意见,再写两个。

4、小组评议,评出写字小明星。

六、课后拓展

国庆节快到了,们来办一个“祖国,想对你说”的展览会,好吗?大家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祖国说什么?把它写下来,

2、继续搜集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写上说明。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正好安排在“国庆”前后,学完课文后,正好结合国庆节举办一次展览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对祖国的感情得到升华。]

点击查看更多《我心归去》的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2297.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唯美诗词摘抄
  2. 青年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所担负的责任演讲稿
  3. 水电材料购销合同
  4. 家长通知书家长评语集锦
  5. 有关充满希望的诗句
  6. 最新的5劳动节祝福短信大全
  7. 五年级数学整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教案
  8. 关于描写山优美句子
  9. 描写秋雨的诗句精选
  10. 孤单的解释及造句
  11. 冬至气节短信祝福语
  12. 施工工期承诺书模板
  13. 201年女生节创意祝福语
  14. 有余力则学文的弟子规故事
  15. 春节学生手抄报文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