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一张粮票的流浪散文

发布时间: 2025-07-20 15:40:28

191一张粮票的流浪散文

大社媳妇将我扔进那个女人手里的时候,不但没有不舍,还用尖尖的指甲使劲扣了我几下,似乎把我破坏了再扔给那个女人,才满意。甚至都没有正眼看那个女人一眼,就攥着五角钱扭进了长长的巷子里。

我太轻了,就是一张微薄的长方形纸片。暗红色的正面上赫然写着两个粗体字:粮票。反面的中间印着隶书八两,八两下面就是一个花朵的图案,左右两侧有斜倚而出的稻穗或者麦穗。别看我只是一张小纸片,却被赋予了使命。去粮店买米买面的人,手里如果没有我,只能在粮店门前徘徊不前。

那个女人,由于激动,由于想把用五角钱换来的我带进城市,多换几毛钱来活命,紧紧地抓住了我,我感觉自己快被她抓皱了。当她松开手想好好看看我的时候,一阵风正好路过,将我一下子吹向了天空,她失声大叫,像在大声呼唤她丢失的羊群。我使劲往下坠,风使劲往上吹,她疯狂地喊叫疯跑。在一堆干草垛上,眼看着我就落在干草垛的弧形顶端,眼看着她就要扑过来将我捡拾起来,可是风又使了一个更大的阴谋,一口气又吹起了我,将我吹进了浅水湾里。一股凉意立即浸淫了我的全身,大社他媳妇传染给我的香水也渐渐被水冲淡,如果再在水里漂浮哪怕一分钟,我就会失去颜色数字甚至生命。她扑通一声直接跳进了水里,一把就将我捞了起来,在她的棉裤上按了又按,最后一些按出来的水是我的泪水。我看到她额头的纹路急得快扭成了麻花,她的眼睛里似乎有血要滴出来。等到我八成干的时候,她就将我夹在咯吱窝下,一路小跑穿街过巷回到家中,将我压在一张草席子下面。她的男人,整在北屋拉着风箱烧着大锅。大锅底下熬的是白菜汤,周围糊的是地瓜和胡萝卜这些主食。她把我夹在咯吱窝下从浅水湾回家的途中,没有一个人注意她沮丧的表情或者注意到她,她也没有刻意和遇到的街坊诉说她追逐我的遭遇,回到家里她更是没有和她男人提一个字。

尽管草席子和土坯的炕都非常坚硬,我还是感觉非常舒服。我身上尽管没有了大社媳妇的香水味,染上了浅水湾的淤泥味,我还是很乐意呆在这里。我听见了风箱啪嗒啪嗒的声音很有节奏也很动听,柴火也在灶膛底部噼噼啵啵地响着,有股人间烟火的样子。不像大社家,很少烧火,冷冷清清的,没有活络气。我感觉一股小火穿过我身子底下的土坯炕向着烟筒蹿出去了。我感觉一股大火冲击了我一下,忽的一声就拔向了九天云外。

晚上,那个女人将一个枕头压在我的身上,那是一个用麦子杆压扁后装成的枕头,一点也不坚硬,再加上那个女人并没有枕上很长时间,我一直是轻松的在暖和的炕上。

透过席子的缝隙,我看到那个女人和她的男人整在地上鼓捣着什么。那是一些圆形带把的柳条筐子,在别的人家曾经见过。有一户家里有在河务局当工人的人家,不拿着我当回事,曾经把我塞进一个框子的缝隙里,差点将我粉身碎骨。三十多个白色的柳条筐子,白晃晃的一大堆,被那个女人一个一个摞起来,排成了两排,用一个大布包袱包裹了起来。大布包袱很大,能将一个包裹起来甚至将两个人包裹起来,但是包着这三十个框子的时候,还是露着了四个方位的四个角,闪着明晃晃的白光。这些框子的重量我无法知晓,但是我感觉那些筐子被她轮到自己背上的时候,是她身材的两倍,横着有一辆大马车那样宽。她轮到自己背上,向前跑了几步又向后退了几步,又稳稳地立在了地上,背了一会就轻轻地放在了地上,那神情像放她自己的孩子。最终,这些柳条筐子和我一起,存在在那个女人身上,又最终

