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发布时间: 2025-07-26 10:51:49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按,嘉祐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谁的诗句,这很难说;然而,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固然是出于*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

拓展阅读

1、周游记文700字初一

以前,常在电视上看到周的景色,另我心驰神往,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天下第一水乡――周。据说周以前的名字叫做贞丰里,后来是在在北宋元佑时期,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田地里200亩都捐赠给全福寺,百姓都十分感激他,才将这片田地改名为“周”的。

里的景色十分迷人,那儿的房子都是古色古香的,我为它能保存得那么完好而惊奇。墙是洁白的,瓦是乌黑的,黑白分明,从中又透出另一种美,那儿河流四通八达,河上来来往往的小木船,和不可缺少的古老的石桥,构成了恬静、平和、轻松与自然的景象,人们都悠然自得尽情的享受生活,仿佛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真是名不虚传呀!

我们穿过古牌楼,来到了周博物馆。馆中有周里上下五千年的珍贵文物,如:镇北太师淀良渚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等。接着,我们一面欣赏美丽的风景一面往前走。不一会,我们就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着名的双桥,听说双桥又被当地人称做钥匙桥,是由一座石拱造型的世德桥和一座石梁造型的永安桥组成的,所以又称为双桥。

我坐在桥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木船,又别有一番风味,阵阵吹来的凉风,轻轻的拂过,令人心旷神怡……坐船来欣赏两岸的风景是我觉得应该最好选择了吧,正巧我们看见在一个临河的小木屋旁有许多木船,于是我们就前去看个究竟,那里果然是租船的小店,可是租一艘船要80元,我们才3个人,还是凑够8个人比较划算,于是我们便等着其他来坐船游玩的游客,不一会儿,来了两个香港人,和两个以色列人,经过商量我们一拍即合,立刻就上了船。

在船上有一点晃悠,就像坐在摇摆椅上,还挺舒服的哩,我们个个也都是兴高采烈,妈妈还学着电视上唱起了山歌哩!听罢,两个以色列人排着手也唱起了他们国家的歌,虽然我听不懂,但是看得出,他们一定也很开心。一面唱歌一面看风景是不是又会有另一种感觉呢?俗话说的:“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天下第一水乡――周,真是名不虚传,令我大开眼界。

2、阳光总在风后小学优秀文550字

玉的精美,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日月累地打磨,方可熠熠生辉。

——题记

一阵寒风划过,有些刺骨。看到墙角的一摸鲜红,才觉得这*天雪地之中不再单调。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朵梅花,昂首挺胸,与严寒*到底。

月考之后,自我感觉考得不错,使我有些沾沾自喜,总觉得自己考得那么好,那么优秀……

但这快乐是短暂的,当我拿到这鲜红的考试成绩单时,顿时觉得当头一棒。打得我片*不留“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回到家,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眼里流出了晶莹的泪珠,望着窗外那,浩荡无边的天空,沉思着。

阳光在树上活蹦乱跳,透过窗子,打了进来。而那饱经沧桑的大树,却看不出一丝生机。

坐在屋外的石阶上,那一抹鲜红的又熟悉的颜*,再次映在眼前。那鲜艳的颜*和坚韧的枝条,使我叹服不已:面对着严寒的冬天,它依旧那么鲜艳。那凛冽刺骨的寒风打不掉它的花瓣,多大的雪花也无法打断它的花枝,永不退缩,他摆脱了冬天的单调,在严寒的考验中脱颖而出……

我先是一愣,顿时觉得这一切变得勃勃生机,这朵梅花如同理想之火点燃了我学习的斗志。我回到家,又开始奋笔疾书地写着业,仿佛找到了那昔日的感觉,那种为了自己的目标,坚持到底的感觉。凡是可以经过挫折考验的人,必能笑到最后……

