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的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2 13:32:16

一分钟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零”等13个生字,会写“钟、元”等8个字。

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后悔沮丧的语气。

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教学重点】

区分形近字“已、己”;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

【教学准备】

生备生字词卡片,师备课件、测试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板题揭标(1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分钟》,请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并大声说出笔画名称。

2、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有两个目标要完成:1.能正确的朗读课文初始课文大意;2.会认13个生字。

3、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扫除生字)(5分钟)

现在我们来比读课文,看谁读得准确,读书姿势正确,能听出同学的错误!

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分节读课文,并纠正错音

shēn?? ba?? chí?? zhōng? shuí? bèi?? a?? zhe? zu?? shǒu? shí?? cháng

身? 吧 迟 钟 谁?? 背 啊?? 着?? 坐 手 十?? 常

齐读易错音

3、第二次先学后教(10分钟)

课文中的字音读准了,我们来进行下一场比赛,看谁记字音最准确

生借助拼音读生字 同桌互相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同桌用生字卡互相检测

师用卡片检测 师用训练题检测(见课件) 生齐读音、词

4、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要求流利,知道文章大意)

课文中的生字我们都会读了,现在我们来比赛读课文,看谁的课文读得流利,能在读中知道文章大意!

1.生自由读课文,领略大意

男女赛读 师提问检测(课文讲了元元因为什么迟到而后悔?)

5、做检测题

【板书设计】

多睡一分钟?? →? 到二十分钟

↑?

非常后悔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时

学 校____________姓? 名____________分 数_______________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填空(每空3分,共48分)

____? ____? ___? ____??

钟- 中=(? )? 元-儿=(? ) 迟-尺=(? ) 洗-先=(? )

____? ____? ____? ___

背- 北=(? )? 刚-冈=(? ) 叹-又=(? )? 汽-气=(? )

??

(2)形近字注音(每空3分,共36分)

已____? 共____ 元____ 轻____? 快____? 定____

己____? 六____ 无____ 经____? 决____? 是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8分,共16分)

元元多睡了___________,结果迟到了_____________,元元非常后悔。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会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1、板题揭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分钟》,请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大声说出笔画名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2.会写生字。(师口述,1分钟)

2、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思考问题,理解文意,10分钟)

出示自学指导(1分钟)

1.元元多睡了多长时间?(一分钟)

2.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吗?(迟到了)

3.要是元元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

带着问题读课文,找答案

指名回答问题 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1)重读第一段中两个“一分钟”,注意前快后慢。

(2)注意读出“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他等了一会儿,才走才走过十字路口”“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时元元焦急的心情。(必要时师范读)

(3)读出元元后悔的感情

3.齐读课文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学会写生字,10分钟)

现在咱们来比谁写的字最端正、规范,比谁的写字姿势最正确。

1.先观察字的结构、位置再说出笔顺笔画。

2.描红、练习

3.指名上台写

1.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2..给生字口头组词

四、做当堂训练题(19分钟)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每空3分,共42分)

??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钟(? )?? 元(? )?? 洗( )? 共( )

?? _______? _______ ______

已(? ) 经(? )?? 坐( )

(2)写下列生字的笔顺(每字3分,共21分)

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要是……就……”说话(组词,每空2分,共10分)

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是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内容我知道(1题2题每空各3分,3题每空5分,共27分)

元元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元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时,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两个地方我知道元元既_______又_______以后他一定会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多睡了一分钟? (焦急)

迟到了二十分钟 (后悔)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1、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量量》及学反思

《中班数学公开课《量量》含反思》这是的中班数学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数学公开课《量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测量活动,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

2、知道记录测量结果。

3、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会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边长。

2、活动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正方形,对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样长。

2、若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和小长方形。

3、幼儿没人张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正方形卡片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个图形宝宝,你们看看它是谁?(正方形)

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

四条边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看的)

(2)用眼睛看也可以,但是不够准确。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边的准确点的长度呢?(尺子量)

2、师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师:是的,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进行测量,今天老师请来了个小帮手,你们看看是谁?(长方形)它也可以量正方形的边长。

(2)师: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应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到哪里结束呢?(幼儿举手回答)

师:用小长方形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对齐)嗯,第二个小长方形的头要和第个小长方形的尾巴接在起,个接着个,直到正方形边的另头。

(3)师:每个边量的结果应记录在对应的格子里,用了几个小长方形就画几个圈。

3、幼儿操作,师指导。

(1)将条边完整的量出来。

(2)把长方形个接着以首尾相接,再数数用了几个长方形,然后记录下结果(画圈)。

4、交流、评价幼儿的记录结果。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幼儿上台发言)师:你们的发现都是这样吗?

5、师及时小结及延伸。

师:原来正方形的边是样长的。小朋友知道刚才的测量方法还可以用来测量什么呢?(幼儿举手回到)好,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量量物体。

由于选择的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份。!.来源:快思老.师网!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2、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两则》及学反思

析:

《小兔和狼》是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个新的**,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大灰狼头饰、小兔头饰

3、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兔子)我们和小兔子打个招呼吧!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幼儿:小兔子好!

2、小兔子: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讲述故事)

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正当小兔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呀,只听!嘭!嘭!哎呀,不好,来了只大灰狼,吓的小兔赶紧躲了起来,聪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树丛中,大灰狼没有发现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兴兴地出来玩了。

3、师:故事好听吗?谁来说说在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小兔子、狼。(出示背景图,图片小兔子、狼)

4、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师:这个有趣的故事还能编成首歌曲呢!你们想听吗?

