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21:43:09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安阳市建安小学? 李晓彤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利用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橡皮泥、梨、量杯、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旧知

某邮政运货车,车厢是长方体。从里面量长3米,宽2米,高2米,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谈话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橡皮泥、梨、石头等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2、出示大屏幕

设法求出下面两种物体的体积

橡皮泥?? 梨

师:我们一起来看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师:大家想怎么解决呢?同桌两人讨论一下,一会儿我找人说。

生: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求出体积。

师:把不规则的、可以变形的物品捏成规则的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求出体积。很好,思路很清晰。

那梨呢,把梨也能削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吗?显然不可能,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排水法。

师:说一说你的思路。

生:先在杯子里放一些水,记住它的刻度,再把梨放入杯子里,也记下刻度,两次刻度的就是梨的体积。

师:他说的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师: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用排水法只能求出沉入水中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大屏幕

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没有量杯,只有长方体容器,能求出珊瑚石的体积吗?

分析:题中告诉我们水的体积了吗?能求出来吗?

知道总体积吗?怎样求?你会解答吗?

2、 练习九第8题

读题,分析:这道题怎么做?

3、 把一个苹果浸没在一个枝头为1.2分米的正方体水箱中,此时水箱刚好满了,拿出苹果,水面高度为0.9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不管是用排水法还是捏成规则立体图形,本质上都是将不规则的转化成规则的,都是通过等积变形进行转化,转化的前提是体积不变

拓展阅读

1、一年级上册数认识和图形的

1、知道几个相同的长方(正方)可以拼成长方(正方)。

2.在拼搭立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的相对位置。

知道几个相同的长方(正方)可以拼成长方(正方

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具准备:

投影 实

一、谜语导入,复习旧知:

1、大家喜喜欢猜谜语呢?邱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大家想想猜呢?

们,在上节课的习中我们认识了几位图形朋友,还记得它们是谁吗?(师出示几个长方、正方、圆柱、球等)指名说一说。

2、今天老师又把它们请来了。同们说出老师手里拿的图形叫什么?(生说出老师手里的图形的名字)。

3、把这些图形拼、搭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它们,了解它们。

板书课题:搭一搭。

二、用相同的正方拼新的立图形:

1、用两个同样的正方拼图形。

(1)师:先请组长从图形盒里面拿出两个正方,小朋友们想一想用两个同样的正方可以拼出一个什么图形呢?注意我们要遵守乐园的定喔!要爱护图形,做到轻拿轻放,摆完后坐端正。

(2)师:邱老师要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最快摆好,最先坐好呢?

(3)找一名同上来展示

小结:管是横着拼还是竖着拼,用其所长个同样的正方我们拼成的都是一个长方

2、用3个同样的正方拼图形。

(1)师:再请组长从图形盒里面拿出三个正方,小朋友们动手拼拼看用同样的三个正方可以拼出一个什么图形呢?注意我们要遵守乐园的定喔!要爱护图形,做到轻拿轻放,摆完后坐端正。

(2)师:谁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说一说你用两个什么图形有拼成了什么图形?

师:还可以怎么样拼呢?谁还有一样的拼法吗?

师:刚才我们知道,两个或者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拼在一起有事一个新的图形。下面,你就可以任选几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拼一拼,试一试,看看怎么样能拼出一个更大的正方

(3)生活动:拼完了同桌相互检查,看看拼的是是正方

(4)生到前面展示作品。师:这样拼可以吗?你拿的也是这样的图形拼吗?

(5)小结:看来,几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可以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呢?

三、图形知识大挑战

师:觉我们就来到了图形知识大挑战了,你敢挑战吗?每个图形后面都有一道题,你想挑战哪一个?

1、填一填:生独立完成后,指导名说一说。

2、辨一辨:用3个正方可以搭成下面哪些形状

3、数一数: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4、试一试:刚才我们选择的都是正方来拼图形,下面请组长从盒子中找出两个一样的长方我们拼拼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生活动后指名介绍。)

师:这样可以拼吗?你也来试一试。

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也能拼成一个长方横着或者竖着拼都可以。

师:拼正方也好,拼长方也好,为什么你们都选圆柱?(指名几个生发表见解。)

四、玩木,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师:小朋友我们终于来图形乐园超过好玩的木天地了,图形朋友邀请我们搭木了,我们桌子上的盒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木,先请大家都要动身坐直,看清楚游戏再开始好吗?今天我们进行搭木游戏,名字叫《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坐直告诉老师你准备好了没有?