期末成绩下来了,我的名字,再次排在了成绩表显眼的位置。虽然那美丽的梅花已不再那么鲜艳,可是我坚信:来年的冬天,肯定会别出一格,成为冬天的使者。

我明白了,而且颇有体会,从那些白纸黑字,和我笔尖接触过的地方,早已印*了这个道理……

3、周游记文550字初二

在古老的苏州城边,有个恬静的小镇,名唤周。那里盛产鱼虾,广泛种植水稻,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那里以舟代步,很少看到宽敞的路面,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船家,举着一根半长的篙,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哼着家乡的小调,在熙熙攘攘的船群中悠然地穿过……。那年有幸,与妈妈一同目睹了这一片古色古香、与世隔绝的“中国威尼斯”。

那年我八岁有余,去那里时也是五月已过。夏淅沥不停,柳絮飘摇未衰,现在依稀记得也只有这些了罢?但那种视觉的冲击,却是我一生都忘不了的:古朴的建筑群漂浮的水气、质朴的人群都令人难以忘怀……

虽已将旅游业开发多年,却不曾见到过半点现代人为的一丝痕迹。因为那天下,致使能见度很低,但那虚无缥缈的雾气,却在船与人之间来回穿梭。也有三两个人,挑着担子,沿岸叫卖些瓜果蔬菜,还有许许多多当地独有的工艺品:尿娃;一种泥制小人,只要在它头上浇少许水,它便会从底下“尿”出来,直到现在我都不懂这是什么原理只是觉得很新奇,便买了一个,戏于股掌之间;套娃:一种竹制的小玩偶,可以一一打开,中间会有一个比前时要小但却一模一样的东西。我只买了一个,仔细数数,里面竟有五个之多,真是不得不佩服当地人民的高超技艺……

乘着小船,开始向镇的深处进发,舟身随着船家地撑篙而一左一右晃动。这时雾气散去,我这才发现,原来周的水是这样清: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又恍如一面明镜,还可以看见鱼的一颦一蹙,一举一动……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周之旅!

4、周游记文600字六年级

暑假的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我兴奋地向那堆围困了我大半个暑假的英语书和奥数书告别,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向了中国第一水乡——周

一进古镇,我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画卷——一栋栋黑瓦白墙的小楼错落有致地排列,一条条石板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一座座青石垒成的石桥的造型千姿百态

我们先参观曾住在周镇的大财主沈万三的故居—“沈厅”。江南小镇历来有藏龙卧虎的本事,虽然这位大财主沈万三后来被皇帝朱元璋贬至云南丽江,终老也未能回归故里,但我参观沈厅时,仍能从大富之家的气派里依稀看出当年沈老爷的意气风发。故居共有五个院落,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围墙上有14幅精美砖雕,从而生动地再现了沈万三“迁居周”到“茶马古道”的传奇的一生。大厅的一旁还有一条光线昏暗黑的过道。导游姐姐说那是以前给仆人走的,遇上紧急事情,主人也从这里逃命。乘大人们没注意,我淘气地一溜烟从过道里逃出沈宅。等他们走出沈厅时,我已经站在门口哈哈大笑了。

出了沈宅,能看见河上跨着河两岸的一些不起眼的小桥。但它们有着一串名扬中外的名字“双桥”,“富安桥”,“太平桥”……我按着导游姐姐的授意,在被称为“升官发财桥”的富安桥上来回跑了三圈,同行的游客们都被逗笑了,一个劲地问我:“小姑娘,那么小就想升官发财呀!”我气喘吁吁地说:“我,我要做张万三。”

有趣,灵动,古朴……水乡周让我感到放松和愉快。傍晚时分,我挥手和周依依惜别。再见,周,谢谢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点击查看更多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mkc.cn/articles/43287.html

热门阅读

  1.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优秀范文
  2. 祝妈妈母亲节快乐作文500字
  3. 2016儿子送父亲的父亲节祝福短信
  4.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征文3000字
  5. 高三即将毕业的句子
  6. 《童年的发现》五年级教案
  7. 关于守规矩防风险建设合规银行培训心得体会
  8. 特别的结婚主持词范文
  9. 优秀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10. 植树节红领巾经典广播稿模板
  11. 特别的妇女节祝福语
  12. 腊八日祝福语
  13. 皇家园林颐和园导游词
  14. 朱骏的经典语录
  15. 我爱米兰教案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