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井故事
在石门山有口石井,井口有两尺见方,无人知道井深。井水又清又凉,甘甜解渴,但谁也说不清楚井的具体方位。曾有人上山去找此井,从早晨到傍晚也没找到,但放牛娃、砍柴人、挖药人常在口干舌燥时发现此井,当你喝饱后转了一圈再回来找时,井又找不到了,当地百姓把此井叫"无意井"。
相传很久以前,在石门山东山脚下住着一个靠采药为生的老汉,叫周声。据说周老汉年轻时是个种田的庄稼汉子,娶个媳妇,既漂亮又能干,可结婚刚一年在生孩子时大出血*。孩子也得了百日咳病*。从那他再没有娶妻,跟人学了挖药。几十年中他识得上千种药,但大多数不知药的用途与用法,可常见的小病却也难不到他。他采的药送给镇上的药铺,一年中只要够吃饱肚子就满足,余下的钱全替贫苦的人垫付药钱,特别生病的孩子。
有一天,周声在山涧采药,发现一条满身红黑斑有酒杯那么粗的毒蛇和一只碗口大小浑身青白相间的青蛙对峙。青蛙的一条前腿已被咬伤,裂开的伤口露出**的肌肉,毒蛇不断地吐出黑色的信子,探测猎物的距离,准备发起猛攻。那青蛙吸足了气,把身体鼓得像只球,来显示自己的体壮,可毒蛇买青蛙的账,眼看青蛙就要成为毒蛇的美食,周声挥起手中药铲,三两下将毒蛇打死,掏出随身带小刀将毒蛇开膛破肚,取出蛇胆 装入小罐中。正准备走,一看那青蛙还爬在石头上,抬起头看着周声。周声弯腰捧起青蛙,说:"差点忘了,你被毒蛇咬伤了,我来帮你治病。"周声用针把青蛙裂开的皮小心缝合起来,然后从药篓中,找出一种消炎止痛的*用嘴嚼成糊状,敷在青蛙的伤口处,又从衣角撕下一条布将伤口轻轻包上,这才把青蛙放下,说:"你有伤,要小心点。"青蛙感激地点了点头。
当年夏的一天,周声又到山上采药,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人皮发焦。周声带的水早就喝完,他正准备回家,突然发现山坡上躺着个人,跑过去一看是个过路的讨饭老汉。周声只见老汉口唇干裂,猜想他是又饿又渴昏了过去。周声掏出一块吃剩下的玉米饼子,这么干怎么吃呢?必须先弄点水使老汉苏醒过来。可这山坡上哪有水呢?只有到山下去找了。周声把老汉抱到一片平地上,刚一转身,发现身旁不远处有一口水井,井水是那么的清,还不时从井底冒出一串串气泡,周声慌忙取下随身带的装水葫芦头装满了水,周声喝了一口,清凉甘甜,十分解渴。他将老汉的头枕在自己的胳膊弯上一口一口地喂着老汉,不一会老汉醒了过来,周声又将剩下的玉米饼递给老汉,老汉三口两口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又喝了几口水,慢慢坐了起来,对救命恩人千谢万谢。周声对老汉说:"我就剩下这块饼了,我家就住东山脚下,你再喝点水,今晚就住我家吧,晚上我给你多弄点吃的。"老汉接过水葫芦"咕噜噜"又喝了几大口,周声接过水葫芦把剩下水喝了,回身准备再灌一葫芦,可刚才那口井却不见了。周声觉得很是奇怪。
从那以后,周声上山挖药,只要觉得口渴身边就会出现一口水井。无论在东坡还是在西坡,不管是在山下还是山上都是如此。村里打柴的和放牛的也常常无意中遇到此井。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称它为"无意井"。几十年过去了,直到周声成了周老汉。有一天,又遇到此井,他灌了一葫芦水,坐在那里两眼直盯着那口井,想看这井究竟是怎么回事。瞬间那口井变成了一只大青蛙,冲周老汉亲切地叫了两声后跳走了。周老汉终于明白了,那口无意井原来就是他救过的那只大青蛙,它是在报答周老汉和那些打柴、放牛的穷人。
至今山上打柴的、放牛的、挖药的人在无意中还会遇到那口无意井,但从周老汉以后谁也没有再看到那只青蛙。在人们的心里早已把那口无意井看成是知恩报恩的青蛙。
拓展阅读
1、“吃亏”生意更长久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在北方某一个小镇上开了第一家澡堂。澡堂地方不大,可因为是镇上唯一的一家,生意特别兴隆。只是从澡堂开业那天,该澡堂的老板就作了一个特别规定:镇上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来洗澡全部免费。