成了我和那个女人一生的过客。

那个女人拾掇完毕,跳上炕开始脱棉裤。但是她只**了棉裤,并从针线簸箩里抄起了一把剪刀。这个女人要做什么,要剪坏自己的棉裤吗?要知道那年头有一个棉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歹她没有把棉裤剪坏,而是剪开了小腰。那是一条白色的宽布镶嵌在黑色的棉裤上面,为了好扎腰也为了给黑乎乎臃肿的棉裤增添点美感。她把整个的小腰全部剪开了,又引上了针线,从席子的另一头摸出一把小纸片来,它们足足有一大把,上面印着一两、二两、半斤等,模样几乎和我相近,但是它们都比我小一两或者几两,这让我觉得在这个家里很自豪。她开始把两张一样大的纸片对在一起,塞进小腰里,再用针线缝好。再找两张一样大的纸片对在一起又塞进了小腰里缝合好。眼看着我的同行们都被她塞进了小腰里,我开始不安起来,我上面的八两也玄虚着像要散了笔画。果不其然,等她缝到她肚脐眼位置的小腰时,拿起来一张写着半斤的纸片,把她的手伸到了席子的下面,一把就将我抄了起来,吹吹我身上的尘土,又审视了我半天,要不是她男人在旁边守着,她可能要亲我一下。她抄起了我放在手心,又把半斤抄了过来,将我们重合在一起。半斤比我小一厘米,颜色也比我暗淡不少。但是我们拥有同样的花朵同样的麦穗或者稻穗。

那个女人把一大把纸片缝制进她的小腰时,她的小腰有点丰满有点鼓鼓的,但是还算平整和优美,根本看不出我们已经驻扎在她一个三十多岁女人的腰身。她一个夜晚都在炕上翻来覆去的,像她的麦子被冰雹打碎了似的。鸡叫了三遍,狗吠了五声,她一骨碌从炕上爬了起来,好像她根本就没有睡觉。穿上棉裤棉袄棉鞋,一根布腰带勒住了棉裤的小腰。结扣的地方正好是我和半斤所在的位置。由于我和半斤挤的几乎像一张纸了,半斤也几乎挤进我身体的版图里去。

她把长她两个身量的筐子抡到自己背上,吱呀一声推开了木板子门,推开了黑重的夜色,一脚踏上了去远方的路途,等她上了堤坝,村子里被她踢踏起的那些尘土才慢慢落了下去恢复平静。堤坝在高出,更容易招风。风把她吹向堤坝的东边,再从东边吹到西边,临近堤坝边缘的时候,她就紧紧抓住一棵边缘的树以求稳住自己,如果不是堤坝的西边有很多的树相助,风真会把她娘吹进冰冷的黄河里,那么,她进城卖掉柳条框子卖掉我们换钱的梦想就会化为泡影,顺水东流。光靠她男人爹在生产队挣的工分不够一家人吃一个冬天的地瓜干。因此,她必须保证自己能往前走,而不是往后退,也不是被风吹进黄河里。

因为风大,因为她背了三十多个筐子,所以她把腰几乎弯成了九十度。当她把身子朝右边弯的多的时候,我和半斤的右角就折了起来,当她把身子朝左边弯曲的多一些的时候,我和半斤的左角就折了起来,如果她再蹲下起来几次,我和半斤就有可能成了一个倒三角形。半斤叫苦连天的,说自己本来是在一个城市里流通着,一来二去的竟然流通到了乡村。这个乡村牛粪遍地,人土拉吧唧,个个穷的眼睛里冒白光,尤其女人家更是穷的叮当响,一年到头见不到玉米面,更别说白面膜了。这次进城,一定要找户好人家,起码是吃公家饭的人家,再也不回来了。半斤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我摸了摸自己,身上也湿漉漉的,三十里路,她像上足了弦的钟摆一刻也没有歇脚,身上汗津津的,已经将我和半斤打湿。我倒不在乎在城市或者乡村,在人的手里转来转去的,反正都是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城市乡村之分。我倒是愿意看见她为了生活跋涉的样子。我愿意为她换来更多的钱或者粮食,让她们家能顺利渡过冬天。

