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豪放派诗词
1.《江城子·密州出猎》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朝代:宋代 作者: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5.《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6.《醉落魄·咏鹰》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昏。此际偏思汝。
7.《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拓展阅读
1、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经典集
白色的头发垂到肩膀一尺长,离家35天就是端午节。端午节的日历越来越近了。你对中国古代端午节诗词了解多少?为此,边肖从网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最著名的古诗词经典集锦【上篇】1。端午节,谁最遭罪,屈原淹死,百姓遭殃;端午节,谁有福,粽子喂小鱼肚;端午节,谁追谁赶,龙舟汹涌人人过;端午节,谁的愿望,明天的历史。端午节以祝福、短信问候和节日快乐开始!
2.古诗词的年代,基本上是一个被忽略的年代,美好的文字已经不多了。
3.端午节(唐)端午节在仲夏,时间很清楚,白天很长。梅子已上鼎,传唱。
4.六点使虎符缠臂于午,端午于佳节。
5.几千年过去了,成为一种习俗,天上的端午节。节日期间,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数百艘船只争夺渡船。
6.七律(老舍)端午节风雨交加,村里的孩子还穿着旧衣服;邀爱随身带竹帽,敢爱草堂为泥;
7.官服也是有名的,端午节的时候也是有荣誉的。香丝纺成细葛藤,柔风吹来,白如新雪。——杜甫《午日赠衣》
8.糖水浸泡的小冰球,上面覆盖着透明的玉米、小米和松木。——章雷的《龙舟节》
9.四季繁花似锦,九子争奇斗艳。——李隆基《端午三堂宴,群臣探神言》
10.宜聚一聚。绮宴歌舞。岁赏端午。——张孝祥的《深红色的嘴唇》
11.水饺桃柳,共饮,雕菖蒲,雕个人。——秦观端午
12.楚人贪玩儿戏,姜年年拿金牌。——文天祥《端午》
13.天气潮湿,但发病较轻。下雨休息一下。下雨休息一下。明天是刘桦端午节。——范成大梦之令
14.这些带子用五根线系在一起。——李清照的端午节
15.细裹五色臂丝长。——亦舒的小冲山端午节
16.对艾府风俗不起作用,祈祷蒲的酒话能上水平。——尹的《正午的日子》
17.艾比香蒲到处都很忙。他有一个女儿,庆祝太阳的终结。——亦舒的小冲山端午节
18.国亡于今日,世间只剩离**。——章雷的“端午节”
19.宫装也很有名,端午节的时候也很荣幸。——杜甫《午日赠衣》
20.每年端午节都刮风下雨,这似乎是屈原和陈的委屈。——赵凡《端午三首》
22.下午一个人关上门。——李志毅《南乡子端午》
23.寻云之后,市场化为乌有。——苏轼端午游寺禅语
24.裁缝云烟成了御衣,向端午鞠躬。——杜甫《送别,送清津过端午》
25.四季灵动,九子争新。李隆基《端午三堂宴群臣探神言》
26.粽子和桃柳,满座的人一起喝酒,把菖蒲雕刻成个人。——秦观失调的名字“端午”
27.每年端午节都刮风下雨,这似乎是屈原和陈的委屈。我想谈论谁?我想和南方和北方谈谈。赵凡《端午三首》(下)
28.清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苏轼浣溪沙端午
29.但是谁会推荐屈原庙过端午节呢?——楚朝阳《五丝》
30.这些带子用五根线系在一起。——宋丽清照的《端午》名不副实
31.官服也是有名的,端午节的时候也是有荣誉的。香丝纺成细葛藤,柔风吹来,白如新雪。——唐《午日赠衣》
32.裁缝的云烟变成了皇家的衣服,向端午节鞠躬。——杜甫的告别之旅
33.但是谁在吹嘘端午节的时候推荐了屈原庙?