镇上65岁以上的人并不少,这样一来,每天都会有几位老人前来洗免费澡,多一些时,会有十几位老人,甚至二三十位老人前来洗免费澡。这样澡堂每天最少也会白白地少收入几十块钱。
这家澡堂一开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镇上的人越来越多,澡堂也开得越来越多,到20xx年的时候,镇上己经开了十几家了。但其他的澡堂都不叫澡堂,叫洗浴城、洗浴中心……只有这家还叫澡堂,也依旧坚持着65岁以上的老人洗澡不要钱的原则。
一天,这位老板的一位已经居住在城里的朋友回镇里省亲,建议他把澡堂中间的池子拆掉腾出一些地方来,再更换一下设施,也提提价钱。
这位老板却坚决地说,池子不能拆,上了年纪的人,都恋着泡大池呢。
老板的朋友说,这么多年,你为镇上做的贡献也够了,做生意不容易,那些老人会理解的……
这位老板却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对朋友说,现在生意不是好做的,你看镇上那些什么城,什么中心,今天开了明天关,有哪一家坚持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谁家都会有老人,年年都有老人过了65岁,人家的家人就是冲着这点来的。有的钱,是要用良心去赚的……
那一刻,朋友明白了这位老板的良苦用心,同时更体会到了这位老板朋友真诚的做人做事原则,让他深感敬佩,也惭愧不已。
3年后,由该老板的儿子投资,在城里也开了一家澡堂,名字叫“良心澡堂”。
“良心澡堂”设施先进,装修豪华,规模也大,可是依旧沿袭了他父亲多年来的做法,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洗澡,65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享受一顿免费的自助餐,澡堂每个月的收入所得按一定比例捐助给养老院。
2、只有鳄鱼愿意童话故事
绿森林的南边,有一块沼泽地,沼泽地过去,有一条大河,在沼泽地和大河中间,住着一群鳄鱼。
这群鳄鱼,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胖,有的瘦,有的严肃,哦,不对,是所有的都很严肃,除了爱笑的最小的鳄鱼——麻点儿!
每天中午,麻点儿都要到河里洗个澡,然后就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麻点儿喜欢河水,喜欢沙滩,喜欢阳光,不过呀,他更喜欢他的绒布枕头,有了绒布枕头,躺在沙滩上就更舒服啦!
其实,这里的每一条鳄鱼都有一个绒布枕头,大家都把自己的绒布枕头当成宝贝一样爱惜着。
这天,麻点儿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时候,听到了一阵哭声。
"是谁呢?哭得这么大声。"麻点儿翻过身,朝后面的林子里爬去。
原来是最美丽的鳄鱼小姐麻妞儿,她哭着说:"我把我的绒布枕头弄丢了。"
"这样呀,我去帮你找吧!"麻点儿想了一下说,"现在,你想不想用我的绒布枕头睡个午觉呢?"
"当然愿意,只要你不再哭鼻子就好了。"麻点儿笑着说。
后来,麻点儿和麻妞儿一起找到了绒布枕头,他们也成了最好的朋友。
雨季的时候,鳄鱼们会举办一个盛大的聚会,还会有文艺演出。这是一个传统,所有的鳄鱼都要表演节目,不管你是年轻还是年老,不管你是胖还是瘦,不管你平时有多严肃。
今年的雨季就要到来了,可还有一件头疼的事情没有解决。演出的剧本里,设置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小丑,可没有一条鳄鱼愿意来演这个角色。
"要穿破布条编成的外套呢,太难看了!"
"要戴尖尖的帽子呢,好滑稽啊!"
"要被画上大花脸呢,大家看见了不哈哈大笑才怪!"
鳄鱼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小丑真的会让大家哈哈大笑吗?"麻点儿仰着他的小脑袋问,"这会让你们开心吗?"