不经意的,我似乎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我以为是半斤在闹腾,半斤说我冤枉它。我看到一只手在她的肚子上摸来摸去,一边摸还一边说:孩子,委屈你了,娘对不起你,为了咱全家能活命,我只能带着你奔波了……她怀孕了?刚才是她肚子里的孩子在踢他自己的娘亲?我让半斤看看她的肚子,半斤也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尽管被折的不像样子了,半斤再也不说话不抱怨,而是和我贴得紧紧地护着她娘的肚子,小家伙好像感觉到了我和半斤的存在,踢了一会就安静多了,他一安静,她迈的步子更大了。甚至两步并作一步去迈,这让我和半斤也提起了精神。

王旺庄火车站,在寥落穷困的村子面前,有点超现代,有点让人的内心汹涌澎湃。对于她来讲,到了这里就意味着可以去远方的城市,把柳条框子和半斤八两它们卖掉换钱买粮食,而对于其他很多人来讲,到了这就就意味着人生有了新的开始,也意味着可以脱掉贫穷或者追到梦中的事物。

由于三十个筐子面积很大,上车的时候,遭到列车员恶狠狠地训斥。我和半斤都想出来把列车员打个鼻青脸肿的,可她只是一味地低着头,像刚从监狱里出来的样子,不敢正眼看列车员一眼。火车上人很多,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到处都是要去远方的人或者说去城市里的人。她把筐子在人堆里拖来拉去,费了半天功夫才把框子弄到行李架上。当她往行李架上放筐子的时候,透过她的衣襟,我看到了黑压压的好多的人,也好多的物品。我还看到火车上有绿颜色也有白颜色也有黑颜色,窗户外边是冬天寂寥的颜色。而她脸上已经毫无血色,她挤在车座子的一角,像这节车皮里最多余的一个人,那么孤独无助。我和半斤都很难过,都想出来和她说说话,给她擦擦汗。可是我们和那些筐子不同,我们不能见天日,我们只能乖乖地呆在一扎宽的棉裤小腰里,到了适当的时候,我们才能出来。也就是,我们出来的时候也是和她告别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我和半斤舍得还是舍不得这个把我从水里救起,又用体温揣了我一路的女人。

她的手又**了衣襟里,抚摸着自己的小肚子。我感觉她痉挛了下,肚子上鼓了几个包又在她的安抚下平静了。她的汗珠子一滴一滴地滴下来。小腰里也汉津津的,这次不是走路累的是疼的。我和半斤也心疼起来,已经不管这个女人将自己折成了什么样子,至于能不能留在城市里已经不再重要了。

我第一次坐火车,只感觉脚底下哐当哐当的,感觉不到移动或者速度,咣当咣当的就被带向了远方。当她拖着三十个筐子,带着我们在淄川下火车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离着她的故乡很远了,究竟有多远我也计算不清楚。但是我明显感到这里和乡村不大一样。天是一样的黑一样的冷,风似乎比乡村的风小些,还夹杂着一些奇怪的味道。人的脚跟着脚,密密麻麻的,分不清楚女人的脚还是男人的脚,也分不清是江南的脚还是塞北的脚。倒是城市的脚和乡村的脚一眼就能分辨,尤其半斤比我分的更加清楚。喇叭声一声挨着一声,也是密密麻麻,此起彼伏的,甚至一声盛过一声高,说也不让谁,都非常焦急,谁都有要紧的事情去办,谁都有家着急着回去。

