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乐园》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1 20:39:35

《语文乐园》教学设计范文

1.通过交流、询问,猜测等形式读准标牌上的词语,并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的警示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给“我的作品”当中也添置些类似的标牌,引导学生学以制用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的老朋友乐乐对大家说什么?

“我带你们去探究王国里旅行,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宝贝?”

二、探究与发现

1.(出示课文中的六幅图)仔细看图,说说你发现图上画乐些什么?

2.标牌上的字你认识吗?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3.这些字都还没有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

4.还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交流,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询问,借助图画的内容猜测。)

5.你想认识这些生字和他们交朋友吗?动脑筋想办法(用小朋友们刚才说的方法)去试试!

6.会读的就读给小组里的小伙伴听一听,不会的向别人请教。

7.你们都会读吗?这么有信心,那老师来考考你们,谁来读?指名读,出示拼音齐读。

8.大家都会读了,现在我们把这些标牌都拿下来,你还能根据这些图找到它们的好朋友吗?谁来试一试。

9.找对了,我们齐读一遍;如果不对,我们大家都不出声。

10.标牌上的字我们都认识了,现在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你发现他们会出现在哪儿?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一个小朋友说的时候,其余的小朋友要认真听,等别人说完后你再说。

11.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12.除了这些以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标牌?

13.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标牌,有些和你们一样,有些和你们不一样,我们来看看。

14.小朋友们,你们可真能干啊!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小发现家。

三、我的作品

1.欣赏图画:谁当导游为我们介绍一下公园的景色(无标牌)

2.大家想去玩吗?乐乐和他的小伙伴们发现了什么?齐读标牌上的字。

3.公园里要添哪些标牌?

4.当设计师。设计标牌。

5.自我评价,指名介绍标牌。

四、拓展思维

1.(出示校园照片)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请大家为我们学校设计一些标牌。

2.指名说。

3.课下分组制作。

拓展阅读

1、高三历史工作集锦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生的法与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科的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科综合》考纲、人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件;历史材是历史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实施素质育,体现高中新课程*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的特点和各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与运用,利用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2、四年级《桂林山水》重点

《四年级《桂林山水》重点》这是优秀的章,希望可以对您的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一、创情境,激发兴趣

1.同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章,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播放配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然后让生谈感受。

3.导读课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读交流,感悟

1.自由读课,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

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

3.结合生的感受,习课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投影或录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体课件,先后配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

(3)齐读课,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或录像,同时配读;或用多媒体课件,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朗读课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师指导朗读,引导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

(3)指名配朗读。

5.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字,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字。

(1)引导生质疑。

(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

三、自主质疑,拓展延伸

1.自由读课,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

2.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对于生存在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利用集体交流,即时解决;二是存疑,第二课时相机解决;三是引导生阅读有关课外书籍(如为什么桂林的山会如此奇特)。

4.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把你喜欢的词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

(3)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章。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整体导入

1.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让我们也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畅游桂林的山水。

二、自由选择,品读课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反复诵读,边读边思考:课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2?师组织集体读议交流,结合生的朗读,相机品赏,抓住重点指导品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品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这段的第二句话,然后根据生收集的资料,引进其他有关描写漓江的片断。

(2)比较阅读,引导生体会以下三点:课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绿的纯净可爱。

(3)出示挂图,放映投影片或录像,以“漓江真美啊!”作为总起句,引导生发挥想象说段写段。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怎么背下来,然后指导背诵。

品读第三自然段。

(1)朗读课的第二句话,然后引进有关描写桂林的山的资料。

(2)比较阅读,引导生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用词之精妙。

(3)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引导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

(4)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朗读全,整体背诵

1.自由读课,思考课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两段分别描写漓江水、桂林山,并抓住了水静、清、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将桂林的山水联系起来,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画。)

2.练习背诵。

3.提示线索,全班背诵课

四、转换角色,运用

1.同们,桂林山水如此美丽,大家都很喜欢吧,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赞美桂林山水。

喜爱书法的同可以把赞美的话写在书里的插图上,也就是题词,别忘了签名;喜欢说说的同可以选择图上象鼻山这一景点,练练怎么做导游;喜欢创造的同可以给桂林旅游广告词。

2.组织交流,选派代表汇报,师生共同评点。

3、高三历史工作集锦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资料、促进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进取的*探索。所以中应紧跟高中课程*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育质量的稳步前进,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生的自主发展。

二、现状分析:

1、师视野不够开阔,业务钻研不是异常到位。

2、有时知识点落实不是很到位,案没有做到及时、全面地检查。个别同存在不完成作业现象。

3、做题很多,但生没有完全消化掌握,做过的题继续出错。以后,要强化纠错本的使用,多考查易错题。

4、生初中时历史课没好,通史掌握很不梦想,异常是时间概念很模糊,今后应适时穿插、讲解有关通史知识。

5、生联系、归纳本事有待加强,答案写得过多,要点提炼不出来。

6、对材料题的变化研究不够,定势思维倾向有待克服。

7、读题、审题本事有待加强。(审题时间太短,审题不清便匆忙下笔)

年总体安排三轮复习。

第一轮按专题模块加通史复习,侧重专题模块。(从20xx年7月——20xx年2月),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意思是说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通史。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注意基础知识落实”,我们把它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生高考成功的关键。

第二轮主要根据考试说明的顺序,通史加专题复习,侧重通史。(20xx年2月——5月上旬),主要目的是综合本事突破。第二轮复习时,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生仅有对某一阶段的*、经济、思想、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轮搞强化训练,侧重练、讲、评和回归材。(20xx年5月上旬——6月6号),目的是提高解题本事,查缺补漏。我们提出了“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本事)”的八字方针。要求生抓好两条复习主线,一方面是对照《考试说明》看材和材的标题,注重基础知识,把握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是对照试卷看题目,查漏补缺,以适度紧张的平常心、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自信心。例如我们要求生结合《考试说明》,最终落实每一个考点,个个过关。

四、措施:

1、强化训练。坚持天天练(每一天1——2题)、周练(30个选择,四个大题)。有做必看,有看必评。多进行面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规化问题、审题不细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等问题。

2、多与生沟通,增加感情投资,让生喜欢历史。

3、多多向兄弟习,取长补短。习兄弟校好的复习方法,落实措施等。

4、研究考试说明,做到分头研究,成果共享。注意扩大课程资源,提高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

5、多钻研业务,多关注史动态,多研究高考,及时了解高考信息的变化。

6、加强对应试技巧的研究与落实,向规化审题、答题要分数。

点击查看更多《语文乐园》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kc.cn/articles/4793.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