"当然,我想会吧!"老鳄鱼麻酱儿点点头。
"那我愿意!"麻点儿笑着说。
于是,麻点儿穿上了破布条编成的外套,戴上了尖尖的帽子,画上了大花脸。变成小丑的`麻点儿,果然把严肃的鳄鱼们逗得哈哈大笑。
整个雨季,麻点儿到哪里,哪里就会有笑声。麻点儿觉得,做一个小丑,也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呢!
雨季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个中年人来到了鳄鱼村。这可是件大事,还没有人类光临过鳄鱼村呢!年轻的鳄鱼、年老的鳄鱼、胖鳄鱼、瘦鳄鱼都聚集起来,把这个中年人围在了中间。
大家看到,这个中年人晕倒在草地上。老鳄鱼麻酱儿看了一下说:"他受伤了。这种伤,只有绿森林北边的黄*可以医治。你们谁愿意去采回来呢?"
去绿森林的北边,路程并不远,可一想到要经过那脏脏的沼泽地,大家都摇摇头,大家可都是爱美的鳄鱼呀!
"不能及时医治的话,这个人估计就活不成了。"老鳄鱼麻酱儿叹了一口气。
"我愿意!"突然传来的这句话,是刚刚赶来的麻点儿说的。
很快,麻点儿就采回了黄*,中年人也很快苏醒过来。
"你来这里做什么?"老鳄鱼麻酱儿问道。这也是鳄鱼们都想了解的一个问题。
中年人还有点儿虚弱,他很小声地回答:"我是一个导演,我来这里,是想选一条鳄鱼去拍我的电影。"
"哇,拍电影,真是太棒啦!"鳄鱼们发出一声惊叹。
"我记得我受伤了,请问是谁救了我呢?"
"是麻点儿!"麻妞儿指着麻点儿大声地说。
中年人朝麻点儿看了看,他被这条满身是泥的小鳄鱼逗乐了:"你真是一条特别的鳄鱼,你愿意和我离开这里去拍电影吗?"
"要离开这里?那还会回来吗?"麻点儿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中年人笑着说:"应该不会回来了,因为我的电影很受大家欢迎,你一定会出名的,你将有非常多的演出,还会有非常棒的住所和吃不完的美味食物……"
"这样的话,我不愿意!"麻点儿打断了中年人的话,"我不会离开这里的,我要和我的朋友们在一起。"
这是大家第一次听到麻点儿说"不愿意".听麻点儿这么说,所有的鳄鱼都被感动了。
"麻点儿,我爱你!"在一条鳄鱼的带动下,所有的鳄鱼都围过来,他们直起身子,把麻点儿抛向空中。
这会儿,每一条鳄鱼都笑了,每一条鳄鱼都很活跃,每一条鳄鱼——都不严肃……
3、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关于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关于教育的励志小故事一:教育学生相信自己
一个人需要勤奋,但更需要自信,只有充满自信,才能开掘智慧,激发力量,在人生的征途上健步如飞。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古希腊的一位大哲学家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闭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哲人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哲人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挖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哲人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哲人一一婉言谢绝了。某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哲人病床前时,病如膏肓的哲人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哲人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哲人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他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
哲人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了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后悔、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一位哲人说过的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每个人都有大于自身的力量。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我们每个人就是一座金矿,关键是如何发掘自己。
关于教育的励志小故事二:读书是要看出它好处
熊十力(1884——1968)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哲学家。40年代,有一个的陆军少将叫徐复观,听到友人对熊十力的推崇和介绍,又在上司那里看到熊十力的著作《新唯识论》,大为佩服,就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有志于做学问,希望得到指教。熊十力回信,讲了一番治学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徐复观穿着陆军少将的军服到重庆北碚金刚碑勉仁书院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叫他回去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
徐复观说早年已经读过了。
熊十力很不高兴,说:“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
过了一些日子,徐复观再去,告诉说《读通鉴论》读完了。
熊十力问: “有点什么心得?”
徐复观觉得自己读得很认真很仔细,不免有些得意,说,书里有很多他不同意的地方,接着就一条一条地说起来。
还没等他说完,熊十力就怒声斥骂起来:“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像你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这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那一段,理解得多么深刻。这些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是太没有出息!”
这一顿骂,骂得陆军少将目瞪口呆。
原来读书是先要读出书的好处!