天黑的好像看不见了路,但是人能走的地方就都是路。但是她不朝人走的路去走,却带着我们向郊外走去。半斤有点急了:不是到了城市里吗,怎么要拐到城外去?她并没有离开城市多远,而是在郊外的一座茅草屋前停下来,从包袱里拿出了一个白花花的柳条筐子,敲开了这户人家的门。出来的是和她年纪相仿的妇女,她盯着她看了几眼,又低头看看她的肚子,看了看地上的筐子说:你们只能在柴草房里住一晚了,我可以给你们拿床棉被子。与其说那是一床棉被还不如说那是一堆破烂,与其说那是一间草房还不如说是一间敞篷。套子黑黑的根本不像白色的棉花做的,并且滚的像一个球,撕扯开之后就全是白瓷碗大的洞。我觉得那洞是黑色的,通过洞口看到的也是黑色。她把被子撕扯撕扯就盖在肚子上,也就是盖在我和半斤的身体上,尽管棉被破烂不堪,我和半斤还是感觉到了重量和温暖。一整个晚上,小北风刮的肆意妄为的,她的头发被刮的蓬乱,再加上头发上粘上了许多麦草,她很像一个收破烂的。我和半斤和二两三两的却都不像,我们在她腰身周围安全的存在着,温暖的存在着,即使有些风要掀动她的衣襟,也被她坚决地拒绝了。

鸡叫了五遍,狗吠了三声,她从草丛里爬了起来,爬的不是很利索有点拖泥带水的,还感觉她是捂着自己的小肚子捂着我和半斤站起来的。她又从包袱里拿出了一个白晃晃的筐子放在地上,带着我们进城了。

她趁着一辆车还没有走近我们,抄到了马路的对面,又瞅着一辆车不是那么着急,又从马路的对面穿越到了另一面,我和半斤计算了,大约是穿了七八次,因为她每一次穿越马路都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我们也提心吊胆的。一共大喘气了七八次,算是挤到了淄川大集上一个*的位置。她喝了一碗小米粥之后,立即敞开了她的包袱,亮出来她二十八个柳条筐子。筐子的柳条还带着春天的绿,夏天的雨,秋天的黄,冬天的风;还挂着女人长途跋涉的星光以及尘埃。二十八个柳条筐子一字排开,立在淄川大集上,冠冕堂皇似的,理所当然似的,理直气壮似的。也让她眼睛里充满自信,腰也挺直了不少。很多人被这场景深深地吸引了,当有人围过来时,她就大声说:这是自己打的柳条子,是夏季滴着露珠的头茬柳条,有韧性不容易断,而且是自己亲手编织的,不掺假,耐用,而且干净卫生,谁买了谁合算……

人们拿一起一个筐子看看圆不圆,再放到地上试试真的结实还是假的结实。其中一个穿着高跟鞋,嘴上像抹了猪血的女人,很干脆地拿走三个框子:说是一个用来放花,一个用来放馒头窝头,另一个放自己的针线。

拓展阅读

1、个人去500字

很多事情本来就注定要个人面对。

小王子有天看过四十次日落,是什么令他如此伤感?

个人难过的时候,究竟会怎么样呢? 个人坐着发呆。

假装若无其事地做作业,内心其实早已波涛汹涌,并且疼痛。

有的时候,看着身边的同学在下课后个个离开教室,昏*阳光斜射进来,粉笔灰不时跌落在桌面上。趴在桌上,什么都不想做,甚至想把书从窗口直接扔出去。突然觉得自己很累。也许是因为内心被禁锢了太久,整天说无聊的'话,唱无聊的歌,做无聊的事吧。可我是个本性难改的人,喜欢个人世界里的那份清静。

于是,我心里有个苏醒的愿望。

想去的地方不需要太大,容纳下我,HeIlo ketty闹钟,台灯,以及《最x x》就满足了。

在这个地方,不用担心自己的发型有没有乱;不再为了串串冰冷的数字,每天重复着枯燥乏味的习题;不需要在无聊的话题面前还摆着虚伪的笑容;也不会为吸引别人的眼球,去穿漂亮衣服。