师跟着琴声进行第次范唱)

2、师:好听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图片)

3、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还想再来唱遍呢!你们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唱的?(师跟着琴声进行第二次范唱)(师边唱边手指图)

4、师:你们想来唱唱吗?我们起跟着琴声来唱唱!(师幼起在座位上唱两遍)

5、小朋友们唱的真棒!

三、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以及造型。

1、师:在歌曲里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请幼儿表演)谁来学学小兔竖起耳朵听的动作?风儿怎么样?树叶怎么样?(动作)哎呀,谁来了?小兔看到狼后是什么样子的呀?小兔害怕极了,吓的躲了起来。

3、师:宝宝们,我们边唱边来完整的表演这个故事。

四、游戏《小兔和狼》。

1、师:《小兔和狼》还能做成游戏,你们想玩吗?听到狼来了,小兔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应该怎么办呀?在唱到“哎呀”的时候声音不能很响,不然被狼发现的。

2、配班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小兔玩游戏。

3、幼儿戴上头饰扮狼玩游戏。

五、结束部

师:小兔子们真聪明,大灰狼啊!没捉到小兔子,灰溜溜的走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到别的地方去玩了!走喽,去玩啦!(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反思:《小兔和狼》是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个新的**,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活动。

3、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两则》及学反思

文档仅供参考

、 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二、 重点和难点

感受乐曲的欢快,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

幼儿在表现乐曲中尝试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三、 材料准备

“泼水歌”录音磁带

四、 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表现的是种欢快的情绪,给中班的幼儿听赏,它的节奏感很强,并且具有很高的*力,同时结合幼儿经过二个月暑假生活再次回到集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种陌生的情绪特点,通过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再次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五、 育流程

1.表演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乐趣——表演角活动,进步感受乐曲、体会乐曲

(1)表现角活动:自由欣赏乐曲、感受乐曲

告诉幼儿有首很好听的歌,要想跟着音乐拍手、跳舞都可以,激发幼儿兴趣。

说明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①幼儿在老师的激发下会出现许多情况,如有的幼儿听着音乐会有节奏地拍手,有的幼儿还会跟着音乐跳跳舞,这些都是允许的。

②幼儿自由探索可以有2-3次,老师尽可能在这2-3次活动中吸收多的幼儿参加活动感受乐曲,在表演角活动结束后的讲评中发扬幼儿大胆学 习新本领。

(2)和幼儿共同参与表演角活动,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老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儿童乐园”的游戏经验,如老师说爱玩“翘翘板”,老师就把它变成双手插腰、下蹲的动作随音乐曲跳起来,(跟着就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做“翘翘板”动作二次,同时大声地说出“翘—翘—板”,还可以请幼儿说说再玩玩。

说明

①老师以平等身份和孩子起玩,幼儿提出什么游戏就可能在乐曲的伴奏下玩起来,如幼儿提出玩“小飞机”,大家就可以随着音乐节奏拍二下手,再作“小飞机”动作(两臂侧平,身体左右侧摆)各次,同时大声地说出“小飞机”。

②老师以平等身份游戏可有3—4次,同样是尽可能在这3—4次活动中吸收孩子起玩,在讲评的过程中可以师生同台表演,以此更进步激发幼儿兴趣。

2.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1) 观看老师的演出。

说明

①老师定期地为幼儿表演些文艺作品,搞些文艺作品专场,对幼儿会有很大的影响。让幼儿观看老师表演的“欢乐园”,体会二个人相玩的乐趣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兴趣和模仿欲。

②老师在表演之前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体会老师在乐曲中的情绪、老师在乐曲中的乐趣。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2) 集体活动师生共同感受、表现乐曲。

①老师以“你们想到‘儿童乐园’去玩吗?你们最喜欢玩些什么呢?”引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大胆地提出玩些什么游戏,幼儿讲到玩什么,老师就和大家起跟音乐做动作,边做边说。

说明

环节中有许多幼儿会大胆地说了玩诸如“小飞机”“翘翘板”“小转椅”等等,这些内容很多来源于角落游戏,老师应鼓励他们提出玩什么,还要用动作表示出来,再让大家听着音乐学学。

②以“滚雪球”的方式和幼儿共同游戏。

老师以“你们讲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也想去玩玩,我要带个小朋友起玩,谁愿意和我去‘儿童乐园’呢?”请出名幼儿跟老师起舞蹈;第二遍由老师和这个小朋友去请另外二名幼儿,以此类推直至请出全班幼儿。

说明

①舞蹈的动作有许多已在表演角里玩过,因此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同时由于舞蹈的时候幼儿会大声地说出玩的内容如“小飞机”“小转椅”等,因此幼儿会很容易地跟上节奏,表现出动作。

②要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表现乐曲,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老师在“滚雪球”的过程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大胆、表情夸张、大声朗诵的幼儿),这其间也可以请出个别幼儿表演,以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

4.表演角:延伸活动。

(1) 继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情绪、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2) 引导幼儿在表演角中学习交换舞伴。

(3) 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幼儿创编其他舞蹈动作。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说明

可以通过表演角讲评设制个小舞台,让幼儿有表演机会。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我是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步感受歌曲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两次进行。第次观察、捡落叶,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个头饰。制做头饰时,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点击查看更多一分钟的优秀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kc.cn/articles/5774.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