“这对于我是*的一骂。”徐复观明白了这个道理,“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的一骂。”
经过这*的一骂,徐复观改变了读书的方法,后来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著作等身,为重新检讨和弘扬中国文化做了出色的贡献,特别在台湾、香港等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很久以来,斑马为什么会有色彩对比强烈的黑白条纹,对我来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斑马固然美丽,但却不符合达尔文“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因为但凡鸟兽虫鱼,为了躲避天敌的攻击,都有着与环境相匹配的保护色。在非洲大草原上,斑马这身打扮实在是太显眼了,这使它们很容易成为狮子、土狗之类食肉类动物的攻击目标。
斑马为什么会有黑白条纹?我曾经多次向人请教过这个问题。有人一本正经地说,这种条纹可以让智商差点的捕食者分不清斑马的头和尾——有一种鱼就是这样干的,电脑的屏幕保护里就能看到——而众所周知,斑马的后腿十分强劲有力,不小心站到后面的捕猎者必受重伤。这种说法似乎能有一定道理。
近日看一本生物杂志,才发现正确答案。原来,在非洲大陆,有一种可怕的昆虫——舌蝇。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会染上“昏睡病”——发烧,疼痛,神经紊乱,直至死亡。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舌蝇的视觉很特别,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对于有着一身黑白相间条纹的斑马,舌蝇往往是视而不见的。斑马的条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在进化过程中,斑马的选择虽然使它有更多的被捕猎的风险,但也使它成功地躲掉昏睡病的困扰,使它们的群体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现在,斑马已经成为非洲大草原上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
根据斑马的选择,我们可以教育学生: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
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
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明星的欢呼鲜花和隐者的清逸自在。
你不可能同时走上两条不同方向的道路,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你不可能同时拥有玩游戏时的快乐和优秀学业成绩的令人尊重。
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好处都占完了。
你总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
你总要学会接受生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
4、北风的礼物意大利童话故事
在一座高山上住着一个农民,他的名字叫捷波涅,他每年只能收获很少的粮食,北风几乎总是毁坏了他的菜园和他在田里种的一切。穷苦的捷波涅和他的妻子时常挨饿。有一次,捷波涅打定主意去找北风,问问它为什么使他们年年挨饿。他同妻子和孩子们告别后,就出发了。他走到北风住的家,敲了敲门。
“谁啊?”北风的妻子问。
“是我,捷波涅。您的丈夫在家吗?”
“他出去吹竹林了,马上就回来,你进来等他吧。”
捷波涅走进了北风的家,过了一小时,北风回来了。
捷波涅说:
“你好!”
“你是什么人?来到这里干什么?”
“我叫捷波涅。你每年毁坏我的庄稼,这一切你是十分明白的。由于你的恩赐,我们全家时常挨饿。”
“你来到这里想要什么?”
“你给我们造成了那么多的苦难,你也应赎赎自己的罪,做点好事。”
“我能力你做什么呢?”
“随便什么。你的力量如此之大!”
北风怜悯农民,就说:
“你收下这个盒子。你饥饿时,只要打开它,说出你想吃的东西,你的愿望就能马上实现。不过,千万不能给别人。你要是给了别人,就再也不能向我要东西了。”
捷波涅谢了北风,就回家了。他走进森林时,肚于有点饿了,想吃一点喝一点,就打开盒子,说:
“面包、酒和菜。”
盒子里真的.出现了烤好的面包、一瓶酒和香肠。捷波涅马上就吃了,吃完再走路。当他走到家门口时,妻子和孩子们正在家门口迎接他。妻子问:
“怎么样?那里有些什么?”
“非常好!”捷波涅微笑了一下,一边领着大家进了屋,一边说,“你们在桌边坐好。”然后他拿出了盒子,又说:
“一家人吃的面包、酒和菜。”
话音刚落,桌上果然出现了许多丰盛的酒菜,捷波涅的妻子看了,几乎惊呆了。
吃饱后,捷波涅附着妻子的耳朵说:
“关于盒子的事,千万不能告诉修道院里的人。”
“放心吧!我决不会说的!”
但是有一天,修道院院长叫捷波涅的妻子去,问她说:
“你丈夫回来了吗?都好吗?大概带来了礼物吧?”
就这样,修道院院长逐渐从她的话里知道了神奇的盒子的事,就立即派人去叫捷波涅。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kc.cn/articles/1258.html