不想,活在别人世界里。

我想……个人去旅行,哪怕是……

去绍兴看“小桥水人家”,去江南领略“烟雨蒙蒙”,感受寂寥雨幕的惆帐;去西双版纳和亚洲象亲密接触,去东瀛看和服少女……

火车和汽车,路颠簸,在恍惚中似乎已经到达。

如果说路途中需要具备随时离开的悬念才会值得留恋,那么我会路向北。

个人,带上梦想的翅膀。

个人液,带上旅途的怅惘。

个人,带上双份的孤单。

2、安静的书桌随笔

无意间拿起手机,就在微信里看见女儿老师的微信名:安静的书桌。女儿好奇地问我:“妈妈,这书桌不都是安静的吗?”我无奈的笑笑:“女儿,你不懂,年龄越大,就越是渴望有段安静地时光,有可以静静坐下来读书的桌子,不会有繁杂的事物打扰,不会有工作、家务缠身,可以清空大脑,只是在处自己喜爱的书桌上,静静地读书。这对于我们是多么的奢侈啊!”女儿不理解的摇摇头,走开了。而我,则陷入属于自己的沉思。

想想自己的过往,自从离开了学校,工作、结婚、生子,就再也没有认真读过书。读书,对于成长后的我们成为种奢侈。众多的事物加入自己的生活,让时间变得零碎而乱,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让读书变得碎片化,只能在等车的路上,或吃饭和休息的空间,拿起手机,匆忙扫几眼电子屏上的书籍字,这种看书方式就如同进入家快餐店,急匆匆的抓起个汉堡,边冲出大门,边啃咬着汉堡,等整个汉堡进入肚中,却忘记汉堡是何味道。读书也是如此,总是应该清空大脑,把繁杂事物抛出脑外,有大段的空余时间,置身于小小的屋内,坐在书桌前,翻开本书,静静的阅读,此刻窗外云卷云舒,鸟儿清鸣,有缕缕清风袭来,传来阵阵花香,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仿佛光阴停止,时间的脚步也变得安静,鼻翼间飘荡着茶的清香,于是,感觉到时光静好,岁月无恙。可是,对于这些,看过的人肯定好笑,难怪女儿也会说:“妈,你也太艺了吧?如今,谁不是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哪有心事品茶,看景,读书?”于是,我也笑了,这就是那位老师起名的原因,安静的书桌,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身陷入片凡尘杂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众多事物间,有太多的责任,有太多的工作,有太多的追求,有太多的欲望……凡尘里,匆匆了太匆匆,春花落了又秋红,怎得空闲?

如今的我,每日上班,下班后要快速做好家人的饭菜,清洗厨房,再抓起家的脏衣服,通揉洗,然后拖地,擦灰,检查女儿的作业……切听起来都是那么琐碎和繁杂,没有任何新意。就是这些繁杂琐碎的事物组合起,构建成平凡普通的我。读书,就无法穿**生活中,让我眼睁睁望着心爱的书籍落满尘土,却只字未翻,内心真的渴望拥有安静的书桌,清空凡尘杂事,让空的心态面对书籍,于宁静里,享受读书的自在。可是,人永远不是为自己而活,他有着众多的责任,尤其进入四十岁的年龄,负担的加重,老小的期盼和责任压力,都让自己不能停止繁忙的脚步,于是,读书成为种奢侈,属于自己的书桌就成为梦中的想念。

而我,又是那么的爱书,也爱书写字,总喜欢把字变成自己的私藏。于是,我只好捡拾繁忙中碎片的休憩,让自己把零碎的时间拼凑起来,解除读书的瘾和饥渴,这就让我总是特别爱惜时间,生怕丢失了分分秒秒,虽然读书吃力点,虽然不能享受寂静时光下忘却凡尘杂事的读书过程,却也在自己的生命缝隙间填补进字的美好和璀璨,于我,也是种欣喜。

