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找花生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了解花生果结在地下的特征,激发他们认识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多媒体可课件。
主要板书:
等就
(高兴)
↓
每天
(急切)
↓
直到也没
(失望)
↓
自言自语
(奇怪)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写出汉字的偏旁、填上合适的词语、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指名读课题。
2.提问:读了课题,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1.学生轻声自由读。
2.再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句子。
四.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师生正音。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导看图。(出示图一)
这是什么地方?树林长着什么?图上画了谁?它在干什么?花生长得怎么样呢?
2.指名读第一段。
(1)相机出示生字词:旁边绿油油叶子
(2)指名拼读。
3.理解词句。
(1)绿油油是什么意思?除了说绿油油的叶子,还可以说绿油油的什么?
(2).练习用绿油油说话。
(3)这些花生不光长着绿油油的叶子,还开着什么样的小花?
(4)理解黄灿灿),结合图画。
4.指导朗读。读出小松鼠高兴的语气。
六.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七.作业
1.写字。
2.填上合适的词。
( )的叶子( )在小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卡片。
2.填空:
树林( )种了许多花生,( )的叶子,( )的小花,真( )。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小松鼠看着,看着,竟然不知道这就是花生哩!
2.指名读,说说是谁告诉小松鼠这是花生的。
3.出示卡片:蚯蚓。指名读,齐读。
4.指导朗读。
小松鼠的话应用什么语气读?
蚯蚓的话应用什么语气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5.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很高兴。它为什么高兴?
6.指名读小松鼠想的句子。
7.出示生字:等。(正音)
指名读,齐读。
8.师述:冬天到了,雪花漫天飞舞。小松鼠穿着漂亮的棉衣,躲到家里吃花生果,多舒服呀!小松鼠的这个愿望能实现么?
三.学习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2.讨论:
(1)小松鼠是怎样找花生的?(指名读第一句)
(2)从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可以看出什么?
3.指导朗读。(自由练读、齐读)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理解自言自语。
3.出示: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了呢?
(1)指名读准生字的音。
(2)指名读句子。
4.小松鼠为什么要感到奇怪?它怀疑什么?
5.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五段
1.指导看图二。
小松鼠为什么找不到花生?花生究竟到哪儿去了呢?
2.自由读,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1)蚯蚓是怎么知道花生果在泥土里的?
(2)花生是怎么结果的?
3.指导朗读蚯蚓的话。
六.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
小松鼠为什么找不到花生果?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3.总结。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编故事。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卡片。
2.用等、被口头扩词。
3.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第一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2)想想每句话写了什么?
(3)边看图边练习背诵。
指名背,齐背。
2.指导背诵第二段。
(1)请两个学生分角色表演。
(2)同桌练习背诵。
3.用练背第一段的方法练习背第三段。
4.用练习背诵第二段的方法练习背第四、五段。
5.练习分角色背诵全文。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等吃每怪被谁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写字。
3.写出下面字的偏旁。
油( )叶( )等( )被( )
拓展阅读
1、课文《松鼠》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朗读、书写“晴朗”等词语。
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松鼠的生活习性。
德育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养成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
重点:
会写9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方法
难点:
了解小松鼠的生活习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告诉大家一则重要消息:棋盘山动物园里来了一种很漂亮的小动物——松鼠!因为动物园准备以前没有为他们准备家、作为沈阳市市民,我们有责任为松鼠设计一个美丽的家。当然,这是要在全面了解松鼠这个小动物的基础上才能做好这件事。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来了解这种小动物。
二、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划分课文段落层次。
4、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A、重点字音:搽嘻藓栗
B、多音字:塞和踏
C、生词:敏捷、晴朗、摇晃、遮蔽、讨人喜欢。
D、近义词:敏捷---灵敏遮蔽---遮盖
E、反义词:晴朗---阴沉遮蔽---暴露
(二)学习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让学生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介绍了松鼠的那几个方面。
3、抓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
A、出示内容,填一填:松鼠(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这段话按照先总述后分述的组句成段的方法。从松鼠的眼睛、毛、和尾巴三个方面具体说明松鼠很美丽。
B、如果去掉所填的词语,会怎样?
4、诵读
A、自读第一段,想象美丽的松鼠。
B、同桌互相读一读,互评
C、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代表比赛读。
三、随堂小节。
2、课文《松鼠》的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训良、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自读课文,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为特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
4、与《鲸》对比,体会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学案教案一、学习提纲
1、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⑴正确读记课后生字及目标1中的词语。
⑵自由赛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理解“漂亮、驯良、乖巧”的意思;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自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几方面介绍松鼠漂亮的特点,作者都运用了()说明方法。
4、自读第二自然段:
⑴按“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把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
⑵作者从“活动范围在树上不在住宅区、活动时间在晚上不在白天说明松鼠()(),突出它()的性格特点。
5、自读第三自然段,作者从()()()()()几方面介绍松鼠乖巧的特点,作者都用了()说明方法。
6、自读第四自然段。作者从()()()()四方面介绍了松鼠搭窝的经过,说明松鼠(),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7、讨论:
与《鲸》比较,说明方法有什么不同?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鲸
介绍形体特点,生活习惯。简单朴实准确松鼠
介绍外貌、性格、行为
8、交流“鲸”的课外资料,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段话。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初步了解松鼠漂亮、乖巧、训良、讨人喜欢的特点
1、“驯良”什么意思?试举例说明。
2、“乖巧”什么意思?试举例说明。
3、找出“漂亮、驯良、乖巧”对应的自然段。
二、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松鼠漂亮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三、指导阅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松鼠“训良”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四、指导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松鼠“乖巧”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五、指导阅读第四自然段,深入体会松鼠“乖巧”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五、合作学习,对照异同,探究写法
六、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3、课文《松鼠》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认识松鼠,了解松鼠的特征。
2、默读文章,自主回答,初步掌握抓住特点介绍小动物的方法。
3、精读文段,合作学习,学会观察小动物,感受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动物的方法。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简约教学 一课一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入: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这是什么动物呢?(出示松鼠图片)生:松鼠!对松鼠是一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这节课咱们就探讨一下松鼠的特征。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读懂一篇。
一读:高声朗读课文一遍。
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在脑中想象出松鼠的相关画面。
二读:展示朗读效果。
生:选出班上朗读最好的学生展示朗读。*对其朗读效果作出评价。
师:出示问题:松鼠有怎样的特征?
