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醒了》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 2025-07-12 21:43:09

《柳树醒了》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学习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游戏题板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 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第1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

(2) 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

(3) 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

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 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

(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

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

(4) 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学生自由说)

(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

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

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

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

⑤自己练写,老师**。

⑥成果展示。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写好说、话两个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背诵课文。

2.写好朋、友、春、高四个汉字。

二、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表。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完成课后说一说。

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设计

1 、完成练字作业。

2 、词语连线练习。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拓展阅读

1、小语文《

习目标】

1.认识、雷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课前准备:CAI课件,生字卡。

一、直观感受,激发兴趣

1.谜语导入:三人同日见(打一字)(随机揭底,课件出示绿色的春字)师: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

2.放映CAI课件:草长莺飞,万紫千红的春景图,并伴以和谐美的乐曲。

3.师: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天一到,万物复苏,小呀,也!(出示课题,齐读:

意图:游戏引入,形象感知春天色彩明丽的美景,不仅让生进入美的情境,获得身心的愉悦,而且巧妙激发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后面的自主习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1.生欣赏老师的配乐朗诵,边听边想:文中写春天的什么景物?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在谁的帮助下

3.再读课文,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同桌互相读、听。(2)认读生字卡片。

5.分节让生选读课文,说说的变化。

意图: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感知课文,使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识生字,初悟文章的美。]

三、读读画画,深化感悟

1.指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师随机画春雷。

2.男女小组以轻柔、缓慢的语调读第二、三节,让喜欢画画的同画微风下的枝。

3.自读第四节,然后让喜欢手工制作的同,将自己制作的絮贴到黑上。

4.再读课文,全班交流:读课文后有什么感受?(生边欣赏师生合作的画,边交流。)

意图:读画结合,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文章的情趣与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也体现科间相互沟通这一思想。]

四、入情入境,美读成诵

1.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全文。可采取多种方式,如自由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2.背诵全文。(1)借助画试背。(2)表演背。(3)全班背。

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使生在读中进行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深化美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丰富想象

1.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呢?

2.写一写;春天跟()说话,说着说着()3.画一画你眼中万物复苏的春天。

意图:文章内容的延伸,有利于锻炼生的想象力,拓展生的思维空间,发展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我是什么》

目标:(第一课时)

1.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浮、池”。

2.会正确地朗读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猜猜我是什么?

三、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四、读通全文,同桌检测。

五、习第一自然段。

1.通过读书,让生明白水是怎么变的过程。

2.感受云的变化美。

3.写“浮、池”这两个字。

六、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知道云碰到冷风,又会变成雨、雹子、雪。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落”、“打”、“飘”这三个词的准确性。

3.再次识记“雹”等生字。

七、习第三自然段。

1.通过课件展示让生理解品味“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的含义。

2.指导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3.范背第三自然段,激发生背的兴趣。

八、初步感知第四自然段。

1.通过读书感受水的脾气的变化: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

2.再次巩固记字

九、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交流“生活中你见过水在变吗?”

二、再次巩固要求会认的“浮、雹”等11个生字及课后“我会读”的词语。

三、习第四自然段中“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的句子,拓展练习“人们管住我们的办法有哪些?”

四、习“冲、晒、黑、器、灾、害”等生字,“冲”和“池”、“浮”对比习。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进行展示。

[个人简历]

王煜,女,大专历,新疆昌吉州实验小一级师。在工作中历来对自己严格要求,通过不断习,理念不断更新。曾获自治区“自主、合作、探究”实验课题组先进个人称号、“自治州青年骨干师”称号。论文《课堂评价之我见》、案例《让生心中荡起涟漪》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在自治区多次上示范课、研讨课。录像课《荷叶圆圆》获自治区一等奖,《赠汪伦》获自治区课改课评比一等奖。

3、《在家里》

一、习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点”和8个偏旁“氵、扌、纟、火、礻、日、辶、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做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二、课前准备

几个合体宽构字部件的卡片,挂图。

三、内容

第一课时

谈话,提示课题

(1)谈话提示课题:这位小姑娘叫小红,她是苗苗小一年级三班的生,今年班里要选几位在校里表现好、在家里也表现好的小朋友当好生。可是,老师不知道小红在家里的表现怎样,想请大家一起到她家去看一看,再评一评,你们愿意吗?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3)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图文对照,认读词语

(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2)读词语,在图中找一找相应的事物。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习词语中的生字

(1)找出词语中的8个字。

(2)找一找,生字中哪些字的半边你见过?