我总是对着女儿说:“在能读书的年龄就定要好好读书,错过了,再想捡拾纯净的校园时光就是件艰难的事。当你陷入社会的大漩涡,身体会不由自主的陷入进去,所有的想法,繁忙,都会受社会的主宰,而丢失自己的初衷,忘却曾经的理想,只是个为活着而活着的人,艰难的做着自己不喜的事情,这就是校园给予每个学生最富裕、最璀璨的时光,是最值得珍惜的光阴。”女儿不懂,笑我把书看傻了,我眼里闪过抹无奈,不经历,怎懂得?怎明了?

安静的书桌,于那位老师,是份期盼和渴求,于我,也是种向往。何时,可以静享安静的时光,可以清空被凡尘杂事填满的大脑,于繁花似锦间,望青山云,碧水粉荷,在处美好间,翻开心爱的书籍,畅游在字里,内心就会生出美好的藤蔓,缠住岁月的脚步,让时光慢下来,让心灵充满恬静的温馨,这样多好!

3、由所想到的初学生作

前些日子,我陪妈妈到家商店买礼品送亲友。当问到某种香烟的价格时,店员的回答是:“如果不开发是430元,开发是450元。”同种商品,两种价格,这在我心中堆积了个大大的问号。

开发和不开发的价格差距怎么这么大?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如果都是这样的话,那般人都不会要开发,价格就可以打个九五折。但问题是这样对商店有什么意义呢?回来后我把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却反问我:“你知道发的作用是什么?”我经常到大型超市买东西,购物后通常会有长长的发,妈妈还经常用来核对。所以我回答说:“发是购物的清单。”“对,准确地说,发是购物凭证。这种凭证还有什么用途,你再认真考虑下。”爸爸说。于是,我重新陷入了沉思。我的感觉告诉我,这应该和钱有关。作为商家,它肯定想多赚钱,为什么不开发就可以便宜点呢?如果开发的话,商店就必须按照所开的发来缴税。开的发越多,那么所缴纳的税也就越多了。那么,这家商店的行为是……我想我已经找到答案了。

“哦,我明白了,这家商店的行为是漏税!”我赶紧把答案告诉爸爸。爸爸笑了笑:“你有点税法的基本常识了。记住,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与建设。”爸爸拿出本税法实务书给我,说:“我们每个人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比如在平时购物消费时,都在不知不觉地依法纳税。国税给*,地税留地方。各级*则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把税费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就拿我们武进来说吧,水城花都使城市的环境更美,‘三个武进’使人们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还有免费公园、免费公厕、公交6折等等,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而这些,都是*通过税收来实现的。”听了爸爸的番宏论,我明白了个道理:人民税收人民用,偷税漏税害社会。

作为个小学生,也许我们能做的很有限。比如从的小事做起,遵守税法,依法纳税。还有宣传税法知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担负起“小小税法宣传员”的重任。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消费者在消费时牢记“*物品、索要发”这件小事;广大商家更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人民定会更加幸福,社会定会更加和谐。

4、把电热壶旅程小插曲

上海浦东机场,地铁售口,我和个年轻老乡大,看到溜电子售机,傻了眼。

不会操作还在其次,关键是懵懵懂懂,不知人往何处,目的地不明,就转来转去,问来问去,想找人工售处。没有,只有无人售。问了好几个人才知道,最近的地方有四站路,得在川沙站下。

又回到电子售机前,学着别人的样,点屏,点来点去,找不到川沙站的踪影。想让身边的年轻人帮忙,个个行色匆匆,猴急,没工夫搭理我们。看了不少冷脸,终于有个姑娘想帮忙,谁知道,她也不在行,点来点去,也是白搭工夫,就退到边,看别人怎么点,渐渐地看出了门道,得先弄清川沙站需要坐几号线。