34.这些带子用五根线系在一起。——李清照的《端午》名不副实
35.每年端午节都刮风下雨,这似乎是屈原和陈的委屈。我想谈论谁?我想和南方和北方谈谈。——赵凡《端午三首歌》二
36.好日子是五天,祝你们在一起一千年。——权德舆《正午礼室有彩结衣》
37.端午节在仲夏,时晴日长。——来源:李隆基端午节
38.谈把诗扔给他,他在那里把自己淹死在米洛河里,他今天又在运河里快活了。——来源:赵凡端午三首歌
39.中午关门。——来源:李志毅《南乡子端午》
40.细裹五色臂丝长。——来源:亦舒小中山端午节
端午节最著名的古典诗词集【第三部】41。轻汗微透,蓝芳沐浴在明代端午。——来源:苏轼浣溪沙端午
42.风雨终晒,汨罗无处挂魂。——来源:北琼的端午节
4.空惆怅,谁再吊元祥。——来源:亦舒小中山端午节
44.对艾府风俗不起作用,祈祷蒲的酒话能上水平。——来源:尹的《正午的一天》
45.谁有女儿,庆端阳。——来源:亦舒小中山端午节
46.你还没说完就在找云,夜烟落在集市上。——来源:苏轼端午游庙禅语
4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字斜挂环。——来源:苏轼浣溪沙端午
48.仙宫长命,端午极私。——来源:豆叔给“正午”的礼物
49.艾比香蒲到处都很忙。——来源:亦舒小中山端午节
50.精细缠绕五*臂长。-舒?小中山的端午节
51.风雨终晒,汨罗无处挂魂。——北琼的端午节
52.香蒲到处都很忙。-舒?小中山的端午节
53.小丸子*包着糖,里面有透明的玉米、小米、松子。——章雷的《龙舟节》
54.端午节始于明朝,第一个盛宴是奶油。——褚广西《大?长韵当安一微”
5.空惆怅,谁再吊元祥。-舒?小中山的端午节
56.饭包盒饭?端午一醉方休。——陆游春晚感叹
57.谁有女儿,庆端阳。-舒?小中山的端午节
58.*线轻绕红玉臂,小字斜挂环上。——苏轼《浣溪沙端午》
59.彩线轻绕红玉臂,小字斜挂环上。——苏轼【浣溪沙端午】
60.风雨终晒,汨罗无处挂魂。——贝琼【已经端午节了】
2、著名的诗词著名诗词大全
一、春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宿新市徐公店(唐)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秋
暮江吟白居易(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冬
江雪(唐)刘长卿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五、山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六、水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七、描写月诗句: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2、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4、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八、描写田园风光: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其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九、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
牧童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十、.物(托物言志)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十一、.思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它: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十二、.爱国
示儿陆游(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三、.友情
别董大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关于友谊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十四、哲理
登鹳鹊楼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诗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十五、亲情
游子吟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六、含动物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画鸡(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十七、含颜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暮江吟白居易(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十八、含数字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十九、描写山水风光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王士稹)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路,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张若虚)
二十、写景的古诗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二十一、出自神话故事。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二十一、描写草原:
敕勒歌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十二:毛**诗词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著名景区导游词大全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代表襄阳##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身旁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他有着5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们的旅游大巴,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大家带来一段美好而又愉快的旅途!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吹牛。《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阳。按照行程,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10、以待明君的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隆中在襄阳城西13公里处,因“山有隆然而起”得名,《三国演义》中对隆中是这样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
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所在地,三是著名的“隆中对策”的提出地。俗话说,到当阳拜关公能求得吉祥,到隆中拜孔明能增长智慧。希望各位朋友在参观完隆中后到能像诸葛亮那样博学多才,智计百出。说着说着,我们的旅游大巴已到达隆中景区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下车。
现在各位看到的便是古隆中牌坊,它是由清朝光绪20_年湖北提督陈文炳负责修建,作为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石牌坊高约6米,长约10米,正面大门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是高度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绩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两边柱子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句诗高度赞扬了诸葛亮接杰出的*、军事才能。
走过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了小虹桥。清代王铽在《隆中十咏》中,写到小桥说:“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这座小桥还有一段趣史,据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一看老人衣着狐裘,谈吐不凡,曾误以为诸葛亮,闹了一场误会。从此,小虹桥和隆中一样著名于世了。桥为石拱,青石板面,桥*水清澈,淙淙有声。当你漫步桥上,独自徘回,不由得你会不假思索刘备那种“求贤若渴的精神”。大家可以在桥上感受感受这种意境。
走过小虹桥,拾级而上,便是武侯祠。现存武侯祠建于明末清初,依山而建,共分四层院,一层高一层。武侯祠大厅的木匾上雕刻着“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题词,正殿有诸葛亮的塑像,陈列有铜鼓及其他石刻文物等。两侧设有配殿,西配殿名“三义殿”,内塑有刘备、关羽、张飞像,是人们凭吊祭祀的地方。
武侯祠的右下首便是三顾堂,顾名思义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修建的。据说刘备三顾茅庐时在这里拴过马。后人依此建一四合院,名三顾堂。堂内陈列有岳飞手书的《出师表》。
离三顾堂不远处的那个六角形庐亭就是草庐,这里是诸葛亮与他的亲朋师友经常聚会的地方。唐代冯志韵草庐诗说:“卧龙人去远,此地尚名冈。所幸遗民在,凭君一劝耕。”据史*载,他写诗的时候草庐还完好,而今草庐已无故迹可寻,留下的只有一个隆起的大山包,而现在大家看到的六角形庐亭为后人所建。
远远看去那个最高最雄伟的建筑就是腾龙阁,腾龙阁依山取势,拔地擎天,决定巍峨,飞檐壮丽,雄伟而蕴含秀美,古雅而透出清新。腾龙阁是1999年12月建成的标志性景观建筑,阁高44米,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上下十层,宝形访汉建筑外形,阁内各楼层分别陈列有历代赞颂诸葛亮的诗文,诸葛亮在隆中十年的成长历程及他在襄阳的社会关系,三国主要人物雕像或画像。现在大家就随我一起登上这最高峰吧。每一层楼都能领略到孔明智慧,登上塔顶,徐徐清风拂面,远山近水尽收眼底,襄阳市区全景一览无余。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令人难忘的,我们的隆中之行到此就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在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顺心,有缘我们下次再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