生:漂亮、驯良、乖巧。
三读:速读文章,回答问题:请你说一说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默读勾画,口头填充下列表格:
特点
表现
漂亮
驯良
乖巧
生交流。师补充。
总结:本文各段处处体现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这也告诉我们写作小动物时一定要抓住其特点。
第二板块:精读一点。
1、 出示一段介绍松鼠的文字。
师:这段文字也是介绍松鼠的,但它和文章介绍不同。这段文字比较枯燥。而布封介绍给咱的松鼠显得生动形象。老师告诉大家,这段文字是平实的说明文而课本上上的文字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让我们认识松鼠,我们称它为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
2、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一个问题。
师出示问题:请你找出文中对松鼠生动形象细致描写的句子,体会一下生动形象的语言美在哪里?
示例:“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这一句运用玲珑形容松鼠的面孔,写出松鼠的漂亮。“一条帽缨形的尾巴”运用比喻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松鼠漂亮的特点。
要求:
(1)合作学习,每组找出两处地方来进行品评。组内交流。
( 2)班上交流。交流时,只选择一点来表达。
( 3)老师宣读小组交流评价标准:本次交流总分为10分,由下一组组长对上一组交流进行评分,说出得分或扣分理由。第一:各小组成员注意倾听得3分,每发现一人次不注意倾听扣一分;第二:组长评价及时准确,组员回答问题及时、且声音宏亮得2分,反之不得分;第三:回答问题符合要求、正确得5分。反之,酌情扣分。
组内交流。
班上交流。
教师总结评价结果。颁奖。
第三板块:练习一下。
训练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抓住它的某一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他进行说明。(八十字左右。)
板书:
漂亮——外形
驯良——习性 (抓住特点 生动形象)
乖巧——动作
4、课文《松鼠》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绘画用具及搜集的有关小松鼠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看,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呢!(课件:两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还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课题:松鼠与松果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讲故事。
2、喜欢这两只小松鼠吗?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有什么困难,你可以举手或等会儿提出来。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cōng míng huó po hū rán zhǎ yǒn jing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
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òu zhǔ yì
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开火车”读词语。(去掉拼音)
5、读句子:
(出示)(1)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2)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3)松树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以后,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松树林的。
四、学习第一段。
1、(课件:小松鼠在摘松果吃。)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
2、谁来读这一段,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小松鼠的高兴了?这样评价他的朗读,好吗?
3、评议、朗读。
重点: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啊,真香,真可口,真高兴!自己试试吧!
指名朗读,感受。
在生活中,小朋友们也一定遇到过这么开心的事情吧!能像小松鼠一样地说说吗?
交流。(可以用上“那么……那么……”,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句式:如“真”、“特别”、“很”……)
4、齐读第一段。
五、指导写字。
1、观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后”、“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范写。(师边范写边讲解要点,强调“以”的末笔是点;“后”的第一、二两笔是平撇和竖撇,竖撇要竖起来;“更”最后两笔交叉的位置。)
3、仿写、比较。
写完一个字,把这个字与范字比较,找到要注意的地方,再写下一个。
4、练习写字,教师**。
5、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每位学生头戴松鼠头饰)
1、“采松果”。(课件出示松树林,松果上写着词语。)
2、(出示松鼠边摘边吃松过图)小朋友们,摘松果开心吗?把这份快乐带给我吧!(学生朗读第一段。)
二、朗读感悟
1、小松鼠一直这么快乐的吗?
为什么担心呢?请你读读课文告诉我,好吗?
2、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你们说这句话时,想到了什么?
你能把你们松鼠的担心、着急读出来吗?(引导学生注意感叹号。)
指名读,评议,男女赛读。
3、你们脸上的表情好像越来越着急了,想到什么了?把你们想的大胆地说出来。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松鼠们加上动作、表情表演读这段。
4、聪明的小松鼠想出办法来了吗?有好主意了吗?
指名读句子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5、(课件:春雨绵绵,一片挺拔的小松树林。小松书高兴地在树林里玩。)朗读第五自然段。
6、别的小松鼠还有好主意吗?
再次朗读第五自然段,欣喜的。
三、想象升华
1、日子一天天过去,将来这片小松树林会怎么样?朗读最后一句。
“更茂密”那是怎么样的?哪只松鼠见过茂密的树林,给大家说说。
2、这片松树林是那么茂密美丽。小松鼠们欢欢喜喜地住在那里。嗨,介绍一个你们可爱的邻居吧。你们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
想象说话。
3、今天回到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还要画画将来的这片茂密的松树林。小动物们在这里快活地生活着。
四、指导写字。
1、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笔画间的相对位置。
2、范写,讲解。
3、仿写,比较
4、练习书写。
5、展示评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2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