又去找咨询台问服务员,弄清了去川沙得坐二号线,又转回到电子售机前,先找二号线,再找川沙站,遍不行,两遍,三遍,四遍。终于,咵哒吐出了两,喜出望外,拿上,就出发。

川沙站,下了车,走出站口,天色阴郁,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味道。

找人打听方向与距离,西北方向,大约里多地,加快脚步,急奔。

走着走着,就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来得急,没带雨具,就干淋着。

还好,身上没大淋湿,就到了目的地。

昨天晚上八点多,手机来了信息,是导游发来的。

明天早九点多点就要从济南出发去上海,然后转机去西欧,七点之前,就得离开家去遥墙机场。

导游所发的信息无非是出发前的注意事项,依我看,最重要的点就是,欧洲人不喝热水,大多也不供热水,如果不能喝冷水,就自带个便携式电热水壶。

看了信息,连连叫苦,导游啊导游啊,你怎么不早发信息啊?这半夜三更,我去哪儿买啊?

这之前,反复看过旅行社发的行前准备,也在网上搜索过些信息,凡是该留意的都要留意了,唯独这条忽略了,再拿出旅行社给的旅行资料,果然也有这句:“有喝热饮习惯的游客可自备电热水壶或保温杯,中餐厅可提供开水。”

次出国旅游,不知道欧洲人还有这个怪习惯!再说,对便携式电热水壶也没什么印象。

网上搜,还真有,种类很多,价钱各异,共同的特点是:体积小轻便,易于携带。

网购,已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看时间,八点半都多了,急急慌慌出门去买。

小店铺都已关门,只能直奔超市,骑着电动车嗖嗖嗖风驰电掣到了大润发。

先去小家电柜台看,看来看去,只有家里常用的电热水壶,椭圆的,体积大,出门旅游携带不方便,就问柜员,“有没有便携式,体积小的?”

答曰:“没有。”

急吼吼地又到水壶柜台,种类不少,样式繁多,都是保温用的,没有电热水的,无奈,千里马找不到,牵头黔之驴充数吧,花了差元不到百元买了个质量比较好的保温壶。不是说“中餐厅可提供开水”吗?多灌几次就是!

回家后,和女儿反复商榷,还是买个电热水壶比较好,机场应该有卖的。每人都带着保温水杯呢,保温壶就免了吧。第二天早出门时,新买的保温壶就没带。

到济南机场,赶紧去商品柜台,瞅来看去,唉!没有!

11:35,落地上海虹桥机场,抽个空急忙转了圈,没有!反复打听,还是没有!

14:30,转到浦东机场,安顿停当,离开机还有五六个小时,三层楼,东西南北,偌大的候机楼,四处转,依然没有!

真是急坏了,登上飞机以后,将近万里,都在天上游,落地就是德国法兰克福,再想买电热水壶,可就真的是比坐飞机登天都难!

反正离晚上23:45的飞机还早呢,出去买吧,问服务人员,说是需要搭地铁,最近的川沙也有四站,老婆在旁就说,“人生地不熟的,就别去了!”

我对老婆说:“要买不着电热水壶,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你就喝不上热水啦!”

这时候,同行的老乡,个姓的年轻人自告奋勇:“我跟你起去!”

川沙这个超市里,依然没有便携式电热水壶,只好花二百多块钱在家庭常用的电热水壶里挑了个最小的,不管如何,总是个能用电烧水的家什,有聊胜于无。不是千里马,总是匹马。这是最后机会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焉能不买?

走出超市门口,雨比刚才紧了,就忙不迭地赶路。

不曾想,雨越下越大,霎时,黄豆大的雨点噗噗嗒嗒,点紧似点赶着趟窜下来。

本来膝关节有毛病,就怕脚步快,这时候,也顾不得许多了,蹭蹭蹭快跑起来。身上越来越湿,脚下越来越快。不是不找地方避雨,怕直下回不去,耽误了飞机。

就这样,和大后,拼了命地跑,等跑到地铁站口里,全身几乎透湿。

就在旁说风凉话,“你这老头,为了媳妇,还真是拼了命啊!”