沙——氵、少;习偏旁三点水“氵”。

报——扌、(服);习偏旁提手旁“扌”。

灯——火、丁;习偏旁火字旁“火”。

视——礻、见;习偏旁示字旁“礻”。

(3)其余的生字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

电——田

纸——习偏旁绞丝盗窃犯主“纟”/

(4)用新的生字组词:词语接龙,看哪一组接得最长。

写生字“上、下”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横笔与竖笔的接触点则在横笔的中间位置,以保证字体的匀称。

(2)找找压线笔。笔画“点”,注意写法:起笔轻,收笔重,有头有肚,不要像根棍子。

(3)师范写。

(4)生描红练写,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摘苹果”认读字、词卡。

(2)组词夺冠:说一个字,与“上、下”都级组成词。如“班”——上班、下班。

(3)猜一猜,连一连

老大天天演戏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电话

读词语、读短文

生借助拼音自读短文,然后同桌对读,互相纠正读音。

习短文中的生字

(1)开火车读字、词卡,检查自读情况。

(2)启发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文中的6个生字。

晚——日+免(免)。

送——关、辶;帝习偏旁走之儿“辶。

果——日、木。

笑——习偏旁竹字头“竹。

也——地——也。

(3)用“上”字口头组词:晚上、送上、地上、天上、上课、上班、上

朗读短文

(1)指导朗读短文:按照标点停顿,读好句中的自然

停顿。

(2)小组习:你觉得小红在家里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3)集体交流。重点体会:为什么爸爸、妈妈和我都笑

(4)你平时在家里也像小红一样吗/你做哪些事?

写生字“土、个”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土”字的笔顺。

(2)习先描一描。

(3)谁能上台来写一写?评一评他写得好吗?“个”上面是“人”不是“入”。撇高振低。注意:撇捺的接触点在撇笔的头上,开口度要大,底部的位置是左稍氏,右稍高。竖笔要垂直,居中。

(4)生描红练写,师**,相机指导。

开展写字比赛

(1)在田字格中写五个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

(2)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复习生字

(1)看图选词语卡片放在括号里。

(2)游戏“找朋友”:用偏旁和部件组合成字后读一读。

(3)识字擂台:说出自己认识的带“氵、辶”的字,看谁说的多。

实践活动:课后的“说一说”

(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会做其中的哪些事?

(3)“我比图中的小朋友做更多的事。”你还做些什么?

(4)以“爱劳动的好孩子”为题进行说话练习:把自己做得最好的一件事说具体些。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5)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制定家务劳动划(周、月)表。请家长根据完成情况画“※”。

布置作业

在家长的帮助下,把家里的物品名称做成词卡,第二天带到校里和同

4、关于《玩出名堂》

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引导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哪些乐趣。

2、同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名堂,同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名堂》。(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生进入习情境。

三、生自读课文,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列文虎克玩并且出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哪些名堂?

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过的课文,开拓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解它的秘密,相信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解,时可引导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附参考资料:

列文虎克:(1632-1723)荷兰生物家。英国皇家会会员。在早年,磨制玻璃透镜的技术,制成简单的显微镜。1675年发现原生动物,1683年又发现细*,对动植物的显微构造也有所观察。

显微镜的发展:人类很早以前就有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要求,但是苦于没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1675年荷兰生物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十分微小的原生动物和红血球,甚至用显微镜研究动物的受精作用。列文虎克掌握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制成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可以放大270倍的显微镜。以后几百年来,人们一直用光显微镜观察微观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由于光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光波的半波长左右,这样人类的探索受到限制。进人20世纪,光电子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1933年德国人制成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后,几十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显微镜问世,比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仪器。

点击查看更多《柳树醒了》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8793.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