(1)明确任务:出示游戏:所有的木都要用上。

师:大家都知道游戏了吗?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生说一说,师及时评价。)

(2)讨论方法

师:在搭之前,小组里的同先商量一下,怎么样搭可以又高又稳?师参与生讨论,适时指导。

师:如果你们商量好了,就动手搭一搭,小组的的同互相提建议。师参与生活动,及时指导:搭得既要又高又稳,球放哎哪里能放稳?

引导发现:长方竖起来可以搭得高,球放在最上面可以放得稳。

(3)比较评价。

师:小组里比一比谁搭得高?各小组都选出一名搭得高的,再比一比这几个同搭得谁最高?

生可能会说在一个组里好比。

师:那你们能能想到一个比较大方法呢?

1、在同一个桌子上重新搭一次。

2、用绳子来量一量。

……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追问:都是用这些木,为什么他的搭的就高一些呢?让生再次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搭得又高又稳的最佳方法。

(4)、播放图形电影世界。

师:刚才我们参观了图形电影,看到了很多立方拼搭的美丽的图形,我们自己想想也来用我们的木来试一试呢?看谁搭得最有创意?

五、全课总结

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你们这次去图形乐园到了些什么呢?

2、认识和图形的

科书32~33页的内容,练习五的第2题。

1蓖ü操作和观察,使生初步认识长方、正方、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和图形。

2迸嘌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蓖ü生活动,激发习兴趣,培养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正方、圆柱和球的实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具、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

2蓖夹慰ㄆ。

3奔扑慊软件、投影片。

一、质疑激情

导语:同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想知道是什么礼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说明通过质疑,激发生的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操作感知

1狈忠环郑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师**。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师拿出大小同、形状同、颜色同的实直观揭示长方、正方、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机板书名称。

(通过动手分一分,使生初步认识长方、正方、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泵一摸,感知特点。

(1)让生动手摸一摸长方、正方、圆柱和球的实,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通过生操作、观察,进一步感知长方、正方、圆柱和球的特点,培养生操作、观察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意识。)

(2)汇报交流

生可能说出:

长方: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生说出长方、正方有6个面等,师应给予肯定,但要求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庇墒滴锍橄笫滴锿夹巍

投影出示实图“鞋盒”,引导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然后抽象出长方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抽象出正方、圆柱和球的图形。

2奔且湎胂蟆

(1)分别出示长方、正方、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生辨认,然后把长方、正方、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

(由实抽象出实图形,培养生抽象能力。)

(2)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师说图形,生想。)

(3)生闭眼按师要求拿出四种同形状的实

(4)先让生闭上眼睛,然后师给出一种实,由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同的长方、正方、圆柱和球的图形,让生进行辨认。

(通过记忆想象,使生形成表象,并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正方、圆柱和球的实

四、分组活动,验特征

1“做一做”第1题。

(1)让生拿出长方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通过操作,使生亲自验长方、正方、圆柱和球各自的特征。)

(2)让生用长方、正方、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正方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庇蜗“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的名称,其他同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通过游戏,仅可以激发习兴趣,也可进一步培养生的空间观念。)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生完成在课本上。

(引导生发散思维,培养生的创新意识。)

五、全课小结(略)

六、游戏

先让生想一想,用同形状的实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3、初中生

习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 2、区别生和非生 3、说出生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的良好品质。

习重点:生的共同特征。

习难点:生的各特征对生生活的意义。

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们:你一定认识其中少的生。那么,我们的室里有哪些生?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与非生,我们必须首先会观察。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科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科观察是科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

1、填充下图,识记生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题材的投影片和室里盆栽植,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

(1)植和动对营养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同的地方?

(2)人类同其他生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和人排出内废的方式有哪几种?

(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四、拓展创新

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2)猫生小猫属于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

五、归航拾贝

六、达标测试

1.下列现象中的属于生的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具有( )的特征…………………(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具有哪个特征…………( )

A.呼吸 B.排出内废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4.下列属于生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5、科家对蜜蜂群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6.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和非生。(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点击查看更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8811.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