“哈哈,不拼行吗?咱淋点儿雨没啥,老婆大人喝不上热水可是大事儿啊!只是,让你受累了啊!”

等到了机场候机厅,大对我老婆说:“你老公为了你,费大劲啦!”

我对老婆说:“夫人,你欠我个人情哦!”

老婆嘴笨,只是“嘿嘿”个劲儿笑,脸上却是红云乱飞。

将近半个月,路旅行,路背着那把电热水壶,圆圆滚滚的,皮箱里不好放,也不方便使用,就装在我的背包里。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舍我其谁?好在,路上,除了飞机、火车就是大巴,除了上下飞机和火车、汽车,很少有背背包的时候。

每到站住下来,先拿它热水让老婆喝药,我们行四个老乡也起解渴,第二天早晨,再热上两壶,大家喝足了,再灌满每个杯子,供路上用,当然,首先得满足老婆喝药的需求。

路旅行,路新鲜,路快乐,路安全。老婆嘛事儿没有,我心里也妥妥的。

5、我的书房作600字:书房里有我的书桌

编者按:书房里有我的书桌,书桌上堆满了东西。下面我们起看看这篇《书房里有我的书桌》。

书房里有我的书桌。 这书桌是请木匠师傅定制的,与书柜连为体,正面成s型,线条非常柔和畅。靠窗的背面是直的,显得很俏皮、时尚、不呆板。书桌是用上好的板材制作的,边沿用塑料条包裹着,整体米黄色的,给人温润安宁之感。书桌下面左方空着,与书柜连着,有书柜支撑,下面可以坐着伸出双脚。右方从上到下有三个抽屉,金*把手闪闪发亮。

书桌上堆满了东西,左边叠放着几本书,那是我喜欢看的《淘气包马小跳》、《西游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在书的前面有个小摆设,是个小铁人,站在圆形铁片上,正敲着鼓,头上戴着鸭舌帽,帽尖在后脑勺那边,很酷的样子。书桌中间收拾得很干净,没有放什么东西,那是我平时写作业的地方。书桌右边放着几本本子,主要是我的草稿本,还有橡皮擦和尺子什么的。在桌子的右上角摆着竹,细细的茎伸得远远的,低垂下来,扁扁的叶片娇小可爱。每当我写作业时,它总是默默的陪伴着我。我休息时,看到它那青翠欲滴的绿叶,我就感到神清气爽。

书桌就在窗前,显得明亮,尤其是早晨,阳光照进书房,照在书桌上,照在那绿色的竹上,那种光亮是那么温暖,那么有力量。

晚上,坐在书桌前,透过玻璃窗,能看见窗外枣树遒劲的枝丫,能看见城市的万家灯火,能看见深蓝夜幕中的点点星光。

下雨时,坐在书桌前也是种享受。眼见枣叶在雨中泛着绿光,在雨中频频点头。耳听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手握着笔,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那么随性,那么自由和富有诗意。

左边的书柜像面墙,又像是书的家。那明亮的玻璃橱门就是书的房门,里面相依相伴的是本本可爱的书, 安静又睿智地站在那里。

作者:大杨

点击查看更多191一张粮票的流浪散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35804.html

热门阅读

  1. 《开学第一课》小学二年级观后感
  2. 门面房租赁合同
  3. 春节除夕对长辈的祝福语有哪些
  4. 秋季幼儿园小班班务计划
  5. 应对逆境的五个重要对策美文
  6. 201年鸡年春节空间留言祝福语大全
  7. 美好的早上语录
  8. 描写夏天的精华诗句
  9. 七夕情人节祝福语大全
  10. 你的人脉是你的未来美文
  11. 二月二龙抬头祝福语
  12. 男生过生日祝福搞笑说说
  13. 高中数学教育渗透作用策略思考论文
  14.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案设计范文
  15. 不可言状的造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